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三)仁义立国的儒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学案(江苏专用)
专题(三) 仁义立国的儒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主旨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科技成就和文学艺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为辉煌灿烂的一页。 线索一:思想演变 古代中国思想上讫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线索二:科技成就 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线索三:文学成就 从先秦到明清,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发展演变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线索四:艺术成就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是戏曲艺术的瑰宝,成为我国的国粹。 线索1 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的趋时更新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 创立和发展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 西汉 改造和独尊 (1)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宋明 转型与成熟 (1)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 (2)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 (3)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明清之际 批判与继承 (1)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2)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 (3)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 (4)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 [深化历史理解] 1.“百家”思想主张的比较 治国上 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人性上 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人与自然 的关系上 荀子主张“制天命”;老子主张“顺自然” 人生 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2.董仲舒对先秦儒家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 ①大一统:孔子强调正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等 ②实行仁政:限田、薄赋、省役、天人感应、防止暴政等 ③道德修养:五常(仁、义、礼、智、信) 发展 ①思想专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屈民而伸君(法家) ②神化皇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阴阳家) ③无为而治:天为百神之大君,覆育万物;以无为而治思想阐释三纲和治国之道等(黄老之学) 3.宋明理学对塑造民族性格的影响 4.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 发展 政治 批天理——理性 存人欲——民本 批君主和三纲——平等 限制君主专制——民主 人欲天然合理——个性解放 经济 - 工商皆本 文化 经世致用——务实 否定权威,独立思想 [真题例证] 1.(2017·江苏高考)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解析:选D 孔子的“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符合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而朱熹的“克己”则要求克服人的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二者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A、B两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故C项错误。 2.(2016·江苏高考)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 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解析:选C 李贽的衣着和行为反映出其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是反对正统思想、力图冲破封建传统束缚的表现,并非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故C项正确,D项错误。仅凭衣着不能反映出李贽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排除A项。收女弟子是倡导男女平等的反映,而非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 3.(2014·江苏高考)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解析:选B 材料中“民贵君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思想显然是主张君为民本,违背了原始(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A项错在“全部”;C项中的“仁爱”与D项中的“德治”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聚焦命题热点] 1.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对三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遵循“天命观” B.旨在神化君权 C.彼此存在继承关系 D.都属唯心主义 解析:选A 天命观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其一,相信神灵经常关心并干预包括自然进程和社会人事在内的世界事务;其二,相信神灵具有必要的智慧,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显示他的意愿;其三,相信神灵具有实现其安排和意图的超自然力量和权能。材料中无论是孔子、荀子,还是董仲舒,都遵循天命观,故A项正确;神化君权的仅仅是董仲舒,故B项错误;三者之间没有继承关系,荀子倡导的天命观具有唯物思想,董仲舒倡导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具有唯心思想,故C、D两项错误。 2.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作《钱氏家训》,提出“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治家思想。《钱氏家训》的上述内容( ) A.受到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 B.体现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C.彰显学优则仕的理想追求 D.蕴含儒家学说的思想精华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五代十国时期”,而程朱理学产生于宋代,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体现了重义轻利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读书与入仕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蓄道德则福报厚”“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体现了儒家重视道德、重义轻利、诚信和善等理念,故D项正确。 3.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解析:选B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表明主张“格物致知”认识天理,是程朱理学思想,故B项正确;王阳明用“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来否定“格物致知”说,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李贽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与材料中“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不符,故D项错误。 4.思想家陈亮曾言:“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作者批评的是( ) A.理学空谈心性无益于世 B.士人耻于修养世风日下 C.阳明心学尽废天下之实 D.官者以经世致用为风尚 解析:选A 材料中“耻言文章行义……耻言政事书判……尽废天下之实……”体现理学的空谈义理,故A项正确;士人耻于修养世风日下与阳明心学尽废天下之实均过于片面,故B、C两项错误;官者以经世致用为风尚与材料相反,故D项错误。 5.清代学者颜元评价士林风气时讥讽地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他的思想,与下列哪一位学者比较接近( )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顾炎武 解析:选D 颜元批评宋元以来的儒学者“无事袖手谈心性”,空谈理学,于救世无益。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创立者,李贽主要是抨击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均没有与材料接近的思想,故A、B、C三项错误;顾炎武认为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与材料思想接近,故D项正确。 线索2 科技成就——从领先世界到迟滞落后 [理清发展线索]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发展 历程 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木活字、金属活字 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南宋外传 唐初硫磺伏火法;唐末用于军事;五代和宋朝广泛应用;元朝外传 完成 时间 东汉 雕版:隋唐 活字:北宋 北宋 唐朝 历史 作用 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军事实践、经济生活和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深化历史理解]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宋代三大发明的成熟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1)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反映了当时民族政权之间战争相对频繁。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为了适应海外贸易的需要,同时折射出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3)印刷术的发展是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制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文化繁盛的需求。 3.古代科技没有及时转化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经济上 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政治上 君主专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思想 文化上 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对外 关系上 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多次进行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根本因素 腐朽的封建制度 [真题例证] 1.