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0分) 1.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 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 老子认为,法律制度以及国家机器的存在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措施,而这些有为的措施又体现了统治者的雄心、私欲、智慧等,从而成为产生争战、贫富、盗贼等祸害缘由的因素,往往滋扰人民按自然之道来生活。这一思想 A. 发展了儒家“仁政”的思想主张 B. 体现其上下相安益国利民的理念 C. 渗透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D. 反映整个旧贵族阶层的政治诉求 3.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4.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诸子“百家争鸣” B. 始皇帝焚书坑儒 C. 汉武帝独尊儒术 D. 司马迁撰《史记》 5. 唐代高僧曾把“孝”说成是贯通古今的根本大道,并尽量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反映了唐代( ) A. 三教并立,相互依存 B. 佛教和道教占主导地位 C. 三教矛盾已经化解无余 D. 儒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1.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以天下为己任 C. 提倡公平法治 D. 反对宋明理学 2.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治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 ) A.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 雅典成年男女公 C. 外邦人和雅典人 D. 雅典全体居民 3. 从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的变化表明( ) A. 研究开始转向人本身 B. 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C. 雅典民主制走向繁荣 D. 对人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 4. “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作为行动者而存在,而且是不断产生行动策略的行动者,每个人都可凭自己的信仰和欲望决定其自以为是的是非善恶的准则。”据此推断,该思想家( ) A.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D. 坚信“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5. 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A. 孟子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6. 有学者认为,西西里远征失败以后,面对惨痛的失败,雅典的部分演说家不是总结教训反省自身的原因,而是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由此可知,这些演说家的活动() A.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其自身的堕落 B.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公民的非理性心态 C. 造成公民与演,说家间的恶性互动 D. 导致城邦理性精神和公民意识的消失 7.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指那些精通希腊艺术和拉丁文法的学者,他们对古希腊罗马古典学术进行研究,主张“回到本源”,在虔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的热潮。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A. 利于推动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B. 以重建基督教信仰为初衷 C. 使欧洲的古典文化得以再生 D. 对天主教会持包容的态度 1.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 政府通过制定契约产生 B. 政府行使权力受人民监督 C. 利用法律解决腐败问题 D. 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2.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这从本质上说明 A. 法国启蒙思想和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 B.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C. 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 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3.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 A. 揭开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B. 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C. 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D. 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4.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民间小调,后经戏曲名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优点,又借鉴了北区的演唱方法,创造出了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曲。材料表明戏曲的发展 A. 在交流中实现了创新 B. 适应了不同阶层要求 C. 需知名人物发扬光大 D. 离不开地域间的融合 5.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其间包含着殉身无悔的执着和坚韧、追求理想的政治和社会的人生态度。该作品是( ) A. 《诗经》 B. 《老子》 C. 《庄子》 D. 《离骚》 6. 他的文笔驰骋万里,天上人间任意挥洒。他更以香草美人自喻,暗寄自身品格的高洁。在谈 到理想时,他更是喊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经典名言。“他”是( ) A. 孔子 B. 司马相如 C. 屈原 D. 杜甫 7. 唐朝出现诗歌繁荣的局面,主要是因为( )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 ②科举考试的推动 ③社会比较繁荣 ④实行开放和多元的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桂员外穷途忏悔》,讲的是桂员外在名利双收之后忘记了曾经帮助自己的亲戚朋友,冷遇了自己曾经的恩人,以致最终使自己化作一只犬的故事。该故事() A. 摆脱了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 B. 完全脱离了明代社会现实生活 C. 承续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风格 D. 反映了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 2. 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说:“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对此描写判断合理的是 A. 《红楼梦》是部浪漫主义文学 B. 政府严格控制当时的朝贡贸易 C. 虚构的小说情节不具有史料价值 D. 海禁政策难以在地方有效实施 3. 吴承恩塑造了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在当时,这一角色() A. 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 B. 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 C. 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D. 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 4. 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 ) A. 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 B.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 C. 折射了当时两国各自的社会百态 D. 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 5. 宋元时期,诗和散文等正统文学形式逐步走向衰弱,而词、曲等通俗文学异军突起,成为文坛主流,表现出一种变雅为俗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 统治政策的调整 B. 社会形态的更替 C. 城市经济的发展 D. 主流思想的演变 6.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说:“绝对空间就其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对此观点进行修正的是( ) A. 相对论力学 B. 地质力学理论 C. 量子论力学 D. 光电效应理论 1. 自17 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这表明科学发展( ) A. 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B. 推动了思想变革 C. 