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0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题型突破(课件)(102张)
题型突破 选择题突破 第一步 审题干 —— 定时空、找关键 题干包含了解答试题的基本信息和问题的限制条件 , 是解答试题的基础 , 正确解读题干的有效信息和问题的限制条件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一、时空定位 : 任何历史事件都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 从这一意义上讲 , 历史过程不可重复 , 历史事件之间只有相似 , 没有相同。正确定义历史时空是解答试题的基础 , 可以迅速建立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1. 时间定位 (1) 当出现具体的时间时 , 一定要注意其背后的隐含背景。解答试题要根据这一具体时间 , 迅速与相关背景知识建立联系 , 寻找可能的答案 , 然后根据选项进行筛选。 【 典例 】 ( 2017 · 全国 Ⅰ 卷 ,31 )1990 年 , 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 , 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 , 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 , 从那时候起 ,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 , 该报告的主旨是 ( )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关注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特点。1990年,中国的改革进入关键期,是否继续深化改革,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舆论争论的焦点,据此背景分析材料信息,由 “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 可知其主旨为发展市场经济,C项正确。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为了说明 “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 的正确性,不是 “ 主旨 ” ,A项片面。材料描述的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不是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中没有论述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D项错误。 (2) 阶段性时间也是高考试题中时间信息出现的重要形式。解答试题首先应该分清段时间与点时间 , 段时间提供社会背景 , 点时间提供具体原因 ; 其次 , 段时间往往与社会趋势联系在一起 , 一般答案较为宏观。 【 典例 】 (2016 · 海南卷 ,7)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 , 被世人称颂 , 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 , 其后不断加封 , 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 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 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 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 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解析 :C 自西汉武帝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以来,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关羽的忠、义等个人品德,契合儒家思想及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也日益加强,关羽作为忠义的化身,也渐趋被神化,C项正确。关羽的个人品德、皇帝的好恶、民众的信仰均只是关羽被 “ 神化 ” 的某一方面原因,A、B、D三项错误。 (3) 模糊时间 : 题干中没有确定的时间的试题 , 判断时间可能就是答案 , 发现反映时间的关键词就成为解答试题关键。 【 典例 】 (2015 · 全国 Ⅰ 卷 ,29) 《 申报 》“ 时评”栏目曾评述说 :“ 今之时局 , 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 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 , 皖直交斗 , 滇蜀不靖 , 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义和团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解析 :D 太平天国时期 , 除太平天国政权控制区域外 , 并不存在中央政府对地方失控的现象 , 而且 , 直隶、云南、四川也不是太平天国政权控制的范围 ,A 项错误 ; 义和团运动时期 , 不存在地方互相争斗 ,B 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只存在南北对抗 , 不存在地方政权之间相互争斗 ,C 项错误。 “ 南北相攻 , 皖直交斗 ” 是关键信息 , 反映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军阀之间的割据混战 , 由此可以判断答案为 D 项。 2. 空间定位 : 空间地理位置是历史概念内涵的重要内容 , 不同的地理位置对应着不同的历史发展特点 , 正确判断地理空间也是解答试题的关键。 (1) 地区历史发展特点认知 : 地区不同 , 历史发展的特点差异很大 , 比如 , 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等。 【 典例 】 (2015 · 全国 Ⅰ 卷 ,30) 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 , 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 :B 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 , 与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合 ,A 项错误 ;1933 ~ 1937 年 , 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 , 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 ,B 项正确 ; 国民政府 “ 围剿 ” 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 , 与豫北、晋北、绥东等无关 ,C 项错误 ; 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 , 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 , 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 ,D 项错误。 (2) 国家历史特征发展认知 : 历史发展虽然有一些共同的规律 , 但是 , 这些规律是粗线条的 , 各个国家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特色 , 掌握这些国家特色 , 也是空间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典例 】 (2014 · 全国 Ⅱ 卷 ,33) 有人描述 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 , 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 , 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 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解析 :A 从时间信息(19世纪初)和空间信息(英国)考生很容易联想到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实质上是人类历史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飞跃,是生产方式的一种革命性变革,材料反映的是手工生产衰败的情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A项正确。 二、关键词的区分 : 关键词中的“关键”是从解答问题的角度来说的 , 也就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之处 , 判断这些关键词可以说是一种方法 , 但更多的是一种能力。 1. 能够直接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的信息是关键词。 【 典例 】 (2017 · 全国 Ⅰ 卷 ,24) 周灭商之后 , 推行分封制 , 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 , 都朝歌 ( 今河南淇县 );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 , 都奄 ( 今山东曲阜 ); 封召公奭于燕 , 都蓟 ( 今北京 ) 。分封 (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 :A “ 推行分封制 ” 是关键信息,这一信息使考生直接联系到所学知识,分封制扩大了周人的统治范围,卫国、鲁国、燕国都是姬姓贵族,伴随着他们被分封到各地,周文化成为全国的主流文化,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A项正确。分封制下,周王尚未形成专制的权力,不能对地方进行直接的控制, B、C两项错误。确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的是宗法制,D项错误。 2. 解题的关键信息或条件可以称为“关键词”。 【 典例 】 (2017 · 全国 Ⅱ 卷 ,30) 抗日战争胜利后 , 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 , 成员达 404 万人 , 占根据地总人口的 27%; 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 1% 左右 , 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解析 :D 题干中的 “ 抗日战争胜利后 ” 是关键词,它直接引领答案向国共两党斗争的方向寻找。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党员人数迅猛增加,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实力的增长,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革命工作重心转移的内容,且其重心依然在农村,故A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增加,而不是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故C项错误。 三、解析复杂句 : 大部分选择题的材料都是复杂的 , 信息是凌乱的 , 提取其中的主旨并不容易 , 对这些主旨信息的评价难度更大。 1. 结论 ( 主语 ) 是复杂句的核心 , 也是解答试题的关键。 【 典例 】 (2016 · 海南卷 ,17) 1903 年 ,《 大公报 》 刊文称 :“ 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 , 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 , 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 , 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 ) A. 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 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 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 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解析 :D 材料表明中国江南之新学国民一方面剪辫发称自由讲民主,另一方面又假装辫发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相反的价值取向。这一现象体现了旧制度下人们的社会观念难以真正改变,D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被废,且从材料中也得不出A项结论;材料并未涉及科举考试内容,B项材料无体现;C项说法错误。 2. 直接引用历史人物的引语 , 要注意该人物的身份、立场、话语场合 , 作为导向答案的依据。历史人物必然带有个人的阶级、情感、立场、时代特征。 