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安徽省定远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周测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商代和西周的文字是统一的。春秋以降,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俗体流行。到战国时,各国“文字异形”,与传统写法大相径庭,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这反映出 A. 秦国对西周制度与文化的坚守 B. 经济发展道路差异导致文字分化 C. 秦国对传承华夏文化有所贡献 D. 正体俗体之别是华夷之辨的表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国文字长期继承着西周文字的字体写法并稳健发展,在统一六国后秦朝又以秦国文字为基础统一文字,说明秦国对传承华夏文化有所贡献,故选C项;由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A项错误,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经济总体上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发展,而文字各有却不同,说明经济发展道路不是导致文字分化的原因,故排除B项。使用俗体的关东各国本属“华夏”,因此正体俗体之别并不是华夷之辨的表征,故排除D项。‎ ‎【点睛】“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是本题的关键信息,由此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国为中华民族文字的统一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2.孔子在纵观西周、春秋政治发展的趋势之后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候出,孟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材料反映了 A. 孔子对当时时代发展特征的理解 B. 诸侯有号令天下礼乐征伐的权力 C. 春秋战国是一个霸权迭兴的时代 D. 周王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和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已经遭到破坏,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衰微。在此背景下孔子主张恢复礼乐和谐的理想社会,因此材料信息反映了孔子对当时时代发展特征的理解,故答案为A项。根据礼乐制度,号令天下礼乐征伐的权力属于周天子,排除B项;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 ‎3.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 A. 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 B. 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 C. 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 D. 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可知体现的是国人会议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C选项符合题意。国人会议不能保障民众参政的权力,材料强调的是对周代贵族权力的制约,A选项排除。分封制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自身体制的局限性导致的,B选项排除。周朝属于奴隶制社会,D选项排除。‎ ‎4.考古发现两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 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 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 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 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墓葬形制、葬式等制度属于礼乐制度,材料“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反映了西周异族受到礼乐制度文化的影响,故D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墓葬制度凸显贵族特权,而是强调礼乐制度文化的传播,故A排除;西周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法制与政权稳定的信息,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礼乐制度的影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5.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这说明“锄社”‎ A. 兼具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 B. 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 C. 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是在全国设立的村民自治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自发组成的”“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可知,锄社是北方农民自发的耕作互助组织,具有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故选A项;锄社是农民自发的耕作互助组织,是农耕经济的表现,排除B项;锄社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北方地区而非全国,排除D项。‎ ‎6.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道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结合所学可知,增设地方行政层级有利于分化地方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地方行政层级设置过多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加重了中央的负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未涉及君主专制的统治方式;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州郡等地方行政区权力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唐代士人将“始不以进士攉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宋代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据此可知唐宋社会 A. 由世俗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 B. 科举制发展使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价值追求的变化 D. 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可知唐代士人注重门第声望,根据材料“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可知宋代士人注重官位升迁、以登相位为荣,故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中未涉及向平民社会转化,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科举制对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 ‎8.康熙帝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 A. 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 B. 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 C. 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 D. 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康熙发布“容教令”的原因是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以及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等习俗来看,康熙对于宗教政策的标准是宗教传播不得有害统治,即反映了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康熙允许进行有条件的宗教传播,不是阻碍西学东渐,排除A项;宗教可以在中国传播,不能说明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不能反映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排除B、C项。‎ ‎9.公元前5世纪初,希波战争爆发。为应对战争,雅典公民大会从每个任期召开一次改为召开四次,在军事问题的决策上,重装步兵不再统揽大局,建造船只的木匠和招来划桨的雇工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变化说明 A. 战争客观上推动雅典民主进步 B. 雅典民主突破了阶级局限 C. 民主政治推动了城邦观念增强 D. 雅典人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为应对战争,雅典公民大会从每个任期召开一次改为召开四次,在军事问题的决策上,重装步兵不再统揽大局,建造船只的木匠和招来划桨的雇工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可知,雅典公民大会的经常化和决策者范围的扩大化都与战争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战争是因,雅典公民大会的经常化和决策者范围的扩大化是果,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雅典民主建立在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其民主范围比较狭隘,突破了阶级局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的主旨在于强调战争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雅典人包括了妇女、奴隶、外邦人等,而这些人是被排除在公民范围之外的,不享受参政议政的权利,排除D。‎ ‎【点睛】本题学生结合雅典民主的得失并把握材料中语句的因果关系即可作出解答。‎ ‎10.公元前421年以后,希腊各城邦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财产集中的趋势。雅典有一富者竟占有780英亩的土地,手工业作坊也出现了相对集中的现象;与投机业相伴随,高利贷业及金融业也进一步发展。这导致了 A. 公民群体的消亡 B. 城邦国家的衰落 C. 解负令的推行 D. 人文主义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民主政治的雅典却出现了一富者竟占有780英亩的土地,与投机业相伴随,高利贷业及金融业也进一步发展”可知贫富差距严重,城市国家在衰落,故答案为B选项。