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模拟试卷(统编版)【试题2】
1 / 17 2019—2020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在商王“中丁”以前,凡法定配偶所生儿子,都有权继承王位,凡兄弟皆以长幼为序, 兄终弟及,幼弟死后王位应复归于长兄之子继承。这说明“中丁”以前 ( ) A.王位继承以父死子继方式为主 B .没有形成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 C.王权继承与神权思想紧密结合 D .兄终弟及取代了嫡长子继承制 2.《左传·昭公七年》载: “单献公 (春秋单国国君 )弃亲用羁 (寄客 )”结果单襄公、单顷公的 族人杀掉单献公而另立单成公。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 ) A.宗法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B .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 C.人们对血缘关系的认同 D .宗法性家臣保持了政治稳定 3.“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 。据统计,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二世时 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十二名中,儒家占 50%,而 在可知学派的八名博士中,儒家占 75%。由此可知,秦朝 ( )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 .注重缓和与士人矛盾 C.儒学居于主流的地位 D .利用仁德以优化统治 4.王夫之说: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 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 ( ) A.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 B .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C.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5.在断代史研究中,史学家吕思勉曾设“外戚功臣相诛” “休养生息之治” “封建制度变迁” 三节来论述古代某一时期的政治。其研究的时期最有可能是 ( ) A.西汉 B.春秋战国 C.西周 D .东汉 6.有学者认为: 明代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很多情况下, 皇权专制的高度发展只体现在制度上, 高度集权的皇权, 皇帝并没有真正行使, 而是由大学士或太监行使了。 能佐证该观点的 是 ( ) A.“(大学士 )皆侍左右,备顾问,然不得平章军国事” B.“然内阁之拟票,不得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2 / 17 C.“国家政事,商确 (榷)可否,然后施行。此诚内阁职业也” 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 7.在清代前期上海地区出现了“其女子多勤苦织纴,篝灯燎火至达旦不休,终岁生资悉仰 给于织作” ,“妇女馌饷外,耘获车灌率与男子共事,故视他郡虽劳苦倍之, 而男女皆能 自立”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 A.手工业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农业 B .自然经济已逐渐走向解体 C.妇女参与生产提高了自身地位 D .女性屈从于夫权饱受盘剥 8.雍正五年,浙江巡抚李卫奏道:浙省居民稠密,户口繁多,而杭、嘉、湖三府,本地又 多种桑麻, 是以产米不敷民食, 向借湖广、 江西等省外贩之米接济。这一现象从侧面反 映出清朝中叶江南地区 ( ) A.民间手工业发展繁荣 B .经济实力下滑严重 C.农业生产力日益下降 D .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9.根据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管理 ( ) 市镇类型 管理模式 代表 一般市镇 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直接管理 交通要道市镇 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 苏州府汾湖镇 一些富裕市镇 设课税司掌收商税 松江府唐行镇 规模较大市镇 委派县丞等官员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 吴江县盛泽镇 钞关、港口市镇 设榷使署、海防署等进行管理常熟县福山镇 A.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 B .注重发挥地方的自主性 C.蕴含了近代经济管理方式 D .保障小农生产的稳定性 10.战国时《管子》中有: “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 ”《荀子》中说: “隆礼尊贤而 王,重法爱民而霸” 。这体现了当时 ( ) A.兼并战争下思想间激烈交锋 B .儒家思想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各诸侯国普遍采用法家思想 D .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的融合 11.《四书集注》构建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它为中华文明的自我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性。促成这一可能性的主要原因是 ( ) A.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理学走向成熟 B.《四书集注》宣扬继承了儒家“仁、礼”的核心思想 3 / 17 C.朱熹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 D.《四书集注》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12.1853 年,太平天国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试图按照古代大同思想来改中国造社会。 1859 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提出仿制火车、轮船,意图效法西方。这反映出 ( ) A.革命理论不断发展 B .太平天国走向成熟 C.时代变化影响农民运动 D .中体西用思想广泛传播 13.义和团散布揭帖宣传, “(中国的 )混乱扰攘均由洋鬼子招来,彼等在各地传邪教、立电 杆、造铁路,不信圣人之教,亵渎天神,其罪擢发难数。 ”“今天不下雨,乃因洋鬼子捣 乱所致。 ”这说明义和团 ( ) A.盲目排外 B .斗争方式单一 C.崇信儒学 D .缺乏科学革命理论 14. 1904 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中,列举了清政府的十一条罪状,用以证明 它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是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其旨在 ( ) A.从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 B.向社会解释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合理性 C.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 D.号召实行社会改良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15.五四运动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选择, 它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 在文化逻辑的结果。这体现在 ( ) A.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6.“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这一论断揭示出五四运动 ( ) A.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B .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C.废除了列强的在华特权 D .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17.中共在 1925 年开始将没收地主土地视为最终目标, 但避免使用 “土地革命” 一词。1927 年八七会议上,第一次将没收地主土地表示为“土地革命” 。以下对避免使用“土地革 命”主要原因的合理推测是 ( ) 4 / 17 A.未接到共产国际指示 B .对土地革命认识不够 C.维护国共两党的关系 D .服务于北伐战争进程 18. 1948 年由姚绍华编写的《中华本国历史》写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世界各反侵略 国家,至是便都和我缔结同盟,共同对敌作战,使我为解放民族、抵抗侵略的战事,进 而和世界大战打成一片, 而直接肩负起挽救世界和平, 维护人类正义的使命。 ”在这里, 编者意在说明 (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服从中国领导 B.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中国抗战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D.抗战胜利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9. 1941 年,陕甘宁边区鼓励私人开办工商企业;欢迎民族资本家、海外华侨来根据地兴 办实业; 在尊重中国主权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 允许任何外国人到根据地进行实 业活动。边区政府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 B .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C.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D .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20.某一历史时期,毛泽东提出: “根据山地战与游击战的理由,红军要求位于冀察晋绥四 省交界之四角地区, 向着沿平绥路西进及沿平汉路南进之敌作侧面的袭击战, 配合正面 友军战略上的行动。 ”据此判断,该时期中共武装力量的主要任务是 ( ) A.配合国民革命北伐作战 B .开展反“围剿”斗争 C.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D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21.1954 年福建召开全省侨汇业 (海外华侨华人汇回国内赡养家眷等款项的简称 )第二次代表 大会,会议鼓励侨汇业“以私人名义,延用原牌号,分散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 这一政策 ( ) 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否定 C.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 D .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22.右面是 1955 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 。该作品 ( ) 5 / 17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反映出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描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成就 D.再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状况 23. 1953 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认为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不可调和的 矛盾,小农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基于该认识,当时在农村采取的措施是 ( ) A.土地改革 B .成立农业合作社 C.包产到户 D .发展乡镇企业 24.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史料,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下面是一段日记: “今 天从学校回到家中,又听到妈在跟邻居念叨,她一直耿耿于怀村里少分给我家几分 地。 ⋯⋯阿姐又在准备种芝麻了, 说是可以额外换点钱, 不过榨的油倒是真的很香⋯⋯” (龚佩记于 1983. 5.20 江苏启东 )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 ) A.土地的所有权发生转移 B .个体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经济体制变革正在进行 D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25. 1979 年,粮食部下发通知,允许国有粮食部门按市场价格经营部分粮油,并放开粮食 集贸市场。除政府直接控制的粮食价格外,出现了基本上由供求双方直接形成的价格。 这反映出当时 ( ) A.农村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B .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 C.粮食短缺问题已经解决 D .国家经济体制有所调整 26.十一届三中全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继续 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并对上市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五证合一” 。上述党的举 措有助于 ( ) A.深化依法治国方略 B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C.释放社会创新活力 D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7. 1984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取代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这一变化 ( ) A.体现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B.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C.实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6 / 17 D.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的观念 28.“(魏孝文帝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庄》 《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材料 突出说明,北魏孝文帝 (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29.“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 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 ,水利 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 ”材料表明江南地区 “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0.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 材料或史实 结论 A 官渡之战,袁绍兵十余万,曹操兵仅 十分之一,击破之 曹操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 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 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 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 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 D 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破坏南方稳定,阻碍经济开发 7 / 17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 40 分) 31.(12 分)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 历代统治者对选官制度都极为关注。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 ( 部分 ) 时期 宰相总人数 进士出身人数 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唐 朝 武则天 73 11 举荐、行伍、门荫唐玄宗 34 7 唐肃宗 16 4 五代 46 24 吏职、幕僚、行伍、举荐、门荫等 宋 朝 北宋 72 63 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 举荐等南宋 63 48 —— 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 —— 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宋朝严禁“行卷” (考试前,考生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 ),考官 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 ( 专门的考试场地 ) ,考试期间不得外出。 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 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 。