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将第Ⅰ、Ⅱ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中。考试结束时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新华社电:“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 当时的舆论宣传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 C. 打破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D.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说明了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结合相关史实可知,A C两项正确,B项也符合材料文字的特点,中国当时是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D项错误,故答案选D项。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点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是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科技所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所产生影响的系统总结,这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的话语。 2.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 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 籼型杂交水稻广泛种植 C. 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D. 火炬计划和211工程启动 【答案】B 【解析】 “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指的是我国最早发明和应用的的科技成就。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 “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 “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 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 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历经曲折,主要是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百家争鸣”表现在不同学术观点上的争鸣,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的贯彻 4.如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 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B. 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 C. 《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订 D. 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结束文革后开展的,而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是在全国科学大会上;2006年才出台《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20世纪8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考点:新中国的教育与科技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十分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工作,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与科技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干扰。在1976年文革后,我国在平凡冤假错案后,各项工作才走上正轨。而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5.“×××,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年~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教授履历反映了 A. “教育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 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D.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育革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A项错误。C项“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不准确,1972年中美关系才开始正常化,还没有实现正常化,而且与该学者成才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D项错误。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教育发展状况·1977年恢复高考 【名师点睛】关于新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要注意把握到几个关键时间。A.1965年,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1977年恢复高考。C.1983年,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提出。D.1988年,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E.1995年,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等。 6.下列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都具有反传统的特点 B.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现实主义文学侧重揭示社会矛盾 C. 都体现出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D.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都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答案】A 【解析】 【详解】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侧重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自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根据以上表述可知,现实主义文学侧重揭示社会矛盾,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故B项表述正确。它们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故CD两项表述正确。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传统文学规范的特点。故A项表述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 7. “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如生,非有大天才真功力者不能也。”看上去乱七八糟、随心所欲的每一个色点,都是经过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每一名画家都是科学家或者数学家。这种表现技法当属 A. 古典派 B. 荒诞派 C. 印象派 D. 现代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都是经过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每一名画家都是科学家或者数学家。”联系将自然科技成就运用到绘画中,充分重视光和色的变化,这是印象派的绘画特点。因此选C。 考点:世界文学艺术 点评:从近几年来的高考命题趋向看,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内容的考查极易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学习中要掌握19世纪以来文学、音乐、美术、影响艺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背景与原因、影响或价值。认识文学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8. 下列情景在1919年可能出现的是( ) A. 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在英国举行 B. 《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上演 C. 汤姆终于可以看电视节目 D. 美国观众往往被电影主人公的名言所激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于1928年,故A项错误;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故C项错误;1927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故D项错误。 考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9.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电视电影艺术的发展使得故宫博物院的艺术珍品得以向最广大的民众开放,同时也不失艺术的原貌;使得民众的精神生活极大地得到丰富;使得艺术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故选A。 考点:史学常识(课标外) 10. 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 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 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 启蒙运动的学术 B. 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 浪漫主义的文艺 D.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人物雪莱,拜伦,雨果和舒曼都是浪漫主义文艺的大师,所以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浪漫主义的文艺答案选C ,材料中的文艺大师们不是A B D三种艺术风格的杰出代表。 考点:西方近代以来的文艺 点评: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文艺发展阶段特征和代表作家和作品的识记能力,总体难度较低,但由于涉及范围广泛,内容较多记忆难度加大,建议学生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忆,同时在平时加强对文艺实践活动参与和关注。 11.