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台州市书生中学 2018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孙伟红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2018.10 一、选择题(每题2 分,35题共70分) 1.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2.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 利益”,下列事件中能体现这句话中政治意义的是: ①英法签订《英法协约》 ②英俄签订《英俄协约》 ③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④英国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英国首相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遍布全球的问题。”这表明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 A. 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 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C. 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 D. 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 4.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以上材料反映出英国的真实意图是 A.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 B.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 C.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 D.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 5.一战后,欧洲大陆的版图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部分国家是根据民族自决原则重新划定而建立的。下列不属于战后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是 A. 波兰 B. 立陶宛 C. 捷克斯洛伐克 D. 保加利亚 6. 1896年,一位法国记者在《德国制造》一文中指出:“ 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衣服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你现在看这篇报道的纸张也是德国生产的,即使你想烧掉这张报纸,你手拿的火柴也是德国制造的。”其意在说明此时期 A. 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B. 德国生产技术已经超越了法国 C. 法国市场已被德国的商品占据 D. 法德经济利益冲突已显而易见 7.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标志是 A.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B.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 C.1907年英俄缔结协约 D.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 8.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以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英日同盟,参加了四国同盟,其主要原因是 A. 一战后退出了在亚洲争霸的角逐 B. 英国在东亚地区的争霸对手改变 C. 一战结束后英德矛盾居次要地位 D. 英国势力减退,外交上跟随美国 9. 某同学在研究一战爆发的有关史实时找到了以下因素。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⑤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①→③→⑤→⑥ C.④→①→②→⑤→③→⑥ D.①→④→③→②→⑤→⑥ 10. 一战后,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代表团拒绝参加和会签字仪式,并发表声明:“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中国全权愿竭诚布陈,静待世界公论之裁判。”此事件 A. 揭开了反帝反封爱国斗争的序幕 B. 继承了义和团反帝爱国的传统 C. 抵制了违背公正原则的国际条约 D. 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方向 11.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状况不包括 A. 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B. 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 C. 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D. 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异常尖锐 12.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他“理直气壮”的理由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 山东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C. 美国在和会上的支持 D. 中国对一战作出的贡献 13. 1921 年,美国向英、中等国发出正式参会邀请,邀请书中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为消除“误会”,该会议签署了 A. 《凡尔赛和约》 B. 《五国条约》 C. 《非战公约》 D. 《洛迦诺公约》 14. “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 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B. 时间的不断更替 C. 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D. 国际关系的变革 15. 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A. 德军主力部队被消灭 B. 德国军事上犯了严重战略错误 C. 德军由进攻转入防御 D. 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16. 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之处是 A. 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B. 战前都建立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C. 北非地区都成为战争的主战场 D. 都使西欧国家遭受到严重削弱 17.“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18.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C. 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D. 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19. 之所以说西班牙内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二战的彩排”是因为 A. 西班牙战争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B. 德意的公开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成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C. 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各主要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D. 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一场国际冲突 20.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 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4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以上材料有几处错误 A. 2处 B. 3处 C. 4处 D. 5处 21. 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战后的掠夺性和约给战败国埋下了“复仇”的隐患 B. 战胜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轴心国的侵略气焰 C. 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未能制止法西斯侵略 D.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未能协调一致制裁和制止法西斯侵略 22.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二战是不必要的战争”。以下哪些因素导致了二战的最终爆发? ①《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②纽伦堡审判的进行 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④慕尼黑会议上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法国人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3.下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所作的排列,准确的选项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24.以下是四位历史人物在二战期间的言论, 按其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丘吉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② 罗斯福:“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 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 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 ③斯大林:“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 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 ④希特勒:“让‘巴巴罗萨’开始时,全世界将会大惊失色,难置一言。”