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 徇私情,考卷要“糊名” ,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 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 ——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 变化趋势的原因。 (4 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选拔官员的特点。 (2 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宋选官制度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其作用。 (6 分) 8 / 17 32.(11 分)万隆会议精神始终是引领亚非关系发展的指南针, 亚非国家风雨同舟、 和衷共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阐述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代表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形成了“求同存异” 的万隆精神, 促进了中国 与亚非等新兴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到: 与非社会主义国家 和平共处乃至发展友好关系是可能的;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是可行的。 ——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 史 1500—2007》等 材料二 1955 年 4 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 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等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公报》所体现出 的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 种族主义, 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 保卫世界和平, 要求 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 。会议重视亚非国 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合作, 提出了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的 建议。可以说亚非会议第一次提出南南合作的思想, 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 路。 —— 据新华网资料综合报道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会议所反映出的中国外交新态势。 (3 分) (2)据材料二,指出加强亚非国家之间经济文化合作的现实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万隆精神”的现实意义。 (5 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处理好国际关系的看法。 (3 分) 9 / 17 33.(17 分)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 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 “魏朝甚盛, 犹曰五 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 ”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 的所在。 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回到梁朝后观点大 变: “昨至洛阳, 始知衣冠士族, 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 人物殷阜” ,承认南朝自愧不如。 ——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 孝文帝大定族姓, 移植门阀士族制度, 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 这对尚无文 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 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 凡此种种, 消蚀了 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 ,归 于灭亡。 ——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 主要原因。 (7 分)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10 分) 10 / 17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商王“中丁”之前,王位的继承方式既有父 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说明在“中丁”之前,尚未形成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故选 B 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在商王“中丁”之前,有两种王位继承方式,即“父死子继” 和“兄终弟及” ,但没有述及以哪种方式为主,排除 A 项;王位继承与神权思想紧密结 合的含义是指: 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上天的意志, 许多重要的国家大事都通过占 卜方式来决定,而在题干中没有涉及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国家大事,排除 C 项; 题干中提及了“中丁”之前的两种王位继承方式,即“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 ,没 有论述“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取代“嫡长子继承制” ,排除 D 项。 2.【答案】 C 【解析】 单献公被杀而另立单成公的原因是单献公“弃亲用羁” ,背离了以血 缘关系为核心的权力继承和任命关系,故选 C 项;单献公被单襄公、单顷公的族人所 杀不能说明宗法制度已经已经名存实亡,排除 A 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在秦朝 之后,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为标志,排除 B 项;春秋时期,宗法性家臣的权力不 断上升,推动了政治的巨大变革,排除 D 项。 3.【答案】 D 【解析】 “十二名中, 儒家占 50%,而在可知学派的八名博士中, 儒家占 75%” 由于仁学在秦不是国家思想,只能体现儒家的品德,即仁的观念,故选 D 项; “国有疑 事,掌承问对”无法体现中央集权,排除 A 项; “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二世时有 博士诸生三十余人。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十二名中,儒家占 50%”博士 人数不多,不能代表整个士人,排除 B 项; “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二世时有博士 诸生三十余人。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十二名中,儒家占 50%”博士占整 个社会士人的比重很小,无法判断儒家的地位,排除 C 项。 4.【答案】 D 【解析】 在王夫之看来,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其原因在于“古 今上下皆安之” ,说明在郡县制之下,中央通过对地方的直接管理,防止了地方割据势 力的出现,从而实现了社会的安定,故选 D 项;题干仅是述及郡县制实现了地方的安 定,但不能就此推断郡县制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 A 项;在战国后期,秦国 就已经出现了郡县制,而不是开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排除 B 项;郡县制实现了 地方的安定,但不能根除地方割据问题,如在唐朝后期就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排 除 C 项。 5.【答案】 A 【解析】 “外戚功臣相诛”指的是以吕氏为首的外戚集团与韩信在内的功臣们 11 / 17 之间的斗争, “休养生息之治”指的是以道家的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通过休养生息而 开创的文景之治, “封建制度变迁”指的是封建制度出现了反动,刘邦因推行郡县、封 国并存, 最终导致了 “七国之乱” ,故选 A 项; 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产生 “休养生息之治” , 排除 B 项;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不会有“休养生息之治” “封建制度变迁”等,排除 C 项;东汉没有出现“封建制度变迁”的政治现象,排除 D 项。 