公民群体的消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材料时间与梭伦改革的时间不符,C选项排除。人文主义是重视人的作用和价值,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1.《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遇他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 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B. 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 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D. 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答案】C ‎【解析】‎ 随着罗马帝国不断的对外扩张和经济的发展,《十二铜表法》的某些内容已经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惩罚比较微小,说明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某些条款僵化,故C正确。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选项。法官审判案件都要遵循法律,A选项排除。罗马帝国扩张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万民法,这是对公民法的继承,D选项排除。‎ ‎12.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材料反映出 A. 罗马统治者的法律至上观念 B. 万民法不适合罗马社会的发展 C. 罗马法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D. 罗马法由零散走向体系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借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可知罗马统治者着手进行法律汇编的目的在于维持和巩固统治,因此C项符合题意;罗马统治者进行法律汇编的目的是维护统治,而非因为法律至上,排除A项;万民法不适合罗马社会发展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罗马统治者着手进行法律汇编无法体现此时罗马法由零散走向体系化,排除D项。‎ ‎13.十二铜表法规定,“恩主诈欺门客的,让他充当牺牲”,“如果一个人欺诈他人财物,则需付双倍赔款”。这说明罗马法 A. 维护平民阶层利益 B. 受到宗教神学束缚 C. 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 D. 强调社会道德教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反对商业贸易中的欺诈行为,重视诚信经营,这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该规定并非只适用于平民阶层;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对诚信观念的重视,与宗教神学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重视诚信问题,并非强调社会道德教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4.在万民法中,裁判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备受推崇,他们接自然法的原则而不是法的条文,用平衡手法作出裁决。这反映了罗马法 A. 突出了人文理性 B. 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C. 具有中庸的思想 D. 重点维护社会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裁判官个人的公允、正义观念备受推崇”、“用平衡手法作出裁决”可以看出罗马法注重实践,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文理性,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允、正义观念,没有体现中庸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维护社会的稳定的作用,故D项错误。‎ ‎15.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认为,“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种认识表达出古罗马 A. 习惯法延续的必要性 B. 成文法产生的必然性 C. 公民法存在的必要性 D. 万民法形成的必然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正是由于罗马统治者出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目的及解决对外贸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需要,罗马帝国在吸收其他民族的法律及在《公民法》的基础上颁布了《万民法》,故D项符合题意,C项排除。A项,罗马帝国时期习惯法已被成文法取代,排除。‎ B项,此时成文法已经产生,排除。‎ ‎16.1871年德国全国4105.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63.9%。1910年德国全国人口6492.6万,农村人口占40%,城镇人口占60%。这说明 A. 社会矛盾的激化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B. 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的政治变革 C. 德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化最快的国家 D. 市场统一推动了德国生产力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内容可知,从1871年到1910年德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1871德意志完成统一以后,统一的市场推动了德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D项;A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是德国的政治变革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德国是当时世界上工业化最快的国家,排除C项。‎ ‎17.近代欧美国家的税收理念大多经历了从“税收法定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的演变,即从征税的权力基本控制在议会里,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征税的各项内容,转变为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表明欧美国家 A. 宪政制度的完善 B. 征税程序严格化 C. 否定了议会至上 D. 税收立法民主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税收理念从“税收法定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的演变,表明近代欧美国家认识到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一过程体现了宪政制度的完善。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议会征税权的限制,不是规范征税程序,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限制议会征税权并非否定议会至上,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立法程序,排除D项。‎ ‎18.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案》。其中,《宽容法案》授予几乎所有新教徒群体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英国通过上述两个法案 A. 确保了议会的基本权利 B. 把国王置于“统而不治”的境地 C. 继承了传统的政治规则 D. 使公民权利和君主权力达到平衡 ‎【答案】D ‎【解析】‎ ‎《权利法案》是限制国王的权力,《宽容法案》是授予新教徒群体自由权力,二者促使公民权力上升以及国王权力下降,促使二者平衡,故D项正确;《宽容法案》不是涉及到议会的权力,故A项错误;把国王置于“统而不治”的境地是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故B项错误;两个法案都没有和传统政治相结合,故C项错误。‎ 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手中。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9.詹姆斯·罗伯逊指出:“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级别越高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1787年宪法对最高政府限权的具体措施有 ‎①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 ‎②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 ‎④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6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 年,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美国的众议院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为2年,④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项,排除BCD项。‎ ‎20.独立战争期间的大陆会议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部分代表提议设置两院制而非简单众议院制,以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害冲突,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搁置。导致该结果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美国 A. 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 B. 中央集权的呼声较高 C. 小州决定着战争走向 D. 分权理论还不够成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用排除法较好,B项是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无法应对一系列危机,从而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与题干信息“独立战争期间”不符,故排除;小州实力有限,不可能可知决定着战争走向,不符合逻辑,排除;美国独立战争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分权的理论思想已经成熟,故D项错误;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美国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实行两院制,平衡了大州与小州的利益冲突,兼顾了大州和小州的利益,而题干中的信息表明独立战争期间小州的利益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说明当时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故A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 ‎21. 