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 农具 B. 礼器 C. 食具 D. 货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知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用于祭祀,表示身份与权力,故选B。青铜器熔点较低,硬度不够,不适合用作农具,排除A;青铜器少量用作酒具,排除C;货币是经济的象征,并不是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排除D。‎ ‎【点睛】识记青铜器的主要作用,学生可结合一些典故或成语帮助理解,如禹铸九鼎、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而西周又有同姓不婚的讲究。据此判断,下列诸侯国的宗室之间可以通婚的是 A. 晋与燕 B. 燕与卫 C. 卫与鲁 D. 鲁与齐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晋国是周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属于姬姓封国,燕国西周宗室召公奭的封国,属于姬姓封国,卫国是周武王同母弟康叔的封国,属于姬姓封国,鲁国是周武王弟周公旦的封国,属于姬姓封国,齐国是功臣姜尚的封国,属于异姓封国,按照“同姓不婚”的原则,选项中可以通婚的诸侯国宗室是鲁国和齐国,因此D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身指的就是宗法制度,“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是宗法制度典型的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既不能反映宗法制也不能反映其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说不分内外的公正的选拔和任用人才,和宗法制度的选拔和任用人才是相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这实际上体现了墨家“尚贤”的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及其影响 ‎4.《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 郡国并行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殿”“最”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等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实行于汉初;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不是中央官制;D 选项错误,“殿”“最”制是秦国制定的用来选拔和考察官员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 实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6.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 地方无选举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直接判断是汉朝推行的察举制,但材料中“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即重门第,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地方举荐制度,排除A、D;B是九品中正制,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7.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修谱”、“宗族”等信息可知,这一制度重视血缘和家世门第。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实行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最重视家世门第,世族为防止家世血统混淆,为防止庶族假冒士族,世家大族便编写家谱,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世卿世禄制实行于先秦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察举制是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其选拔标准是德才,不是门第出身;D选项错误,科举制开始实行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8.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9.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 汉长安 B. 唐长安 C. 宋汴梁 D. 元大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由题干中的“节度使”和“中书省”可以判断出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应该发生在唐朝,因为节度使是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中书省是三省六部制之一,故本题答案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政治制度 ‎10.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 瓦解宗法体系 B. 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 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 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宋时期的地方制度。依据所学分析选项,A明显错误,宗法体系或宗法观念在中国古代从商周时期以来长期存在并占有重要的地位;B项符合题意,之所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方机构的设置问题,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并没有强调完善监察制度,故排除D项。所以应选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宋时期的地方管理 ‎11.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 ‎12.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 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 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13.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 A. 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B. 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 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 D. 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说明,古希腊妇女有权参加城邦社会文化生活,故答案为D项;城邦的妇女不享有公民权,不能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而本城邦的成年男子是有公民权的。B项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不管是禁止妇女参加的奥运会还是专为妇女所设的运动会,都具备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男女不平等,未涉及阶级分裂,排除。‎ ‎14.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A.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 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 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 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答案】D ‎【解析】‎ 罗马法“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说明罗马法规范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故D项正确;罗马法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罗马法“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故B项错误;C项错在“世界各国”。‎ ‎15.公元58年,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犹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你难道可以合法地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指挥官有些诧异:“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表明此时罗马公民 A. 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 B. 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C. 来自共和国内各个地区 D. 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罗马公民身份的获取有不同的途径,可以付一笔可观的费用成为罗马公民,也可以生来就是,故选A。B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材料描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公元58年已经是罗马帝国时期,排除C;罗马法体系中含有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等法律观念,罗马公民不可能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排除D。‎ ‎16.公元前286年,罗马确立了一部法律,针对公民财产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赔偿条款,被认为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这部法律指的是 A. 《十二铜表法》‎ B. 《卡拉卡拉敕令》‎ C. 《阿奎里亚法》‎ D. 《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公元前286年”、“针对公民财产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赔偿条款,被认为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罗马帝国依据保民官阿奎利乌斯的建议颁布了《阿奎利亚法》,这是一部专门针对财产损害的成文法律。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449年,它是第一部罗马的成文法典。与材料时间及题意不符;B选项错误,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与材料时间及题意不符;D选项错误,公元6世纪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与材料时间及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7.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A. 皇帝制度 B. 完备法典 C. 司法陪审制 D. 陶片放逐法 ‎【答案】C ‎【解析】‎ 司法陪审制最早出现于奴隶制的雅典和罗马时代,并且古罗马的陪审制度类似于雅典,所以二者都有司法陪审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典没有皇帝,也没有皇帝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罗马有完备的法典雅典没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有陶片放逐法罗马没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8.