河南省开封市优质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开封市优质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年开封市优质高中高一年级9月份月考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禅让制下,部落联盟继承人的身份是不确定的,而王位世袭制却能将王位继承人固定在少数人之中。据此可知 A. 王位世袭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B. 王位世袭制难以选出经世之才 C. 禅让制减少了部落之间的冲突 D. 王位世袭制较禅让制相对公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王权禅让意味着人人有机会成为王权的继承人,这样继承人的身份就不太确定,而王位世袭在将王位固定在少数人之中,可以减少因权力斗争所带来危害的覆盖面,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故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王位世袭制难以选出经世之才,排除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禅让制是民主选举首领的办法,王位世袭制是按照血缘关系传承王位,禅让制较王位世袭制相对公平,D错误。‎ ‎2.《尚书・虞书・皋陶谟》在论及中国古代早期政治时指出:上天确定了人间的尊卑等级,因而上天任用有德之人,贯彻五种等级的服饰与颜色。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早期 A. 神学体系相对完备 B. 专制王权极不稳固 C. 人与自然关系和谐 D. 政治具有神权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上天确定了人间的尊卑等级,因而上天任用有德之人,贯彻五种等级的服饰与颜色”可知,把人间的政治统治上升为天意,体现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具有神权色彩,故D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神学体系相对完备,也不能反映专制王权极不稳固,排除A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排除C。‎ ‎3.西周实行重要官爵世袭制,但按礼官职必须由天子重加册封,即使卿大夫与近系继嗣祖考的官职也要由周王重加册命。这种规制 A. 巩固了嫡长子继承制 B. 强化了周王共主地位 C. 增强了诸侯势力的独立性 D. 促成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周实行重要官爵世袭制,按礼官职必须由天子重加册封,这种规制有利于强化周王共主地位,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排除A;着有利于强化周王共主地位,有利于增强对诸侯对控制,C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国有较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D错误。‎ ‎4.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登。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A. 宗法制的瓦解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 分封制的推行 D. 王位世袭制的延续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之下的主要国家有齐、鲁、燕、宋、晋等国,C选项符合题意。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与宗法制无关,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B选项排除。王位世袭制的表现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分封制之下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主要国家有齐鲁燕卫晋宋等国家。‎ ‎5.《礼记・礼器》中规定:“天子之堂九尺,诸侯六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 森严的礼乐等级 B. 政治权力的分割 C. 士阶层地位上升 D. 家国同构的特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了天子、诸侯、大夫以及士的等级决定了其住宅规模的大小,反映了西周时期森严的礼乐等级,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住宅规模的大小,与政治权力、家国同构无关,排除BD;材料信息看不出士阶层地位上升,排除C。‎ ‎6.陕西宝鸡斗鸡台西周墓葬有三十六座小型墓,分别排列为二至六个墓的墓群,每群中的各墓,或相对,或纵列,代表较为亲近的血缘关系。该考古可印证 A. 西周宗族制的存在 B. 宗法制度开始出现 C. 分封诸侯拱卫王室 D. 西周刑法的残酷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代表较为亲近的血缘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殊社会体制,所以该考古可印证西周宗族制的存在,故A项正确。宗法制度在西周之前已经出现,故B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C项排除。材料并涉及墓主的死因描述,因此不能证明西周刑法残酷,故D项排除。‎ ‎7.《史记》记载,周平王四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四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周桓王二年,卫弑其君桓公。这些记载主要说明当时 A. 分封制的弊端初显 B. 诸侯争霸推动社会发展 C. 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D.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 ‎【详解】“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卫弑其君桓公”反映了宗法分封制度形成的统治秩序被破坏,故D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分封制的弊端“初显”,排除A;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诸侯争霸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关系,排除B;C表述太绝对,错误。‎ ‎8.史载,公元前3世纪中后期,秦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成为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国”。这些现象 A. 利于加快秦的统一步伐 B. 