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 答题要求: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终了只交答题卡。 5. 考试时长8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8分) 1.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 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 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 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3.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这说明 A.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 B.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 C.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 D.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 4.下面是史籍对秦汉历史的记载。由此可见,秦汉时 记载 出处 “至秦任文法而责吏,始有为小吏而入仕,计功次而进官者矣” 《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 “吏治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 《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A.官吏来源十分有限 B.官僚制度中存在官和吏的区别 C.地方制度基本相似 D.贵族政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5.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 B.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 C.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D.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6.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材料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大一统”的集权统治 B.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 C.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 D.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 7.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也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A.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 B.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 D.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8.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A.分散相权加强了君权 B.促使行政决策民主化 C.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D.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9.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 A.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C.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10.史学家翦伯赞说:“中国古代独裁政治发展到顶点的时候,连自己御用的中央政府,也是不要的。他要求把政权引渡到自己的卧榻之侧,所以尚书台权力提高,中央政府的权力就要减低,总理国家庶政的三公便变成‘坐而论道’的闲员了。”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中枢权力体系完备 B.地方的自主性遭到了削弱 C.君主集权渐趋强化 D.宰相逐渐退出权力的重心 11.明朝张居正所创“考成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这一方法 A.有效防范了官员贪腐 B.有利于工作效率提高 C.使监察制度提议完善 D.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12.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角色。但到了明清,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这种变化表明 A.古代中国法制意识淡薄 B.社会发展提升法律的作用 C.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 D.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 13.明末曾出现绳索牵引的代耕架,其将用于辘轳的绞关用于犁的牵引,可“坐而用力,往来自如”地进行垦耕。这期间中国北方出现了漏(露)锄,南方则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这实质表明 A.明政府重视农具的更新 B.传统农业的耕作效率大为提高 C.中国南北方农具差异大 D.明末农用动力发生了质的改变 14.《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结论。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 A.人定胜天的世界观 B.因地制宜的生产观 C.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D.精耕细作的发展观 15.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宋代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16.清代,北京门头沟煤矿资本多采取分股合伙的制度。一方面,有“自备工本,赴窑开采”的“窑户”,有协助“窑户”管理窑务的“掌相”和“管帐”;另一方面,有受雇佣的“窑夫”以及担任技术指导的“作头”。材料可以用来研究清代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B.煤矿生产社会化趋势 C.煤矿的近代企业属性 D.政府对于民间开矿的态度 17.明朝中期,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 ;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乳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这反映出上海县当时 A.纺织业发展改变了劳动分工 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C.纺织业成为最主要生产部门 D.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18.据徐一夔的《织工对》记载:杭州根据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来规定工资,“吾艺固过于人,而受值与众工等,当求倍值者而为之佣。已而,他家果倍其值佣之。主者阅其织果异于人,他工见其艺精,亦颇推之。主者退自喜曰:得一工,胜十工。倍其值不吝也。”这段史料 A.是研究元代手工业发展的原始史料 B.证明资本主义萌芽在元代已出现 C.可作古代经济关系变迁研究的素材 D.就史料研究而言,毫无利用价值 19.明朝前期,大规模远洋航海外交促进了朝贡贸易的发展,明代王折曾说,外夷贡品,由市舶司接收后,“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由此推知,明朝朝贡贸易 A.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抵制了西方的欺诈性贸易 C.有利于白银的大量流入 D.一定程度上有私商的参与 20.中国古代农业立国,但手工业、商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了当时“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社会风气 B.土地兼并的盛行瓦解了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 C.这导致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这与清政府倡导的“农为天下之本,而工商皆其末也”的指导思想相吻合 21.万历年间的徽州,“千金之子比比皆是,上之而巨万矣,又上之而十万、百万矣。然而,千金则千万不能一也,十万、百万可知。乃若朝不谋夕者,则十而九矣”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B.农业生产技术发展 C.租佃人身依附削弱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2.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据此可知 A.倭寇行为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 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 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由海盗组成的 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23.“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和压制 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 24.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告平,清廷方开海禁,短暂开放。