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二12月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二12月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月考(四)‎ ‎ 文科历史试题 2019.12‎ ‎ ‎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4分)‎ ‎1.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由太史负责;而对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工作则由低于太史的小史负责。这一举措(  )‎ A.保障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B.巩固了社会的等级秩序 C.维护了周王的专制统治                         D.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认同 ‎2.春秋战国时期,许多精英分子为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以求得到重用。无论哪个诸侯国,只要委以重任,便欣然前往。“朝秦暮楚”正是这种现象的写照。这说明当时的精英分子(  )‎ A.没有政治信仰和操守                             B.以国家统一为理想 C.以改善民生为目标                                 D.民族共同体观念强化 ‎3.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交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这将会导致(  )‎ A.大量自耕农出现      B.土地兼并加剧 C.有效保护非耕地    D.田庄经济产生 ‎4.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 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                         B.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 C.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                         D.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 ‎5.欧阳修在《论逐路取人札子》中写到:“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这一做法(  )‎ A.杜绝了考试过程的舞弊行为                B.实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C.有利于防止考试舞弊行为                     D.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6.‎ 万历年间,明政府专为两淮、两浙的盐商设立了商籍,以方便在外的盐商及其子弟参加科举,而不用返回原籍。这反映了(  )‎ A.明朝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明朝取消户籍管理制度 C.商人享有科举考试特权 D.政策调整适应经济变化 ‎7.造成下表中清朝满汉官员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  ) ‎ 年代 满汉总督比 满汉巡抚比 ‎1840年 ‎1:0.75‎ ‎1:2.3‎ ‎1866年 ‎1:6.5‎ ‎1:12‎ A.汉族地主势力兴起 B.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局 C.满汉矛盾渐趋缓和                                 D.民主独立成时代主题 ‎8.民国元年颁行新历书,以授时为主旨,凡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新历(阳历)下附星期,旧历(阴历)下附节气。影响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革命的不彻底性                             B.北洋军阀掌控国家政权 C.社会改良缺乏群众性                             D.适应社会转型时期要求 ‎9.1919年,李大钊和胡适进行了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认为应该用一个主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胡适主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B.新文化运动的失败 C.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D.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10.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指出:“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容易联络。救中国危亡的根本方法,在自己先有团体,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借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                     B.民族主义观念呈倒退现象 C.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 ‎11.据记载,到1946年8月,河南荒地达30%,湖南达40%.广东达40%,各省的荒地率都超过了20%;1946年国统区的粮食产量不足1936年的87%,1947年不足74%,1948年不足6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战争削弱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         B.官僚资本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C.湖南、广东两省在抗战中损失最重     D.粮食不足是国民政府败亡的主因 ‎12.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 “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13.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上海出现的地下工厂时指出:“要使它成为地上(工厂),合法化可以雇工。现在做衣服要三个月,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很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工厂)做对手,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新经济政策。”这说明当时(  )‎ 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B.主张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 C.私营经济优于国营经济                         D.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 ‎14.1957年,苏联同意全面援助中国的原子弹研制。但据老同志回忆,苏联部分专家在关键材料的生产技术方面心细如发,不但对于邓稼先等中国专家的问题历来沉默是金,而且每当有甲种分离膜脱落,一定要用磁铁一点点将周边地面扫一遍,保证全部回收。这反映出(  )‎ A.中苏关系改善推动合作 B.“一五”计划为核弹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C.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D.苏联专家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相当强 ‎15.1969年3月,戴高乐告诫尼克松“我们不应该让他们(中国)怒气冲冲地与世隔绝。西方应该力图了解中国,同它接触,对它产生影响。”