1796年9月17日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告别词中说:“我已经提醒你们,在美国存在着党派分立的危险,并特别提到按地域差别来分立党派的危险。”这反映出华盛顿 A. 预见到美国地域矛盾危害 B. 认为南北分裂迫在眉睫 C. 深受美国两大政党的排挤 D. 主张民权应有宪法保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华盛顿在告别辞中“特别提到按地域差别来分立党派的危险”,说明他已经预见到美国地域矛盾的危害,故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2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并对议会负责。这表明法国 A. 实现了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 B. 事实上确立了总统共和制 C. 民选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 D. 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并对议会负责”可知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而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立法机构权力较大,并未强调法国的政体;D选项错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不能说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时君主派的力量还很强。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3.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 A. 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B.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 C. 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 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可知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故D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人类彻底解放的问题,排除A;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分析解答。‎ ‎24.《剑桥世界近代史》记载,“(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把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看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任务。”由此可知当时 A. 科学理论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 B. 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完全相.同 C. 马、恩主张革命任务分两步完成 D. 马克思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根据题意可知,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开始实行,故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所以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必然是不同的,故排除B项;马克思是拒绝立即实行,而不是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故排除D项。根据“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任务”可知马恩主张革命任务要分两步完成,故选C。‎ ‎【点睛】正确理解题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把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看做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但并不是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25.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它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在于其 A. 揭示了资本土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答案】C ‎【解析】‎ ‎ “科学”往往是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所以被称为“科学”,故C项正确;A属于社会矛盾的分析;B 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分析;D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分析,都不是从规律角度分析,排除。‎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 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C. 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D. 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众认识到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阐述的是政治观念的变化,无法反映政治制度是否确立;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共和政体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出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7.孙中山曾自我慰藉地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局外人不察,多怪弟之退让。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这表明 A. 共和未成皆因孙中山之退让 B. 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 C. 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 D. 适时妥协一种政治智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可知体现的是妥协的艺术,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共和未成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性质导致的,A选项排除。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28.据下图,从1900年新政启动,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先后发生的民变多达一千三百余起。据此可以推断 ‎ 清末十年民变次数统计 A. 废科举导致矛盾激化 B. 转型时期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 C. 反洋教斗争愈演愈烈 D. 军阀混战引发大量的社会冲突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民变多达一千三百余起,这说明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社会流动,而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故为社会转型期,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科举制废除的时间是1905年,而材料反映的是1900—1911年间的民变;C选项错误,材料说的民变没有特指反洋教斗争,义和团运动时反洋教斗争激烈;D选项错误,军阀混战指的是清末民初时期到抗战之间的中国境内军阀割据混战的事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9.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据此判断作者评述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中国人民掀起了政治救亡运动,举国一致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斗争,D选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不属于政治救亡运动,A选项排除。维新变法虽然属于救亡性政治运动,但是未受到启蒙性文化运动的影响,B选项排除。辛亥革命也未受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影响,C选项排除。‎ ‎【点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中国革命要联合资产阶级以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故选择C;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中国与俄国存在不同之处,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A;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联合资产阶级,是出于完成革命的需要并非为了扩大阶级基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右倾错误的批判,且此时党内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右倾,排除D。‎ ‎31.1938年7月出版的某论著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一论述 A. 反映出当时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 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C. 科学预见到了抗战的艰巨性和持久性 D. 折射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可知抗战的艰巨性和持久性,C正确;据所学可知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A错误;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B错误;材料只是叙述了抗战的艰巨性和持久性,没有涉及抗战的力量问题,D错误。