先后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乾隆年间(1757年),由于一个英国东印度公司商人对中国进行的渗透(“洪任辉事件”),乾隆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广州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表明 A.明朝以来的海禁政策已经废除 B.通商口岸带有一定半殖民地色彩 C.中外民间贸易往来全面放开 D.它实质上仍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 25.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有较强秩序和责任感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26.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 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C.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 27.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日益见长。杂家《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主要折射出 A.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 B.儒家独尊地位萌芽 C.政治统一趋势日益明显 D.传统文化体系确立 28.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这说明 A.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 B.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 C.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 D.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 29.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西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 A.西汉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作用 B.武帝确定“五经”前儒学杂乱 C.西汉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 D.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 30.下图为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法家或法吏与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 A.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 B.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C.国家教育体系的健全 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 31.《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己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文臣高锡上疏称南朝武将王僧辩另立君主,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这反映出 A.重文轻武之风盛行 B.当时政治文化取向 C.宋代中央集权加强 D.儒家礼制观念淡化 32.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为神:宋徽宗时封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三国戏中则一路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帝”。从明代开始每年五月三日,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祭拜关羽的活动。关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 A.戏曲促进了宗教的进一步传播 B.戏曲固化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C.世俗文化发展决定历史人物评价 D.世俗文化发展推动主流思想普及 33.因为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说明 A.儒者重视诗词创作提高政治素养 B.理学研究方式影响了诗词的创作 C.理学融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 D.儒者希望能积极干预政治 34.黄宗羲认为:“ 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 A.走向成熟的轨迹 B.天下私有的本质 C.因循反复的特点 D.集权体制的根源 35.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 A.改变了当时空洞的文风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继承了程朱理学义利观 D.倡导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 36.在价值层面,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同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变化息息相关 B.明末儒学的发展体现出世俗化为主流 C.明末儒学家们否定宋明理学的价值观念 D.儒学从贵族化到世俗化是历史的必然 37.1842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96.94万英镑,1845年就上升为239.48万英镑。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120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16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年还降至100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C.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D.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38.198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主题。2003年,国家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型,通过部门整合,职能归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并颁布了《行政许可法》。据此可知政府职能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 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 B.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C.对接世界市场的需要 D.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39.罗马共和国末期法律规定,妻子结婚带来的嫁资不再是她对丈夫的赠与,丈夫只获得对嫁资的使用和收益权,妻子保留其所有权,婚姻解除后,丈夫有向妻子返还嫁资的义务。据此可知当时罗马法 A.注重男女平等 B.缺乏契约精神 C.忽视社会民情 D.重视私产保护 40.1819年职员马卡洛代表联邦银行拒绝向马里兰州纳税而被地方法院罚款,他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法官马歇尔从宪法起源和本质出发指出联邦银行是国会立法批准的国家机构,州对其没有管辖权,判决马里兰州不能向联邦银行征税。上述司法案例表明 A.国会立法受到最高法院制约 B.联邦政府与各州权力相互制衡 C.美国州政府不再拥有征税权 D.最高法院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威 41.下面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在20世纪20年代前的变化情况图,下面对坐标图解读有误的是 A.企业数量的升、降与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紧密相连 B.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政策支持与外部环境宽松使1910年后出现了数量的上升 D.1920前后企业数量的萎缩态势与列强侵略加剧有关 42.1979年,国家经济委员会选择首都钢铁公司等八个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内容有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和资金使用、人事安排、职工奖惩等方面,拥有部分权力;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这些措施 A.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确立 C.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D.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43.19世纪上半期,一位英国政论家这样写道:“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这段话主要表明 A.此时的国际关系格局和谐稳定 B.通过经济的交流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逐步形成 D.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44.苏俄仍要制定基本的经济政策,但制定政策要与个人的主动性结合起来。在这种临时政策下,食品生产开始恢复,从而使这个政权获得了巩固共产主义体系所需要的时间。对此种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允许吸引外资和发展合资企业 B.在分配领域推行实物配给制 C.扩大了其国有经济的经营范围 D.