是专制集权建立的表现 C. 主要得益于县制的推行 D. 不利于统一民族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公元前3世纪中后期,秦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国”,秦国势力的壮大为统一其他六国,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故A正确;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集权制度,排除B;秦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国”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排除C;秦国势力的壮大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统一民族的形成,排除D。‎ ‎9.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在中央实行了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中的太尉主要负责 A. 监察百官 B. 管理军务 C. 协理政务 D. 掌管律令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公之中的太尉主要负责管理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丞相协理政务,故B正确,ACD错误。‎ ‎10.在秦朝中央设置的九卿中,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宗正、少府六卿的职责都与宫廷、皇室有关。这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强干弱枝 B. “家国一体”‎ C. 以吏为师 D. 严刑峻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秦朝中央设置的九卿中,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宗正、少府六卿的职责都与宫廷、皇室有关,为皇帝私家服务,反映出秦朝政治的特征是“家国一体”,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强干弱枝、以吏为师、严刑峻法无关,排除A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六卿的职责都与宫廷、皇室有关”,联系所学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 ‎11.在秦律中,像盗窃类犯罪的连坐范围仅限于同居亲属或者一个很小范围内,而谋反等政治性犯罪往往会株连亲族及邻里,这从本质上反映出秦律 A. 对盗窃类犯罪缺乏重视 B. 具有一定的人性化色彩 C. 对平民与贵族区别对待 D. 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律规定盗窃类犯罪的连坐,谋反等政治性犯罪也要连坐,秦律的实质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故D正确;对盗窃类犯罪也实行连坐,不能说明对盗窃类犯罪缺乏重视,排除A;秦律实行连坐,是不人性的表现,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平民与贵族”的信息,排除C。‎ ‎12.2002年,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中明确记载了洞庭与苍梧两个郡名,这两个郡名既不见于传世的秦代文献,也为历来考证秦郡的学者所不知,致使有关学者不得不对秦郡问题重新进行探讨。这说明 A. 历史研究要以考古发掘材料为主 B. 秦代文献的记载被里耶秦简否定 C. 《史记》中秦朝分三十六郡的记载不可信 D. 新的考古发现引发对历史问题的重新研究 ‎【答案】D ‎【解析】‎ ‎【详解】2002年,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秦简中明确记载了洞庭与苍梧两个郡名,这两个郡名不为人们所知,有关学者不得不对秦郡问题重新进行探讨,说明新的考古发现引发对历史问题的重新研究,故D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历史研究要以考古发掘材料为主,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反映秦代文献的记载被里耶秦简否定,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史记》,排除C。‎ ‎13.西汉初年,汉高祖“苦于天下初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致,故广强庶孽,镇抚天下”。为此,汉高祖实行了 A. 推恩令 B. 郡国并行制 C. 郡县制 D. 内外朝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苦于天下初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致”,结合所学可知,汉高祖吸取秦朝孤立导致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故B正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排除A;汉高祖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制度,汉高祖吸取秦朝孤立导致灭亡的教训,分封同姓诸侯王,排除C;汉武帝实行内外朝制度,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苦于天下初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致”,联系所学西汉初期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分析解答。‎ ‎14.唐朝前期临时设置藩镇节度使,后来逐渐制度化,其管辖区域逐渐固定化,甚至在军事上取得“便宜”行事权力。节度使权力的变化 A. 不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B. 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C.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健全了唐朝的地方官僚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朝前期临时设置藩镇节度使,以后逐渐制度化,并且扩大了权力,藩镇势力的扩大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后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排除A;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排除B;节度使权力的变化不能说明唐朝的地方官僚体系是否健全,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节度使权力的变化”,联系所学唐朝藩镇割据的影响分析解答。‎ ‎15.