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11月)历史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 2017- 2018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題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題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題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顼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先秦的百家争鸣中法家出现较晚,但却异军突起,逐渐取得与儒、道、墨家相抗衡的地位并一度占据优 势。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在于法家 A.比其他各家思想优越 B.提出了系统治国理论 C.重视维护君主的权威 D.迎合了历史发展趋势 2.汉武帝以后,“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 东汉“都计内外官及职掌人十五万二千九百 八十六人”。这些官吏,大都是以通经而进人政权机构的。这说明当时 A.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 B.政府重视宫员选拔 C.全国教育系统巳建立 D.官员来源的广泛性 3.至隋唐两宋,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这一状况 A.表明统治者提倡三教并行 B.推动了“三教合一”形成 C.说明儒学正统地位巳丧失 D.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 “其时,繁荣掩盖着腐败,而腐败从社会诱发而人于廷臣,上行下效,宦风士习大坏。处于官学地位的程 朱理学因僵化而对此种状况无能为力,王阳明遂以良知之学代之而兴。”这表明,王阳明倡导良知之学的目的是 A.解决阶级对立的问题 B.纠正程朱理学的弊端 C.整治人心以维护统治 D.为心学广泛传播服务 5.“他以其在学术领域的艰辛探索和卓越建树,而成为清代朴学的开创者,成为扭转学术风气的一代思想 大师,材料评价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6.普罗泰格拉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做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这一思想 A.重视法律的作用 B.树立了人的权威 C.是理性主义体现 D.使城邦走向衰颓 7.14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人对著名学者和艺术家的崇拜甚至超过了对“英雄圣贤”的崇拜,许多人文主义者凭借才能合智慧成为君主和市政府的座上客或担任要职。这反映出,当时意大利 A.文化氛围较为宽松 B.教会权威受到削弱 C.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D.市民阶层成长壮大 8.马丁•路德对历史做出最大贡献不在政治方面,他对“人如何的就”给予了鼓舞人心的崭新答案。路德的“崭新答案”是 A.学习《圣经》B.教会教导 C.虔诚信仰 D.国家权力 9.1784年,孟德斯鸠在日内瓦出版了《论法的精神》,黑格尔称赞它是“一部美妙的著作”。这部“美妙的著作” A.否定了君主立宪制度 B.明确了分权制衡思想 C.阐述了人民主权理论 D.宣扬了人要自律理念 10.图1是据《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的古代数学家的历史分布图。导致1500—1800年间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数学地位的提高 C.科举考试的推动 D.经世致用的盛行 11. 《诗经》中的史料可以用于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研究,即使诗中的那些草木鸟兽虫鱼,也是古代博物学以及古代农业史、天文学史等学科宝贵的信实材料。这表明《诗经》 A.保存的完整性 B.价值的多重性 C.史料的真实性 D.内容的多样性 12. 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 430 多人。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 A.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B.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 C.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D.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 13.这一时期,中国草书飞动,行书纵逸,楷书端整,书坛推出书法的宗师,诚如苏轼所言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这一时期 A.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B.草书未受人们重视 C.出现了闻名天下的第一行书 D.楷书步入盛世时代 14.明代徐渭在其晚年《菊竹图》(图2)中题道:身世浑如泊海舟,关门累月不梳头。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夜。刻画了菊花不肯从俗、傲霜绝俗,表现自己现实生活的悲惨与凄凉。据此可知,该画作 A.注重以形传神 B.讲究借物抒情 C.追求得意忘形 D.体现神形兼备 15.有学者指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并没有与牛顿的绝对空间——就我们使用‘绝对空间'一词所指的那种狭隘意义上来讲——最终断绝关系。”这反映出狭义相对论 A.自身存在局限 B.开创全新研究领域 C.超越世人认知 D.否定了绝对时空观 16.查尔斯•穆雷在《人类成就》一书中将瓦特与爱迪生并列排在第一位。迈克尔•哈特在《人类历史最有 影响力的100人》中将瓦特列在第22位。二者推崇瓦特主要基于其 A.引发了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 B.推动了工业革命展开 C.拓展了人们的讯交流手段 D.实现了人类翱翔梦想 17.图3为2015年12月一2016年12月网上外卖/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及使用率示意图。图3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A.传统产业正在焕发生机 B.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C.网络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D.信息化社会巳开始形成 18. “洋务派采取的变革举措,比起严守“夏夷之防’、叫嚣‘师事洋人,可耻孰甚'的顽固派来,无疑是一种觉醒和进步。”洋务派采取的“变革举措” A.挽救了江河日下的清朝封建统治 B.奉行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 C.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清代学术概论》道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辈,即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苦想,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派,而已为时代所不容。”这一言论 A.从文化背景说明维新派产生的原因 B.从阶级属性说明维新变法失败的必然 C.从思想内容说明维新变法的局限性 D.从社会环境说明维新思想形成的特点 20.1918年5月,《新青年》用白话文出版。《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新潮》《觉悟》等数百种刊物也采用了白话文。上述现象 A.表明了近代刊物的成熟 B.反映了民众素质的提高 C.瓦解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D.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开展 21.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摒弃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和维新派的保守倾向,吸收了约翰•穆勒和亨利•乔治的部分学理,受到了社会主义的影响。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A.缺乏传统文化内容 B.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C.注重中西文化融合 D.蕴含与时俱进因素 22.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做了适合时势要求的新解释。这一“新解释” A.