(2014·江苏高考)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解析:选C 材料“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等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比较普遍,故本题选择C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中没有涉及活字印刷,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说雕版印刷仅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 2.(2011·江苏高考)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解析:选D 宋朝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项错误;题干中“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只是指出了邸报在明崇祯十一年前为写本,B项错误;毕升发明泥活字后,元朝出现木活字,C项错误;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指南针出现于战国,火药在唐末已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宋朝,D项正确。 [聚焦命题热点] 1.“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 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 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 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 D.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解析:选D 最早的纸张出现于西汉,与材料中“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反映的改进造纸术不符,故A项错误;印刷与材料中“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 汉武帝时在长安设立,而材料中“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故C项错误;材料中“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反映了造纸术的改进,成为科学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故D项正确。 2.如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 A.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 B.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 C.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D.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 解析:选D 材料信息体现不出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且刘贺生活在西汉中期,故A项错误;秦朝的标准字体是小篆,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是在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但是不能说明就是海昏侯所书,故C项错误;写在简牍上,说明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故D项正确。 3.某文学作品在描述三国时期战争情形时说:“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B.该文学作品成书于火药发明之后 C.火药因战争需要而发明 D.火药是造成战争伤亡的主要原因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药应用于军事最早是在唐朝末年,故A项错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 文学作品应成书于火药发明之后,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故C项错误;火药只是工具,材料中并未提到伤亡,故D项错误。 4.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版。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版。”这说明( ) A.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B.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 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 解析:选B 材料中“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说明为了满足民众阅读通俗浅显的书籍,所以先实行雕版印刷;“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版”说明信众对佛经需求量大,所以也先实行雕版印刷,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从体现。 5.宋代的印刷技术发达,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历史现象说明( ) A.国家治理推动技术发达 B.技术进步推动文化传播 C.科举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D.宋词兴盛推动文化普及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印刷术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印刷术推动了书籍生产和消费,即推动了文化传播,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宋词,故D项错误。 线索3 文学艺术——从辉煌灿烂到多元一体、各具特色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从先秦到秦汉 奠基发展 (1)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 (2)文学:春秋末年,我国古代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创作并盛行;汉代的综合文体——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 从魏晋 南北朝 到宋元 全面繁荣 (1)文学: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宋代,文学成就主要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元曲繁盛 (2)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唐宋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3)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 (4)戏曲:元杂剧的形成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 明清 承古萌新 (1)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3)“国粹”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深化历史理解] 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变与变革,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5)宋元时期,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元曲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2.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1)科技:宋元时期是三大发明的成熟阶段,更是西传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频繁。 (2)文学:宋词一方面是对国家分裂的悲愤情怀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元曲反映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政治黑暗的现实。 (3)书画艺术:宋元时期诸多书画家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盛行的风俗画是北宋城市经济繁荣景象的写照。 [真题例证] 1.(2018·江苏高考)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解析:选A 题干的关键信息“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体现了元曲贴近生活、易受欢迎的特征,A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元曲寄情山水的风格,也没有反映元曲句式的特点,B、C两项错误。题干只是说明了元曲雅俗共赏,并没有体现出元曲内容的丰富性,D项错误。 2.(2017·江苏高考)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解析:选C 材料“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明,文人画重在将人的主观情感和自然情景交融在一起,故C项正确;“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故A项错误;“诗画合一”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故D项错误。 3.(2015·江苏高考)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道家的无为思想在汉初盛行,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有为的儒家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赋宣扬的是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A、B、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聚焦命题热点] 1.苏轼曾形容某种书体说:“(它)含情循礼,‘离方遁圆,处乎季孟之间’,‘会通于意态之际’……意趣在将发未发,君子有情,至真即为止乎与心。”此书体应该是( ) A.行书 B.草书 C.楷书 D.隶书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材料文字“意态之际”“将发未发”可排除B项;材料“离方遁圆”指不要拘泥于事物的表面形象,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可排除C、D两项;只有A项符合题意,正确。 2.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狼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这表明( ) A.中原百姓排斥北方民歌 B.政权并存引发艺术转型 C.宋词高雅易于谱曲传唱 D.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解析:选D “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表明中原百姓不排斥北方民歌,故A 项错误;政权并存引发艺术转型与材料主旨词衰曲兴不符,故B项错误;宋词高雅易于谱曲传唱与材料主旨词衰曲兴不符,故C项错误;“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表明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故D项正确。 