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0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2020届四川省天府名校高三教学质量联合测评(5月)文综历史 ‎24.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 论:第-场是儒墨之争;第二场是儒道之争;第三场是儒法之争。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儒家学说成为各派众矢之的 B.争鸣涉及人生和治国方面 C.各家流派矛盾尖锐不能调和 D.儒法之争实质是显学之争 ‎25.下表是东汉后期和唐朔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A.北方的经济实力迅速下降 B.南方人口总数接近北方 C.南方经济呈日益发展趋势 D.南方市镇经济空前繁荣 ‎26.元朝行省制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 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 补。材料反映了行省制的设置 A.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并未消除各族之间的差异.‎ C.与宋代相比更利于中央集权 D.与元朝民族征服背景相关 ‎27.‎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对表中信息解释合理的是 A.古代中外之间交流具有双向性 B.古代中外间交流以技术为主导 C.海外贸易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 D.中国对外交流主要对象是邻国 ‎28.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太平天国所宣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史上传统民间宗教 的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 材料表明 A.洪秀全融合了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B.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在中国缺乏实施条件 C.太平天国革命实践与革命理想出现背离D.太平天国的思想很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29. 1909年,各省进行了第一_届咨议局议员的正式选举,当选的议长、副议长共63人,其身份见下表。‎ 此表反映出 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进程B.辛亥革命存在着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 C.传统士人在社会上仍然有较大影响力D. 传统士人彻底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换 ‎30.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统- -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1948‎ 年,国民政府改革币制,发行金圆本位的“金圆券”,并且收缴民间的黄金和外币。这两次 改革 A.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B.利于抑制恶性通货膨胀 C.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31.1962年1月至2月,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著名的“七千人大会”,指出了几年来工作的缺点错误,总结了16条基本经验。同时又强调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不能动。这次会议 A.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B.根源于中苏之间关系的恶化 C.有利于“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 D.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 ‎32.罗马法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二十五亚士(罗马的一种货币单位)的罚金”,既不论树木的种类质量,也不问它的大小价值,这常会出现惊人的不公平和可笑的现象。材料 主要反映出罗马法 A.注重保护当事人利益 B.以保护私产为核心 C.部分条款缺乏灵活性 D.以私法裁决为主体 ‎33.13世纪末到17世纪,被称为西欧的“原初现代化”时期。现代意识的兴起是其中--个表现,其历程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他们并非环环紧扣,但精神实质却相通相融。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性 B.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 C.激发人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 D.推进人类自主自觉自信的形成 ‎34.二战后,股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资本家开始大规模对工人发售股票,并积极 鼓励职工购买本企业的股票,对工龄长、贡献大的职工赠送一些股票。 这反映出资本主义 A.贫富差别逐渐消失 B.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C.生产关系局部变化 D.福利制度不断发展 ‎35.为了医治滞胀和刺激经济复苏,里根政府实行大规模减税,其中个人所得税从原来的最低 ‎11%、最高50%的14档累进税率改成15%、25%、28%三档。这体现了里根政府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彻底解决了美国社会矛盾 C.旨在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D.经济思想进行了重大调整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曹植《说疫 气》中说:“建安二十二年,疫病大作,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 哀....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发愤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到金、元时期......医学家提出了温病与伤寒不同。…...到明、清这两个朝代,平均每四 年就有一次疫病流行。当时大多是用伤寒法治温病,这种治法无异于“抱薪投火”。......明 清之际吴又可著《瘟疫论》,提出“戾气说”,认为温病是戾气所致,“非风、非寒、非暑、非湿”。到清代叶天士著《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使温病学从伤寒学说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 ‎-----摘 自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材料二在西方 文明的影响.....从传统到近代,应对疫病的重点基本上经历了从避疫、治.‎ 疗到防疫的转变,近代的防疫除了更强调预防以外,也确立了以清洁、检疫、隔离和消毒等为 主要内容的基本模式。....这一转变,至少有以下两个值得关注之点:第一,传统时期对疫 病的应对基本上是一种比较消极的个人行为.-..而近代的防疫则是一种重在预防,作为卫.‎ 生行政一部分的积极主动行为;第二,传统有关戾气、养内防病等一些认识,在观念上并未与.‎ 近代西方的防疫思想发生明显的冲.,..它们很自然地被融入近代防疫体系之中。‎ ‎-----余新忠《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近代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并简析其发展的原因。(1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卫生防疫观念的演变,并分析其原因。