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7

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人:王瑾瑜审题人:薛占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在诸神中祖先神最为尊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商朝社会弥漫着神秘色彩 ②对后世形成的宗法制有一定的影响 ‎ ‎③祭祖现象可能已经存在 ④王权只有依附于神权才能使统治稳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 ‎2010年初山东淄博陈庄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器,上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 尊彝”铭文(图1)。(“丰”:国名,“般”:人名,“作”:制作,“文祖甲”:对先辈的尊称,“尊彝”:泛指祭祀的礼器。)这件青铜器及铭文可用于研究 ‎ ①西周分封制 ②当时的冶铸业 ‎ ③秦朝郡县制 ④隶书的特点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1‎ 3. ‎《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 4. 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统治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 5.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6.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以王位世袭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B. 以禅让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C. 以分封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D. 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7. 读右图,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有关说明错误的是 A.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 ‎ B.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 C.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D.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秦朝疆域图 1.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这说明秦朝采取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C.统一度量衡D.世袭制 2.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以下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相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设置处理国政的中朝 ‎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 D.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3. 唐朝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4. 两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 ‎①都是地方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 ‎②都由中央“削藩”直接引起 ‎ ③叛乱平定后,中央集权都得到强化 A.①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5. 为解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下面有一组关于汉代以后,历朝限制丞相权力的说法。根据你的理解,存在明显错误的是 A.为了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 ‎ 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 C.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以此分割和限制相权 D.宋代废除丞相,为减轻帝王工作压力,设参知政事 ‎13、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 C.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是为打击魏晋以来的士族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14、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B明清的君主专制 ‎ C浅议焚书坑儒 ‎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 ‎15、权力的高度集中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这造成深远的历史影响包括 ① 君权与相权矛盾重重 ② 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 ② 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④ 是造成官僚政治腐败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6、我国东北在元代属于 ‎ 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宣政院辖区 D.黑水都督府 ‎17、若你想做有关明代内阁的研究,最有价值的资料应该来自 ‎ A.记录片 B.《明史》记载 ‎ ‎ C.民间传说 D.经过证实的带有“票拟”和“批红”的奏章 ‎18、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 ②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 (见下图),对此表述恰当的是 A.图①符合朱元璋真相 B.图②符合朱元璋真相 C.图①图②都毫无史学价值 D.真相有待科学考证 ‎19、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 , 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 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20、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力 ‎21、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哪些是专制决策的结果 ‎①长城 ②大运河 ③十三行 ④票号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之中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反映了秦朝、唐朝、元朝、明朝四朝的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 ‎ ‎23、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皇帝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制度 ②设立“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推行“密折制度”‎ A. ‎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到清末为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两种主要形式是 A、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B、皇帝制和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分封制和郡县制 ‎25、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 B、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 ‎ C、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清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D、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是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的结果 ‎26、宋人胡致堂说:“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这表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 )‎ A.奉行流程式分工 B.实行职能式分工 C.架空皇帝的决策权 D.强化君主专制独裁 ‎27、按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所以“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由此可见 A.宋代官僚体系成熟B.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 C.宋代行政效率有提高D.宋代破解了藩镇难题 ‎28、“□□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处的文字应该是( )‎ A.中书 B.尚书 C.门下 D.内阁 ‎29、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 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30、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 二、 材料解析题:‎ ‎31、古代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创设了若干制度。这些制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二十六年……遂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秦王赢政即位那一年(即秦王赢政元年)是公元前246年,那么材料中“二十六年”指哪一年?(1分)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俸禄)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俸禄)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这种官职叫“刺史”。‎ 注:“石”为粮食重量单位,品级高的官员俸禄高,汉代俸禄折算成粮食。‎ ‎ ——赵俪生《赵俪生文集·第三卷》‎ 材料三: (西汉)成帝末,翟方进、何武乃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史,……”而朱博以汉家故事(指汉代的传统制度),置部刺史,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指为获皇帝赏识,积极性高)。……”于是……复置刺史。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1) 请将材料二和材料三进行对比阅读,然后用材料二中的信息解释材料三中“以卑临尊”的含义。(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刺史“秩卑”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材料四: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一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一一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2) 根据材料,判断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采用这种划界原则的原因。(2分)‎ (3)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3分)‎ ‎32、(1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 皇 帝 ‎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 ‎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 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薝曝杂记》‎ 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 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4分)‎ (2) 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2分)‎ (1) 材料一的制度有什么特点?(2分)‎ ‎(4)材料四中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4分)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分)‎ ‎33、(12分)改革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 ‎ 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梭伦传》(摘自《希腊罗马名人传》)‎ ‎ 材料二 (王安石)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患在治财无其道尔。”……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一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 材料三 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 ‎ ——《大久保利通文书》第五卷 请同答:‎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梭伦“挺身而出”后是如何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4分)‎ ‎ (2)结合材料二二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争夺利益的措施? (3分)‎ ‎ (3)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的经济政策体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 ‎ (4)你从三次改革的成效中得到哪些启示?(3分)‎ ‎1----5CABBC 6----10DDBCB 11---15 ADADD 16---20 ADDBC21----25ADCDA26—30ABAAA ‎31、(1)公元前221年。(1分) 分封制下诸侯混战,天子失势;(1分)郡县制有利于集权。(1分)‎ ‎(2)“以卑临尊”指用六百石监察二千石。(2分) 秩卑的官员积极性高;(1分)便于控制。(1分)‎ ‎(3)犬牙相入。(2分) 使地方割据缺乏好的地理条件(1分);加强中央集权。(1分)‎ ‎(4)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级管理(地方行政区划)(1分);中央对地方官员进行多渠道控制;(1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分)‎ ‎32、(1)秦朝: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4分)‎ ‎(2)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被废除;皇权日益加强(2分)‎ ‎(3)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2分)‎ ‎(4)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 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2分)反映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分)‎ ‎33、(1)措施:释放负债者方面,解负令(1分)。改革政治制度方面,推行国家权力机构改革(1分,或答“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民众)陪审法庭”)特点:革命性、中庸性(2分)‎ ‎ (2)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每点1分,共3分)。‎ ‎ (3)政府扶植(2分) ‎ ‎ (4)缓和矛盾,解决社会危机;改革是富强之路;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3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