成为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B.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C.与中共民主革命射领相同 D.说明孙中山思想的根本改变 23.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一个取得革命成功的样板,但中国共产党最终却走了一条与“十月革命”大相径庭的革命之路。这主要在于中国革命 A.领导阶级的不成熟 B.比俄国面临更大困难 C.拥有广泛社会基础 D.与俄国具有不同国情 24.“它是毛泽东在苏联经济弊端并没有完全暴露的情况下,开始认识苏联建设上的一些根本问题并结合 我们的建设实践,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的杰作材料评价的是 25.在国外学术视野中,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是邓小平革命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个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影响的重要事件。南方谈话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指引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C.促进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B.消除了国内改革的分歧 D.巩固了市场经的成果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的创出不曾经过革命一途,而采行了雄新路径,初期思想家的著作也充满了“贤人作风”。中国思想史起点上的思想家,不论孔子和墨子,其所论究的问题,大部分重视道德论、政治论 与人生论;其所研究的对象也大都以人事为范围;其关于自然认识,显得分量不大;其关于宇宙观问题的理解,也在形式上仍遵循着西周的传统。 其“智者气象”在战国中叶才发达起来。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二 由于摆脱了对神灵崇拜的束縛,希腊的先贤们开始了对世界本原、自然存在等问题的探讨,长足的自然探求结果给希腊留下了大量的知识源泉。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手工经济、工商业的发达,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对于此时的“爱智者”来说,变幻莫测的天体自然已经不能像城邦社会本身那样让他们感到惊异。自然的探索已经积聚了足够的知识,他们的认识兴趣转向了人类自身和其所处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形成、囯家的产生和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等,成为智者及苏格拉底、柏拉图共同关注的主题。 ——摘编自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兴起及其客观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初期思想家“贤人作风”的表现及出现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简析与中国古代初期思想家相比古希腊先贤思想的特色。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黄宗羲的政治学说以“二帝三王”之美好时期为逻辑起点,然后揭露和批判“三代”以降诸多 “为天下之大害”的暴君统治,最后以恢复《三代祖治”为救世之道作为逻辑终点黄宗羲仍是一个追求纲常世界的儒者,他的政治思想仍是儒学之民本思想。他不仅直接参与了维护这个纲常世界的政治实 践,而且还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学术努力。然而,尽管他不否定君主制,但他毕竟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深刻 揭露和猛烈批判;尽管他不否定皇权,但他毕竟主张民权的最大化,把皇权限定在最小化的程度上。如果说黄承羲的哲学思想是对七百年宋明道学的修正,那么,他的政治思想就是对两千年民本思想的深层次开发。 材料二 卢梭说,尽管他的学说所要彰显的根本原则是人民主权,即民主,但民主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谋得“全体最大的幸福”,这种幸福“可以归结为两大主要的目标:即自由与平等”。他不仅抽掉 了君权的道德基本基础,而且也抽掉了君权的理性基袖。卢梭从学理上赋予了人民一项根本的政治权利人民主权。他的学说是“必须是”的理性判断,这种理性判断不仅改变了法国的现实,而且也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宗羲、卢梭政治思想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二者不同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二者政治思想的意义。(6分) 28.阅读衬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牛顿(1643—1727年)在哲学思想上主要受培根、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影响。在研究了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力学成果后,明确地提出了一套力学概念。借助广泛的实验、观察与分析,发现万有引力运动定律及牛顿力学三定律。随着其机械自然观的最终形成,牛顿把自然界的所有作用都规定为力的作用,指出“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然后用这些方法 去论证其他的现象”。从这一宗旨出发,1687年写作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在这一著作中所讨 论的自然现象的普遍性,以及他所用的数学方法的严谨性,使这一著作无愧成为经典力学的奠基工作, 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材料二 1859 年,达尔文毕生心血结晶的《物种起源》出版,它全面阐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成为一部可以和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伟大著作。《物种起源》的出 版震动了西方科学界,它像汹涌的洪水冲破了物种不变论的堰闸,引发了 一场大辩论。1860年,英国教会召开英国科学促进会,提出“拯救心灵和打倒进论”的口号,集中攻击了人是由猿进化来的论点。19世纪80年代后,进化论终于成为最有影响的科学思潮。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百卷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写作背景及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起源》被称为伟大著作的原因。(6分) 28.阅读衬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历程是和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的,它大体上经历了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 三个阶段。当然,这种阶段划分只具有相当的意义,它并不是说,在某个阶段中只有某一特定层面文化的变革,就完全没有其他层面文化的变革,而是说在某个阶段中某种层面文化的变革居于主要地位。材料二不容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与西方文化长期隔绝的环境中发展的,它虽然没有停滞不前,但 却发展缓'漫,它的迅速变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这显然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化冲去的结果。从“师夷长枝”开始的物质层面文化的近代化,到制度房面文化的近代化,再到心理层面文化的近代化,每一步 都留有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峋。诚然,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近代文化,当西方文化涌来时,它常表现 出相当顽囷的拒斥态度。但是它并不是只有拒斥的一面,在它的内部也存在着某些与西方近代文化相 沟通、相衔接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富有活力的,它们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也起了积极作用,并且经 过转型而成为令国近代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特点。(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原因。(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