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 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周代宗法制“构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政治实体,使族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家与国就在政治上紧密相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促进了统治方式的有序化 B. 推动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C. 开创了国家管理的新模式 D. 导致了分封制度的形成 【答案】A 【解析】宗法制下的分封制体现出了“家国一体”的特点,促使原先依靠部落统治方式的重大改变,故A项正确;推动了国家的政治统一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故B错误;此种模式商代已经出现,不属于新模式,故C错误;分封制商代也实行过,故D错误。 2. “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 B. 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 C. 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 D. 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使知识分子地位不能上升 【答案】C 【解析】从题干中“士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的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依据才能录取,有利于促使知识分子向社会上层的流动,故C项正确;察举制注重品德,不利于知识分子向社会上层流动,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注重门第,显然不利于下层民众项上层流动,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是考试制度的流动,不是农民起义式的流动,故D项错误。 3. 西汉政治语汇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如《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拨乱世反之正, 平定天下”。西汉前期,起到“拨乱反正”作用的措施是 A. 吸取秦亡教训,分封同姓王 B. 奉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 C.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推行盐、铁的统一生产和销售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拨乱世反之正, 平定天下”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废除秦朝的严刑峻法,实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秦亡并不是因为废分封,而是其暴政导致它灭亡,排除。CD两项属于汉武帝大一统的内容,与材料刘邦的信息不符,排除。 4.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 A.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B.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C. “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英人由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 D. “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答案】C 5. 肖雪慧在《古希腊的政治遗产》中指出,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丹麦学者摩根斯•赫尔曼•汉森则认为:“雅典的民主不只是一套宪法制度和一套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上述材料说明 A. 雅典走向民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B. 雅典人以公平正义来解决各种冲突 C.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D. 雅典民主表现为宪制和机构确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给出的是不同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从中可以发现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民众自发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一种民主活动,可以看出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十分深厚,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各种”二字;C选项说法错误,贵族与奴隶的矛盾才是最主要的矛盾;D选项错误,民主的表现在于公众的民主意识。 6.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时还能够把无产阶级发动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这里“敌人的敌人”主要是指 A. 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 B. 罗马天主教会 C. 封建主义的残余 D. 工业资产阶级 【答案】C 【解析】“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 来……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势力,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要利用工人阶级力量,故A项正确;资产阶级本身就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不会是资产阶级的敌人,故B项错误;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势力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整个封建势力,故C项错误;工业资产阶级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不会是资产阶级的敌人,故D项错误。 7. 1978年,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这一公报的发表 A. 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给祖国统一大业提供较好契机 C. 促成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D. 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筹码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期,与题干中时间“1978年”不符,排除A。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也是在1972年,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达成协议,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和祖国统一大业,排除D,故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 8. 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纲领,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表明中共成立后,要进行 A. 社会主义革命 B. 旧民主主义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大特点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消灭私有制,可见,中共一大任务是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显然不符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故A项正确; B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已经开始;C是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9.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的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表明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D.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封建有四次反动,即封建统治者仍然幻想依靠血缘关系维护统治,说明血缘政治影响深远。故答案为B项。分封制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排除A项;从四次“反动”的结果看,没有得到强化皇权的目的,排除C项;封建社会分封制残余的存在不是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排除D项。 点睛:由于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在封建社会,仍有少数统治者试图以分封制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明初靖难之役等史实都表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或分封制残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已经不能满足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10. 九一八事变之后,《再生杂志》《复兴月刊》等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这揭示出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意识 A. 主要出现在近代出版界和知识界 B. 在社会不同领域存在严重分歧 C. 因民族危机加深而成为社会思潮 D. 推动了民族复兴实践的新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说明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意识成为社会思潮,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关问题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分析解答即可。 11. “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A. 