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Word版)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8-2019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试题 历史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这一做法 A.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B.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C.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D.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 2. 下表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出土地点 考古发现 河北武安县午汲赵城 陶器上大多刻有陶工私名,如文牛陶、爱吉等 山东齐国临淄故城 陶文大多只署明制作者的乡、里、名字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 漆器注明了生产者的里名和人名,如钱里大女子 湖南长沙湖桥19号楚墓 一件漆耳杯,器底漆书有“口里口”字样 A.官营手工者私造现象严重 B.国家已无力垄断商品生产 C.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 D.官营手工业注重品牌效应 3. ‎3.公元前6世纪末,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鲁定公带军队去“堕三都”,但没成功。晋献公时为保太子位,不许群公子住国内,晋国没有了“公族”,而代替公族的卿族兴起;此后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这两件事一定程度上 A.说明了分封制度弊端初显 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C.表明了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D.反映了新兴势力的上升 4. ‎《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 5. 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6. 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成为一级地方长官 B.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 C.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D.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1. 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 B.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D.主张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 2. 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 B.监察体系臻于完备 C.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 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3. 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 C.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 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4. 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5. 科举制的实施使得为官入仕主要通过科举来实现,即所谓“仕无他歧,强由科试”。这样,科场就成为无数士子终身孜孜以求的名利场,而由科举入仕的各级官员则成为官场名利的角逐者。材料意在说明科举制 A.影响了古代社会的价值理念 B.改变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结构 C.有利于古代社会阶层的流动 D.实现了古代人才的优化配置 6. 下表是对唐代尚书省勾检官(从事文书监督检查的官员)的相关。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代 出处 记述 ‎《唐会要》卷五八 各级官府皆“据文案大小,道路远近,皆有程期。如或稽违,日短少差,加罪。”‎ ‎《唐律疏议》卷九 ‎“其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等,罪止杖八十。”‎ ‎《唐六典》卷一 ‎“凡文案既成,勾司行朱讫,皆书其上端, 记年、月、日,纳诸库。”‎ A.政府注重官员行政规范 B.三省六部制走向成熟 C.尚书省隶属于监察部门 D.对政务犯罪惩罚严厉 7. 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 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  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 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 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 1. 明代史料记载:“内阁之职同于古相,所不同者,主票拟而不身其事。如(大学士)高拱之经掌吏部等,俱出拟启事,入而调旨。”这反映了 A.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 B.内阁并不直接总理政务大权 C.内阁已拥有对国事的部分决策权 D.六部演化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2. ‎《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这里的“先天不足”具体是指 A.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B.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薄弱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D.程朱理学在社会上根深蒂固 3.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4. ‎“《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5. 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A.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 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 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6.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A. 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 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 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 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7.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 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 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D. 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8. 甲午开战前的1893年,日本拥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3019家,其中使用蒸气动力的675家。工人人数38万人。铁路2039.6英里,使用蒸汽动力的轮船11万吨。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而与此同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24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给古老的帝国提供一点近代化工业的“点缀”而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日近代化程度决定战争胜负 B. 日本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C. 近代工业实力决定战争性质 D. 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化停滞不前 1. 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 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2. 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美国相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史载,清朝中期以前,满人官员在政权结构中占绝对的优势。然而到了1866年,满汉总督比例为1:6.5,满汉巡抚比例为1:12,汉人在国家政权结构中逐渐占绝对多数,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 4. ‎1865年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主张:“铁路与铜线,事同一律,万难允许”。1875年李鸿章正式提出,铁路电报等西方新式物件,要“酌度时势……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导致李鸿章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开始自强求富的改革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C. 西方对中国的侵略逐渐加重 D. 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5. 有人感慨,到20世纪初,“其他农产品、畜产品和家庭手工制品等都成了中国重要的出口物。几乎每个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已与世界市场发生了联系”。这种“感慨”实际上是 A. 民族企业市场扩大的表现 B. 农民积极开拓市场的表现 C. 传统经济难以为继的反映 D. 传统农业继续发展的体现 6.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下列言论主张通过改良方式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是 A. “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 B.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D. “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 1.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2. 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A. 《民报》、《时务报》 B. 《民报》、《天演论》‎ C. 《天演论》、《时务报》 D. 《海国图志》、《天演论》‎ 3. 它“是(近代中国)在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选择的一种处理中西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是企图融合中西文化的初次尝试…从思维范式上奠定了处理中西文化交往的模式。”材料中的“它”‎ A. 是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最初反应 B. 意在调和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C. 为制度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D. 突出救亡图存的时代急迫性 4.