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下图是1954年在江苏丹徒出土的青铜器簋,内有铭文120余字,记述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此历史文物可用于研究 ①甲骨文 ②宗法制 ③分封制 ④井田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从“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来看,材料信息涉及分封诸侯和土地制度,因此可用于研究分封制和井田制,故答案为C项。青铜器铭文属于金文,宗法制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含有①或②的A、B、D项。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2.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中书门下、通判、草市 ② 尚书省、节度使、曲辕犁 ③ 郡国制、《氾胜之书》、耧车 ④ 中书省、宣政院、《农书》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答案】C 【解析】 “中书门下、通判、草市”属于北宋时期,“尚书省、节度使、曲辕犁”是唐朝时期,“郡国制、《氾胜之书》、耧车”是西汉时期,“中书省、宣政院、《农书》”是元朝时期,因此正确排列顺序是③②①④,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B、D项。 点睛:本题属于排序选择题。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首尾结合法,即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其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3.“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 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 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答案】B 【解析】 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开始建立,中央官僚机构随着皇权的加强而不断调整,因而出现中央机构官吏品级上的调整,明朝废丞相,皇权与相权合并,六部地位提升,出现了六部长官品级的提升,故B项符合;A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中指同样的六部最高长官由三品变为二品,说明是品级的调整,不是晋升容易问题,故排除;材料中未涉及到科举内容,故排除C;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材料中品级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故排除D。 4.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等阶段。下列各项中属于“铁犁牛耕”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 ②耦犁 ③耒耜 ④耕耙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耦犁的出现是西汉时期,耕耙耱技术的出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铁犁牛耕”阶段的耕作工具,故答案为D项。石斧是原始农业时期的工具,耒耜是夏商时期的工具,排除含有①或③的A、B、C项。 点睛:本题作为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联系所学史实可知,石斧是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时期的农业工具,耒耜是夏商时期的松土工具,均在“铁犁牛耕”的出现时期春秋战国以前,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这些说法的错误选项,即可确定正确答案。 5.明代江南民间丝织业最兴盛时,南京、苏州和杭州等市镇和乡村的织机总共为8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为3500张。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生产技术的进步 D. 官营手工业衰落 【答案】A 【解析】 民间丝织业的兴盛,是由于产品能够在市场上销售,因此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现雇佣现象,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规模的扩大,没有反映生产技术的进步,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6.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①海外贸易发达 ②长途贩运发达 ③区域经济发展 ④抑商政策松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一岁三运以为常”来看,说明长途贩运的发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从关东到上海的贸易不属于海外贸易;材料不能反映抑商政策松弛,排除含有①或④的A、B、D项。 7.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与“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B.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C.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D. “治大国,若烹小鲜” 【答案】C 【解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反映的是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强调“法术”“赏罚”的作用,属于法家思想,故答案为C项。A项是儒家思想,B项是墨家思想,D项是道家思想,均排除。 点睛: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富国强兵、以法治国,是中国古代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法家先贤在法律界及法理学方面因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闻名,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相当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8.“为人君者,取象于天。”该语应出自 A. 《韩非子》 B. 《春秋繁露》 C. 《明夷待访录》 D. 《日知录》 【答案】B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君主的统治和天意直接相关,这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鼓吹“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故答案为B项。《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著作,《日知录》是顾炎武的著作,排除A、C、D项。 点睛:为加强君主权威,维护大一统局面,董仲舒新儒学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通过“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是指天和人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使天感应;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是万物的主宰,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为君主专制寻找合法性和正当性的理由。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均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从而儒家思想神学化。 9.“从唐末到两宋,儒学终于消化了佛道两个思想体系,对儒家经典做出了创造性的新理解”。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新理解”的是 A. 致良知 B. 理即天道 C. 格物致知 D. 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 北宋时期的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理学家们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故答案为B项。致良知强调加强道德修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格物致知是获得天理的途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排除C项;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的注重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潮,排除D项。 点睛:程朱理学认为“理”或“天理”是世界的本原;这种“天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可以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感受体验“天理”。 10.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A. 注重法律程序 B. 限制贵族特权 C. 具有人文精神 D. 强调社会和谐 【答案】C 【解析】 罗马法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不允许干预个人生活的特定部分,反映罗马法保护个人私权利,体现出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保护,具有人文精神。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B、D项。 11.“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材料主要体现了 A. 自由平等 B. 三权分立 C. 人民主权 D. 天赋人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订立契约”等字眼说明涉及到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未体现出自由平等的内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三权分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天赋人权之类的内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2.“《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A.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B. 限制了英国国王的权力 C. 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D. 体现了国王统而不治的政治理念 【答案】C 【解析】 从“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来看,材料认为《权利法案》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从而为英国创造了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符合史实,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A、B、D项。 13.托克维尔说:“一个中央政府,不管它如何精明强干,也不能明察秋毫,不能依靠自己去了解一个大国生活的一切细节。”这表明他主张 A. 主权在民 B. 实行三权分立 C.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 地方拥有自治权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信息来看,托克维尔认为中央政府权力太大存在弊端,表明他主张地方拥有自治权。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探讨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三权分立无关,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14.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人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普通的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得益于 A. 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B.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 西班牙的殖民贸易和掠夺 D.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答案】B 【解析】 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故答案为B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掠夺与新航路开辟同时,属于16世纪,排除A、C项;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8世纪,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7世纪”来确定答案。联系所学史实可知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即在15、16世纪,而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8世纪,只有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是在17世纪。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本。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开辟新航路 B. 早期殖民扩张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因此造成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答案为C项。开辟新航路和早期的殖民扩张是在16世纪,排除A、B项;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排除D项。 点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16.