【 典例 】 (2017 · 全国 Ⅲ 卷 ,35) 20 世纪 70 年代初 ,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 , 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 , 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 , 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 , 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 , 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解析 :A 20世纪70年代初,作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首先考虑的是解决美国存在的问题,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严重的经济 “ 滞胀 ” 局面,根据所学和材料信息可知,尼克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政府要放松对社会经济的控制,这是新自由主义的表现,答案为A项;B项是对材料局部信息的误读;C项与材料的主旨相悖;D项错在 “ 恢复 ” 一词,材料突出的是适度减少国家干预。 3. 巧用联词 : 并列连词 ,“ 同时”“和”等一般表示答案要选择全面覆盖题干信息 ; 转折连词 ,“ 但是”“然而”“而”“不过” , 一般强调连词后面信息 , 也是答案指向 ; 因果连词 ,“ 因为”“由于”“是故”“所以”“以致”等 , 用“因”答案一般指向“因” , 用“果”答案一般指向“果”。 【 典例 】 (2016 · 全国 Ⅰ 卷 ,32)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 , 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 , 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 , 但却从来没有消失 , 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 , 罗马法 ( )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 :A 材料运用了联词 “ 虽然 …… 但 ……” , “ 但 ” 后面的词要高度关注,实际上是问题的答案。材料认为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罗马法属于大陆法系,A项正确。欧洲近代是民主社会,而罗马是专制社会,两者的行为规范有质的差别,B、C两项错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法律和反封建斗争产生影响,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D项错误。 四、标点符号特殊作用 : 括号、引号、分号、破折号、省略号都对于解读题干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括号是对有效信息的解释或者强调 ; 引号表示强调或者特殊含义 ; 分号表示两个以上的信息 ; 破折号表示解释或转折 ; 省略号表示其后内容不可忽略。 【 典例 】 (2016 · 全国 Ⅰ 卷 ,26) 史载 , 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 , 有人问他原因 , 他说 :“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 …… 偶有误失 , 史官必书之 , 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 :A 省略号前仅仅是提出了问题 —— 帝王不容易,省略号后给出了答案 ——“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 。帝王忌惮因为失误被史书记载,而做事谨慎,A项正确。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重史的传统有利于封建皇帝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之一,不能本末倒置。史官有秉笔直书的,也有寡廉鲜耻之徒,并不一定全部真实可信,因此,B项的 “ 全都真实可信 ” ,C项的 “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 都是绝对化的表述,B、C两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宋太祖 “ 不乐 ” 是因为不 “ 容易行事 ” ,并非史书记录其真实的言行,D项错误。 第二步 析选项 —— 快排干扰项 干扰一 添枝加叶 “添枝加叶”原来是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 , 为了夸张渲染 , 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是指命题者在题干或选项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 , 使观点趋向绝对化。 【 典例 】 (2017 · 全国 Ⅲ 卷 ,34) 1953 年 , 苏共中央决定 , 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 , 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 , 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 , 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 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 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 :A 本题的C项属于典型的添枝加叶,苏联的上述措施虽然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但是, “ 消除 ” 明显表述绝对,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是在计划经济的范畴内改革,没有触动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D项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实现。 干扰二 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原意是好像对 , 实际上并不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 , 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语境组成干扰项 , 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 典例 】 ( 2014 · 全国 Ⅰ 卷 ,27 ) 据记载 , 清初实施海禁前 ,“ 市井贸易 , 咸有外国货物 , 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 , 因而各省流行 , 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 :A 由题干中 “ 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 ” 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A项正确;B项是较为典型的似是而非干扰项,外国银钱在中国流通,受中国人控制,当时,中国还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些钱也不一定作为资本出现,无法干扰中国的资本市场,B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D项错误。 干扰三 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原意是回答的不是所问的问题。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 , 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选项作为干扰项 , 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 , 就会误选。 【 典例 】 ( 2015 · 全国 Ⅰ 卷 ,35 ) 世界银行在 1968 年的贷款项目为 62 个 , 贷款总额为 9.5 亿美元 ;1981 年贷款项目为 266 个 , 贷款总额为 124 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 A. 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 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 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 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解析 :A 世界银行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重建,主要贷款投放在了西欧和日本。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完成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大量亚洲、非洲国家独立,于是世界银行将援助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A项正确。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但与世界银行的贷款规模无关,属答非所问。世界银行的本金主要来自美日欧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银行贷款数量的增加说明了这些国家财富的增长,不能说明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而材料反映的是1968~1981年世界银行贷款的变化,D项错误。 干扰四 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 , 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也称为“偷梁换柱”“以假乱真”“混水摸鱼”等。解题方法主要是找准材料里的关键信息 , 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选项内容是否偷换材料所表达的概念 , 若偷换 , 大胆排除。 【 典例 】 (2015 · 全国 Ⅱ 卷 ,30) 1938 年 , 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 发行“联银券” , 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 ; 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 , 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 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 转嫁战争负担 C.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 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 :B 材料中日本发行的金融产品都是在沦陷区,A项将其修改为国统区,是较为典型的偷换概念。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 “ 联银券 ”“ 军用票 ” 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B项正确;流通 “ 联银券 ”“ 军用票 ” 的地区是敌占区,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制,D项错误。 干扰五 因果倒置 在这类题目中 , 命题者将原因和结果倒置 , 以混淆视线 , 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 , 把握各种现象之间 , 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关系。 【 典例 】 ( 2015 · 全国 Ⅰ 卷 ,24 )《 吕氏春秋 · 上农 》 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 , 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 :A 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导致土地产量增加的原因,而不是土地产量增加的影响,C项是典型的因果倒置。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B项错误。农业收益增加是推动土地兼并的主要动力,因此,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土地兼并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大土地所有制,D项错误。 