6.【答案】 B 【解析】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这是 说“批红”权由司礼太监所职掌,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红” ,是在代行皇权,故选 B 项; “(大学士 )皆侍左右,备顾问,然不得平章军国事” ,主要论述内阁大学士的职责是 仅备顾问而已, 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这与题干之意无关, 排除 A 项; “国家政事, 商确 (榷)可否,然后施行。此诚内阁职业也” ,主要论述内阁的职责,即参与军国大事 的商讨,排除 C 项;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 ,这是黄宗羲评价明太祖 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弊端,与题干之意不符,排除 D 项。 7.【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其女子多勤苦织纴” “耘获车灌率与男子共事”可知,妇 女参与了生产活动,再根据“故视他郡虽劳苦倍之、而男女皆能自立”可知,妇女经过 自身辛苦劳动,经济地位提高,故选 C 项;材料描述的是妇女从事生产不畏艰辛从而 自立的现象,并不能体现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及水平,排除 A 项;自然经济逐渐 走向解体是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与材料“清代前期”这一时间不符,排除 B 项; 由材料“男女皆能自立”可知,当时上海女性已不再屈从于夫权饱受盘剥,排除 D 项。 8.【答案】 A 【解析】 杭、嘉、湖三府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桑麻等,为手工业的生产提供了 原料,从侧面反映出清朝中叶江南地区民间手工业发展繁荣,故选 A 项;清朝中叶江 南地区经济实力在快速发展,排除 B 项;杭、嘉、湖三府主要种植经济作物,而“向 借湖广、江西等省外贩之米接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力日益下降,排除 C 项;材料没 有反映雇佣关系已经出现的信息,排除 D 项。 9.【答案】 A 【解析】 “设课税司掌收商税” “委派县丞等官员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等 职能体现了治安和赋税征收的功能,故选 A 项; “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直接管理” 不会加强自治的情况,排除 B 项; “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直接管理”这种情形对近 代的方式是阻碍作用的,排除 C 项; “设课税司掌收商税”等税收功能无法体现对小农 的保障,排除 D 项。 10.【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管子是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结合题干中 其主张“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可知管子不单单重视“法” ,而且认为“权” 12 / 17 要合乎“道” ,反映出“法”和“道”融合的趋势,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结合题干中其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可知荀子不单单重视“儒” ,而且 还要“重法” ,反映出“儒”和“法”融合的趋势,最后,春秋战国时期为古代中国的 社会转型时期,即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故选 D 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管 子主张“法”和“道”融合,荀子主张“儒”和“法”融合,这不是思想激烈交锋的表 现,而是不同学派思想融合的表现,排除 A 项;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是 “蔚然大宗” ,而不是“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才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排除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现象,各个诸侯 国并不是都采用法家思想,排除 C 项。 11.【答案】 A 【解析】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 《四书集注》为朱熹所撰,程朱理学在南宋以 后就逐渐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其主要原因在于朱熹把 “理” 高度哲学化, 在此基础之上, 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促使理学走向成熟,故选 A 项; “《四书集注》宣 扬继承了儒家‘仁、礼’的核心思想” ,这种说法不错,但题干主要强调理学“为中华 文明的自我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其着重点在于论述“理学”之“新” ,排除 B 项; “三纲五常”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而不是朱熹,排除 C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 知,陆王心学“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而不是程朱理学,排除 D 项。 12.【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两个纲领的意图可知, 《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传统农民 起义的大同思想,而《资政新篇》是随着与西方国家的接触, 农民运动受到时代变化影 响的体现,故选 C 项;由《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没有体现继承发展的关系, 因为两者内容有些是互相矛盾的, 所以不是革命理论不断发展, 排除 A 项; 《资政新篇》 虽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但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革命要求, 也不能体现太平天国的走向 成熟,排除 B 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指导思想,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体 西用的思想,排除 D 项。 13.【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混乱扰攘均由洋鬼子招来” “今天不下雨,乃因洋鬼子 捣乱所致” 可知义和团把一切都归咎于列强, 把矛头指向了外国侵略者, 一定程度上体 现了爱国主义,但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说明缺乏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故选 D 项; 义和团运动在“扶清灭洋”口号下反对一切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 但这不是材料内容体现本质问题,排除 A 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斗争方 式,排除 B 项;材料内容主要反映的义和团运动缺乏科学革命理论,崇信儒学不是材 料主旨,排除 C 项。 13 / 17 14.【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孙中山列举“清政府的十一条罪状” ,其目的 在于证明它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 ,是 “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据此可以说明孙中山 在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故选 A 项;三民主义是 1905 年中国 同盟会成立时所提出,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 会成立之后,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进 行了大论战,这次论战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排除 C 项;孙中山主 张用革命手段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改良手段, 排除 D 项。 15.