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包括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①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辛亥革命的发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一时期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抵制洋货、提倡国货。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中国自然经济最终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辛亥革命的发生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不能因此得出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结论。①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①或④的A、C、D项。 17.“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为实现这一梦想,当时的中国人进行了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 洋务运动开展时太平天国运动尚未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因此A项符合材料信息,故答案为A项。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爆发时没有“农民战争”,排除B、C项;新文化运动爆发时已不存在“王朝”,排除D项。 18.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 反对民主共和制 B. 强调思想启蒙 C. 宣扬民主共和 D. 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信息来看,陈独秀认为共和立宪需要国民的广泛参与,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统治,民主意识淡薄,因此需要进行思想启蒙。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19. 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各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北京东交民巷成为侵华列强划的“使馆界” ③中华文明遗产遭到严重毁坏 ④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割让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罪恶累累,罄竹难书,给中华文明遗产带来严重破坏;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1858年《天津条约》的规定,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割让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规定,均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排除含有①或④的A、C、D项。 20.汪康年在《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中道:“中国之言治者曰:以君治民而已。”文中所述现象结束于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 【答案】B 【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故答案为B项。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很快失败,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中国已不存在君主制,排除C、D项。 21.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位于下图中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 【答案】C 【解析】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应当是图中的③处,故答案为C项。①是江西瑞金,②是贵州遵义,③是陕西吴起镇,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 处 22.从2017年开始,中国大陆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修改为“14年抗战”。下列史料能对此次“修改”提供的证据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华北事变发生于1935年,东三省沦陷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说明在卢沟桥事变前日本已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军民已在开展抵抗侵略的斗争。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潘家峪惨案发生在1941年,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属于原来的提法“八年抗战”的内容,排除含有①或④的A、C、D项。 23.下图瓷盘图像绘制于1921年,盘上描绘了工人阶级站在生机勃勃、高效运转的工厂前方景象。此时的俄国在列宁领导下 A. 进行国内战争 B. 农业推行余粮收集制 C.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 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D 【解析】 1921年3月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故答案为D项。进行国内战争是指1918年至1920年,排除A项;推行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排除B项;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 24.下表反映出 1929~1933年世界贸易统计(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金额 686 556 397 269 242 A. 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 B.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C. 各国工农业水平急剧下降 D. 世界贸易额增长开始放缓 【答案】A 【解析】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材料反映的世界贸易额大幅减少是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战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5.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B.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C. 凯恩斯主义盛行 D. 知识经济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因此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与经济结构变化无关,排除;70年代初由于出现经济“滞胀”现象,资本主义国家已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知识经济的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D项。 26.有学者认为:“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其中“大胆创新、成绩斐然”应包括 ①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③④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取得的成就,故答案为D项。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研制成功是1973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或②的A、B、C项。 27.1954年确立并被誉为“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的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B项。政治协商制度在1949年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已明确规定,排除A、C、D项。 2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不久,他的北京之行 A. 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C. 促进中日建交 D. 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答案】C 【解析】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故答案为C项。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D项。 29.阅读下表 时间 立法特点 20世纪80年代 通过了以《宪法》(1982年修订)为核心的一大批用以恢复和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通过了以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为主的法律法规。 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立法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①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需求 ②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 ③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要求 ④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文革”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通过“用以恢复和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是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需求;随着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通过“ 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为主”的法律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要求;总的来看,也反映出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健全。①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改革开放后,国家对计划经济的弊端已逐步认识,立法变化不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排除含有②的A、B、D项。 30.1979年初,一条牙膏广告在《天津日报》登出,这是文革后中国内地第一个出现在报纸上的商业广告。香港《大公报》评论道:“广告的出现犹如一声长笛,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起航。”与这一事件相关的背景有 ①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 ②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③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④天津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①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以后,天津不是第一批经济特区,②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②或④的B、C、D项。 31.下面为某校高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搜集的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 区域集团化 【答案】B 【解析】 北约的成立和古巴导弹危机反映的是美苏两极格局以及带来的影响,不结盟运动反映的是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的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因此四幅图片的主题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故答案为B项。A、C项是政治格局的变化,D项是经济格局的变化,均不能涵盖四幅图片的总体信息,排除。 32.观察下边的漫画,为该图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A. 人类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 B. 两极格局的最后谢幕 C.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D. 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答案】D 【解析】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漫画画面展现出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强烈不平衡,表明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故答案为D项。A、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历史漫画题。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Ⅱ卷(非选择题) (33题17分,34题15分,35题20分,共52分) 3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④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 注:【1】《罗马法词典》【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1)材料一中哪些是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哪些是对历史事实的解释?