干扰六 以偏概全 在这类题目中 , 命题者设计的选项常以局部代替全部 , 以部分代替整体 , 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有意用片面的说法制造全面的假象。解答试题时注意找准并读懂题干的信息 , 看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 若不全面 , 加以排除。 【 典例 】 ( 2013 · 全国 Ⅰ 卷 ,24 ) 在周代分封制下 , 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 , 战国时期 , 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 , 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 ; 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 , 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C 材料虽然说东方六国等级差别明显,但是,是否严格根据材料无法得出,D项是较为典型的以偏概全。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强化了君主权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分封制建立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基础之上,经济发展是导致分封制崩溃的根源,这样很容易排除A项。分封制度的等级规定并不能体现君主集权,B项可排除。 非选择题突破 一、 41 题突破 —— 概括能力 【 方法解读 】 归纳概括能力是将历史过程由具体到宏观、由繁杂到简略的能力。是历史学习深入浅出的过程。高考考查主要包括 : (1) 对新材料的归纳概括 : 这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 , 高考考查的主要形式 , 要求考生归纳材料的观点 , 概括材料的目的和观点。 (2) 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 : 很多高考试题以新的角度提出问题 , 要求考生归纳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 归纳概括历史概念 : 要求考生详尽地归纳概括一个历史概念的背景、内容、特点、性质和影响等 , 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考向示例 ( 2017 · 全国 Ⅲ 卷 ,40, 节选 )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 1602 年 ,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 , 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 , 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 1608 年 , 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 : “ 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 , 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 , 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 1621 年 , 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 , 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 , 并于 1624 年侵占台湾南部。 1642 年 , 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 陈孔立主编 《 台湾历史纲要 》 解析 : “ 历史背景 ” 根据材料时间17世纪初,很容易判断出国际背景为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再从当时中国与荷兰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具体背景; “ 目的 ” 根据材料 “ 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 得出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结合所学荷兰进行殖民扩张的有关史实可得出建立殖民据点,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答案 : (1) 历史背景 : 新航路开辟 , 殖民扩张 ; 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 ; 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 ; 明末战乱之际 , 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 : 建立殖民据点 ; 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 , 攫取高额利润 ; 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即学即练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 中国古代传统战略文化思想是以民为本、文武并用。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君主执政的目的应是 “ 以君保民利民 ” , 其执政理念则应该表现为 “ 民为邦本 , 本固邦宁 ” 。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 , 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财富 , 而是坚持 “ 与民休息 ”“ 以农为本 ” 的政策 , 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在与邻国的关系上 , 从不主动侵扰、扩张和掳掠 , 而是以尧帝确立的 “ 协和万邦 ” 思想为主导原则 , 以孔子的 “ 天下大同 ” 为理想目标。 —— 唐尧 《 论中国古代盛世时期的战略文化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中国古代盛世时期战略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解析 : “ 特点 ” ,根据材料中 “ 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 ” 和 “ 坚持 ‘ 与民休息 ’‘ 以农为本 ’ 的政策,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 ” 得出重视民本和以农业为本;根据材料一中 “ 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财富 ”“ 以尧帝确立的 ‘ 协和万邦 ’ 思想为主导原则 ” 得出对外是和平交往,以 “ 协和万邦 ” 思想为主导原则,根据材料一中 “ 以孔子的 ‘ 天下大同 ’ 为理想目标 ” 得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 影响 ” ,结合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以及近代成为我国落后的根源;现代则为我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答案 : 特点 : 以国内治理为主 , 民本、农本等思想影响深远 ; 对外力主和平交往 , 以“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 , 以“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 ;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 战略文化具有连续性。 影响 : 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小农经济发展和儒家思想的传播 ; 有利于边疆稳定 , 推动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的构建 , 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 ; 导致天朝上国、闭关锁国等观念产生 , 引发战略文化的僵化 , 致使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屈辱 ; 为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 41 题突破 —— 比较能力 【 方法解读 】 比较型试题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进行比较分析。试题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词语出现。解答比较型试题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 (1) 审 , 仔细审题 , 明确试题的要求 , 注意试题要求比较的角度 , 是考查两者的区别 , 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 , 或者是考查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 联 , 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 , 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 , 并进行对比。 (3) 比 , 对两者同一性质的内容进行比较 , 逐条归纳出两者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 考向示例 ( 2016 · 全国 Ⅲ 卷 ,40, 节选 )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 , 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 , 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 年 , 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 , 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 , 在家接受救济 ; 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 , 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 ; 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1834 年 , 新济贫法规定 , 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 “ 贫民习艺所 ” , 才能得到救济 , 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 陈晓律 《 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 解析 : 近代西方救济制度在教材上并没有相关的内容,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归纳;现代西方的福利制度是教材的主干知识,需要牢固记忆。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社会救济援助的范围,都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两者一脉相承,这是两者的相同点,试题本质上是要求回答现代福利制度对近代救济制度的发展。解答时可以抓住 “ 发展 ” 这个关键词,从救济的实施者、救济的受益者、救济的力度和范围等角度寻找相关的信息,组织答案。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 ,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答案 : (2)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 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 福利种类众多 ; 覆盖面广 , 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即学即练 ( 2017 · 湖北黄冈一模 )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从 1405 年到 1422 年 , 郑和已经完成了六次 “ 下西洋 ” 的航海活动 , 有众多的发现 , 并且将所经历地区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作了十分详细的记载。永乐二十二年 (1424 年 ) 七月 , 明成祖病逝 , 皇太子朱高炽继位 , 是为仁宗。仁宗认为下 “ 西洋 ” 是 “ 劳民伤财 ” , 听信了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建议 , 曾一度 “ 罢西洋宝船 ” , 废止此项活动 , 甚至连所存的有关档案资料 , 也予以焚毁。