明朝,中央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总督或巡抚两种头衔,总督的全称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的全称是“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由此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 A. 其设置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利于避免政务决策失误 C. 各司其职且相互制约 D. 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明朝,中央派总督或巡抚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正确;总督和巡抚是处理地方军政事务的官员,没有审查职责,与避免政务决策失误无关,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总督和巡抚相互制约,排除C;明朝的总督和巡抚是官职,不是行政机构,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央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总督或巡抚两种头衔”,联系所学中央集权的含义分析解答。‎ ‎16.汉初,丞相有权任命四百石以下的中都官和郡国官,也可对六百石至二千石的高级官员进行荐举。汉武帝时,丞相田纷(外戚)无视武帝的权威,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这一变化表明,汉武帝时期 A. 丞相完全掌握选官用人之权 B. 选官的原则以及标准发生变化 C. 外戚干政导致官僚体系异变 D. 中枢权力结构及规制亟待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汉武帝时,丞相田纷(外戚)无视武帝权威,荐人或起家至二干石,权移主上”可知,汉武帝时期,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实行内外朝制度,故D正确;A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选官的原则以及标准发生变化,排除B;材料主要反映丞相专权,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武帝时,丞相田纷(外戚)无视武帝的权威,荐人或起家至二干石,权移主上”,联系所学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分析解答。‎ ‎17.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这一变化 A.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行政效率 B. 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 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使中枢机构的运行更加民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被削弱直到被合并,简化了中枢机构决策程序,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行政效率,故A正确;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中书省、门下省长官仍然掌握决策权、审核权,没有削弱宰相的权力,排除B;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与强化中央集权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并非民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18.帝王称谓往往是其权威性及合法性的象征,而宋代常以“官家”称呼皇帝。这一称谓事实上已多少把“官家”视为职业分类,与“农家”“渔家”“酒家”等置于同一层面。这折射出宋代 A. 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B. 对皇权的认识趋于世俗化 C. 专制等级制度遭到破坏 D. 皇权受到有效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宋代常以“官家”称呼皇帝,与“农家”“渔家”“酒家”等置于同一层面,说明宋朝对皇权的认识由神圣化趋向世俗化,故B正确;A项中“全面发展”表述不恰当,排除;宋朝仍然是封建专制社会,存在等级差别,C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皇权受到有效的限制”表述错误,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宋代常以‘官家’称呼皇帝”“与‘农家’‘渔家’‘酒家’等置于同一层面”,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9.朱元璋曾说,“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伟,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朱元璋意在强调元朝灭亡的原因是 A. 皇帝用人不当 B. 中书权重难制 C. 行省制的弊端 D. 人主疏于政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可知,材料主要说明元朝丞相专权乱政,是导致皇帝受蒙蔽、政权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故B正确;材料强调丞相专权的危害,不是说明皇帝用人不当,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丞相制度的弊端,并非行省制的弊端,排除C;材料反映丞相专权乱政,威胁皇权,故D错误。‎ ‎20.西汉时,察举贤良的对策由天子亲自主持,“策试”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即所谓“录政化得失,显而问之”。据此可知,当时的察举制 A. 重视被察举官吏的实际才能 B.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C. 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 D. 不再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策试’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可知,当时的察举制重视被选拔人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排除B;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的是科举制,排除C;材料信息也没有涉及“孝”“廉”,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策试’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1.