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60分)和第Ⅱ卷(40分)总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60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A. 分封制开始出现 B. 阶级矛盾尖锐 C.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D.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 《礼记.礼运篇》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文中的“制度”是指 A. 礼仪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井田制 3.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上述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 王室的衰微 B. 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C. 分封制的崩溃 D. 阶级矛盾的尖锐 4.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5. 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A. 男尊女卑思想 B. 专制王权的影响 C. 个人主义心理 D. 家族宗法观念 6.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这句话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 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7. 秦王嬴政灭六国后,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为一,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嬴政这一做法 A. 意在限制相权 B. 具有宣扬功业色彩 C. 意在寻求统治依据 D. 企图保证皇位世袭 8.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室的生活事务,宗正管皇室亲属。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分工细致,相互协作 B. 家国一体,皇权至上 C. 相权扩大,威胁皇权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9. 秦统一中国后,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垂直管理”的具体含义是 A.所有官员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命 B. 官僚政治从此取代贵族政治 C. 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由此确立 10.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 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 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11. 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 ,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方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对应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 郡国并行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2. 西汉推恩令,北宋知州担任地方长官,元朝行省制度等措施的实行,本质上反映了 A. 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 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C.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3.朝廷凡有军国大事,则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封驳,尚书省受而行之,该“朝廷” A. 北魏 B. 唐朝 C. 明朝 D. 元朝 14.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 品行、才学 B. 家庭背景 C. 个人声望 D. 考试成绩 15.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16.“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直接原因是明代 A. 废宰相权分六部 B.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C. 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17.有学者指出,明代的内阁“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 这表明明代内阁 A. 不是法定机构, B. 是皇权附属物 C. 未受士人重视 D. 阁臣权力有限 18.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9.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 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 内阁机要事物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20. 对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档案中没有明确的最初建制年份记载,官修史书与私人记录各执一词。这最能体现出军机处的特点是 A. 机密性 B. 高效性 C. 集权性 D. 临时性 21.“(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商业上自由平等理念影响了政治理念 B. 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C. 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D. 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理念形成 22.如果当时你是雅典城邦中最支持梭伦改革的人,那么你最有可能是 A.贵族 B. 新兴工商业者 C.外邦人 D. 奴隶 23.“投票者在陶片上写上他所希望放逐的公民的名字,然后将写好的选票正面朝下,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材料反映的事件最早出现在 A. 梭伦改革时期 B.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C. 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D. 马其顿王国统治时期 24.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政治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 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 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 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D. 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25.古代雅典政治中,最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十将军委员会 D. 执政官制度 26.《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债务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至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为奴隶。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 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调整了个人财产的纠纷 C. 保护罗马所有人的私有财产 D. 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27.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 A. 罗马公民之间 B. 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 C. 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 D. 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 28.罗马帝国颁行的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 规定的内容不同 B. 适用的范围不同 C. 制定的依据不同 D. 量刑的标准不同 29.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原则。这说明罗马法 A. 减少诉讼案件 B. 维护贵族利益 C. 注重法律程序 D. 强调证据作用 30. 在古罗马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有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理发师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人。这表明罗马法 A. 有利于调节矛盾,规范行为 B. 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 完全是维护奴隶主和贵族利益 D. 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第Ⅱ卷 (40分) 非选择题 (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明代之前的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史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君权”与“相权”关系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界定“相权”的权限(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5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5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制)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 ......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公元前5、6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除外)。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什么是民主》 材料二 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各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摘编自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三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 ,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法学家耶林格《罗马法的精神》 (1)材料一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根据材料一,指出对参加公民大会者的限制。这种限制说明了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5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法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分)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答案 1——5 DCCCD 6——10 DBBCC 11——15BDBAC 16——20 ABDBD 21——25 ABBDA 26——30AABCA 31.(1)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或宰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 (2)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君权逐渐加强,相权渐趋削弱,直至宰相制度被废除。地方权利逐渐削弱,中央权利逐渐加强。 32.(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33.(1)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限制:参加者是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剥夺了公民权。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具有阶级的局限性。 (2)因素:政局稳定与领土扩张;民族交往与平等;商品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平等权利的发展。 (3)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 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