直至宣宗六年 (1431 年 ) 十一月 , 才得以实现第七次下西洋。到达了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归来时已是宣宗八年七月初七日 …… 宣宗九年 , 郑和病逝。就在这一年 , 其副使王景弘又组织了第八次 “ 下西洋 ” 的活动 , 但其声势和规模都远不及前七次了 , 下西洋活动接近尾声。 —— 李楠主编 《 中国通史 》 材料二 哥伦布多次航行到达美洲 , 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为他的航海活动没有能像达 · 伽马那样带来西班牙人所需要的黄金和香料 , 所以西班牙人大骂他是 “ 江湖骗子 ” 。尽管如此 ,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仍然兑现她对哥伦布的承诺 : 给哥伦布以 “ 航海司令 ” 的头衔、 10% 的战利品回报 , 以及将他发现的地区的总督权过继给他的后代。西班牙人也开始在美洲大规模殖民、发展贸易、开采矿产 …… —— 百度百科 解析 : “ 共同点 ” ,需要联系所学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从支持力量、航海成就、现实中的阻碍因素等来比较即可;结果不同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郑和因为财力无法支持,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停止,哥伦布则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由此升华到各自所处的社会形态、思想状态和阶级属性,就能将原因说得很清楚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哥伦布与郑和航行的共同点 , 并分析两人航海结果不同的原因。 答案 : 共同点 : 都得到了皇室以及国家的全力支持 ; 都多次远航 , 并且有一系列重大发现 ; 都引起了人们的非议。 原因 : 郑和下西洋基本上不带经济目的 , 在耗费大量钱财以后 , 在国家财力无法支持的情况下 , 只能停止航海活动 ; 哥伦布的航海经济目的非常明确 , 需要得到黄金和香料 , 通过贸易取得商业利益 , 对利益的追求刺激了航海活动的继续进行 ; 从根源上讲 , 两人航海的差异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差距 ,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决定人们耻于讲究利益 , 而欧洲商品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 推动着人们在全球范围内探寻未知的世界 , 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三、 41 题突破 —— 分析评价能力 【 方法解读 】 分析评价能力是历史试题中最常见的考查形式 , 也是史学能力的基本内容 , 解答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观点明确、把握方向 : 考生自己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赞成哪种观点 , 很多考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观点 , 答案当然一塌糊涂。 (2) 史论结合、证据有力 : 明确观点后 , 支持或者否定这一观点需要证据 , 这些证据来源于两个方面 , 一是所学知识 , 二是试题所给材料 , 无论来源于哪一方面 , 证据必须要与观点高度统一。 (3) 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 任何论证批驳型试题的答案都不是一个方面 , 在进行论证时要注意表述的层次和角度 , 比如“对内、对外” ,“ 政治、经济、文化”等等 , 解答试题前应先设计论证的角度。 考向示例 ( 2016 · 全国 Ⅰ 卷 ,40, 节选 )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 , 康有为认为 , “ 西北诸省土旷人稀 , 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 , 人迹既少 …… 早谋移徙 ”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 , 有人认为 , “ 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 , 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 , 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 ” ; 至于工业化一途 , 因需要大量投资 , 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 , 解决人口问题的 “ 治本方法 ” 是 “ 迟婚与节育 ” 。 —— 据 《 康有为全集 》 等 解析 : “ 主张 ” 概括材料即可, “ 评价 ” 是难点,需要进行辩证地分析。既要对近代学者的主张进行整体评价,也要对每一位学者分别进行评价。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 , 并加以简要评价。 答案 : (2) 主张 : 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 ; 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 ; 增加耕地 , 改良农业生产 ; 节制生育。 评价 : 可以总体评价 , 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 : 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 , 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 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 : 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 , 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 ; 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 , 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 ; 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 , 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即学即练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大事记 1924 年 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帝废约运动。 “ 不平等条约 ” , 作为一个被赋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 , 在此前报刊上使用不多 , 此后广为传播 苏联宣布放弃原沙皇俄国的在华租界 1927 年 英国水兵在汉口杀害庆祝北伐胜利的群众 , 激起大规模反英运动 , 国民革命军和工人纠察队进入英租界 , 实行接管。此后 , 九江英租界也被收回 1941 年 日本对美国、英国宣战 , 日本占领各国在华租界 1943 年 签订 《 中美新约 》《 中英新约 》, 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 解析 : “ 评述 ” 历史过程, “ 叙述 ” 是基础, “ 评论 ” 是升华,其内容需要指出某一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因此, “ 评述 ” 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设问要求。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 评述中国收回租界的历史过程。 答案 : 评述 :1924 年 , 国共合作 , 国民革命兴起 , 推进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社会运动 , 社会主义苏联率先主动放弃在中国的租界。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中国军民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全面抗战开始后 , 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激化 , 西方国家丧失对在华租界的控制。中国人民坚持抗战 , 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的贡献 , 美英等国同意放弃租界等其他各项侵略特权。中国人民通过努力奋斗捍卫了民族的权利。 四、 42 题突破 —— 观点论证类 【 方法解读 】 1. 试题特点 (1) 此类试题评价论述的不是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概念 , 而是主观性很强的历史观点。此类题常见的三种设问类型 : 多个观点任选一种观点论述型 ; 依据所给材料提取 1 ~ 2 个信息并进行论证型 ; 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写一篇短文型。 (2) 此类题型往往独立设计题目或是材料题中设问的最后一问 , 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向 :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 (3) 本类型试题给定的信息不一定丰富 , 需要借助所学知识 , 运用一定的历史观对材料观点进行评价 , 重点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能力。 2. 解题方法 (1) 归纳选定观点 : 阅读所给材料 , 概括归纳材料中包含的几种观点。如果是两个以上观点的 , 要选择其中一个。如果仅有一个观点 , 就以此观点展开论述。选定论点时要直接明了 , 不能出现不选定观点而直接论述的现象。 (2) 评述论证观点 : 在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基础上 ,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 , 从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现象、历史观点 , 以从容与平和的心态 , 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3) 组织答案 :“ 史由证来 , 证史一致”“论从史出 , 史论结合”。 考向示例 ( 2012 · 全国课标卷 ,41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 “ 冲击 — 反应 ” 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 , 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 ; 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 , 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 见图 ) 。 解析 : 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是标准的观点评价性试题。此类试题的答案一般包括:判断(正确或者错误)、论证(举出例证)、评价(观点的实质)。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第一、观点与例证不统一,不能自然衔接;第二、很少有考生指出观点的实质,本题材料中的观点实际是一种文明史观,是文明史观对中国近代史的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评析“冲击 — 反应”模式。 ( 要求 : 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 , 观点明确 ; 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 , 史论结合 ) 答案 : 示例一 : 若赞成“冲击 — 反应”模式 , 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 , 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 (“ 冲击” ) 后 , 中国人如何从器物 — 制度 — 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示例二 : 若反对“冲击 — 反应”模式 , 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 , 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 , 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示例三 : 若认为“冲击 — 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 , 则可以从示例一与示例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 , 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 , 从内因角度给予否定。 