3.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 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 C.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 D.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 解析:选B 材料信息“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表明元杂剧尽力求俗,这是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4.明末的小说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 ) 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 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选A 据材料“明末的小说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小说的繁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文化需求,故A项正确;小说并不是明朝社会文化的主流,故B项错误;明朝小说的繁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明末小说的大众化、世俗化的特征,无法体现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故D项错误。 5.如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 )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解析:选C 《竹石图》所展示出来的意境可以看出此画属于文人画,风俗画才是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故A项错误;材料“ 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体现的是写意画,而非工笔画,故B项错误;写意画注重个性的表达,有抒情达意的特点,故C项正确;此画属于写意画,注重写意传神,而不是写实描绘,故D项错误。 [典例] (2018·江苏高考)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 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3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命题之“源”] 本题以中国文化的三次融合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契合了弘扬传统文化和发扬伟大民族精神的热点。中华古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仅是化人之本,也是我们能够自信的底气所在。 本题将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融入考试内容中,增强了试卷的精神感召力,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引导学生感悟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礼敬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核心素养上看,本题考查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尤其是第(2)问,在强化能力考查的基础上,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导向,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想象力和思想张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多角度考查了多种素养和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 材料一阐释了中国文化的三次融合,第一次是汉代对先秦文化的整合,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第二次是唐朝时期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这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融合,也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圈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次是明代中期以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三次文化的融合从内容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力”,从发展上体现了其“生命力”。 材料二阐释了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并迅速传播,儒学也受到冲击。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道、佛三教得以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唐代文学家韩愈对佛教进行批判,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开宋明理学之端绪。宋代儒者既继承了儒学道统,又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独立思考,大胆立论,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来阐释儒学,从而使儒学获得了新发展,形成理学体系,体现了其“包容力”。宋明理学在政治、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如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等,体现了其“生命力”。 [失误之“因”] 本题第(1)问相对简单,大多数考生都能从材料一中直接概括得出,而失分的关键还是在第(2)问小论文的写作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观点不明确 设问中明确提出了“以宋明理学为例”写小论文,而部分考生直接将论点定位于儒学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偏离了主题,注意宋明理学的“包容力”体现在其“产生”上,“生命力”体现在其“发展”上,故观点应定位于“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论据不充分 “包容力”和“生命力”是两个方面的内容,部分考生择其一个方面展开论述,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从而导致失分。这就要求考生“顾全大局”,在论述之前先明确论述的方面,再下笔。 (3)史实混乱,缺乏逻辑层次 部分考生在论述时教材知识是一块,材料信息是一块,不能将所学知识与材料相融合并从中条理出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回答时一定要结合宋明理学的内容与材料信息,从中国未中断的文化发展历程来论述。 [高分之“计”] 小论文题目的读题方法 (1)首先是读引言 小论文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主题式的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专题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但是往往学生就会忽略这一点。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2)其次是读全材料的正文 读材料的正文是读题的核心任务。对材料的正文分析要全面,一般要求阅读材料两遍以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画关键词、句,最大限度地提取材料信息。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标点符号如“。”“……”“;”,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中每一层次的中心内容。 (3)最后是读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 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 [满分之“答”] (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观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儒学的“包容力”和“生命力”。 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逐渐出现危机。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道、佛三教得以独立发展,在三教的争论与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唐代文学家韩愈批判佛教,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柳宗元则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开宋明理学之端绪。宋代儒者既继承了儒学道统,又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独立思考,大胆立论,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来阐释儒学,从而使儒学获得了新发展,形成理学体系,体现了其“包容力”。宋明理学在政治、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如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等,体现了其“生命力”。 [专题过关高分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57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认为:“孔子给春秋时代以光彩的结束,墨翟给战国时代以光彩的开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孔、墨都在乱世为平民百姓说话 B.墨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传承者 C.孔、墨积极构建各自的社会理想 D.学者夸大了墨翟的社会影响力 解析:选C 孔子是站在贵族立场上,故A项错误;墨翟是墨家代表,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奴隶制贵族统治逐渐崩溃,战国时期封建制逐渐确立,而孔子和墨翟分别是这两个时代的标志性学者,故C项正确;张荫麟先生思想倾向是双方对等的,故D项错误。 2.会意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造字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解析:选B 材料中“‘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表明反对人为,追求无为。墨子提出了非攻、尚贤、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A项错误;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与材料中反对人为、追求无为相符,故B项正确;儒家提出“仁”与“礼”的学说,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材料中反对人为、追求无为不符,故C项错误;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特点, 与材料中反对人为、追求无为不符,故D项错误。 3.如图漫画是《“孔子”照“镜子”》,四面镜子分别是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下列分析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 A.儒学压制人性,违背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 B.儒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合全球化潮流 C.