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7
大庆一中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命题人:郭晓悦 审题人:姜波涛 考试日期:2017 年 12 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25 小题) 1.2009 年 9 月 23 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了孔子的标准像。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 手心向 上放在胸前, 身子向前略倾, 表现出自信大方、谦谦君子的形象。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 念相吻合的是 A.“贤者举而上之, 富而贵之, 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 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无以立也” D.“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 2.《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革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 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在此,庄子 A.强调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B.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修身养性 C.主张建立统一的法治国家 D.认为治国要以仁义和道德为主 3.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 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 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开始脱离了社会实际 C.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推动哲学发展 4.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 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这种思想的形成反映了 A.道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B.士人对国家分裂的不满情绪 C.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 D.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 5.中央电视台进行过《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家风是一个家族共同遵循的家族理 念观,且家风也随主流文化和政治生活格局的演变而变化。下列对中国历代家风演变分析不符 合史实的是 A.西周宗法理念推动亲睦等级思想提升 B.汉代以来敬畏鬼神理念开始融入家风 C.宋以来社会责任感日益成为家风主流 D.近代以来世界新观念开始有选择融入 6.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中外古代科技史 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C.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7.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中国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 但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 为“囻”。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 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 《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 革命的首位 8.“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 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耍 9.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 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10.在 15 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 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 属于古典书籍。从 1500 年到 1520 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 33%,而 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 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11.“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 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 律。”这段话 A.不赞成代议制民主 B.反对实行法制 C.认为议员不是代表 D.主张君主立宪制 12.青年毛泽东说“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程朱理学与康德思想的相同点是 A.重建人的学问 B.都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验 C.都追求自由和平等 D.都强调感性认识 13.启蒙思想家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也应该用来考察和解释生活的所有方面”,“科 学方法不仅能够发现自然界的规律,而且能够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以上观点产生的科学基础 是 A.文艺复兴充分肯定了人的现世价值 B.牛顿力学体系揭示了物体运动规律 C.地理大发现扩展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D.达尔文学说阐明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14.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 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 A.否定现行社会制度 B.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C.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D.情节怪诞离奇虚构 15.《摩登时代》是 1936 年由卓别林导演的喜剧电影。从电影中我们看出在经历了大萧条之后, 美国的普通民众对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恐惧和迷茫。若要为《摩登时代》设计和剧本的风格 一致的广告剧照,最理想的画家是 A.莫奈 B.凡高 C.塞尚 D.毕加索 16.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72 年成立的轮船招商 局提出“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实质上反映了晚清时期 A.人们已认识到发展近代海军的重要性 B.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重要运输通道 C.国人海洋领土观念和海权意识的增强 D.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业开始向近代转变 17.1916 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反对民主共和制 B.强调思想启蒙 C.主张开展国民革命 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18.(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 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 是 A.学识优先 B.重视道德 C.思想自由 D.民主科学 19.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时说:“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 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 20.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 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21.延安 13 年与改革开放 30 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 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 分别是 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22.20 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23.《互联进化论》一书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 理解准确的是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24.有位名人曾放言:“九十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一千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跃进”时期的口号 B.这是类似于“大跃进”浮夸风的口号 C.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 D.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 25.有史家认为:因为史迹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反映,而各人自由意志之内容,绝对不会从同。 所以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下列人物及其观点与此史观类似 的是 A.孔子——“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朱熹——“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C.黄宗羲——“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 D.顾炎武——“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26题22分,第27题28分,共50分。) 26.17~18 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展开的同时,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然而中 西方历史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 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 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 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 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 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 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 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的“梨洲”指的是谁?(1 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民主启蒙思 想的主要内容。(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 方面有什么新发展?(6 分)分析启蒙运动在世界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 案的原因。(6 分) 27.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 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 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 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 《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 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 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 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 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 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 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 (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 (8分) (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 析胡适 “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文化背景。(8分) (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8分) (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学术研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4分) 大庆一中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D B C B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B C D C B A B C 21 22 23 24 25 D D B D C 26 题: (1)人物:黄宗羲(1 分)。主要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和限制君权的主张;把学校 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工商皆本。(3 分) (2))新发展:启蒙运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以理性为思想武器;描绘了 未来资本主义的蓝图。(6 分) 作用:启蒙运动冲击着欧洲封建统治;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6 分) (3)原因: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6 分) 27题: (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封建专制腐朽没落;理学僵化、文化专制使部 分文人将精力发挥在小说创作上;小说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故事性使其具有广泛的流传性;印刷术的不 断进步;(取4点,8分) (2)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2分) 背景: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提倡民主和科学);北大宽松的学术氛围;胡适运用西 方先进的学术研究方法;对传统文化和研究方法的批判、反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形成。(取3点,6分) (3)变化:从单一的阶级斗争分析法到研究的多元化。(2分) 原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拨乱反正);兴起思想解放运动;实现改革开放;恢复 双百方针;重视海外研究成果,国际交流频繁;(取3点,6分) (4)因素:政治氛围;学术氛围;时代背景;学术者的思维方式;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等。(4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