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考试(2017
2015级高二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 1.梭伦在国家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被他严词拒绝;华盛顿也严词拒绝了一些人让他担任君主的建议。这表明 A.民主政治的环境决定了伟人的品格 B.伟人品德对民主政治形成有重要作用 C.伟人言行决定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D.梭伦与华盛顿对自己国家的贡献相同 2.梭伦曾说:“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在改革措施中,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为 A.颁布“解负令” B.四个等级享受不同的政治权利 C.组建“四百人会议” D.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 3.古希腊喜剧《骑士》中描写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克里昂的职位,卖香肠的人说:“我想我还不够格。……全家老小都是无赖。……我几乎不识字”,将军说“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对这段剧情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卖香肠的人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卖香肠的人不会因为财产而使其参政受到限制 C.抨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D.反映了梭伦时期改革的局限 4.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5.汉初一篇文章记载:昔日秦人家中稍富且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分居自立门户,家中贫困但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为女方所招赘。对该现象原因分析最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B.商鞅变法的影响 C.战争频繁兵役沉重 D.“休养生息”政策推行 6.商鞅在《商君书.说民》中指出:“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商鞅意在强调 A.人民富裕有利于国家稳定 B.抑制商业发展的合理性 C.统治者应以严刑峻法治国 D.维持贫富均衡的重要性 7.《史记》曾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皆怨望。”根据上文所述,分析为何会有如此现象( ) A.商鞅变法时,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 B. 商鞅变法时,以军功授田定爵位,使得贵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权 C. 商鞅变法时,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用以控制贵族 D. 商鞅变法时,鼓励平民努力耕织,奖励生产,使贵族无法从事工商业 8.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他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C.实行三长制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9.北魏孝文帝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当时,有人对他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加以称赞:“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该措施是( ) A. 均田制 B. 租调制 C. 俸禄制 D.三长制 10.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对北魏孝文帝“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 B. 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 C. 提倡鲜卑人说汉话 D. 在朝廷上不说汉话者免官 12.《宋史》载,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敞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 A.支持变法,主张新制 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 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 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 13.“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14.能够体现王安石变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思想的措施是( ) ①均输法 ②市易法 ③青苗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宗教改革(英语:Reformation),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世纪末期,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是以 “异端”的形式出现,根本原因是( ) A、天主教教会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天主教教会对人民的影响无处不在 C、资产阶级早期力量比较弱小 D、天主教教会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16.人们普遍认为:马丁·路德主张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提出的“信仰得救”,都带有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A.《圣经》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B.否定了教皇的地位与特权 C.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D.肯定了世俗皇权的地位 17.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 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宣扬( ) A.上帝的权威 B.因行称义 C.先定论 D.因信称义 18.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的是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英国入侵埃及 19.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B.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 C.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D.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20.列宁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21.穆罕默德·阿里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最大的不同是 A.背景不同 B. 领导力量不同 C. 性质不同 D. 结果不同 22.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 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23.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甲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明治维新;乙类——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其分类标准是( ) A.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目的 B.是否是向外国学习的改革 C.是否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是否改变原来社会性质 24.“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面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的话的主要含义是( ) A.改革使俄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B.改革后俄国废除了君主专制 C.改革后俄国变成了资产阶级君主制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5.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26.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是指 A.西方科学技术 B.西方生活习俗 C.西方经济制度 D.西方教育制度 27.依据《大日本帝国宪法》确定的近代政治体制。日本的议会( ) A.议会的召开、闭会、停会由天皇决定 B.贵族院的议员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 C.议会可以限制天皇的权利,天皇必须对内阁负责 D.由贵族院和参议院组成 28.《全球通史》评述:“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从材料可判断,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 A.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学习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全盘西化,全方位地学习 D.