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资阳市高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文综历史试题
资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华夏之域初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到战国晚期,魏国人托名大禹而作《尚书·禹贡》,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企望能够实现的政治区划。“九州”的出现说明 A. 中华文明的不断扩展 B. 走向统一是民心所向 C. 魏国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D. 宗法制度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战国晚期,魏国人托名大禹而作《尚书·禹贡》,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企望能够实现的政治区划”说明魏国人认为九州应该是华夏之域,反映出中华文明由中原地区向外扩展,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心所向”,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魏国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排除C;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排除D。 2.秦以郡县、秦吏秦法治东方,易风移俗,结果激起较强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再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表明 A. 汉承秦制稳定了国家秩序 B. 郡县制全国推行致秦朝速亡 C. 郡国并行在汉初有合理性 D. 民族大融合到汉初尚未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并结合所学可知,“承秦” 实行郡县制;“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指实行封国制,说明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故C正确;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出现七国之乱,未能实现汉朝的长治久安,A错误;秦朝因为暴政而亡,不是郡县制导致灭亡,B错误;D项中的“尚未出现”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联系所学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分析解答。 3.唐政府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经营。在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蕃坊,蕃坊内可以“列肆而市”,由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管理。据此可知当时 A. 领土主权受蕃商严重侵犯 B. 朝廷推行外贸优惠政策 C. 外贸发展瓦解了市坊制度 D. 海陆“丝绸之路”繁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唐朝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经营”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朝廷对外商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故B正确;A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市坊制度的瓦解是商品经济冲击的结果,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朝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经营”,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4.明代某思想家指出:“身也者,天下万物之本”,认为“天性之体,本是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提出“尊身”、“爱身如宝”等主张,这一主张 A. 有利于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B. 开启了古代人文精神先河 C. 彻底批判了理学纲常思想 D. 导致了“个人主义”泛滥 【答案】A 【解析】 【详解】“尊身”、“爱身如宝”体现重视人、重视人 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这一主张有利于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故A正确;古希腊开启了古代人文精神先河,排除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尊身”、“爱身如宝”体系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不能反映“个人主义”泛滥,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尊身”、“爱身如宝”,联系所学人文主义的含义分析解答。 5.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这表明,明朝江南地区 A. 新生产方式产生 B. 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 C. 基层社会治理加强 D. 市镇的文化功能凸显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表明明朝重视加强对江南市镇的管理,C正确;新的生产方式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标志是雇佣关系,材料不能体现,A排除;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市镇的文化功能,排除D。 6.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 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C. 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 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答案】B 【解析】 “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这就等于接受了由外国人协商关税税率的原则,是对于国家关税主权的出让,所以B符合题意;A不符合史实,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CD。 7.19世纪末,湖南维新派一方面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祟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该现象表明 A. 维新派思想与实践错位 B. 大众传媒固守传统文化 C. 中体西用仍是维新派宗旨 D. 中国近代化的艰巨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19世纪末,湖南维新派一方面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祟孔教”可知,材料反映了维新派在思想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在实践上极力推祟孔教,说明维新派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反映出中国近代化的艰巨性,故D正确;A是材料反映的现象,排除;B项不符合“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排除;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宗旨,C错误。 8.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 是新文化运动思想斗争的延续 B. 体现出国人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 C. 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 使国人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可知,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B正确;20世纪20年代中期,新文化运动已经结束,排除A;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就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排除C;材料与认识资本主义弊端无关,排除D。 9.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回答外国记者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问题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一解说 A. 结束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B.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C. 表明要实践中国革命的阶段目标 D. 加速了抗战的胜利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时的言论表达了其促进民主,和平建国的思想,要实践中国革命的阶段目标,故C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的相关内容,A错误;中共七大的召开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B错误;1945年8月15日,日本已经宣布投降,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联系所学重庆谈判的背景分析解答。 