即学即练 ( 2017 · 湖北天门三模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 “ 启蒙思想 ” 或 “ 启蒙主义 ” ; 泰州学派的支系 , 主张 “ 唯情主义 ” 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 “ 深具启蒙思想的人 ” 。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 16 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 18 世纪的 “ 启蒙运动 ” 。 …… 我认为 , 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 ,18 世纪欧洲的 “ 启蒙运动 ” 是以 “ 唤起 ” 理性为特征 , 而 16 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 : 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 ; 后者的结果是 : 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 , 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 , 使反对封建专制礼教的浪潮被打断了。 —— 北大教授汤一介 《 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层次:首先,提炼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其次,表明自己态度:赞成或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然后,对所持观点予以合理的解释。第二层次:围绕观点展开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第三层次:总结升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说明观点的合理性或局限性。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 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 ( 要求 :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 观点明确 , 史论结合 , 逻辑严密 , 表述清楚 ) 答案 : 第一种观点 : 同意材料的观点 : 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 : 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 , 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 , 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意识 , 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 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 ; 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 , 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 , 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 , 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 第二种观点 : 不同意材料的观点 : 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 理由 : 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 , 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 , 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像西方那样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 , 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 , 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同样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 如有其他观点 ,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五、 42 题突破 —— 比较归纳类 【 方法解读 】 1. 试题特点 : 此类试题一般给出两种材料 , 主要是对中西相似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 与 25 分比较类试题不同 ,12 分试题并不给出比较的角度和解决的问题 , 而是要求考生通过比较自主发现问题 , 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和阐释 , 体现了“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理念。 2. 解题方法 (1) 提出论题 : 这是解答试题最为重要的一步 , 这一论题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 第一 , 在两种材料之间必须有较强的对比性 , 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材料信息 ; 第二、这一论题必须有较多的教材支撑 , 是考生比较熟悉的问题 , 这样才能有利于后面的论述。 (2) 进行阐述 : 在对论题进行阐述的过程中 , 需要注意两点 : 第一 , 所列举的史实必须与论题高度统一 ; 第二 , 必须将史实与论题进行有效链接 , 点出所列举史实对论题支撑的关键点 , 画龙点睛。比如 , 不能笼统地说“本草纲目” , 而应该进一步指出它仍然属于传统科技。 (3) 进行总结 : 将所列举的史实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 将思路导引到论题上去。 考向示例 ( 2017 · 全国 Ⅰ 卷 ,42 )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4 ~ 15 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 , 与占城、爪哇、暹罗等 30 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 , 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 200 余家纺织工场雇佣 3 万余名工人。 16 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 “ 一条鞭法 ” 改革。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 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 中国。 汤显祖出生 , 代表作 《 牡丹亭 》 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 , 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 “ 太阳中心说 ”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 , 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 , 代表作 《 哈姆 雷特 》 。 17 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 , 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 《 天工开物 》 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 , 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 “ 五月花号 ” 到达北美。 —— 据李亚凡编 《 世界历史年表 》 等 解析 : 中西比较和自拟论题对于高三考生并不陌生,此题从形式上来说难度不大,但是,本题得分并不容易,原因有几点:第一、自拟论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考生比较容易阐释的主题是中西在社会转型上的不同方向,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解答即可。也可以从东亚和欧洲的高度分析,但是,那样难度就会增大。所以,第一步选取论题非常关键,直接决定了后面的答案。第二、中外关联,一定要体现出对比性,这对于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字表述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难度不小。第三、史论结合虽然在高三进行了大量的训练,但是,很多考生仍然无法区分 “ 史 ” 和 “ 论 ” 的不同,得分也不易。 上表为 14 ~ 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 , 自拟论题 ,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 要求 : 写明论题 , 中外关联 , 史论结合 ) 答案 : 略 即学即练 ( 2017 · 云南昆明三模 )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 中英重大改革 晚清政治改革 英国议会改革 1898 年戊戌变法 :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 取消闲散重叠机构 , 裁汰冗员 ;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1898 年戊戌政变后 , 政改措施均被废弃。 1901 年 1 月 29 日 , 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1905 年 , 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 年 , 清政府下诏 “ 预备仿行立宪 ” 。颁布 《 钦定宪法大纲 》, 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 1911 年 , 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 , 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 13 个内阁成员中 , 皇族占 7 人 , 被称为 “ 皇族内阁 ” 。 1867 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 , 取消了 46 个 “ 衰败选区 ” , 分给了 52 个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 1872 年 , 通过投票法案。 1883 年 , 公布 《 取缔选举舞弊法 》 。 1884 年 , 颁布 《 人民代表法 》, 将城市中的 “ 房主选举权 ” 原则扩大到各郡区 , 使部分 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 , 达到 450 万人。 1918 年 , 法案授予年满 30 岁的妇女选举权。 —— 张岂之主编 《 中国历史 》 、王斯德主编 《 世界通史 》 解析 : 本题考查考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 不同 ” 可以从改革的侧重点回答,也可以从改革的结果来回答。 “ 原因 ” 的解答需要具有一定的通史意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归纳。达到 “ 言简点多 ” 的效果。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 , 指出其中一处不同 , 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 ; 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 观点明确 , 合理充分 ) 答案 : 示例一 : 内容 : 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 , 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 , 扩大选举权范围 , 推进政治民主化。 原因 :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中国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 ;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 , 发展民主 ; 民众民主意识增强。 示例二 : 结果 : 中国政治改革失败 , 英国议会改革成功。 