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后作业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后作业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学业达标]‎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2.“角色——有偿家教,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符合上述说法的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梭伦 ‎3.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4.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他曾自问:“什么是美德?”他自答:“美德即知识!”材料中的“他”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 C.伏尔泰 D.卢梭 ‎5.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  )‎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6.下图两人分别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孔子     苏格拉底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反对专制政治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7.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8.下列关于柏拉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认为“贤人”应做统治者 ‎③认为武士们应保家卫国 ‎④认为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⑤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9.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学者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0.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三段论”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普罗泰格拉 ‎[能力提升]‎ ‎11.针对“万物始于水”的观点,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其中对“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忠于城邦的男子 B.掌握权力的贵族 C.新兴的工商业者 D.主宰人类社会的人 ‎12.针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这表明他(  )‎ A.完全否定智者学派的主张 B.强调人类的理性,突出人的价值 C.研究的重点是社会 D.强调知行合一 ‎13.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 A.开始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内在的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家讨论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4.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柏拉图则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 A.探索自然 B.人文主义 C.探索社会 D.个人主义 ‎15.下图是《孔子周游列国图》和《理想国》的封面。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而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安提丰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禀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古希腊某哲学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 ‎ ‎(2)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学派的主张有何局限性?‎ ‎ ‎ 答案精析 ‎1.B [注意“人类意识”这个关键词,强调以人为本。“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这个时间段有中国孔子主张“仁”的思想,西方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人文精神的出现,所以B项符合题意。]‎ ‎2.A [根据材料中“有偿家教”“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可知是指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符合要求的只有A项。]‎ ‎3.C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他强调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反映了其思想缺陷——忽视道德建设。]‎ ‎4.B [据材料中“美德即知识”可知是苏格拉底。]‎ ‎5.D [题干中两种思想都是人文主义的体现,都强调人的价值,A项“进一步”的说法错误;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应仅是苏格拉底,B项并没有准确、全面的说明题干中两个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阶段,排除;C项“根本变化”的说法错误;依据题干解读可知,题干中两种思想反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两个不同层次,即由感性到理性,D项正确。]‎ ‎6.C [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判断孔子并不反对专制政治。A、B、D三项都是两人的共同点。故正确答案为C项。]‎ ‎7.D [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好事、道德高尚,愚昧的人(缺乏智慧的人)正好相反,人的智慧与正义道德是一致的。]‎ ‎8.A [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故①正确;②③④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观点,故也正确;⑤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排除。]‎ ‎9.D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在自然界中是最高级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柏拉图主张独立理性思考。]‎ ‎10.A [依据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主张“中庸之道”,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故A项符合题意。]‎ ‎11.D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神的权威,A、B、C项表述的特定的人群和阶层,体现不出该观点对人的作用的肯定,故A、B、C项错误;D项是对人的整体表述,故D项正确。]‎ ‎12.B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自然欲求,“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知识(理性)的作用,突出了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 ‎13.C [注重强调的“新”应是以前没有的,也是其成就中最突出的,故选C。B项是智者学派的贡献,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A项不合题意。]‎ ‎14.B [依据材料可知,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核心均是以人为本,探索人生。]‎ ‎15.D [柏拉图没有面对社会转型,也不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更不是为了教育更多的子弟,故A、B、C三项都错;两个人都对当时的社会失望,力图通过“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和“哲学王”,改善统治,构建和谐社会。]‎ ‎16.(1)智者学派。背景: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普罗泰格拉。局限性:认为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也是相对的,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