【答案】 B 【解析】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这 符合题干中“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 ,故选 B 项;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 辛亥革命的失败, 证明了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但 这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体现,而是政治层面的体现,排除 A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但这 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体现,而是政治层面的体现,排除 C 项;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 在五四运动后期,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为马克思主义的 广泛传播奠定了阶级条件,但这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 的体现,而 是政治层面的体现,排除 D 项。 16.【答案】 B 【解析】 题干“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 实现了中国人民⋯⋯第一次全面觉醒” 可知是五四运动唤醒了民众, 是民众广泛参与的 运动,故选 B 项;题干没有突出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的作用,排除 A 项;五四运动没有 废除列强在华特权,只是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且本题并未体现这一成果,排 除 C 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指明未来中国革命的方向就是无产阶级 领导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D 项。 17.【答案】 C 【解析】 “中共在 1925 年开始将没收地主土地视为最终目标, 但避免使用 ‘土 地革命’ 一词” 时为国民大革命时期, 主要维护国共两党关系, 故选 C 项; 中共在 1925 年开始将没收地主土地视为最终目标, 但避免使用 “土地革命” 一词与共产国际的指示 无关, 排除 A 项; “中共在 1925 年开始将没收地主土地视为最终目标, 但避免使用 ‘土 地革命’一词。 1927 年八七会议上,第一次将没收地主土地表示为‘土地革命’ ”两次 做法一样,说明认识基本相同,排除 B 项; 1927 年八七会议北伐战争已结束,排除 D 项。 14 / 17 18.【答案】 B 【解析】 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姚绍华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两方面的意义, 其一是“使我为解放民族、抵抗侵略的战事” ,其二是“和世界大战打成一片⋯⋯肩负 起挽救世界和平, 维护人类正义的使命” 从此可以推断出姚绍华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 利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 B 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 部分, 要服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领导, 而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服从中国领导, 排除 A 项; 就抗日战争的指导思想而言, 中国始终坚持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 没有发生变化, 排除 C 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 完全胜利,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排除 D 项。 19.【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 1941 年”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 区政府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的胜利, 大力发展工商业, 这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 要,故选 C 项;土地革命的时间是 1927— 1937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 项;抗日 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不存在国民党经济封锁,排除 B 项;向社会主义过 渡是通过 1953 年— 1956 年的三大改造实现的,排除 D 项。 20.【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根据山地战与游击战的理由 ,红军要求位于冀察晋绥四省 交界之四角地. ..⋯配合正面友军战略上的行动” 可知, 材料内容体现了抗战战争时期 敌后战场的作战情况, 故选 C 项; 国民革命的北伐是由广州开始北伐, 并且与材料 “配 合正面友军战略上的行动”等信息不符,排除 A 项;反“围剿”斗争发生在国共十年 对峙时期,与材料“配合正面友军战略上的行动”不符合 , 排除 B 项;材料内容发生在 抗日战争时期,而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 D 项。 21.【答案】 A 【解析】 根据“ 1954 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于一五计 划期间, 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所需物资许多要从国外进口, 而进口物资需要外汇, 这就 使作为非贸易外汇主要来源的侨汇受到空前重视, 材料中福建侨汇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 做法就有利于侨汇业的发展,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选 A 项;材料体现的是发 展侨汇业,为国家建设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不冲突,排除 B 项; 这一政策是一项积极政策,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排除 C 项;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是改革开放时期进行的,与这一政策无关,排除 D 项。 22.【答案】 B 【解析】 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反映的是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机 械化逐渐向农业领域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故选 B 项;年画写 实的风格与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写意传神”的基本风格不同,排除 A 项;人民公社化 运动开展于 1958 年后,时间不符,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状况的 15 / 17 信息,排除 D 项。 23.【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干“ 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认为”可知措施应是对农 村的改造,是通过农业合作社的形式,故选 B 项; 1949 到 1952 年是进行土改,排除 A 项; 1978 年后,农村经济改革才实行包产到户,排除 C 项;发展乡镇企业也是 1978 年 后,新时期改革的措施,排除 D 项。 24.【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日记的纪录日期—— 1983 年 5 月 20 日,可知日记所述内 容发生于改革开放之后,根据题干中“村里少分给我家几分地” “种芝麻了,⋯⋯可以 额外换点钱” ,可知该史实反映出当时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故选 C 项;根据所学知 识, 在农村进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 农民获得的是土地的 经营权,排除 A 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84 年,个体经济开始出现,这与题干 时间不符,排除 B 项; 1992 年“十四大”决定经济特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25.【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允许国有粮食部门按市场价格经营部分粮油,并放开粮 食集贸市场” 可知, 当时国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说明经济体制有所调整, 故选 D 项;农村经济改革主要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而材料信息与此无 关,排除 A 项;放开粮食集贸市场能够体现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但关注民生范围广泛, B 选项“开始”一词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B 项;材料中粮食部的做法只是有利于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但如若说使粮食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则过于绝对,排除 C 项。 