原因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 ; 封建势力强大 , 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 ; 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 ; 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 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 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 ; 英国政治环境稳定。 六、 42 题突破 —— 信息说明类 【 方法解读 】 1. 试题特点 : 信息说明类题是高考 42 题的常见类型 , 这类题型背景材料短少 , 但蕴含信息丰富 ; 考生的阅读量小 , 但思维含量大 ; 命制空间和灵活度大 , 切口可大可小。由学生自己提取信息 , 然后进行说明。 2. 解题方法 (1) 首先审题 , 认真分析题目设问要求 , 找出答题的主旨和切入口。 (2) 其次 , 仔细观察审阅题目材料 , 联系题目背景 , 找出信息 , 尽量使所提取的信息精炼、科学、紧扣材料。 (3) 最后进行说明 , 主要围绕信息反映的实质性内容、特点以及信息出现的背景及影响等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4) 另外 , 答题时 , 注意答题格式 , 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 考向示例 ( 2015 · 全国 Ⅱ 卷 ,41 )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 1950 ~ 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年 份 法定假日天数 节假日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3 1 国庆节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期六 - 1 1 1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解析 : 解题首先找到角度,然后看变化趋势。从法定假日总体数量看,从少到多;从结构看,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分析原因时要注意节假日属于民生问题,它必然受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理念与思想的影响。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答案 :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即学即练 ( 2017 · 山西太原三模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表一 洋务运动主要内容 时间 主要内容 1861 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1 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立 1862 年 京师同文馆创办 1865 年 李鸿章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6 年 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 1872 年 李鸿章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 ; 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 , 由容闳指导选派前往美国、欧洲 1875 年 在各省设立洋学堂 ; 创立科举考试中 “ 洋务进取 ” 一项 1880 年 设立南北电报局 1881 年 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5 年 清政府新设立海军衙门 ; 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 年 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 ; 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表二 清末新政主要内容 时间 主要内容 1901 年 撤销总理衙门 , 改设外务部 , 位列六部之上 1903 年 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 , 仅次于外务部。随后颁布奖励实业措施 1902 年 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 , 约 12 500 人 , 后进一步扩编成北洋新军 6 镇 1903 年 清政府颁布 《 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 》, 由于庚子赔款后政府财政紧拙 , 结果清末改革中的留学生计划大都留学日本。至 1907 年 , 留日学生总数达一万五千人 1905 年 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1905 年 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11 年 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责任内阁 1911 年 辛亥革命爆发后 , 清政府又公布 《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 解析 : 此题以晚清政府改革举措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能力、提炼和解读信息能力。注意紧扣材料先找出两处不同,由此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并逐项说明即可。 比较表一、表二 , 提取两项有关晚清政府改革举措的变化信息 ,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 示例如下 : 变化一 : 清政府逐渐废除科举制。说明 : 科举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 有识之士的推动 ; 西学传播和新式学堂的兴办 ; 民族工业发展需要各种实用人才。 变化二 : 清政府由重农抑商到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说明 : 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的需要 ; 列强经济侵略加深 ; 遏制革命以挽救统治危机。 变化三 : 清政府由进行器物变革到进行制度变革。说明 : 列强侵略加深 ; 清政府自身统治危机加深 ; 立宪派推动。 变化四 : 晚清留学生由以留学欧美为主变为以留学日本为主。说明 : 日本距离中国近 ;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 ; 政府财政更加困难。 变化五 : 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说明 :《 辛丑条约 》 规定 ; 适应列强侵略的需要 ; 适应清政府统治的需要。 ( 取以上任意两个变化即可 ) 七、 45 题突破 —— 重大改革类 【 方法解读 】 1. 试题特点 (1) 从材料出处看 , 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 (2) 从考查内容看 , 以中国古代史为主 , 侧重经济领域的改革 , 也涉及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3) 从问题设计看 , 一般是两问 , 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 (4) 从设问视角看 , 多采用比较类、原因类、内容类、作用类 , 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的考核 , 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 (5) 与教材的关联度 , 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 , 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联系 , 至今仅涉及清末戊戌变法与新政一题。 2. 解题方法 (1) 归纳 “ 改革背景 ” 的一般方法 ①社会发展趋势 : 经济条件 —— 根本原因。 ②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主要原因。 ③社会危机 : 内忧 ( 财政危机、政治危机 ) 、外患 ( 民族危机 )—— 必要条件。 ④改革力量 : 阶级条件 —— 组织条件。 ⑤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 思想条件 —— 主观条件。 ⑥外部因素 : 催化剂、导火线 —— 直接原因。 (2) 判断 “ 改革结局 ” 的方法 :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 , 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 , 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失败有两个主要标志 :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 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 , 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 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 , 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3) 分析 “ 改革成败的原因 ” ①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看当时力量对比 ,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 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 , 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④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⑤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4) 评价改革的原则 :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 , 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 , 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 据此 , 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考向示例 ( 2017 · 全国 Ⅰ 卷 ,45 )[ 历史 ——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 1956 年改革以后 , 在近 30 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1978 年 9 月 ,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 ,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 , 提出工资改革意见。 1982 年 , 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 , 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 , 中央决定于 1985 年进行工资改革 , 其原则 : 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 , 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 ; 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 改变平均主义状况 ; 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 , 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 , 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 ; 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 , 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 ; 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 , 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 庄启东等 《 新中国工资史稿 》 解析 : 本题沿袭了历年高考命题改革模块不考查教材讲述的改革的特点,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试题选取的改革素材又是考生比较熟悉的内容。