月底,根据尼克松总统的请求,戴高乐命令即将赴任的法国驻华大使马纳克将美国打算承认中国的重要信息转达给中国领导人。上述材料信息可用来说明(  )‎ A.美国事实上承认了“一个中国”         B.法国在中美改善关系中起到推动作用 C.美国赞同法国改善对华关系                 D.美国欲借助法国改善国际处境 ‎16.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 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B.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 C.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 ‎17.“中等财富是最好的”是古希腊贤人们的一句名言。当时人们认为:如果一个人有万贯家财,但是都没有高贵的雄心壮志,那么他也不是有福气的人,只是一个生活舒适的守财奴罢了。这种价值追求(  )‎ A.有利于古希腊工商业发展                     B.表明古希腊人反对追求财富 C.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D.反映宗教信仰影响社会风气 ‎18.罗马法先后经历了从严法诉讼到诚信诉讼两个阶段。在严法诉讼中,判决主要依赖于审判员对程序和法律形式的严格遵守,诉讼内容遭到忽视。诚信诉讼中司法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并以此来裁决案件的胜与败。这表明古罗马(  )‎ A.法治逐步趋向公正和人性化                 B.法律至上原则日益得到重视 C.法律中随意性因素逐渐增强                 D.背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9.“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的商贸活动中的一环,在整个贸易过程中,西班牙人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将这些商品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 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                 D.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伏尔泰说:“在道德方面,显而易见,承认一位上帝比不承认好得多。有一位神明来惩罚人世法律所不能制裁的罪恶倒也的确是有益人群的事。”据此可知,伏尔泰(  )‎ A.强调了宗教的社会必要性                     B.已成为基督教忠实的拥护者 C.坚持倡导“天赋人权”原则                 D.继承了路德“因信称义”思想 ‎21.有学者研究英国革命(1640年)和法国大革命(1789年)的两大阵营社会成分,见下表。据此可以推断(  )‎ A.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更高                 B.两国革命的性质截然不同 C.宗教冲突引起了两国的革命                 D.革命后英国社会相对稳定 ‎22.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5人,来自12个州(除罗得岛州),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岁;其中有一半的人拥有大学学位;律师31人、种植园主12人、商人8人、实业家3人;55人中有33人曾经是邦联国会成员、6人曾在《独立宜言》上签字。由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 A.确立了典型的代议制民主                     B.社会上层对精英政治的普遍认同 C.民主制度的普遍性广泛性                     D.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顶层设计 ‎23.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意识到工业革命 A.大量开采煤矿导致土地塌陷 B.导致社会片面追求现实财富 C.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D.增加了财富但人文精神缺失 ‎24.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曾指出:“(诗人)有一种能力,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但是,比起别人只由于心灵活动而感到的热情,则更像现实事件的热情。”与该流派文学风格一致的作家是( )‎ ‎ A.莎士比亚 B.雨果 C.巴尔扎克 D.马尔克斯 ‎25.《剑桥世界近代史》记载,“(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把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看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任务。”由此可知当时(  )‎ A.科学理论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             B.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完全相同 C.马恩主张革命任务分两步完成             D.马克思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26.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但在19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据此可知(  )‎ A.社会达尔文主义被普遍接受                 B.自然科学与宗教信仰不能并存 C.进化论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D.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 ‎27.1871年4月10日,巴黎《公社报》在刊登的《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中提出:废除王权,取消官员的高薪,减轻人民的税负,把主要税负放在富人身上,把土地分给农民。这说明巴黎公社(  )‎ A.要求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B.希望农民配合公社的斗争 C.具有全国性政权的性质                         D.制定了较完善的革命纲领 ‎28.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  )‎ A.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B.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 C.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D.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 ‎29.在德国传统的法律语境中,宪法是关于政治统一体的类型和形式的总决断。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制定了一部名为“基本法”的宪法性法律,并在序言中明确宣称该法不是正式宪法。这反映了联邦德国(  )‎ A.分裂局面形成     B.追求国家统一      ‎ C.法律体系缺失     D.民主制度确立 ‎30.在苏联,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这说明(  )‎ A.苏联的国家机器运转不灵                     B.赫鲁晓夫的政策摇摆不定 C.斯大林体制没有受到影响                     D.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 ‎31.1961年和1967年英国两度申请加入欧共体,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拒绝,他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英国进入共同市场只是为了削弱共同市场。