对西方文明完全排斥 29.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曾经大力推行官营工业建设,动用国家力量尽快完成工业化。结果造成政府财政恶化,贸易逆差严重,货币贬值。日本政府对此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土地私有制,增加国家农业税收入 B.政府增加官办企业拨款,扩大经营范围 C.将大量官办企业以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 D.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取代传统手工业 30.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这就是著名的“脱亚入欧”论。其中“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是指 A.蔑视亚洲邻国 B.遏制亚洲邻国 C.侵略亚洲邻国 D.渗透亚洲邻国 31.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有远见的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体制 B.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C.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废除武士制度,实行征兵制 32.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33.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34.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 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B.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 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 D.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 35.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谭嗣同所言的是 A.“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B.“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C.“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冲决君主之罗,冲决伦常之罗” 36.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康有为 C.李鸿章 D.孙中山 37.“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曰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 D.反对洋务运动 38.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巨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39.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40.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二、材料题(共40分, 其中41题15分;42题15分;43题10分) 4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维新变法在教育改革方面均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四年七月十八日在废藩置县后不久即设立了文部省,……(文部省)把确立学校制度作为当务之急。……以前的学问只限于士人以上的阶层,学制颁布以后则普通人即“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子”(后又加进卒)都能进学校学习。……学制明确表示由文部省统辖全国的学政,并制定了学区制,……小学校使用的教科书是欧美教科书的翻译本、改编本和福泽谕吉的《劝学》、《世界国尽》等启蒙教材。 ——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除去抓印把子的政权变革(制度局之设),维新派最重视的就是科举变革。他们不仅将变科举视为培育人才的百年大计,还视科举改革为士人意识转换的枢纽。……他们也将清朝在近代的积弱积贫,国势日衰,国土日削的局面归咎于八股。……百日维新开始不久,光绪帝即下诏谕令自下科开始乡试会考及生童岁科各试,废除八股文,一律改为试策论……而且针对以往八股取士时考官偏重楷法,但求文字漂亮之弊,强调考官“不得凭楷法之优劣为高下。” ——张鸣《再说戊戌变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3分) (2)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推动科举改革的原因?(4分)并概括科举改革的内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在教育改革上的不同之处。(4分) 4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初的赋税制度,分田赋和丁徭两项征收。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明万历朝的册籍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编成《赋役全书》,发给民户“易知由单”,通知应纳银米数额,征收时用“截票”,“一给纳户,一存有司”。但“易知由单”款项繁,难以通晓。且地方官不公开晓示款项,另立名目,恣意科取。 丁徭的征收,各省情况不一,有以一条鞭征收的,有丁随地摊派的,有丁随丁派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决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同时规定人丁缺额由新添丁口抵补,再不足又以亲戚或同甲粮多者补之。这种抵补的办法又造成了丁银负担不均。至雍正初年,有地之家,田连阡陌,所输无几,而贫苦农民或寸土全无或有少许土地,却与富户同样负担丁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苦乐不均”的现象。 早在康熙末年,“广东所属丁银,就各州县地亩摊征”。雍正元年(1723年),直隶总督李维钧请求将丁银摊入田粮中征收,得到朝廷的允许。翌年山西布政使高成龄援引直隶的新例,奏请朝廷“将丁银并入地粮”,随后各地逐渐实行“摊丁入亩”政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摊丁入亩”制度有哪些积极作用。(10分) 4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此后历次进士科录取人数均达数百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着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科举考试中的相关条令基本趋于完善,唐朝科举制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均予以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自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始,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始涉及到某些现实问题,殿试内容的这一变化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宋朝最高统治者希望于科场中选拔真正的治国之臣的愿望。 ——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科举制度的新特点。(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考试改革的意义。(5分) 2015级高二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梭伦在国家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但仍然严辞拒绝;华盛顿也严词拒绝了一些人让他担任君主的建议”信息可知,梭伦和华盛顿不贪图权力,显示了其高尚的品德,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形成,B正确;AC项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梭伦与华盛顿对自己国家的贡献相同,排除D。所以选B 2.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梭伦改革保护权贵和新兴工商业者的目的,改革措施中的四个等级享受不同的政治权利,体现了这一目的,故B正确。颁布“解负令”,主要对于债务奴隶,故A排除。组建“四百人会议”,没有突出财产等级问题,故C排除。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成员来自于抽签产生,故D排除。 3.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故A说法正确,排除;结合材料判断,这段剧情应该发生在伯利克里改革后,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因此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克里昂的职位,故B说法正确,排除;通过题干材料可知“我想我还不够格。……全家老小都是无赖。……我几乎不识字。”说明民主制度局限性,即强调公民直接参政议政,但是忽视公民的政治素养,容易造成权力的误用和滥用,故C说法正确,排除;既然这段剧情应该发生在伯利克里改革后,自然不可能体现梭伦改革局限性,故D项正确。 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C、D两项说法存在绝对化,故排除。商鞅这种轻罪重刑只是一种法律原则或者理念,与法律制度健全与否没有关系,排除A项。注意理解韩非对这一原则的评价,即轻罪重刑可以使人民安于被统治,不会发生动乱,很明显是一种对人民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所以答案为B项。 5.