(1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意识形态结构一方 面反映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作为人的文化创造和对社会 的自我意识,又对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有反作用。意识形态结构总是力图和经济、政治结构 相适应,这是意识形态结构变化的社会动力。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意识形态结构的外适应。‎ 同时,意识形态子系统内部的社会观、价值观、哲学观三者之间也必须相互协调,否则这种意识形态结构就是不完整或不稳定的。我们把意识形态结构内部的这种关系称为内和谐。意 识形态结构的发展变化显然要受到外适应与内和谐两者的制约。‎ ‎------摘编 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一论中国社会 超稳定结构》‎ 提炼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史实加以简要阐述。( 要求:观点准确,史论 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即可)‎ ‎44. [历史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20 世纪30年代初的西北开发是国民政府有计划从事大规模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 端。当时,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开始经济建设,东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西北交通不便,工 业基础薄弱等诸多方面影响,整个西北基本.上没有动,仍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九一八”‎ 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并把目标指向华北地区,这使得国民党政府感到了 民族危机,于是把注意力放到西北。同时以刘志丹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开辟了革命根 据地,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壮大给国民党造成极大威胁。‎ 西北建设从宋子文视察西北拉开序幕,全国经济委员会只在兰州设立西北办事处,加强 对西北开发的管理和监督。此次西北开发规模很小,总计投入二百多万元,开发内容主要是 水利、交通、农产品改良和卫生方面,其他重要方面如工业、矿业、商业均未涉及。即便如此,‎ 许多项目也因资金短缺而被迫中断,如计划修筑的西兰公路,只能是“整理路面,切实注意土 工,须使公路先能通车,以便利行旅”而已。西北各省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而政府却要地方筹 资金建设,因此许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文。西北公路建设靠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进行修 筑,部队忙于军事,筑路计划自然就放弃了。由于华北事变、西安事变特别是抗战全面爆发,‎ 此次西北开发可以说是不了了之、没有结局的一次收效甚微的开发。‎ ‎-----摘编 自杨乃良《民国时期西北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西北开发的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存在的问题。(9分)‎ ‎45.[历史一选修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1938 年秋,日本相继占领武汉和广州,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为了扭转 不利形势,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坚决的“大扫.‎ 荡”,实施“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 ,企图清除沧陷区的抗日力量。‎ 在这种政治阴影下,国民政府变得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与此同时,中共在华北建立了晋察 冀抗日根据地,下辖108个县,人口约2500万人。为了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打破敌人 的“囚笼”封锁,共产党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百团大战”。1940年8月以来,八路军指挥 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大规模攻击,拔 掉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交通线瘫痪以及粉碎敌人 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 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但是日军在受到百团大战的强烈打击后,加深了对中 共力量的认识,全方位调整了华北的反共政策。从1941年到1942年秋,日军在华北搞了五 次治安强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华北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以致这两 年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史上的严重困难时期。‎ ‎----摘编 自聂荣臻《纪念百团大战五十周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团大战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百团大战。(9 分) ‎ ‎46. [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成祖朱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 照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在位期间,仁宗倡导以仁政治国,从停止采买入手。取消了郑 和预定的海上远航,停派去云南和交趾(安南)的采办黄金和珍珠的使团。取消皇帝征用木 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代之以一种公平购买的制度。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 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政 治上改组内阁,授予他的某些心腹顾问显贵的品位,并要求阁员在他对重要事务作出决定前 在密封的奏章中提出意见或建议,大学士亲自参加了决策。接着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平反 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忠臣方孝孺的“诛十族”惨案,永乐朝解縉的冤案都在 这一时期得到平反)。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为了保 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他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 朝。在思想上,崇尚儒学,褒奖忠孝,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 外交上让精干的军事将领守卫北方诸前哨以防东蒙古人的入侵,继续保持与中亚和南洋各 国的纳贡关系。明仁宗将明朝由开创转向守成,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明 史》等 ‎(1)根据材料, ,概括明仁宗的改革举措。(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仁宗改革的积极影响。(7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