据此可知,法国拒绝英国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将会迅速发展超越法国                 B.欧洲一体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C.法国防范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D.欧洲大陆国家之间联系更紧密 ‎32.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影视公司拍摄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一时风靡全球,以致“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一现象(  )‎ A.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B.得益于美国资本对外扩张 C.说明中国经济影响力提高                     D.反映了区域经济壁垒消除 二、材料阅读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 材料一 晚清中国铁路自主修建与列强投资统计表(单位:公里) ‎ ‎1894年 ‎1904年 ‎1911年 里程 占比 里程 占比 里程 占比 英国 ‎—‎ ‎—‎ ‎1052‎ ‎20.6%‎ ‎2617‎ ‎28.3%‎ 俄国 ‎—‎ ‎—‎ ‎2795‎ ‎54.7%‎ ‎1721‎ ‎18.4%‎ 德国 ‎—‎ ‎—‎ ‎433‎ ‎8.5%‎ ‎1018‎ ‎11.0%‎ 日本 ‎—‎ ‎—‎ ‎—‎ ‎—‎ ‎1300‎ ‎14.1%‎ 美国 ‎—‎ ‎—‎ ‎49‎ ‎1.0%‎ ‎—‎ ‎—‎ 法国 ‎—‎ ‎—‎ ‎496‎ ‎9.7%‎ ‎1098‎ ‎11.8%‎ 比利时 ‎—‎ ‎—‎ ‎204‎ ‎4.2%‎ ‎588‎ ‎6.3%‎ 中国自主 ‎447‎ ‎100%‎ ‎67‎ ‎1.3%‎ ‎950‎ ‎10.1%‎ 总计 ‎447‎ ‎100%‎ ‎5096‎ ‎100%‎ ‎9292‎ ‎100%‎ ‎——摘编自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 ‎ 材料二 旧中国交通凋敝,铁路量少、质差,过分偏重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新中国成立后,首先恢复了原有交通线路,适应了全国经济、政治、军事及文化建设的需要。1950—1952年,新建了西部地区的几条铁路,成都、重庆、兰州、宝鸡等新交通城市得到很大发展,人口逐渐增加。一五计划时期,国家用于铁路基本建设的投资为62.89亿元,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这期间,我国铁路的修建,一是适应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和战略后方的需要,继续修建通往西南、西北的铁路干线;二是在许多海防重镇和海运港口建设铁路,如鹰厦铁路;三是为了加强和苏联、蒙古国的交往,增建了新的国际联运线。 ‎ ‎——摘编自高志华《新中国铁路60年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等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中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建设的背景及影响。(12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近代 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高二月考(四)文科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西周时期,对于丧礼中的“赐谥”有严格规定,这印证了题干中“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这一论断,在西周严格的等级秩序之下,社会生活中到处充满着体现等级秩序的各种规定,反过来,这诸多规定,又更加巩固了社会的等级秩序,故选B项;题干中仅是述及了西周时期贵族“赐谥”的相关规定,没有涉及其他方面,不能扩大为“赐谥”的相关规定保障了贵族的政治特权,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还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即周王还没有实现“专制统治”,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西周时期对“赐谥”的相关规定,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方面,排除D项。‎ ‎2.【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但华夏地区天下一家的民族共同体观念并未瓦解,材料中说明“无论哪个诸侯国,只要委以重任,便欣然前往”,强调在当时状况下各派思想家并无不同国家、地域区分,故选D项;材料中的精英分子虽“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但他们为的是能够展示才能、实现抱负而非没有自己的政治信仰,排除A项;材料反映精英游走各诸侯国为的是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无法体现“以国家统一为理想”,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不同学派精英分子的目标具体是什么,排除C项。‎ ‎3.【答案】B【解析】土地私有,可以买卖,并且汉初减免赋税,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地主经济的发展,使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而自耕农就会减少,故A项错误;从汉朝初年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看,加剧了土地兼并,故B项正确;农业的发展会促使农民大量开垦荒地,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并没有保护非耕地,反而是破坏了非耕地,故C项错误;田庄经济产生应该在东汉,故D项错误。‎ ‎4.【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学著作记载的内容以农作物的优选优种等为主,说明我国古代的科技主要记载生产实践的活动,故选B项;我国古代农业科技以服务农耕经济为主,并未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排除A项;进化论是19世纪提出的,我国的古代耕作是长期实践的产物,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优选优种原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D项。‎ ‎5.【答案】C【解析】‎ ‎“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有利于防止考试舞弊的行为,故选C项;“各糊名、誊录而考之”只是防止舞弊的一种方法,不一定能“杜绝”,这种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是选拔人才的公平,不是教育的公平,排除B项;“各糊名、誊录而考之”能相对实现考试公平,但不一定能体现德才兼备,排除D项。‎ ‎6.【答案】D【解析】根据明代设立商籍,“方便在外盐商及其子弟参加科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做法反映了明代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了统治政策和选官制度,D项正确;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并没有在明代废除,A项错误;设立商籍说明其没有取消户籍管理制度,B项错误;给予商人科举考试的权利,说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弛,但并不是只有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项错误。‎ ‎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866年汉族地方官员的比重要远远的大于满族官员的比重,这主要和晚清时局有关,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清政府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故选B项;“汉族地主势力兴起”是材料现象并非原因,排除A项;材料主旨为汉族地主势力兴起,未涉及民族矛盾,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汉族地主势力兴起,与反侵略反封建追求民主独立无关,排除D项。