‎ ‎32.下表为1942—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据此可知,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单位:%)‎ 阶层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其他 户数 抗战前 ‎36‎ ‎7.2‎ ‎28.4‎ ‎54.0‎ ‎5.0‎ ‎1.8‎ 减租后 ‎2.4‎ ‎6.7‎ ‎38.0‎ ‎0‎ ‎2.5‎ ‎3.4‎ 土地 抗战前 ‎29.5‎ ‎21.0‎ ‎29.5‎ ‎19.0‎ ‎0.8‎ ‎0.2‎ 减租后 ‎13.5‎ ‎17.5‎ ‎5‎ ‎22.5‎ ‎0.6‎ ‎3.4‎ A. 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B. 削弱了封建土地剥削 C.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D. 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0%。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作为农村直接的剥削者,地主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率明显降低,作为直接的被剥削者,广大贫雇农的户数在减少,占有土地数量有所增加,经济地位显著上升;中农的户数和土地占有量明显增加,可得出削弱了封建土地剥削,故B选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进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不能说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故A选项错误;土地革命是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进行,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不是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故D选项错误。‎ ‎33.在即将建立全国性新政权之际,毛泽东做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强调“一边倒是孙中山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关于“一边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边倒”意味着中国拒绝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 在外交战略方面把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这一目标上来 C.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在客观上提供了必要的国际支持和帮助 D. 采取“一边倒”策略,加深了中西方之间的隔阂 ‎【答案】A ‎【解析】‎ ‎“一边倒”并不意味着中国拒绝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倒向社会主义苏联”说明在外交战略方面是把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这一目标上来,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确实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在客观上提供了必要的国际支持和帮助,但采取“一边倒”策略也加深了中西方之间的隔阂,‎ 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34.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A. 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B. 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C. 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 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中数字对比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美国的积极和中性报道越来越多,而消极报道越来越少,这是由中美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建国初期到六十年代,中国关系僵化,美国敌视中国,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1979年以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D正确。1979年中美建交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A错误。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也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变化的,排除B。全面对外开放与表格中时间不符,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是两国国家利益共同决定的,是两国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学生需抓住两国关系变化的实质,选择能全面反映表格变化的信息。‎ ‎35.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团结协作、开放包容、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的重要讲话,并提出以下建议: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这表明中国 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C. 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 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答案】B ‎【解析】‎ A选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的合作组织,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选项符合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和要求;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参与”二字;D选项局限在发展中国家范围。‎ 二、材料阅读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契约的基本框架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其一,政治性质的契约。从先秦时代的盟誓或盟约,到秦汉以降的约法比如“约法三章”及“约法十二条”等,均为统治者向民众宣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约”。其二,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其种类和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从婚姻到交易,从借贷到合股,等等,皆以私人合议来建构社会秩序。其三,介乎两者之间的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的契约,诸如家族或宗族、村落、商行以及会社制定的“约”;它们之中既有倡议者单方面宣示的“约”,也有参与者共同合议的“约”。‎ ‎——摘编自徐忠明《社会与政法:在语境中理解明清契约》‎ 材料二 “契约”精神在西方文明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因素。欧洲17—18世纪以来的契约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与身份社会的瓦解,出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转型;近代西方契约既是处分财产的工具,也是权利、平等、自由、合议与法律之间的楔石。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倒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 ‎——摘编自李萍《论西方现代契约精神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契约和中国古代契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中西方契约不同的原因。‎ ‎【答案】(1)特点:当政者的契约具有政治性和律例性;私人订制的契约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或内容全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家族、宗族、村落和商行订立契约以维护其共同体。‎ 作用:有利于建构和维系社会秩序;有利于国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发挥了沟通国家与社会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2)不同点:西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具有理性主义特征;17—18世纪以来西方契约具有转型时期的特征,推动了西方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西方契约更加强调个人权利。‎ 原因:中国:中国社会处于农耕文明时代,契约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契约,契约维系了小农经济社会;中国重伦理,伦理融入了契约,契约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价值规范;封建政府有效统治的需要和儒学的影响。‎ 西方: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西方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契约”精神适应了社会的转型;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契约更加注重理性。‎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先秦时代的盟誓或盟约,到秦汉以降的约法比如“约法三章”及“约法十二条”等”“家族或宗族、村落、商行以及会社制定的“约”;它们之中既有倡议者单方面宣示的“约”,也有参与者共同合议的“约””可从政治角度、宗族传统、多样性角度、社会生活角度进行分析;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建立契约的意义可以从社会秩序角度、政治稳定角度、人际关系角度、思想角度等进行分析。‎ ‎ (2)不同之处:根据材料“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可从理性角度、公民与国家关系角度、时代特征等进行分析;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契约发展的原因可从国家制度角度、主流思想角度、经济发展角度、价值观角度进行分析,而西方契约发展可从资本主义发展角度、思想转型角度、社会潮流角度进行概括。‎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