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A. 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 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 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 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结合选项内容可知选B项;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针对执政党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 ‎19.“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故选D。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C。‎ ‎20.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去世,没有继承人,议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一世。王位的这次和平过渡反映出英国 A. 封建复辟势力依然存在 B. 责任制内阁十分优越 C. 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到议会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议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一世。”结合所学可知,议会制定了《王位继承法》,使王位继承权由国王转到议会,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714年英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王位的和平过渡出自议会的决定,与封建复辟势力无关;B选项错误,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内阁掌握行政权之后。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1.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认为:“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基于这一理念,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 A. 确立了两党对峙格局 B. 规定了总统两届任期 C. 加强了地方政府权力 D. 贯彻了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可知,这体现的是对权力的分割制衡,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专制独裁,实现真正的自由,结合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将国家权力一分为三,相互制衡,因此D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美国两党对峙格局确立是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B选项错误,规定总统两届任期的是195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C选项错误,1787年宪法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权力。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2.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做法 A. 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 B. 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C. 克服了两党政治的弊端 D. 有效防止了政治舞弊现象 ‎【答案】B ‎【解析】‎ 由“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可以看出英国文官不与政党牵连,具有中立性,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选,题干主要讲的是英国的文官不是政府;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D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信息可以看出防止舞弊现象。‎ ‎23.近代法国政体屡遭变更,1875年宪法颁布后,共和政体虽不被看好,但最终却巩固下来。法国共和政体巩固的主要原因是 A. 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 B. 封建保守势力日益衰落 C. 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增强 D.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答案】D ‎【解析】‎ 法国共和政体确定的过程非常曲折艰辛,但最后能够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主要原因是因为工业革命基本完成,D正确。宪法的颁布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封建保守势力衰落是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应从主观考虑,B错误。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增强也是工业革命完成的产物,C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C项。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层面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他的都是经济发展产生的,排除C。‎ ‎2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家的行政权力属于宰相 B. 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C. 国家权力中心为联邦议会 D. 皇帝间接控制联邦议会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议会、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等字眼意在强调联邦议会是由皇帝间接控制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家的行政权力属于皇帝而非宰相,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联邦议会对皇帝负责而非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家权力中心为皇帝而非联邦议会, 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自变法以来,侵略所得的土地,大抵直隶君主,大的置郡,小的置县,郡县的长官都非世职,也无世禄。始皇沿着成例,每灭一国,便分置若干郡。……既吞并了六国,秦遂成为一个纯粹郡县式的大帝国。于是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狱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摘编自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材料三 ‎ ‎ 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的,是1620年的“五月花事件”。经过讨论通过了一项公约,就是《五月花公约》,它是一个民主集体的雏形,大家共同服从于某些条例、某些规则,然后选出一个人来管事。这样就开始了在这块大陆上的生存和开发。……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法会议”。‎ ‎——资中筠《美国十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秦成为“郡县式的大帝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王夫之的观点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美国“联邦制宪法会议”召开的背景。‎ ‎(4)综合材料一、三,指出秦“帝国”与“美国”政治制度建立过程的不同,并简要概括秦“帝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 ‎【答案】(1)原因:①秦灭六国,实现统一;②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巩固统治;③法家集权思想的影响;④吸取分封制的历史教训;⑤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 ‎(2)观点: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郡县制比分封制有优越性)。‎ 理解:①分封制容易导致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成为诸侯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②郡县制打破了诸侯割据混战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进步。‎ ‎(3)背景:①松散的邦联难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②政治精英的努力;③启蒙思想的影响。‎ ‎(4)不同:秦“帝国”:①通过兼并战争完成统一;②沿用秦国的制度;③中央政府在全国推行新制度。‎ 美国:①拥有民主式的自治传统;②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过程中建立国家;③通过协商制定宪法确立新制度。‎ 区别:秦“帝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美国:民主共和政体(或联邦制共和政体)。‎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秦自变法以来”、“既吞并了六国,秦遂成为一个纯粹郡县式的大帝国。”、“郡县的长官都非世职,也无世禄。”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巩固统治、法家集权思想的影响、吸取分封制的历史教训、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等方面分析秦成为“郡县式的大帝国”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可知,王夫之认为郡县制比分封制有优越性。依据材料二中“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分封制容易导致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成为诸侯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郡县制打破了诸侯割据混战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进步等方面作答对王夫之观点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中“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松散的邦联难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政治精英的努力、启蒙思想的影响等方面说明美国“联邦制宪法会议”召开的背景。‎ ‎(4)综合材料一、三结合所学可从秦通过兼并战争完成统一、秦统一后沿用秦国的制度、秦中央政府在全国推行新制度、美国拥有民主式的自治传统、美国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过程中建立国家、美国通过协商制定宪法确立新制度等方面指出秦“帝国”与“美国”政治制度建立过程的不同。结合所学从秦“帝国”与“美国”政体不同的角度指出两者的本质区别。‎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