10.据统计,1954年1月至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B. 科学研究与国际前沿接轨 C. 斯大林模式成效显著 D. 科教兴国战略已全面施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五计划,我国向苏联学习,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是为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所以当时苏联的书籍会在中国大量增加,故A正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是一五计划期间,当时我国正在进行计划经济体制建设,主要是向西方学习,但是我国的科学研究并没有与国际前沿接轨,排除B;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排除C;科教兴国战略是90年代提出来的,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4年1月至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联系所学一五计划的史实分析解答。 11.1983年7月,宝安县政府设立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并在《深圳特区报》上刊登招股启事:“欢迎省内外国营集体单位、农村社队和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同胞)投资入股……,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红。”这表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B. 非公有制经济取得合法地位 C. 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 D. 经济改革在探索实践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联合投资公司的招股启事,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出现了变动,体现的是经济改革的探索实践,故D正确;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A;材料信息并不能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取得合法地位,排除B;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所有制体制问题,并非强调对外开放,排除C。 12.“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恩格斯这一论述意在说明罗马法 A. 未能随帝国的扩张而适时调整 B. 某些理念具有普世的永恒价值 C. 坚持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 D. 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时,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对后世的资本主义产生了影响,其法律理念具有普遍性意义,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渊源,故B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并且不符合史实,罗马法随帝国的扩张而适时调整,形成万民法,排除;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C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近代西方社会广泛运用的是资产阶级法律,不是罗马法,排除。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 35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帝国时代的商品经济,在消费结构内部,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社会消费结构“畸形病态”现象出现的原因及消极影响? 材料二谭嗣同谴责那些自苦其身、以剥削农民为务的老财主,说他们“宁使粟红贯朽,珍异腐败,终不以分于人”。这种结果是愈俭则愈陋,民智不兴,物产凋敝(《仁学》)。认为兴办新式工商业,采用先进技术,产品日多,财富日丰,那种“人人俭而人人贫”的局面就结束了。 严复《原富》按语:“今使一国之民,举孜孜于求富,即富矣,又不愿为享用之隆,则亦敝民而已。……是故理富之术,在一国之母财(积累)支费(消费),相酌剂为盈虚。”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两人的消费观。 【答案】(l)原因:大一统的集权政治体制统治;官营手工业发达;小农经济社会,赋税徭役繁重,民众购买力低;重农抑商政策;崇俭思想影响等。(答出4点即可) 消极影响:造成生产资本短缺,产品市场狭小,不利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2)评述:潭嗣同批评不消费的俭,主张通过消费促进生产,通过生产来积累财富;严复主张适当消费,合理积累,二者协调平衡,促进财富增长。 他们的观点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的。 封建统治者倡俭以维护固有的封建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近代工商业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反映他们利益的“重商”、“商战”等思想兴起;西方经济思想和消费观念在中国影响扩大。这些都推动了近代消费观的兴起。 潭、严等人关于消费的新认识,冲击了传统消费观念,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促进近代民族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思想变革和政治变革。 【解析】 【详解】(l)原因:根据“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得出大一统的集权政治体制统治;根据“内部,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得出官营手工业发达,民众购买力低;结合所学,还可从重农抑商政策、崇俭思想影响等分析回答。 消极影响:可从造成生产资本短缺、产品市场狭小、不利于向工业社会转型等方面分析总结。 (2)评述:首先阅读材料,概括得出谭嗣同和严复的消费观:谭嗣同批评不消费的俭,主张通过消费促进生产;严复主张消费和积累协调平衡,促进财富增长。 然后,表明自己观点:他们的观点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最后,评述二人的观点,可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西方经济思想和消费观念的影响说明近代消费观兴起的原因,从冲击传统消费观念、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促进近代民族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思想变革等角度分析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希腊的法治思想主要围绕平民的基本权利问题而展开,明显带有民主性、平等性,其追求的平等化目标基本得以实现。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主要是为了巩固君权,关于平民的政治权利,在战国的法令法规中,根本找不到任何影子。 ——王利玲、李成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的“法治”思想之比较》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角度对古代希腊和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l: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朝平民政治权利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古希腊半岛“多山少平原、三面环海”自然环境促使希腊逐步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政治;中国幅员辽阔,内陆平原广阔则更适合也需勇建立—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希腊城邦时期,奴隶制工商业比较发达,广泛的海外贸易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其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春秋战国时代农耕文明发展,小农经济兴起,出于巩固统治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强化了对平民的政治控制。 古希腊个人主义发展,人文精神滥觞,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国家逐步从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思想产生;同时百家争鸣兴起,法制思想和集权思想被多数统治者所采纳,难以形成民主思潮。 综上,古希腊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治思想中关于平民权利的差异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活动、社会人文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观点2:古希腊和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产生了不同影响。 