‎ ‎8.【答案】D【解析】民国成立,将传统的阴历改为阳历是万象更新的表现,但材料强调的是民国元年历法的改变而非政治革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民国元年”可知当时北洋军阀并未执政,故B项错误;历法关系社会民生,直接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新历(阳历)下附星期,旧历(阴历)下附节气”,可知在推行阳历的过程中阴历依然使用,是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要求,故D项正确。‎ ‎9.【答案】D【解析】李大钊和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代表,胡适主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用资产阶级改良的方法改造社会,李大钊认为应该用一个主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表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故D正确;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解放了思想,李大钊和胡适思想观点不一致,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失败了,排除B;五四运动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 ‎10.【答案】A【解析】“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表明是借用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故选A项;“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这是与当时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不是倒退,排除B项;材料表明借用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没有涉及到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C项;材料表明是借用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不是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排除D项。‎ ‎11.【答案】A【解析】‎ ‎1946年中国各省份荒地面积增加,国统区的粮食产量不断减少,国民政府农业经济的衰退反映了长期的战争使农民逃离土地,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被削弱,故选A项;官僚资本集中于工商业领域,与农业无关,排除B项;湖南广东是国民政府统治区域,该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国民政府败亡的主要原因是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政治经济的腐败,排除D项。‎ ‎12.【答案】B【解析】五四宪法中的助词由文言到白话的变化不影响宪法表达的准确性,故A项错误;五四宪法的新表述方法便于人民理解,故B项正确;材料表述更加平实,与权威性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无从得知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故D项错误。‎ ‎13.【答案】B【解析】材料说的是私营工厂和合作工厂的问题,没有涉及三大改造的成就,故A项错误;据材料“要使它成为地上(工厂),合法化可以雇工。现在做衣服要三个月,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很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工厂)做对手,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新经济政策”可以得出主张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没有说明私营经济优于国营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没有说明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故D项错误。‎ ‎14.【答案】C【解析】据材料苏联虽然全面援助中国的原子弹研制,但却牢牢掌控着关键材料的生产技术,这说明面对技术封锁,关键还在于自主创新,故选C项;材料强调苏联技术封锁的启示,而不是中苏关系改善推动合作,并且1957年前中苏关系一直友好,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苏联技术封锁的启示,不涉及“一五”计划为核弹研制奠定技术基础问题,排除B项;材料是苏联专家的技术封锁而不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排除D项。‎ ‎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法国总统戴高乐强调了解中国,把美国打算承认中国的消息转达中国,可知法国对于中美关系改善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故选B项;美国事实承认“一个中国”是在1978年《联合公报》,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的法国认为美国应该改善与中国关系,排除C项;根据所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想要借着中国改善冷战时期的不利形势,排除D项。‎ ‎16.【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北方谈话”的内容可知邓小平意在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说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故选A项;材料中“北方谈话”仅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无关政治上实行拨乱反正,排除B项;1992中共十四大时确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 ‎17.【答案】C【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如果一个人有万贯家财,但是都没有高贵的雄心壮志,那么他也不是有福气的人”充分反映出古希腊人对人的精神追求的重视,这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选C项;题干中述及“中等财富是最好的”,主张不过分追求财富,这就不利于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题干中述及“中等财富是最好的”,即主张不强调过分追求财富,但这不等同于反对追求财富,排除B项;题干主要述及古希腊人对财富的态度以及所反映出的人文主义精神,不涉及宗教信仰问题,排除D项。‎ ‎18.【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可知,严法诉讼“主要依赖于审判员对程序和法律形式的严格遵守”,诚信诉讼“主要任务是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反映出罗马法从注重法律的形式向公正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故选A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不论严法诉讼还是诚信诉讼,二者都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排除B项;罗马法从注重形式发展到公正化和人性化,这不是审判过程中随意因素增强的表现,排除C项;不论严法诉讼还是诚信诉讼,罗马法都没有背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排除D项。‎ ‎19.