(填写序号即可) 材料二2014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 图一 清代姚锡光在甲午战后根据当时被日军占领城市绅民的口述整理成《东方兵事纪略》,详细记载了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的沉没过程。 图二 2014年9月17日,一门11毫米10管格林炮出水。此与致远舰的装备一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远两艘巡洋舰上。 图三 1904年日本方面为获取钢材,对所有的甲午沉舰都进行过长期破拆,致远舰的位置在资料上也有标注。考古队找到一张由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资料,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号”附近。 (2)请按照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的标准对材料二进行类别划分。并指出“‘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考证时采用的历史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史学知识,简要说明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的作用。 材料三……为何要设立这块碑向德国赔罪呢?因为义和团无故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氏,各国联军打破了北京城,须要中国在克林德就害的地方设立一块石碑,方肯罢休;你说中国何等可耻!义和团何等可恶! ——陈独秀1918年的论述——《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 材料四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我读八十年来的中国外交史、商业史,我终于不能否认义和团事件是中国民族革命史上悲壮的序幕。 ——陈独秀1924年的论述——《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 (3)材料三和材料四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有何差别?你认为影响差别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叙述:①、③;解释:②、④。(全部写对方可得分,多写少写皆不给分) (2)分类:图一、图三属于文献资料。图二属于实物材料。 方法: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对照(二重证据法)。 作用:印证、补充文献记载,使认识更接近历史真实。 (3)差别:材料三认为义和团可恶,给中国带来了耻辱;材料四认为义和团揭开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序幕。 因素:历史叙述者所处时代、立场、角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所致。 【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的认识评价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1)对历史事实的叙述,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对历史事实的解释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问题,据此可以确定①、③属于叙述,②、④属于解释。 (2)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具有形象直观性;文献资料是指以图书、期刊等纸质形式表现出的资料。据此可以确定图一、图三属于文献资料;图二属于实物材料。“‘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考证时采用的历史研究方法, 根据材料中的“《东方兵事纪略》详细记载了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的沉没过程”和“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号’附近”等信息可以看出是采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对照的方法。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出土文物可以印证、补充文献记载,使认识更接近历史真实。 (3)关于义和团运动评价的差别,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你说中国何等可耻!义和团何等可恶!”和“我终于不能否认义和团事件是中国民族革命史上悲壮的序幕”分析得出。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历史叙述者所处时代、立场、角度、价值观等等都会对历史评价产生影响。 34.城市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依据上面图文资料,从商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宋代都城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它把人类推入“蒸汽时代”。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城市工业之母”,而马克思则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以下两图和文字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风貌。 (2)根据材料二,分析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对伦敦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材料三1895年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特别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形成现代工商业城市;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业城市或矿冶城市;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如青岛、石家庄、郑州等。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材料四 沿海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上海 4950.84 6180.74 9154.19 大连 933.12 1254.66 2152.23 天津 1826.27 2172.04 3697.62 青岛 700.75 910.06 2695.82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对外开放卷》 (4)依据上表指出上海等沿海城市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1)特点:打破坊市界限;出现夜市;出现瓦肆等娱乐场所; 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强。 (2)影响:蒸汽动力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改善了交通工具;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答出任意3点即可)造成环境污染。 (3)因素: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近代工矿企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背景:西方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4)趋势:生产总值逐渐增长。 原因: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都城出现的新特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对伦敦产生的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和时代背景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等沿海城市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1)宋代都城出现的新特点,可以根据图示信息,并联系所学,从打破坊市界限、出现夜市瓦肆、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强等方面来回答。 (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对伦敦产生的影响,可以根据图示信息反映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交通工具、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等方面来回答。 (3)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分析得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时代背景,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如西方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等方面来回答。 (4)上海等沿海城市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是生产总值逐渐增长。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方面来回答。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明末以后,孕育着一种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理性自觉之潮流,滋生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争取个人幸福与利益的启蒙意识,涌动着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从而显露出可贵的人文启蒙思想的微熹。 ——余和祥《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 (1)据材料一,分析明清“实学”对当时社会思想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材料三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时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制度性因素,也包括精神性因素”……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 ——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 (3)依据材料三概括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思想交锋。第一次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摘自沈宝祥《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的表现。 (5)综上,请你谈谈对思想变革的认识? 【答案】(1)影响:促进了朴实学风的兴起;启迪了个性自由与解放的启蒙意识;为社会注入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 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2)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3)特点:思想近代化起步;思想的多元化;传统思想的束缚。 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思想的传入;崇实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4)表现: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推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摆脱姓“社”姓“资”束缚,为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提供舆论准备。 (5)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思想体现时代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潮流和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明清“实学”对当时社会思想产生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滋生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争取个人幸福与利益的启蒙意识”“涌动着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这种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回答。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文艺复兴“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和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应当联系时代背景,从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等方面来回答。 (3)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变化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思想的传入和崇实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来回答。 (4)两次思想解放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的表现,应当联系所学,分别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影响来回答。 (5)对思想变革的认识可以联系所学或根据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从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解放和思想体现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来回答。 点睛:本大题的几小题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