第(1)问,需要结合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进行分析,从改革的过程、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可以从工资制度、民众的变化和经济体制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答案 : (1) 逐步推行 , 渐进改革 ; 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 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 ; 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 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 ; 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 ; 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即学即练 ( 2017 · 山东临沂二模 )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 商代秉承神权法思想 , 商汤伐桀 , 打出了 “ 天命殛之 ”“ 致天之罚 ” 的旗号。对罪人施用五刑 , 也诡称天的意志。所谓无讨有罪 , 五刑五用哉 , 借以增加司法镇压的威慑力量。西周在中国法律的初创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 , 西周法制的内容与形式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 形成了 “ 以德配天 ”“ 敬德保民 ” 的法制指导思想 , 确立了 “ 刑罚世轻世重 ”“ 明德慎罚 ”“ 矜老恤幼 ” 等刑事政策与原则。 春秋战国时期 , “ 诸子林立 ”“ 百家争鸣 ” 。尤其是儒家、法家。他们在围绕着 “ 礼 ”“ 法 ” 问题所展开的争辩过程中 , 各自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合理因素的法律新见解 , 大大丰富了中国以及整个世界的古代法学。春秋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 —— 各国陆续制定并公布了成文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又对旧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变革 , 陆续出台了一批新的成文法。其中以李悝汇集各国刑典制定的 《 法经 》 为时最早 , 成就也最高 , 集中代表了当时的立法水平。李悝以为 “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 , 故以盗法、贼法列于 《 法经 》 六篇之首。无论是律典体例、篇章结构 , 还是在立法宗旨、内容实质等各个方面 ,《 法经 》 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各代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张晋藩 《 中国法制史发展概论 》 解析 : 本题考查先秦的法制改革。第(1)问,据材料概括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状况即可。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 “ 《法经》为时最早,成就也最高 ”“ 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各代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得出为时最早、成就最高、影响深远;然后结合所学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角度再进行分析。 (1) 根据材料 , 概括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历程。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 你如何理解 《 法经 》“ 集中代表了当时的立法水平” ? 答案 : (1) 商周是中国法律的初创时期 , 商代秉承了神权法思想 ; 西周以“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为指导思想 , 与宗法制紧密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法律的初步发展时期 , 围绕“礼”“法”之争 , 各国制定并公布了一系列成文法。 (2)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 打破了旧贵族的司法垄断 , 使法律走向公开 ;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 为时最早、成就最高、影响深远。 八、 46 题突破 —— 战争与和平 【 方法解读 】 1. 试题特点 :“ 反思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 是学习本专题的意义所在 , 也是本专题高考命题的核心价值观。 (1) 很多高考试题提供大量描写战争残酷性的材料 , 其出发点就在于引导考生形成“反思战争、珍爱和平”的价值观 , 体现本专题的教育意义。 (2) 一些高考试题从国家关系的角度引导考生分析避免战争的方法和因素 , 以便启示后人 , 为当代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提供借鉴。 (3) 当前高考命题越来越注意把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 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中日关系、朝鲜半岛局势、中美关系、南海问题等重大当今国际热点问题与该专题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的作用、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等历史问题联系密切 , 通过设计材料新情境以形成规律认识 , 把二战及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原因与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相结合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式或角度。 2. 解题方法 (1) 必须树立正确的对待战争的态度 : 即“反思战争、珍爱和平” , 这是分析本模块试题的基石 , 也是解答具体历史问题的基本方向。 (2) 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 ①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 , 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 , 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 ②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 , 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 , 各国应该团结互助 , 共渡难关 , 切忌以邻为壑。 ③面临侵略势力的威胁 , 应该联合起来 , 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 , 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④在战争还没有被消灭之前 , 一个国家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 , 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⑤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 目前 , 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 (3) 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 : 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 , 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 ①一战前 , 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 , 最终使大战爆发。一战以后 , 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 , 使通向二战的道路变缓。 ②二战后 , 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 , 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 ; 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 , 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 ③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二战后 , 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 考向示例 ( 2017 · 全国 Ⅰ 卷 ,46 )[ 历史 —— 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 1943 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 , 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 , 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 , 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 , 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 , 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 , 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 , 中方要求美国主持 , 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 , 中美双方同意 , 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 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 , 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 ; 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 , 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 , 中方深以为然 , 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 , 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 , 美方表示同意。此外 , 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 吴东之主编 《 中国外交史 》 解析 :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两国的合作互动,既是社会热点,也是所学的重点,不偏不怪。第(1)问, “ 内容 ” 比较简单,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 意义 ” 既要说明对当时的影响,也要考虑对当今台湾问题的影响。第(2)问, “ 简析 ” 重点要放在影响上,评论性问题的答案一般是辩证的,既要看到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体现了美国的霸权需要。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 《 开罗宣言 》 的内容 , 说明其意义。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答案 : (1) 内容 : 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 , 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 , 归还中国。 