《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 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 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C. 消除诸子矛盾 D. 实现长治久安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宗法制实施的目的,在材料中说到“立嫡子”可以减少“疑生争,争生乱”的情况,所以其目的是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材料中没有涉及到BCD项的内容。 1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 分封制的巩固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宗法制的消亡 D. 君主专制的消弱 【答案】B 【解析】 材料“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说明了西汉诸侯权力的削弱,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A项错误,西汉时分封制没有得到巩固;C项错误,宗法制的影响还在;D项说明的是主主义的问题,与材料不符。 点睛:对材料“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 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 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给定的“史实”“史论”“史识”可以判断出A B两项是基本历史事实,即“史实”,C项是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属于“史论”,D项站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运行的高度对唐代三省六部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地位得出的科学结论,所以属于“史识”,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14.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所以“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出任各级各地官员,效忠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所以C符合题意。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A。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 15. 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没有实权 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③最初是临时机构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朝中朝掌握决策大权,排除①;始终由高官任职不符合内阁由品秩较低的官员担任的史实,排除④。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统治者往往重用近臣或者临时设置机构,以加强皇权,这些机构最初大都是临时的机构,后来发展起来。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为B。 考点: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点评: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的主要内容有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的军机处等。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皇权在不断地加强,相权在不断地削弱以至于到了明代废除丞相制度。与此类似的知识点如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如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元代实行行省制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16.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 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 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 平民中不再有债权 D. 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答案】D 【解析】 任何一场战争(斗争),实力都是起根本性的,至于历史上偶尔的“以少胜多”也是有众多其他因素制约的,另外要注意“少”并代表实力小。至于到本题,B项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作为的确对历史有推动或倒退的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A项错误,平民尚未进行暴力斗争;C项说法错误,废除了债务奴役制,并未消除债权。 考点: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点评:雅典三面环海,适宜对外贸易,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有利于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同时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力量的壮大,有助于平民反对贵族力量的增强,因此平民在反对贵族斗争中不断的取得胜利。 17.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 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 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 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 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罗马法的实质,罗马法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尽管它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但在处理贵族和平民,罗马公民和非罗马公民时坚决地维护前者的利益,不仅奴隶的利益得不到保护,而且罗马帝国统治下的非罗马本土公民的利益时常受到侵害,因此选项C与事实不符,是正确答案,其余各项符合罗马法的精神,可能被采纳。 考点:罗马法的阶级实质。 点评:法律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不会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结合政治学,便不难发现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这一点直至现在都没有任何改变。 18.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 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 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 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 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罗马法的内容与作用。题干中“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说明无论奴隶还是奴隶主都得遵循法律的规定。古罗马法律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但在一定能够程度上调和了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维护了正义,A、B项错误;D项从材料上没有体现。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本题以对《罗马法》中记载的案例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关于罗马法,高考多用新情境、新材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命题,考查罗马法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原则。 19.《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 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 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 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材料“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材料主要说的是用法律来维护皇帝的权威,并非强调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排除A。B、C本身说法错误。答案为D。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20.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 A. 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B. 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C. 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D. 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理解。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逐渐丧失实权,最终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材料中英王出席对外活动正是象征性地行使其国家元首职责的体现,A表述错误,英王当今不能左右政府,C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是由首相领导的内阁来执行,D英王象征性的代表国家出席外交活动与英国有关,故B符合题意。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点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效仿的基本模式。尽管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其依然是国家元首,拥有行使国家元首职责的权力,象征着英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对英国国家和国民而言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21.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分权制衡,①中中央政府是有很大权力但是地方在不违背中央前提下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双方之间取得权力平衡②三权之间存在着制约平衡③参众议院在选举办法和不同行动原则上相互制约,④总统任命内阁,体现不出权力制衡,排除。 