对当时:希腊的法治思想把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推向繁荣,也使希腊人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且普遍遵守法律;而春秋战国的中国经过法家的发展创造出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为中央集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使人民的绝大多数成为国家共同体的对后世:民主和法治的传统和运行模式给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为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春秋战国的中国法治思想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和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提出观点: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朝平民政治权利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后,结合所学,从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和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原因分析阐述。古希腊可从自然环境、城邦政治、工商业发达、人文主义精神等分析;中国可从幅员辽阔,内陆平原广阔,小农经济发达,中央集权思想影响等角度分析阐述。最后总结升华,说明古希腊与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平民权利的差异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思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在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如果多做,则每科按照所做第一题计分。 15.材料最初的史官是巫祝者的兼职,占卜、祭祀、记事,各项职事集于一身,史官往返于神事与人事之间。史官一身多职的状况在秦汉以后慢慢发生了变化,专职的史馆史官始设于曹魏。魏晋时期著作官制确立,修史机构、组织编制、撰注制度均已形成,经过唐太宗的改革,别置史馆于禁中,宰相监修国史,置兼修国史、直馆等史职,另设起居郎、金人记事记言,集注起居,形成完善的史馆修史制度。从汉到唐,私家修史之风极盛,但是,在私家修史之风盛行的同时,国家正式的修史机构也在不断发展,撰修正史的权力逐渐地由民间转入官府,最后完全由官府所垄断。 ——刘元德《中国古代史官制度及文化》 (l)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史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史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答案】(l)特点:史官的设置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由兼职史官到专门史官;史官由一官多职到专职修史;专设史馆修史;由民间、官府皆可修史到官府垄断修史。(答出4点即可) (2)意义:保留传承古代历史文化;强化、制约王权;点评时政,惩恶扬善,推动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增强民族凝聚力;秉笔直书、书法无隐的著史风格影响后世。 【解析】 【详解】(l)特点:根据“最初的史官是巫祝者的兼职,占卜、祭祀、记事”“从汉到唐,私家修史之风极盛,但是,在私家修史之风盛行的同时,国家正式的修史机构也在不断发展”概括得出史官的设置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根据“史官一身多职的状况在秦汉以后慢慢发生了变化,专职的史馆史官始设于曹魏”得出由兼职史官到专门史官,史官由一官多职到专职修史,专设史馆修史;根据“撰修正史的权力逐渐地由民间转入官府,最后完全由官府所垄断”得出由民间、官府皆可修史到官府垄断修史。 (2)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保留传承古代历史文化、强化、制约王权、点评时政、惩恶扬善、增强民族凝聚力等角度分析总结。 16.材料美国总统约翰逊上台后,妄图用“逐步升级”战略取代“特种战争”战略,以挽救败局。1964年8月2日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侵入越南民主共和国领海,后派飞机对北越义安、清化、鸿基等地进行连续轰炸,从而把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并威胁到中国的安全。8月29日毛泽东发表声明,谴责美国的侵略行径。越南南方人民再次发动规模更大、时间更长的攻占敌人据点的战役。从1965年起,美国派地面部队直接投入越南南方战场。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在战场上逐步陷入被动防御状态。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1900-2000)》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战争政策转变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战争政策变化对美国的影响。 【答案】(l)背景:约翰逊上台、原有“特种战争”失败;美苏争霸,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通过越南战争遏制共产主义。 (2)影响:大量的战争投入,严重破坏了美国经济,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和国际货币危机;沉陷越南战争泥潭,导致政府信任危机和民众反战运动兴起;在与苏争霸中逐渐处于劣势,被迫与中国改善关系。 【解析】 【详解】(l)背景:根据“美国总统约翰逊上台后,妄图用‘逐步升级’战略取代‘特种战争’战略,以挽救败局”可知约翰逊上台、原有“特种战争”失败;根据“把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并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得出美苏争霸,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通过越南战争遏制共产主义。 (2)影响:联系所学,可从严重破坏美国经济、沉陷越南战争泥潭、导致民众反战运动兴起、在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被迫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总结。 17.材料侯德榜(1890年-1974年),1921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永利制碱公司技师长,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1926年,中国“红三角”牌纯碱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真正打破了洋碱的垄断。 1933年撰写《纯碱制造》一书,在学术界和工业界产生深远影响。20世纪3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南京铔厂,这个厂连同永利碱厂一起,奠定了中国化学工业的基础,培养出一大批化工科技人才。“七七事变”后,侯德榜和同仁们拒绝与日本“合作”,利用工厂设施转产硝酸铵炸药和地雷壳等物资,支援抗战。1938年,筹办四川碱厂。40年代,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侯氏制碱法”,由于战争和政局混乱,没有条件继续实现工业化。 50年代,发明制作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大面积推广且实现了工业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参与了全国化学工业和科技事业的许多重要决策,领导了化工行业许多重大科技活动。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侯德榜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侯德榜50年代发明的新工艺得到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 【答案】(l)贡献:将所学西方先进的化工知识带回中国,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多次创新化工工艺,推动中国化工水平的提高,对中国抗战、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都作出了贡献;培养了大批化工科技人才;在国家科技发展决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原因:新中国成立,政局稳定;政府重视;工业化起步,农业发展需要;新工艺本身先进,实用性强。(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 【解析】 【详解】(l)贡献:根据“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永利制碱公司技师长,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真正打破了洋碱的垄断”得出将所学西方先进的化工知识带回中国,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根据“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侯氏制碱法’”“发明制作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大面积推广且实现了工业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出多次创新化工工艺,推动中国化工水平的提高,对中国抗战、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都作出了贡献;根据“培养出一大批化工科技人才”得出培养了大批化工科技人才;根据“参与了全国化学工业和科技事业的许多重要决策,领导了化工行业许多重大科技活动”得出在国家科技发展决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原因:根据50年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可从政局稳定、政府重视、工农业发展需要、新工艺本身先进性和实用性等角度分析总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