意义 : 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 ; 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 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 ; 中美合作 ; 处置日本 ; 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 ; 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 即学即练 ( 2017 · 河北廊坊三模 )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928 年 8 月 27 日 , 德、美、比、法、英、意、日、波、捷等 15 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 《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 》, 即 《 非战公约 》, 主要内容是 : 缔结各方 “ 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 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 , 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 ; 缔约各方之间 “ 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 不论其性质如何 , 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 ; 任何国家只要同意本公约的内容都可加入。该公约于 1929 年 7 月 25 日生效 , 截至 1933 年 , 加入者共计 63 个国家。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 世界近代史 》 上卷 材料二 《 日内瓦公约 》 是 1864 年至 1949 年间在日内瓦缔结的关于战时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包括 : 战地公约、海上保护、战俘待遇、保护平民等。其中 1949 年日内瓦第 4 公约 , 有 159 条正文和 13 个附件 , 主要内容是 : 处于冲突一方权力下的敌方平民应受到保护和人道待遇 , 包括准予全离境 , 保障未被遣返的平民的基本权利等 ; 禁止破坏不设防的城镇、乡村 ; 禁止杀害、胁迫、虐待和驱逐和平居民 ; 禁止体罚和酷刑 ; 和平居民的人身、家庭、荣誉、财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 应受到尊重 ; 禁止集体惩罚和扣押人质等。 解析 : 第(1)问,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角度来回答。进步性,根据材料一 “ 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 和所学知识归纳为,有利于巩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和平秩序;强调互不侵犯和限制战争的原则;局限性,根据所学可知,《非战公约》并没有有效的约束力。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要评价 《 非战公约 》 。 答案 : (1) 评价 :《 非战公约 》 有利于巩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和平秩序 ; 强调互不侵犯和限制战争的原则 , 体现了历史进步性 ; 但 《 非战公约 》 并没有有效的约束力。 解析 : 第(2)问, “ 主要原则 ” ,根据材料二 “ 《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间在日内瓦缔结的关于战时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 ” ,归纳为人道主义和保护人权。 “ 主要区别 ” ,《非战公约》旨在限制战争,《日内瓦公约》强调战时对人权的保护。 (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指出 《 日内瓦公约 》 体现的主要原则以及与 《 非战公约 》 内容的主要区别。 答案 : (2) 原则 : 人道主义和保护人权。 区别 :《 非战公约 》 旨在限制战争 ,《 日内瓦公约 》 强调战时对人权的保护。 九、 47 题突破 —— 人物评价类 【 方法解读 】 1. 试题特点 : 本专题高考命题重在考查考生“评价功过是非、归纳成败原因、学习优良品德”的能力。 (1) 高考试题重点考查历史人物的贡献 , 一般要求认识历史人物积极的一面 , 高考很少考查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历史活动。 (2) 高考比较类的试题较多 , 一般将多个历史人物进行对比 , 要求考生认识其历史活动的异同点 , 考生需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 (3) 学习古今中外历史人物重在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 而非历史人物的具体活动。 (4) 从考查的角度看 , 材料简单 , 设问直接。这些特点与选考试题分值较低有很大的关系 , 但是 , 高考非选择题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更适合中学生的实际能力 , 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 2. 解题方法 (1)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①清除英雄史观 , 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 , 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②确定评价标准 : 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 (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 ) ③ 特定的历史背景 : 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 , 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 , 而是时势造英雄。 ④防止以偏概全 : 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注意分析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⑤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 : 从纵的关系上 , 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 , 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 , 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 , 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 , 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2) 历史人物的比较 ①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 , 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寻找时代背景。比如 , 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 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 ②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 , 可以从中寻找历史的发展规律。比如 ,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 ,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孙中山的比较等。 ③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 , 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的比较 , 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和甘地的比较。 考向示例 ( 2017 · 全国 Ⅰ 卷 ,47 )[ 历史 —— 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材料 公元前 544 年 , 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 “ 文明 ” 象征的乐舞与歌诗 , 皆能一一点评 , 得其精髓 ; 对于各国政治现状 , 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 , 为 “ 文身断发 ” 的 “ 夷人 ” 聚居之处 , 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 , 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 , 只因要出访他国 , 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 , 徐君已死 , 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 , 季札说 , 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 , “ 始吾心已许之 , 岂以死倍 ( 背 ) 吾心哉 ”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 , 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 , 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 , 但季札坚拒 , “ 弃其室而耕 ” , 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 “ 贤人 ” 。 —— 据 《 史记 》 等 解析 : 本题考查的季札教材并没有讲述,这是全国试卷的常规命题模式。第(1)问,注意是被 “ 儒者 ” 尊为 “ 贤人 ” ,答案需要结合儒学的思想主张进行说明,分析材料中季札的哪些活动符合儒学的哪些主张。第(2)问,设问将答案限制在了 “ 文化融合 ” 的角度,季札代表的是长江流域的文化,其被推崇却是因为熟悉中原文化,说明中原文化对江南的影响;季札的所作所为也改变了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答案 : (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即学即练 ( 2017 · 辽宁大连三模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和清官文化的典型代表 , 他以为政清廉、执法公正为世人所敬仰。既在民间被人们呼为 “ 包青天 ” , 又为后世的思想家、政治家所肯定。 …… 包拯实际从政 26 年 , 任过很多官职 , 其中有较长时间是做监察官。因此 , 他对其所处时代的吏治状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 对于吏治也有独特的见解。他既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 又将儒家德主刑辅的治国理论模式运用于自己的吏治思想中 , 建构起德主刑辅的治国理论模式。而言志诗 《 书端州郡斋壁 》 所言 “ 清心为治本 , 直道是身谋 ” , 则既是包拯一生为官处事的信条 , 又是其吏治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 萧伯符、汪庆红 《 包拯的吏治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包拯这一历史人物的综合评价能力。第(1)问,从材料 “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和清官文化的典型代表,他以为政清廉、执法公正为世人所敬仰。既在民间被人们呼为 ‘ 包青天 ’ ,又为后世的思想家、政治家所肯定 ” 可知,包拯为政清廉、执法公正的个人品质;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从材料 “ 他既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又将儒家德主刑辅的治国理论模式运用于自己的吏治思想中,建构起德主刑辅的治国理论模式 ” 可知, “ 忠君爱民 ” 等儒家思想的影响。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包拯成为中国历史“清官文化”典型代表的原因。 答案 : (1) 原因 : 包拯为政清廉、执法公正的个人品质 ; 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 ;“ 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 : (2) 评价 : 他为官实践中秉着对国家的忠诚 , 对人民的同情 , 执法严明 , 坚持司法公正 ; 批判北宋王朝的政治弊病 , 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 ; 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 , 杰出的清官代表。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要评价包拯。 解析 : 第 (2) 问 , 人物评价主要从人物的思想、行动归纳 , 从包拯为官处事的实践、整顿吏治的主张、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等方面总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