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新疆班) Word版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新疆高二历史期中试卷(选修) 命题人:陈扬 审核人:陈扬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 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 清净无为 B. 兼爱非攻 C. 仁政治国 D. 以法治国 2. 有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时,儒学家开始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儒家内部出现了第一个神学家。这种观点认为: A. 汉武帝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 B. 汉代经学神秘化趋势明显 C. 董仲舒彻底否定了先秦儒学 D. 汉代儒学家重视考据、训诂 3. 有位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做个人”,重要的是首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4. 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5. 儒家思想的许多积极部分不仅对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民族所包容,被世界所推崇。这表明 A.儒家思想已成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 B.世界文化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C.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会走向统一 D.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6. 历史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① 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④屈原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7.《贞观长歌》是我国当代著名电视剧,塑造了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开国功臣魏征、房玄龄等杰出人物形象。下列有关虚拟景象,有可能出现在该电视剧中的是 A.唐太宗聚精会神阅读《西游记》 B.御书房里悬挂着《清明上河图》 C.宰相房玄龄用楷书撰写政事奏折 D.魏征高声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 8.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 设议院,开国会 9.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A. 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 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 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 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10. 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一文,他认为“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下列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 B.完全排斥西方文明 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D.全面继承洋务思想 11.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②“中华 (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③ 12. 某文件宣称:“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必不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借以破坏民国。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3.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14.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我们所面临的世纪和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他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这里的“新的高度”是指提出了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D. 科教兴国 15. 学校举办《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眸》成就展,下列图片可以入选的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 B.载人航天飞船 C.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D.原子弹爆炸成功 16.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③颁布《义务教育法》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 黑格尔曾说: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不确定的,其中还包含人特殊的规定:人要把自己当作目的,这里面包含着特殊的东西。黑格尔的观点,着重指出了智者学派 A.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世界 B.没有统一的道德观 C.具有初步人文主义思想 D.否定了众神的存在 18. 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瑞士]雅各布·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 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 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 危机封建君主统治 D. 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19. 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 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 20.“人民拥立国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自由,而不是去做他的奴隶,……一旦人民可以把他撵下台,他就不能抱怨人民使用暴力。……只靠暴力维持的,只有用暴力来推翻。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按照自然法则发生的。”发表以上言论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康德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第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60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1.(13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体现其重要的社会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主编者《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会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过程中被“化”掉……从历史上看,儒家曾不断吸取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儒家文化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作为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着的。 ——郭齐勇《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世界观?(2分)从理论来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点。(2分)董仲舒的“道”与先秦道家的“道”在内涵上有何区别?(2分) (2)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2分)依据材料二,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2分)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应怎样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3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 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2分)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推广其成果”?(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 。(3分) 23.(13分)19世纪中期以来,“师夷长技”思想、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康有为揭橥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 2003年第6期 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代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其认识的局限性。(4分) (2)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能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原因。(3分) (3)材料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此观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轨迹。(2分) 24.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三种观点: 观点一: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马克思主义现在只能是,将来也永远只能是国际主义的学说。 观点二:着重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把握它的唯物辩证法,并且必须精通他们自己的所专门研究的科学部门中已有的成果,以达到中国各门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化。 观点三: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另一方面,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孔朝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研究》 材料二:在武装群众的工作中,必须对于工业城市的无产阶级加以最大的注意,绝不能把工人阶级的武装暴动看成对于乡村游击战争的简单响应或补充。谁不懂只有工业城市是暴动的组织中心,谁不懂只有无产阶级是暴动的领导力量,谁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暴动策略丝毫也不懂。 ——《王明言论选集》 材料三:“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三种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问题上的区别。(3分) (2) 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王明和毛泽东的观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分)他们的不同观点的依据分别是什么?(2分) (3) 材料三中的观点与材料一中的哪个观点是一致的?为什么?(3分) 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罗塔戈拉最著名的哲学名言就是在《论真理》中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他的这些话触怒了一些保守的雅典人。他的著作从抄录收藏的人那里收集起来,在广场上当众烧毁。他自己也被驱逐出城邦。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二: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右图是一位匠人在修复挖掘出的残破雕塑。)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普罗塔戈拉名言的意义。(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3分) (3)材料三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4分)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有了什么显著的发展?(2分)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新疆高二历史期中试卷(选修)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60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1.(1) (2) (3) 22.(1) (2) (3) 23.(1) (2) (3) (4) 24.(1) (2) (3) 25.(1) (2) (3)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新疆高二历史期中试卷(选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B D D C A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C B D B A D D 二、非选择 21.(13分) (1)世界观:天不变、道亦不变。(自然界不变化,则伦理道德不变。)(2分) 特点:以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学,形成新的儒学体系。(2分) 区别:道家的“道”是指世界万物的本原(自然法则),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董仲舒的“道”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社会法则)。(2分) (2)理学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分) 表现: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注重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2分) (3)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时俱进,不断半富自身内涵;发挥精神引领作用。(3分) 22.(10分) (1)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任答2点,共2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更适合市民的需要);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文人对文学艺术的创新)。(每点1分,共3分) (2)原因:农耕经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商业的影响力小。(2分) (3)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农业经济的落后;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 23.(13分) (1)核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 局限性: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导致其难以挣脱传统。(或不主张变革社会制度,继续维护封建统治)(2分) (2)原因:儒家思想的与时俱进;自身的儒学教育;现实社会的需要。(3分) (3)观点:只要引进西方民主、科学,就可以救国。(2分) 评价: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但存在着绝对肯定西方的偏激看法。(2分) (4)轨迹:向西方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器物—制度—思想)(2分) 24.(11分) (1) 观点一: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 观点二: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学术界; 观点三: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3分) (2) 相同:都主张暴力革命。(1分) 不同:王明主张城市中心;毛泽东主张农村包围城市。(2分) 依据:王明是照搬苏联的经验;毛泽东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2分) (3) 与观点三一致。(1分) 因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且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的。(2分) 25.(13分) (1)这句名言肯定了人的价值,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它适应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需要,促进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 (2)文化现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或文艺复兴)。(1分) 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及发展;人们反对禁欲,开始追求世俗乐趣;没有成熟的文化以取代教会文化。(任答两点给2分) 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1分) (3)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知识的进步;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4分) 发展:由崇拜人性到崇拜理性,抨击封建专制,主张构建“理性王国”。(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