适应了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45.20世纪90年代,英国曾实行“青年新政”年龄在18﹣24岁,处于失业状态并申领求职者津贴连续6个月者,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这项政策主要针对 A.经济发展中的虚假繁荣 B.国家干预的减少 C.“福利国家”制度弊端 D.信息技术的扩展 46.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主张:“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固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在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中 A.受甲午战败的刺激,开始主张改革制度 B.工业化体系的建设从民国时期开始起步 C.思想解放运动偏重于实用和形式主义 D.受制于多重障碍,顺序与此正好相反 47.姜守明教授认为,“ 透过复古风格意识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实质上是思想意识领域的一场革命,其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而宗教改革其实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其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致力于复古 B.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 C.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的局限性 48.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 A.已经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共三题,49题25分,50题12分,51题15分,共计52分) 49.(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世祖末和元成宗初,朝廷改置和增设江浙、湖广、江西、陕西、四川、甘肃、辽阳等行省,行省逐渐演化成常设的、固定的最高地方官府。元朝廷嫌“外重”.一律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把行省品秩降级为从一品,平章政事两人作为长官。这些基本奠定了行省作为地方常设机构的规模和权力框架。在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府、州县以下的建制无多大变动,但在省一级则有几次较大的变动,这反映出朝廷要紧密控制各省的一应行政权力,将财权、军权、司法审判权尽可能集中于中央,但在实际统治中,又深感地区分散辽阔,不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实难充分并较好地履行统治职能。为此,在500多年中,随形势的变异,一再对省级行政制度作了实际上的重大调整。 ——摘编自侯力《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虽说美国宪法第l0条修正案将联邦权限明文列举于宪法之中,并将未列举的剩余权力归属于各州,似乎表明了两者分权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美国宪法同时也规定联邦国会可以通过“所有必要和适当的法律”来完成宪法对联邦政府的授权,这就为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孕育了可能性。不过,可能性如果成为一种现实,还需要“助产士”的帮助。在美国,这个把宪法的文本变成现实规范的助产士就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 ——摘编自陈伟《美国宪政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对行省制进行多次调整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后美国的州与明清的行省在职权上的异同点。(10分)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州与明清的行省产生的共同影响。(7分) 5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常见人名 古代中国 福、禄、贵、寿、荣、千秋、延年、延龄、松龄、安、宁、和、顺、富、仁、义、信、忠、孝、德、修、文、武、贤等; 20世纪50年代到 60年代中期 建国、建军、和平、爱华、国华、建民、国强、新民、新华、抗美、保国、卫国、跃进、超英、超美、红专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卫东、卫红、向东、文革、红卫、卫兵武、爱武等;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波、涛、浪、飞、海、宇、彬、斌、博、璐、鑫、琳、颖、捷、睿、静、洁、莹、晨、露、晓、雪等。 — —摘编自张书岩《从人名看50年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51.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 ——摘编自《管子》 材料二 在“治生”思想影响下,明清时期一度出现“弃儒从商”的现象。明朝万历年间的湖广官员冯应京提出:“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又如九流百工,皆治生之事也。”“(商贾)阜财通商,所以税国饷而利民用,行商坐贾,治生之道最重也。”黄宗羲认为“ 今夫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几乎救弊之一端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子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明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6分) 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题 高二历史 1-10.CBBBB ABDDC 11-20.BBBCA AACDB 21-30.ADBDC BCBAD 31-40.BDBBB ABBDD 41-48.BCCAC DBD 49.(25分) (1)原因:防止行省专权;地域分散辽阔,行省需履行管理职权;随形势的变动而调整;汲取元朝行省制的经验教训;(8分) (2)不同:美国地方州享有一定的独立性,联邦法院充当联邦政府和地方州的助产士;明清行省绝对服从于中央政府,遵从于专制法律;(6分)相同点:享有管理地方事务的权限;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4分)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利于维护和巩固大一统;给予地方一定权限,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发展地方经济;(7分) 50.(12分) 示例1: 看法:中国古代常见人名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状况和伦理道德观念。 说明:福、禄、贵、富贵、荣等常见人名,反映了自然经济形态下人们的理想和诉求。仁、义、礼、信、忠、孝、德,等常见人名则反映了儒家纲常伦理成为古人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思想。综上,中国古代常见人名来源于古人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示例2: 看法:新中国初期的常见人名反映了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观念。 说明:建国爱华、解放新华等人名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后的喜悦和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与拥护。抗美保国、卫国反映了朝鲜战争期间和胜利后人民群众对保家卫国的热情,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是人民群众深化国家认同的生动体现。综上,新中国初期的常见人名深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和拥护,是当时中国人民道路自信的生动体现。 示例3: 看法:20世纪50到70年代的常见人名常常与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说明:建国爱华新华等常见人名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抗美、保国、卫国等常见人名反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跃进、超英赶美等常见人名反映了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背景。卫东、卫红、向东、文革、红卫等人名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综上,20世纪50到70年代的常见人名往往来源于当时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我们今天考察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提供了一个视角。 示例4: 看法:80年代以来,中国常见人名政治色彩减弱,呈现多元化特点。 说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由于长期受“左”倾思想影响,常见人名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如卫东、卫红、向东、文革、红卫等常见人名。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波、涛、浪、飞、海等象征积极奋斗的字词成为常见人名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等时代热词也没有再成为常见人名,这表明常见人名中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综上,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中国人名呈现多元化趋势,政治色彩逐渐减弱。 51.(15分) (1)主张:城市布局因地制宜,不必方正、横平竖直;城市功能分区;农本思想。 背景:礼制等级思想破坏;铁器牛耕推广,农业与商业发展;各国变法图强;(9分) (2)主张:重视民生:通商利于国计民生。工商皆本思想:士农工商地位平等,手工业可以丰富商品,商业便于货物流通。(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