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 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 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 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A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力量失衡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可知,新兴独立国家的出现,能够影响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故C项正确;该会议无法消除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故D项错误。 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2. 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A. 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D. 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答案】B 【解析】材料不仅仅反映了租佃关系,还有担保物权等内容,故A错误;由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宋代关于物的立法较为全面和规范,故B正确;材料内容也不限于土地所有权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社会财产观念的改变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关于物的立法……永佃权、占佃权等……担保物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物的立法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3. 经济史学家奇波拉说:“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次数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 A. 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盛 B. 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群体的扩大 D. 荷兰人更加具有面向市场的盈利观念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关键词“扩大销售数量”可知,荷兰此时拥有广阔市场,从而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因此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B与题意无关,D也不是前提条件。综上,本题选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 14. 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 A. 引发了群众性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 B. 有效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 C. 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了政策支持 D. 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从材料信息来看工商业困难所以要金融界贷款但金融界钱不够所以政府要充实三大银行。从整个逻辑关系来看是对民族工业的资金政策的支持。故选D。AB项与题目信息无关。C项布局也与题目信息不符。均排除。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15. 《拍案惊奇》中描写了一位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 “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 A. 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 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C. 扩大了手工业品的市场 D. 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由于“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商人和工场主无法通过资本集聚扩大再生产,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变革。故排除CD,选B;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排除A。 16. 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 A. 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B. 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D. 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 【答案】D 【解析】洋务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不能将其视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是讲述旧体制对近代化发展的制约,不是只局限在官商一体上,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是其本身对封建体制的坚持压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极大束缚了近代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 点睛: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17. 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 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 C. 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D.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答案】C 【解析】从“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可以看出国民意识和观念的转变,体现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所以本题选择C 选项。A选项错误,《申报》不代表政府的态度;B选项说法不够准确,用机器织布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仿织洋布,定易销售”。D选项与材料无关。 18. 杨继绳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对此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政权没收官僚资本 B. 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 C.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解析】新中国政权没收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官僚资本,与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关,故A项排除;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广泛吸收由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故B项排除;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所以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复存在,故C项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的失误,此时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紧扣“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据此解答即可。 19. 曾任侍读学士的恽毓鼎在1917年2月8日的日记中记述:“况宣统之季,构乱之奸徒,煽乱之报馆,议和逊位之奸谋,皆聚于此。清室之亡,实亡于上海。”这表明 A. 上海成为民主革命的发源地 B. 新闻出版自由得到充分保障 C. 社会舆论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不稳定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遗老恽毓鼎总结清亡之教训时也认为,社会舆论是导致清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故社会舆论推动了民主化进程,C项正确。广东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源地,排除A。材料主旨强调社会舆论推动了民主化进程,而非新闻出版自由得到充分保障,排除B。材料信息与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不稳定无关,排除D。所以选C 20. 某英国学者指出,“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为参战国提供了军服、枪炮和其他产品,而整个欧洲正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当战争结束后,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无可比拟的产业大国”。该学者旨在说明 A. 工业革命是反法战争的必然产物 B. 欧洲市场拓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 C. 英国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D. 战争与工业化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整个欧洲是消费者使英国成为了产业大国,即强调了是欧洲市场拓展才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工业革命和反法战争无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对题意的曲解,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战争促进工业化而非战争与工业化间相互促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1. 1952—1953年,中国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工业总产值增长98.3%、手工业增长60.9%、大型工矿项目施工694个到具体的各种产品产量增加多少都有规定。“当时中央政府管2万个硬指标,计划就是法律,硬得很。”第一个五年计划 A. 经济指标具体细致,具有指令性 B. 内容科学详尽,具有强大生命力 C. 是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然选择 D. 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解析】材料前半部分是经济指标具体,后半部分“硬指标,计划就是法律”体现出指令性计划,故A项正确;工业增长指标过大,不符合事实,故B错误;该指标不具有现实性,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不是依靠计划,故C错误;D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的影响。 