邓之诚先生说:“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这反映出科举制 A. 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 彻底排除门第对选官的干扰 C. 把选官任官权力收归中央 D. 推动上层官宦间的政治联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可知,科举考试打击了门阀士族的特权,使寒门白衣子弟可以通过考试做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故A正确;B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而非“推动上层官宦间的政治联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22.如表为两汉魏晋时期监察体制演变简表。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 时间 概况 西汉 御史中丞隶属御史大夫,“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安章”‎ 东汉 御史府改称御史台,御史中丞成为御史台主,属少府 魏晋 御史台成为完全独立的部门,设于宫中,御史中丞直接向皇帝负责 A. 皇帝权威日益凸显 B. 监察机构地位降低 C. 中央集权日趋强化 D. 监察官员擅权乱政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格的内容可以看出,监察的部门的地位在逐步上升,甚至直接向皇帝负责,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皇权专制的产物,主要是为皇权服务,故其地位的提升恰恰也意味着皇帝的权威日益凸显,故A选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与材料相反,排除;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而材料强调的是皇帝对官员的控制力,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监察官员擅权乱政的情形,排除D项。‎ ‎【点睛】中国古代官制的核心是服务于皇权,故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理解中国古代史抓住这一核心即抓住了主线内容。‎ ‎23.“朱元璋废相(使)他的子孙在万般无奈中又不得不以一种变相的方式将宰相制度予以恢复了。”这一说法的依据是明代设立了 A. 中书门下 B. 御史台 C. 内阁 D. 军机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朱元璋……子孙……以一种变相的方式将宰相制度予以恢复了”反映了明朝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故C正确;中书门下和御史台在明朝之前已经存在,故AB排除;军机处是清朝机构,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以一种变相的方式将宰相制度予以恢复了”,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代内阁的设立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4.清代,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不再经过内阁,称为“廷寄”;而内外各官重要章奏绕过内阁,由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称为“奏折”。由此可知,军机处的设立 A. 削弱了六部权限 B. 有利于君主专制强化 C. 完善了行政体制 D. 使内阁议政功能丧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内外各官重要章奏……由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可知,军机处只是跪受笔录,“廷寄”和“奏折”制度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六部,排除A;军机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完善了行政体制,排除C;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魏晋时期的陆机认为,在分封制下,中央与诸侯相对独立,可相互照应,即便是国家衰弱,受害的也只是局部,王朝不至于迅速灭亡,秦朝的迅速灭亡就反映出郡县制下出现动乱后中央孤立无援的弊端。柳宗元则指出;汉初,“(刘邦)矫秦之枉,复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而致七国之乱,然在郡县制情况下,有叛将而无叛州,有叛国而无叛郡,有叛民而无叛吏。‎ ‎——摘编自王洋洋《古代中国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比较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二 历史发展列宋朝,中央集权向极权发展,集权制容易忽视地方利益与需要,失去因地制宜的效果。集权制下,地方官员惟上是从,例行公事。北宋建立不到几十年就积贫积弱,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又被蒙古族所灭。庞大的明帝国竟被新兴的满族所灭。明末清初,双方争论再起高潮。进步思想家们则跳出加强皇权的狭小天地、不把分权与集权放到对立的两极。如黄宗羲提出“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 ‎——摘编自冯辉、齐书深《中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陆机和柳宗元观点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权”和“集权”的利弊。‎ ‎【答案】(1)不同:陆机主张实行分封制,他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实行了郡县制导致中央孤立无援。柳宗元主张实行郡县制,他认为汉初发生七国之乱是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所导致的。‎ ‎(2)分权:‎ 利:地方自主性较强,有利于调动地方官员的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 弊:地方长官权力过大,容易造成地方割据。‎ 集权:‎ 利:有利于稳定地方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弊:地方长官完全服从中央,权力较小,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的发挥。‎ ‎【解析】‎ ‎【详解】(1)不同:根据“在分封制下,中央与诸侯相对独立,可相互照应,……秦朝的迅速灭亡就反映出郡县制下出现动乱后中央孤立无援的弊端”得出陆机主张实行分封制,他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实行了郡县制导致中央孤立无援。