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提出“一国两制” 的构想 D. 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5. ‎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 蒋介石有着可贵的民族主义思想 B. 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 蒋介石企图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D. 蒋介石有强烈的好战情绪“‎ 6.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然而在1992年,广东人仍然担心来自北京的黄灯和红灯,他们亟想看到绿灯信号。1992年广东看到的第一个绿灯信号是 A.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创办经济特区 ‎ D. “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7. 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标语流行于新中国过渡时期的是 A. “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 B. “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好”‎ C. “大包干”、“试验田”、“联产承包好” D. “总路线”、“合作社”、“一化三改造”‎ 1. 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也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一边倒”的方针 C. 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D.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道:1968年11月底,北京重新发表了毛泽东在1949年3 月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其中有段引人注目的话是:“我们不应当怕麻烦、图清静而不去接受这些谈判……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这表明中国政府 A. 调整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B. 寻求中美和解的意向比较明显 C. 改变了“一边倒”的策略 D. 力图冲破美国的遏制孤立政策 3. 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告载体越来越多,从报纸广告发展到杂志广告、路牌广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刊登了不少外商广告。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开埠后上海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B. 近代上海的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C. 近代上海报刊业迎合民众需要 D. 近代以来民众消费观发生改变 4. 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5.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C. 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不断转型 D. 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6.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使毛泽东开始认识到苏联对科学、文艺问题的简单做法的危害,并于4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双百”方针。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目的是 A. 消除苏联科学文艺影响 B. 纠正思想领域错误做法 C.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D. 实现我国社会制度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教育发展体现时代特色与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创建太学。董仲舒指出,太学可以作为“教化之本原”;他建议:“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汉武帝时期的太学,虽然规模有限,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50位博士弟子,但是这一文化雏形,却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 ‎ ——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清代教育,前期集唐宋以来学校体制之大成,后期开现代教育体制的先河。前期学校,育才教化,贵通不贵专,所重在于养成做人之道和御人之人。后期学堂,分科教学,虽有普通学和国民教育取向,总体上贵专不贵通,所重在于培育治事之人和办事之才,使人人各得其所。此一分界,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转折的影响至深至远。 ‎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代太学设立的背景及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代后期教育方向转变的特点与原因。(6分)‎ 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2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材料 ‎ 课标或大纲 教学目标和要求 ‎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 先讲中国史,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次讲亚洲各国、欧洲、美洲史,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 ‎1912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 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1932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叙述我国民族之拓展与历代社会之变迁,以阐发三民主义之历史的根据。说明近世帝国主义之发展,民族运动之大势,以研讨我国应付世界事变之方策。‎ ‎1963年《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掌握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情况,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培养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爱国主义思想,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以及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历史责任感。‎ ‎——据《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摘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对表2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4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50年当时我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具体明确了个人所得征税的主要税目,包括当时的薪给报酬所得以及存款利息所得的所得税。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低工资收入状态,加之“文革”期间又取消了稿酬收入的发放,所以薪给报酬所得税在这段时期内没有开征,而存款利息所得税也在1959年开始停止征收。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分别在1980年9月、1986年的1月及1986年9月,先后制定和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应条例。在这一阶段的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不同人群的一种税收政策,其征管方式也有差异,因此必然会造成税收征管的不公平。从994年到现在,这一阶段的修订,已经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以及“城乡个体工商业户的所得税”三者合并,成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此次修订 结束了个人所得税税制长期不统一的局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从此步入统一、规范且符合国际惯例的轨道,同时确立了个人所得税以分类制为基本原则 ‎——摘编自魏贵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其运行效应的实证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义。(7分)‎ ‎4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其实从他(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和平原则开始,就没有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其理想主义的实施事实上就不具备一个较牢固的政治环境。首先,他希望通过十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警察的威望,而事实上该原则的提出是英法两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的。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其次,威尔逊在十和平原则中第大唱“公开外交”,本来就令英法大为恼怒。再次,战后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美国希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世界纳入自己精心设计的国际联盟体制,而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希望巩固其殖民帝国。最后,威尔逊在国内犯了两个严重错误一是他发出呼吁求全国在中期国会议员选举中选出一个民主党国会来,用来表示对他的对外政策的坚决支持:二是在讨论和平条件时,把参议院和共和党撇在一边,在任命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代表团人选时,没有征求参议院和共和党的意见。事实上,其“理想主义”在美国国内也没有赢得真正的呼声,正因为如此,之后也成为威尔逊在山东问题上让步的导火索,因为他的政策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国会的支持,甚至面对其国内斗争还形成了一个反威尔逊的联盟。‎ ‎——摘自冯辉《美国在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态度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本质及其失败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失败中得到的认识。(7分)‎ ‎4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胡瑗与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 胡瑗在湖州州学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选择“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学习儒家经典,有比较高的学术道德修养,可充任较高级的统治人才。