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D. 促使代议制建立 2. “从达尔文先生的理论当中,我们只能得出两种结论:要么是人类缺少一个不朽的灵魂,或者相反,每个动物、每种植物都有个不朽的灵魂。如果是这么回事,我想,今天晚上我们回家以后,就谁也别打算能吃下一份烤牛肉了!”威尔伯福斯的演讲表明他( ) A. 认为每一种动物都有灵魂 B. 赞成达尔文的进化论 C. 认为人类缺少不朽的灵魂 D. 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 3. “这一发现成为现代物理学基础之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被发现的理论的意义在于( ) A. 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B. 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C. 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4. 有学者认为,就像蒸汽火车和轮船使人们更容易在国内和世界各地走动一样,互联网也使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容易交流。这一观点意在强调现代信息技术 A. 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 B. 发挥了蒸汽火车和轮船的作用 C. 决定了人类出行及交流的方式 D. 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和发展 5. 《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有人者(君主)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思想家 主要思想 伏尔泰(1694---1778年)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孟德斯鸠(1689---1755)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提出三权分立原则 卢梭(1712----1778年) 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1)根据材料一,比较王阳明学说与程朱学说的不同点,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根据材料三,归纳17、18世纪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东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原因,并分别概述这两种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7分) 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的部分人物 序号 人物 备注 2 牛顿(1642~1727) 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4 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6 蔡伦(?~121) 中国造纸术的重大改进者。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洲。 9 哥伦布(1451~1506) 发现美洲新大陆。 10 爱因斯坦(1879~1955)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11 马克思(1818~1883) 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8 秦始皇(前259~前210) 开创了中国政治和文化统一的格式。 20 毛泽东(1893~1976) 领导共产党夺取政权并在以后的27年中,对这个大国进行相当规模的改造。 23 马丁·路德(1483~1546) 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 24 哥白尼(1473~1543) 发表《天体运行论》,推翻地心说,建立日心说。 25 瓦特(1736~1819) 蒸汽机的重大改进者。 27 乔治·华盛顿(1732~1799)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担任美国首届总统。 38 爱迪生(1847~1931) 有数量巨大的一千多种发明。 73 卢梭(1712~1778) 提出“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学说。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力量是多元的。从上表中任选三位或三位以上杰出人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1. (15分)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睱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房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分) 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5分) 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5分)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经济文化的总体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D 21.【答案】B 22.【答案】C 23.【答案】C 24.【答案】C 25.【答案】A 26.【答案】B 27.【答案】D 28.【答案】C 29.【答案】A 30.【答案】C 31.答案(1)不同点:①传播对象不同:前者为普通民众,后者为士大夫阶层。②认识论不同:前者强调致良知(反省内心),后者提出格物致知。黄宗羲的政治思想:①天下大公。②从政为民(或君臣平等)。17、18世纪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点:反对君主专制等。 (2)共同原因:①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②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影响: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对后世反封建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欧洲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32.答案示例一 论题:杰出人物能够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阐述:1687年,牛顿出版了经典力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马丁·路德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创立了新教,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推动欧洲社会思想解放。综上所述,杰出人物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先导作用。 示例二 论题:科技创新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阐述: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传播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开展,使人类社会进人蒸汽时代;爱迪生的发明促进了电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示例三 论题:思想创新促进人类历史进程。 阐述: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卢梭提出“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学说,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共和,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综上所述,思想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3.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变化,根据材料一“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可以得出变化是市民阶级正式产生。 (2)本小问的说明,结合四大发明的史实即可得出答案。 (3)本小问的进步之处,根据材料三“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等信息概括即可。 (4)本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题,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宋朝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符合市民阶层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的通俗文化;儒学发展到新高度并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 故答案为: (1)市民阶级正式产生。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进步之处: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 (4)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符合市民阶层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的通俗文化;儒学发展到新高度并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