根据“‘(刘邦)矫秦之枉,复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而致七国之乱”得出柳宗元主张实行郡县制,他认为汉初发生七国之乱是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所导致的。‎ ‎(2)分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分封制的影响即可。利:根据“集权制容易忽视地方利益与需要,失去因地制宜的效果”得出地方自主性较强,有利于调动地方官员的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弊:根据所学得出地方长官权力过大,容易造成地方割据。‎ 集权:结合所学中央集权 影响分析回答。利:根据“郡县制情况下,有叛将而无叛州,有叛国而无叛郡,有叛民而无叛吏”得出有利于稳定地方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弊:根据“集权制下,地方官员惟上是从,例行公事”得出地方长官完全服从中央,权力较小,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的发挥。‎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集议,指由君主或君主责成某一官员或某一机构召集中央有关官员,对某些重大问题集中讨论、议决的制度。它萌发于奴隶社会,在宋代得到发展并完备。宋代集议形式有朝堂集议,三省集议、待从台谏集议等。朝堂集议涉及帝后位号、祭祀、宫制、财政、军政等国家大政。三省集议在尚书省召开,参加人员通常有尚书左右丞、御史中丞、尚书侍郎、中书门下侍郎等。如集议重大问题,与会人员还有御史大夫、诸司三品、东宫一品、武班二品等。侍从台谏地位重要,所以国家有大事,君主往往下诏要其参加集议。君主专门设有监议御史,直接负责集议事项并向皇帝报告,所以说集议的基本原则是“兼听独断”,是为君主提供咨询而非决策。‎ ‎——摘编自朱仁玺《宋代集议制度考略》‎ 材料二 集议在北宋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政制。每遇重大问题,最高统治者必下诏都省等,通知各参与人员,群集都堂,详加讨论。参加人数,多则百余,少到一二十位。与会者可各抒己见。对集议结论,如有异议,可不署名签字,也可实封投进。这使各地骄兵悍将变为俯首听命之辈,削夺州郡长官事权,令其朝召而夕至,确保了言论自由,推动了社会的相对安定。‎ ‎——摘编自吴以宁《宋代朝省集议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集议制度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集议制度的意义。‎ ‎【答案】(1)特点:集议制度体系完备;形式多样;讨论内容广泛;议政场所明确;设有专门官员掌管廷议;服务于君主专制。‎ ‎(2)意义:为皇帝决策提供了较为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失误;有助于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行;有助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分歧;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在宋代得到发展并完备”得出集议制度体系完备;根据“宋代集议形式有朝堂集议,三省集议、待从台谏集议等”得出形式多样;根据“朝堂集议涉及帝后位号、祭祀、宫制、财政、军政等国家大政”得出讨论内容广泛;根据“三省集议在尚书省召开”得出议政场所明确;根据“君主专门设有监议御史,直接负责集议事项并向皇帝报告”得出设有专门官员掌管廷议;根据“是为君主提供咨询而非决策”得出服务于君主专制。‎ ‎(2)意义:根据“对集议结论,如有异议,可不署名签字,也可实封投进”得出为皇帝决策提供了较为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失误;根据“每遇重大问题,最高统治者必下诏都省等,通知各参与人员,群集都堂,详加讨论”得出有助于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行;根据“使各地骄兵悍将变为俯首听命之辈,削夺州郡长官事权,令其朝召而夕至”得出有助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分歧;根据“推动了社会的相对安定”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由于刚刚建国,经元末之大动荡,国家并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明王朝也尚未培养出自己的知识分子,人才匮乏,再加上考官的遴选权掌握在地方官手中,除了两京主考用翰林外,各省乡试考官的遴选主要强调知识水平和品行,并不强调身份,许多有才之士虽不在庙堂之列也屡柄文衡。景泰年间,对考官的身份和考官的聘请作了更改,教官主持乡试成为定制。‎ ‎——摘编自张连银《明代乡试、会试评卷研究》‎ 材料二 清代乡试考官中,同考官(又称“房考官”)一职相当重要……房考官是实际的阅卷官(旧制),除顺天乡试外,房考官例由该省进士、举人出身的现任知县担任,而雍正帝则认为,知县政务繁剧,一经赴省城入闱,势必离任数月,进而耽延本身职事;同时,知县平素忙于庶务,学业未免荒疏,势难责其温习举业而后备考官之用;再者,知县参与考试,与本地应试考生也难免嫌隙。故此,自雍正五年(1727年)始修订成例,同考官以临省举人、进士出身的在家候选官员充任。‎ ‎——倪军民《雍正帝改革科举制度考述》‎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景泰年间以及雍正年间推行乡试主考官制度调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乡试主考官制度调整的意义。‎ ‎【答案】(1)原因:景泰年间:元末农民战争导致政治动荡,人才匮乏;考官的遴选权掌握在地方官手中。‎ 雍正年间:兼职房考官的知县长期任职官场,政务繁多,学业荒疏;考官无法回避原籍,容易产生嫌隙。‎ ‎(2)意义: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科举考试的公平;有利于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发展;把选拔人才的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解析】‎ ‎【详解】(1)原因:景泰年间:根据“经元末之大动荡,国家并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人才匮乏”得出元末农民战争导致政治动荡,人才匮乏;根据“考官的遴选权掌握在地方官手中”得出考官的遴选权掌握在地方官手中。‎ 雍正年间:根据“知县政务繁剧,一经赴省城入闱,势必离任数月,进而耽延本身职事;同时,知县平素忙于庶务,学业未免荒疏”得出兼职房考官的知县长期任职官场,政务繁多,学业荒疏;根据“知县参与考试,与本地应试考生也难免嫌隙”得出考官无法回避原籍,容易产生嫌隙。‎ ‎(2)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科举考试的公平、促进科举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发展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分析总结。‎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