22.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不断扩张满足了发展需要 B. 政策措施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C. 铁血政策铲除了发展障碍 D. 社会稳定提供了发展前提 【答案】B 【解析】 【详解】“不断扩张”不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特征,故A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通过《1875年宪法》最终在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政局相对稳定,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发生,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制定的政策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长时间的存在发展。故B项正确。“铁血政策”是德意志统一的政策,故C项错误。“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说明法国社会保守势力仍然非常强大,社会并不稳定,故D项错误。 23.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 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 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 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 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近代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权力受制于皇帝,但宰相对皇帝任命的内阁拥有控制权。 24. 图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A. “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 B. “帝国议会是 ‘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 “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 “现在有效恶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图能力,批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专制本质。这个图应该理解成德国政体中残留封建残余的东西,这个树枝就是象征专制的,自以为不能丢弃的东西。图片信息我们自由派绝不据掉我们坐着的树枝。为什么不据掉?因为坐在树枝上,据掉自己就将掉落。图片的寓意是议会被君主操纵,反对君主无疑是自寻死路,暗喻议会没有权利,反映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专制本质,B符合题意,故选B。俾斯麦在1862年9月被任命为宰相兼外交大臣后公开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用铁与血。材料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建立,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C项强调世俗王权与神权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排除C。D项是对德国体制的赞许而不是讽刺。排除D。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关于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从命题角度上看,德意志统一战争的目的和德意志代议制进步性和局限性仍是高考命题重点;从题型上看用选择题考查可能性大,多种形式的材料解析逐渐增多;从内容上看,应该掌握德意志统一、1871年宪法内容和影响,注意把启蒙思想、德日代议制、英美代议政治、工业革命、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探索等内容结合思考;在复习时可与热点联系起来:世界政治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世界政治文明的选择是各国的国情决定的,应尊重世界其他各国的文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答案】(1)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 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4)认识:官僚体制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维护国家的稳定);强化了皇帝的专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解析】 【详解】(1) 材料中“封建”古代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其特点有:①周王与诸侯以“土地”和“义务”为联系纽带;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③以宗法制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④分封的对象多元化,同姓为多而且都在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 (2)材料“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说明王室的衰落;“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说明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根据所学知识秦朝破解这一困局的方法是“废分封,行郡县”。 (3)根据材料“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可知官僚体制代替了贵族体制;材料“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说明官员任免方式由世袭变为任命;材料“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表明地方不再分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注意从正反两方面评价。官僚体制一方面维护了国家稳定,加强中央集权。另外一方面却强调了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是中国长期滞留于封建社会的政治原因。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 材料二梭伦组建民众法庭,将贵族法庭的大多数职权转归民众法庭,贵族法庭主要负责宗教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陪审员不分等级,一律通过抽签产生。诉讼案件首先通过陪审员审查,然后由法官判决,但法官判决后,陪审员仍可起诉。审案时采用投票表决方式,所有公民都有控告和上诉权利。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可以获得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2)分析材料二的措施对当时雅典法制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 (3)以上材料对当今民主法制建设有何重要启示? 【答案】(1)信息:雅典公民可以通过“陶片放逐法”弹劾不法官员;民主程序简便易行,具有保密性原则;流放国外是惩治罪犯的重要手段;国家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雅典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作用:设民众法庭,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实行陪审员制,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抽签和投票表决方式,更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防止司法腐败。 (3)启示: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要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用制度遏制腐败;法制的前提是民主;法律必须体现“公众意志”,要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只有让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概括归纳历史信息有:陶片放逐法,国家保护私有财产;雅典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结合材料 “梭伦组建民众法庭,将贵族法庭的大多数职权转归民众法庭,贵族法庭主要负责宗教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有利于打破贵族对司法的垄断。“实行陪审员制”使平民权力扩大;“审案时采用投票表决方式,所有公民都有控告和上诉权利。”有利于保障公平的实现。 (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从法制、民主公平监督等方面总结。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 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二美国是一个宪政民主共和国,以宪法为最高准则,实行三权分立。其中国会拥有立法的权力,但它无权执法;以总统为首的政府机关负责行政,拥有执法的实权,但它既不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也不能凭借主观想法任意诠释法律;法律和宪法的解释权在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负责。 材料三法国的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法国总统和美国总统的权力有何不同? 【答案】(1)变化: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 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工人运动的推动。 (2)法国总统有创议法律之权,而美国总统无此权限;法国总统的行政权受到内阁的限制,而美国总统拥有完全的行政权;法国总统向议会负责,而美国总统向宪法负责。 【解析】 【详解】(1)根据题干“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可知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再根据题干“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可知民主权利的范围不断扩大,由贵族阶层垄断,到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原因要结合时间从多角度展开,如“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等,再加以归纳。 (2)根据材料二、三,法国和美国的总统在权力上的不同可以从法国总统有创议法律之权,而美国总统无此权限;法国总统的行政权受到内阁的限制,而美国总统拥有完全的行政权;法国总统向议会负责,而美国总统向选民负责等方面来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