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以选学一个主科,还要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培养各职能机构和部门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 , 干朱熹提出,学习的内容应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从而使“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皆可为当世之用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胡瑷、朱熹的教育主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析胡瑷、朱熹的教育发展理念。(7分)‎ 历史参考答案 ‎1--10 B C D A C B D C A A 11--20 A A D B B BCDDC ‎21—30 ADBBC CABAB 31--40 AADDA BADCC ‎41.(1)背景:董仲舒新儒学形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影响:推动了儒家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助长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拓宽了人才选拔的途径,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完善了社会教育系统(7分)‎ ‎(2)特点:分科教学,重在培养专业人才。‎ 原因:晚清民族危机的加深,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经济结构的解体与近代工业的出现,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西方先进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的传入。(6分)‎ ‎42.示例一(从整体内容出发)‎ 看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思想性:意识形态)‎ 说明:清末规定以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绩为主要学习内容,体现了清政府的意识形态仍以“忠君爱国”的儒家伦理道德为主;民国初年特别强调学习政治制度的变革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是南京临时政府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取代封建社会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将“三民主义”作为国家的政治纲领,因此,与“三民主义”教育相契合的内容被编写进了课程标准;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因此,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教育成为教学大纲编写的重要特点。‎ 总结:综上,20世纪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示例二(从整体内容出发)‎ 看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受到历史观的影响(思想性:历史观念)‎ 说明: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没有跳出以“君史”为核心的传统史观,其规定的内容仍然以学习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绩为主;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输入中国并成为先进知识分子改造社会的武器,因此,民国时期课程标准的编写受到进化史观的影响,强调学习民族进步和社会变迁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唯物史观被引入教学大纲的编写,突出了五种社会形态历史变迁的地位;改革开放后编写的教学大纲体现了现代化史观的崛起,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才成为教学的重要目的。‎ 总结:综上,20世纪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内容的演变历程,说明历史观是影响其编写的重要因素。‎ 示例三(从整体内容出发)‎ 看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是社会变迁的反映(时代性)‎ 说明:晚清政府编写的课程标准是清末新政在教育领域的成果,其对古代贤明君主的学习要求反映了清政府企图借助新政维护自身封建统治的目的,而要求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也是清政府对西方列强入侵的一种回应;民国初年的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政治制度的变革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是对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代之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反映;国民政府编写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帝国主义和世界形势变迁的关注,反映了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政治形势;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编写的教学大纲将阶级斗争意识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培养作为学习目标,是对当时错误估计阶级斗争形势、“左”倾错误倾向和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编写的教学大纲将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才作为重要目的,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左”倾错误逐渐得到纠正、国家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现实。‎ 总结:综上,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内容的演变历程,说明课程标准的编写是对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反映。‎ 示例四(从整体内容出发)‎ 看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具有鲜明的继承性(继承性)‎ 说明:救亡图存和国家振兴是20世纪中国社会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编写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所呈现的爱国内涵不尽相同,但都将爱国主义作为历史教育的主题;20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这一时期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也越来越强调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和世界意识的培养;随着20世纪中华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最终确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均将与民族主义的相关史实作为学习内容、培养民族主义意识作为学习要求。‎ 总结:综上,爱国主义、世界意识和民族主义等内容始终贯穿于20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之中,呈现出鲜明的继承性。‎ 示例五(从整体内容出发)‎ 看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往往存在许多不足(局限性)‎ 说明:清末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以帝王将相史作为学习内容、以培养忠君爱国意识为目的,说明这一时期的课程标准是为了维护清廷专制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国民政府时期,与国民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相关的内容被列入了课程标准中,课程标准成为了国民党维护一党独裁,排斥异己思想的工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学大纲突出了阶级斗争和革命意识的内容,是这一时期“左”倾错误不断扩大的产物,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总结:综上,20世纪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存在着与当时社会状况不相适应等问题,因而国家需要不断修订课程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以上看法还可从清末民初或新中国等某一时期分析)‎ 示例六(从局部内容出发)‎ 看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 说明:清末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绩,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忠君”紧密联系在一起,属于封建儒家伦理的范畴;民国时期的课程标准先后要求学习共和制度的确立和“三民主义”理论,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是培养“臣民”对“君主”的爱戴,而是作为一个“公民”对国家的热爱;此外,20世纪前期的课程标准将反侵略、求独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主题,而随着新中国建立后,教学大纲要求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转变为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 总结:综上,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重要主题,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 ‎(此角度还可从世界意识、民族复兴等方面提出看法)‎ ‎43.(15分)‎ ‎(1)逐步推进和完善;统一税制,与国际接轨;确立了分类制的基本原则;伴随社会发展不断修订(每点2分,共8分)‎ ‎(2)调整和完善我国原有的税制结构;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体系;实现了税制统一;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每点2分,共7分)‎ ‎44.(15分)(1)本质:美国企图领导世界,争夺世界霸权。(2分)‎ 原因:①为抵消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的影响,英法不得已接受原则的提出。②“公开外交”恼怒英法。③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④威尔逊的个人错误使得政策没有获得国内的支持,特别是国会的支持。⑤美国的政治军事实力不足以与英法抗衡。(任3点,6分。其它其如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的影响、美国公众舆论的影响、共和派的挑战等合理答案亦可得分。)‎ ‎(2)认识: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社会制度和传统政策是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②外交政策的制定要立足国情,顺应世界形势。③一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仍以欧洲为中心。(7分)‎ ‎45.(15分)‎ ‎(1)胡瑗:进行分科教育;实行主修、选修制度(每点2分,共4分)‎ 朱熹:学习与修身结合,注重治世之道;提倡务实,反对空言;重视全面学习(每点2分,共4分)‎ ‎(2)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了儒家的教育思想,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参考;为宋代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共7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