【答案】B【解析】“西班牙人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使中国的手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促进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故选B项;“价格革命”的发生地在新航路的开辟国,而不是殖民地,排除A项;“将这些商品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主要是作为奢侈品消费,没有对生产力有实质性的提高,排除C项;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 ‎20.【答案】A【解析】据“承认一位上帝比不承认好得多”可知,伏尔泰认为宗教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故选A项;承认上帝的存在,并不能说明伏尔泰成为基督教的忠实拥护者,排除B项;倡导“天赋人权”原则的是卢梭,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伏尔泰对路德“因信称义”思想的继承,排除D项。‎ ‎21.【答案】D【解析】‎ 表格中英国的两大阵营社会成分构成一致,而法国的两大阵营截然不同,可推知革命后英国社会相对稳定,法国则阶级矛盾尖锐,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两大阵营的成分构成,并没有涉及经济信息,因此无法看出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如何,排除A项;两国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并无不同,排除B项;宗教冲突是英国革命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直接原因,且法国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三个等级的矛盾,与宗教冲突无关,排除C项。‎ ‎22.【答案】B【解析】“其中有一半的人拥有大学学位;律师31人、种植园主12人、商人8人、实业家3人;55人中有33人曾经是邦联国会成员、6人曾在《独立宜言》上签字”可见他们都是社会的上层精英,故选B项;“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5人,来自12个州(除罗得岛州),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岁”没有说明其结果,排除A项;“其中有一半的人拥有大学学位;律师31人、种植园主12人、商人8人、实业家3人;55人中有33人曾经是邦联国会成员、6人曾在《独立宜言》上签字”可见不具备广泛性,排除C项;“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5人,来自12个州(除罗得岛州),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岁”没有说明他们的结果,无法得知其是否利益的平衡,排除D项。‎ ‎23.【答案】D【解析】材料“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反映了工业革命增加了社会财富,却造成金钱至上的观念,人文精神缺失,D正确;“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指的是思想观念,并非指开采煤矿,排除A;B无法体现“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排除;材料强调工业革命影响思想观念,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4.【答案】B【解析】据材料“(诗人)有一种能力,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但是,比起别人只由于心灵活动而感到的热情,则更像现实事件的热情。”可知,材料强调的(诗人)有一种能力,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 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这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即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积极追寻理想世界”,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B符合题意;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A错误;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C错误;马尔克斯是后现代主义代表,D错误。‎ ‎25.【答案】C【解析】“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任务”表明科学理论诞生后,拒绝实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没有推动社会主义革命,故A项错误;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不同,资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反封建,社会主义革命是反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任务”表明主张革命分两步走,故C项正确;马克思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错误。‎ ‎2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进化论与工业革命自由竞争相适应,故选D项;“被普遍接受”,表述存在夸大成分,排除A项;“自然科学与宗教信仰不能并存”,与历史、现实不符,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形成于1848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 ‎27.【答案】B【解析】巴黎公社通过官员工资和赋税调整减轻农民的负担,争取农民的支持以配合公社的斗争,故选B项;公社对农民只是拉拢,并无共同掌权的意图,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以巴黎城市为中心建立的政权,不具备全国政权的性质,排除C项;完善的革命纲领与巴黎公社史实不符,排除D项。‎ ‎28.【答案】C【解析】材料讲述了罗斯福理论上让普通大众生活舒适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的蒸蒸日上,这没有体现政府立法,故A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强调了罗斯福理论上是为了让普通大众生活舒适,但是并不能说明这就是经济发展核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到以改善普通大众生活为出发点的罗斯福新政却带动了各个阶层的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拉动了大众消费,活跃了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材料中之只讲到了罗斯福是改善普通大众的生活,并没有体现压制了特权阶层,故D项错误。‎ ‎29.【答案】B【解析】由“宪法是关于政治统一体的类型”可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明确宣称该法不是正式宪法”的原因是,当时德国处于分裂状态,反映了联邦德国追求国家统一,故选B项;联邦德国1949年并未发生分裂,排除A项;材料只提及联邦德国制定了“基本法”的宪法性法律,并未提及其他法律,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联邦德国制定“基本法”,体现的是法制建设而不是民主制度,排除D项。‎ ‎30.【答案】D【解析】由材料“1955年起苏联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的办法,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可知受苏联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影响,经济改革推行艰难,故选D项;“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可知,苏联国家机器干预力度大,并非国家机器运转不灵,排除A项;材料表明政策没有认真贯彻而非摇摆不定,排除B项;1955年起苏联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实质上就是改革斯大林体制,排除C项。