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 D.儒学主张“有序”,可用来促进世界的和平 解析:选C 孔子在不同的范畴内有不同的形象,表明在现代社会有借鉴价值,故C项正确;A、B、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4.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 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实行仁政 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解析:选C A项是明朝王阳明提出,与材料中“战国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B项是荀子的主张,他主张“性本恶”,与材料中“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主张“性本善”,与材料中“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相符,故C项正确;D项是墨子的主张,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5.吕思勉先生说:“诸(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安得谓一经汉武之表彰罢黜,而百家之学遂微不足道邪?”对此理解正确是( ) A.表彰儒学之后诸学皆绝 B.学识佳者皆成为官员 C.儒学由此得以发扬光大 D.百家争鸣从此时结束 解析:选C “诸学皆绝”过于绝对,与材料中“诸(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不符,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设立太学,其生员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并非“皆成为”,故B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融合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为一体,其被汉武帝确立为统治思想,也就意味着各家思想都有得到传承,而且儒学也因为吸收各家精华而发扬光大,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中“诸(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不符,故D项错误。 6.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的美。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宋明( )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儒学思想社会化趋向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经世致用观念的影响 解析:选B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明清时期,与材料宋明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体现了宋明理学主流思想,“家具设计”表明该思想融入社会生活,故B项正确;商品经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与材料宋明时期不符,故D项错误。 7.王阳明曰:“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这说明王阳明( ) A.重视道德修养 B.强调格物致知 C.倡导知行合一 D.主张人性本恶 解析:选A 材料“殃”“罪”“恶”“辱”等体现重视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探究方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知和行的关系,故C 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人本性的探讨,故D项错误。 8.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 B.以天下为己任 C.提倡公平法治 D.反对宋明理学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经世致用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未涉及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提倡公平法治,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也强调社会责任感,且材料也没有反映两者反对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 9.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解析:选A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主张反对君主专制,这是在思想上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故A项正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是对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没有脱离儒学的范畴,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故C项错误;明清儒学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还没有形成新的思想理论体系,故D项错误。 10.铜活字印书在明代曾盛极一时,大体上是海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紧张,原料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史料实证贵在独树一帜 B.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C.历史研究无法达成共识 D.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 解析:选D 史料实证是核心素养之一,并不体现独树一帜,故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研究者立场问题,故B项错误;“无法达成共识”显然是错误的,故C项错误;辛教授依据史料实证,对原来的结论提出不同的看法,说明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故D项正确。 11.据《爱日斋丛抄》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 ) 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 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 解析:选D 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无法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始于宋代,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故C项错误;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文化的发展传播,故D项正确。 12.2014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赋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解析:选B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诗经》而不是汉赋,故A项错误;汉赋辞藻华丽,表现了汉代气势恢弘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并受到市民欢迎的是宋词,故C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如屈原、李白,故D项错误。 13.清代孙承泽评价:“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已若显质之先人矣。”下列碑帖风格符合该观点的是( ) 解析:选B 材料评价的是颜真卿撰写的楷书碑文,《曹全碑》是汉代隶书作品,与材料楷书字体不符,故A项错误;《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祖父撰写的楷书字碑,与材料风格一致,故B项正确;《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行书佳作,与材料中碑文风格不符,故C项错误;《古诗四帖》是草书字体,与材料字体不符,故D项错误。 14.梁武帝萧衍曾对某一书法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最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 A.小篆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解析:选C “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体现的是草书的写意性,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5.清代艺术家郑板桥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上述材料可知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 B.江南社会的世俗化 C.“经世”思想的发展 D.风俗画为画坛亮点 解析:选D “文必切于日用”,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故A项不符合题意;“构图简单、主题鲜明”,反映世俗化,故B项不符合题意;“民间疾苦声”“总关情”反映“经世”思想,故C项不符合题意;“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体现的是文人画,故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2分) 16.儒家思想蕴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摘编自《论语》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摘编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由此,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5分)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2分) (4)上述材料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民无信不立”得出诚信;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子贡问政。……民无信不立”结合所学得出以德治国。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得出君权神授,据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得出天人感应;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天下受命于天子”结合所学得出神化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据材料二“又出怪异以警惧之”结合所学得出规劝君主,缓和社会矛盾。第(3)问,据材料三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得出君主专制,据材料三“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得出废除丞相。第(4)问,据材料一中“民无信不立”得出德治,据材料二“不知自省”得出自省,据材料三“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得出民主。 答案:(1)诚信。以德治国。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神化君权,维护君主专制;规劝君主,缓和社会矛盾。 (3)君主专制;废除丞相。 (4)德治、自省、民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