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③ 25. 反法西斯军队平均毙伤一敌所耗弹药统计表: 中国战场 八路军、新四军 30发子弹、7枚手榴弹 国民党军队 2000发子弹、12发炮弹、30枚手榴弹 欧洲战场 苏军 30发炮弹、1300发子弹、230公斤航空炸弹 太平洋战场 美军 3000公斤炸药 上表数据主要反映出 A. 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反法西斯军队作战顽强 C. 中国抗战尤其是敌后抗战的艰难 D.反法西斯战争耗费巨大 26.1944年5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发了一份贺电:“他们的光荣胜利遏止了德国侵略的势头,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在这里罗斯福赞扬的是 A. 百团大战 B.瓜岛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役 27. 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根本好转的表现有 ①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 ②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 ③北非战事结束 ④德军主力被迫转人战略防御 A. 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2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在一起”,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其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29. 那个臭名昭著的阴谋想牺牲一个小国的利益来保全大国的和平,结果那个叫希特勒的纳粹分子给他们上了很好的一课,这句话中“很好的一课”是 A.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B. 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党 C. 英法遭到法西斯侵略 D. 纳粹德国突袭苏联 30.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最主要的历史意义是 A. 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B. 使人类文明得到拯救,世界和平得以恢复 C. 使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D. 为新的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31. 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又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 罗斯福时任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总司令 B. 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 中国抗战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 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 32. 2013年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到二战后东京审判时说:“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应该说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战时日本领导人“是根据联合国一方战胜国判断被定罪”。这一说法 A. 深刻反思东京审判以换取国际社会对钓鱼岛问题的同情 B. 质疑东京审判的公正,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C. 表明日本欲按自己的意图对二战作出总结 D. 是在美国授意下否认侵略的一贯行为 33.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A. 柏林战役 B.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C. 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D. 意大利新政府最先退出战争 34. 2015年9月3日中国在北京隆重举行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活动选择在9月3日是因为 A. 日本 1945 年 9 月 3 日 宣布无条件投降 B. 1945 年 9 月 3 日 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胜利纪念日 C. 日本 1945 年 9 月 3 日 向盟军签署投降书 D. 日本 1945 年 9 月 3 日 向国民政府签署投降书 35.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A. 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B. 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 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 分)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21年8月11 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国会共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 材料二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美国对此深为沮丧,因为它无法将夏威夷群岛以西的任何基地建为可支援舰队作战的大型基地了。日本早已承诺不在其托管岛屿上建立基地,现在又承诺在台湾修建海军基地。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争带来了哪些危害?(4分)美国为此提出了什么计划?(2分)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依据何在?(4分)“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是指何事?(1分) 37.(15分)正职演说常常是正义与邪恶交错,真理与谎言相融,成为演讲者鼓动、渲染和辅佐政治的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3.尽可能的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 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殖民地人民与当地代管政府有政治上的自治权。 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互相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威尔逊1918年1月8日在美国国会的演说 材料二:德国完全愿意放弃一切进攻性武器,如果有武装的国家也销毁它们的进攻性武器的话,……德国愿意解散他的全部军队,销毁他现有的少量武器,如果邻国也这样做的话,……德国愿意同意任何庄严的不侵犯条约,因为它并不想进攻别国,而只想谋求安全和和平。 ——希特勒1933年5月17日在德国国会的演说 材料三:若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尽我们的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作战,对人类黑暗、可恶的罪恶史上空前凶残的保证作战。 若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胜利——﹣不惧一切恐怖,去夺取胜利——不论前路如何漫长、如何艰苦,去夺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丘吉尔1940年5月13日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言说的内容在《凡尔赛和约》中的实践。(3分) (2)材料二中的希特勒此番演说的目的是否“只想谋求安全和和平”?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此次演说的背景,(2分)并列举事实说明英国“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的成效。(6分)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D B C D D A B D C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B D D D B D C C D D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C B C C D B C B C B D 题号 34 35 答案 B B 二、非选择题(36题15 分,37题15分,共30 分) 36.【答案】(1)危害:军费开支过大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人力;造成社会不稳定。(任意答对2点给4分)计划:限制海军军备。(2分) 意图:利用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同意美国提出的限制海军军备计划;摆出支持中国的姿态以取得信任。(4分) (2)依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日本在此的防御工事已经竣工),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日本仅作虚幻的保证。(任意答对2点给4分) 事件: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分) 37. 【答案】:(1)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15年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这些是符合十四点原则民族自决原则的;限制军备符合原则第四点;殖民地问题的最终安排不符合原则第5点“绝对公平地调整一切殖民地通过委任统治,英法最终取得德国的绝大多数殖民地;第十四点原则的国联倡议则成为合约的一部分。(任写3点给3分) (2)否。(1分)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任写3点给3分) (3)背景:二战全面爆发,德军在西线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英国放弃绥靖政策。(2分)举例:在陆上,阿拉曼战役,扭转北非战场局势;在海上,敦刻尔克撤退,为盟军反攻保存了力量,三大登陆战,加速了法西斯灭亡。空中,不列颠之战,迫使德国无限期推迟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