‎ ‎31.【答案】C【解析】由材料“他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英国进入共同市场只是为了削弱共同市场”可知法国认为英国是美国的同盟,意在抵制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英国未来的发展,排除A项;法国拒绝英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非排他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共同的市场而非大陆国家,且D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32.【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可知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而非美国的资本输出,排除B项;材料中美国影视公司拍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电影说明中国文化具有世界影响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发展而非经济联系,且“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33.【答案】‎ ‎(1)特点:中国铁路总里程增长较快;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铁路修建;中国自主修建铁路虽比重较低但有一定的发展;列强在华铁路投资总体呈增长趋势;各国在华铁路投资不均衡,英、日增长明显。(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侵略转向资本输出为主;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尖锐;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俄国;清末新政,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发展;詹天佑等留学生的努力。(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 ‎ ‎(2)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急需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一五计划的实施;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和战略后方的需要;冷战局面加剧,巩固沿海国防;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影响。(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影响:有助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逐渐改变了旧中国交通凋敝,过分偏重东部的弊端;促进全国工业化建设;推动了一批新交通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加强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联系。(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34.【答案】示例一: ‎ 论题:民主思想在民主制度实践中起了引领作用。 ‎ 阐述: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民主法治、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并通过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作了集中表述和法律宣示,最终在法美两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成美国三权分立和法国共和制的民主政体。 ‎ 小结:启蒙思想的引领在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示例二: ‎ 论题:法律是民主制度的保障。 ‎ 阐述: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美国在独立战争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中央权力的三权分立,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的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德国在统一后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的德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1875年的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 结论:将民主制度法律化,是欧美国家在巩固民主制度中普遍采取的策略。 ‎ 示例三: ‎ 论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 ‎ 阐述:英国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先是进行限制王权的议会斗争,后又进行反对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经过克伦威尔的护国主独裁统治,1660年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才重新掌握政权,并通过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才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在1789年发生大革命,经过三次革命高潮,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后拿破仑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但出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的统治。1848年发生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很快出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君主制反动统治。资产阶级在1871年镇压巴黎公社革命后, 于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 结论:英国经过半个世纪、法国经过近百年时间的反复才确立民主政体。 ‎ 示例四: ‎ 论题:借助群众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主要途径。 ‎ 阐述:英国通过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借助人民的支持进行反对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处死国王,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开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美国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的力量于1776年发动独立战争,建立大陆军,最终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国家独立,并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法国资产阶级于1789年利用巴士底狱起义发动大革命,利用人民革命的三次高潮,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囯。后于1848年利用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直至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 结论:借助群众力量进行革命斗争,在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