26.【答案】 C 【解析】 从十一届三中全后到十九大再次对农村、农业政策做出调整,都是 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以释放社会的创新活力,故选 C 项;材料没 有反映深化依法治国方略的信息,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只是农村、农业领域的政策 调整,排除 B 项;直到 21 世纪初,中国才初步建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 不符,排除 D 项。 27.【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承认了商品经济,改 变了以前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的思想,故选 D 项; 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 面展开,排除 A 项;到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初步确立,与题干时间不 符,排除 B 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 1992 年十四大上才提出这一目标,时间不符,排 除 C 项。 28.【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 看出,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推崇,故选 A 项。 16 / 17 29.【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原人大 量迁移到⋯⋯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 行,⋯⋯”可以看出,导致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中原人大量南 迁,社会比较安定和统治者的重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30.【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 200 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 A 项对应不正确;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 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 项正确; “白 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描写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 真实、 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 ,C 项不符合题意;淝水之战 发生于 383 年,是前秦政权想南下消灭东晋时发生的一次战役,结果东晋打败了前秦, 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有利于南方的稳定和经济的开发, D 项史实和结论 不相符。 31.【答案】 (1)趋势: 进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 以门第、 战功为主到以科举选拔为主; 入仕途径更多样化。 (2 分)原因: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发展。 (2 分) (2)特点:严格控制考试过程;严密考试操作程序。 (2 分) (3)原则: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 (2 分)作用:推动了社会不 同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选拔人才。 (4 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一列“进士出身人数”和列“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可得进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 以门第、 战功为主到以科举选拔为主; 入仕途径更 多样化。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唐宋政治的发展可得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发展。 (2)通过材料二中对科考程序的把控可得严格控制考试过程;严密考试操作程序。 (3)第一小问原则,通过选官向科举的倾斜和对科举程序的把控可得具有面向社会的开 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科举考试的意义回答即可。 32.【答案】 (1)新态势:注重同亚非新 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外交政策日趋灵活;外 交思想日趋成熟。 (3 分) (2)依据: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2 分) 意义:有利于 亚非国家进一步维护国家主权与利益; 有利于扩大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实现 合作共赢;有利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 分) (3)看法: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摒弃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思想; 17 / 17 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 (3 分,任答三点 ) 【解析】 (1)据材料一“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可得注重同亚非新 兴民族国家发 展友好关系; 外交政策日趋灵活; 结合所学从重视意识形态型外交转向重视国家利益型 转变体现了外交思想日趋成熟。 (2)第一小问依据,据材料二“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 世界和平”可得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第二小问意义, 据所学从双边关系和世界格局两个角度, 可得有利于亚非国家进一步维护国家主权与利 益;有利于扩大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实现合作共赢; 有利于世界格局朝着多 极化方向发展。 (3)据所学外交知识从合作、维护国家利益等角度,可得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构建 新型国际关系;摒弃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思想;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 33.【答案】 (1)变化: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 (3 分) 原因:孝文帝改革,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 4 分) (2)差异: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 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 (6 分) 同意:全面的汉化消磨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 (4 分) 不同意: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 促进了民族融合,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 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4 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 ,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原因” ,从孝文 帝改革使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第 (2)问,第一小问 “差异” ,据材料一可知材料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据材料二可 知材料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第二小问“是否同意” ,同意或不同意均 可,但理由必须与态度一致;第三小问“理由” ,同意的理由围绕汉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进行回答;不同意的理由可以从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方面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