22. 1928年10月起,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另一方面,从1934年开始的大肃反运动仅在1937—1938年间就有200多万人受到清洗,其中包括4万多名营级以上的高中级军官。这说明 A. 斯大林模式利弊已被认识 B. 大肃反促成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C. 苏联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 斯大林模式对苏德战争初期利弊并存 【答案】D 【解析】材料一方面反映了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大肃反运动所造成的巨大军事力量的损失对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表明斯大林模式对苏德战争初期利弊并存,故答案选D。材料并未提及人们对斯大林体制的认识与反思,故A项错误;大肃反没有促成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故B项错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故C项错误。 点睛:注意到材料的时间截止点是在1940年左右,即苏德战争即将爆发之际。一方面,斯大林模式使得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这就为苏德战争中苏联的作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大力提倡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这就使得苏德战争爆发之初苏军无人可用,苏军连连失利。所以说斯大林模式对苏德战争初期利弊并存。 23. 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这说明 A.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工业文明产生的思想根源 B. 中华文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中断 C. 西方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不能并存发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等,材料主旨揭示的就是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冲击,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说法本身错误,材料信息也无从体现,排除;B项“被迫中断”说法错误,排除;D项结论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 考点:近代世界科学技术·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24. 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 A. 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 B. 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D 【解析】从“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可以看出罗斯福把经济大危机定性为政治问题,因此本题选项中应该侧重于选择政治方面的选项,故排除B、C选项。A选项和D选项相比,D选项更加符合罗斯福的观点定位,故本题选择D选项。 25. 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段话 A. 批评国家压迫企业的行为 B. 认为政府干预将扼杀企业活力 C. 意在论证协调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必要性 D. 主张企业发展应摆脱政府干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材料前半句强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后半句强调的是必须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故作者主张市场与计划相结合,C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A项说的只是宏观调控的部分;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排除。故选C。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理论·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4分,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学说的倡兴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使得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意中国发展中应当避免的问题。于是在“救亡”与“救国”的相互推进中,时人有一个对西方民族国家思想和西方文化正反两面性的认识深化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出在国家与民族认同问题上逐步具有的中国特色的认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美各国原有的民族国家内部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胀的生产力。于是,这些国家利用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文明”和为本民族“谋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建立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答案】(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特点: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 (2)影响:促进欧美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亚非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 (3)认识:民族主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另一方面易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应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危机、西方文明传播、知识分子探索等方面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再据材料一“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一的思想……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其特点。 (2)本题根据材料二“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主义双重作用的角度回答对民族主义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本题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全面理解“民族主义”这一概念,而且要紧密结合材料信息,加以概括和归纳,一般来说,在近代,民族主义对于欧美民族国家而言,促进欧美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言,则促进亚非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 2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丝绸之路与19世界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 【答案】(1)特点:范围广;政府加强管理;贸易品种多;私营贸易为主。 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世界的文明进程。 (2)形成: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联结纽带;工业革命加速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区别: 市场范围不同:两宋是区域性市场,近代是全球性市场; 交往手段不同:两宋以和平交往为主,近代还伴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 主导国家不同:古代以中国为主导,近代以西方为主导; 出口贸易产品不同:两宋是以手工业的自然经济产品为主,近代以机器生产的工业产品为主。 ..................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形成,根据材料“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生产力的进步、交通工具进步、殖民扩张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关于两宋丝绸之路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市场泛围”“交往手段”“主导国家”“出口贸易产品”等角度分析其不同即可。 整体分析:本题考查了从古到近代的世界市场的发展,从两宋时期的对外贸易和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比较,难度一般,但需要综合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答案】(1)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 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 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经营的自主权。 (3)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灵活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 【解析】(1)第一小问的“退却”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第二小问回答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时,要注意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目的和内容三个方面解读。 (2)第一小问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联系教材知识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和计划经济体制回答;第二小问解答“如何体现”要注意“农业方面”和“混合经济”这两个限制语,结合所学从美国罗斯福农业政策和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回答。 (3)本题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题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灵活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思考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