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秦人家中稍富且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分居自立门户,家中贫困但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为女方所招赘,显示了劳动力的重要性,这是商鞅变法重农措施产生的影响,故选B。土地兼并、战争频繁与重视劳动力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C。秦国没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选D。 6.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之提到“令贫者富”,并未提及“富者贫”,让人民都富裕起来并非商鞅本意;材料并未提及商业的发展,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与材料无关;商鞅说:“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意思是国家安定,必须要实现财富的均衡,故正确答案为D。 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时并未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不能选A。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不是用以控制贵族而是加强统治,不能选C。在商鞅变法时贵族也是可以从事工商业的,不能选D。其实是军功制造成了宗室贵戚皆怨望的现象,因为以军功授田定爵位才使得贵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权,所以才怨恨商鞅,本题答案只能是B。 8.B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得吏治得以好转。结合所学知识是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所以选B。推行均田制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排除A;实行三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体现,排除D。 9.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注重对土地分配的均衡,术语表均田制,故选A项。 1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政策的理解。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商鞅变法也改变社会风俗;商鞅变法确立秦国实行封建土地制度,北魏孝文帝也确立了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都是一场封建化的改革,所以都对守旧势力进行了打击,因此①②③④都对,所以选D选项。 1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 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说明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故A项正确,排除。孝文帝改革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故C项正确,排除。在朝廷上不说汉话者免官,也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排除。 1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治天下譬如居室,敞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意思是治理天下如居室,能修则修,如果坏的不大就不必重新建造。表明此官员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A与题干的意思相反,排除;B说法绝对,排除;D题干不能体现。故答案选C。 1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低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可以分析出王安石初期的变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的,故本题答案选D项。分割宰相权力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A项不选;题干中没有涉及皇权的变化,B项不选;材料中体现的是财政,不是加强军事实力,C错误。 1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知识点,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含义,即人民不增加赋税也能增加国库收入。“均输法”是宋代王安石的新法之一,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①符合题意;市易法,即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②符合题意;青苗法是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③符合题意;方田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④符合题意。综上可知,①②③④符合史实和题意,D项正确;A项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5.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中世纪末期,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是以 “异端”的形式出现”等反映了当时欧洲封建势力的强大,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故选C项。 16.C【解析】试题分析: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都是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提倡人自己的精神,故C项正确。AB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是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人文主义主要强调自身的解放;D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内容。所以答案选C。 17.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得到这些礼物”体现了信仰即可得救的思想。即马丁·路德宣扬的因信称义,A不是重点,B是天主教会的说法,C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的思想。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 18.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核心史实的记忆与理解能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让埃及盛极一时,但是埃及对外扩张带来的国内阶级矛盾、国外的利益矛盾,加之改革本身就未能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导致改革最终失败,英国入侵埃及不是其失败的原因,故D项符合题意。 1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埃及也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个选项均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重大成就,但是只有“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才使埃及进入了近代社会,才符合“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的成就,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阿里改革•阿里改革的成就 20.C【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结合“解放”法令的内容可知C项最符合题意。AB属于正常的经济活动,排除;D是农奴制改革之前的状况,排除。 21.C 【解析】试题分析:阿里改革与俄国改革的相同点:都有关于土地改革的内容;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不同点包含有背景、领导力量、性质和结果等方面。但性质不同具有决定性,所以排除ABD。 阿里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然失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俄国历史进步。故选C。 考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穆罕默德·阿里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穆罕默德·阿里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比较 2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材料“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体现的是农民地位的提高,而这一变化得益于1861年改革中对农奴人身自由的解放,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史实。 23.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甲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明治维新;乙类——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等反映了改革判断的标准不同,前者明显是从社会性质改变的角度分类,故选D项。 24.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面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可知,A仅仅是政治方面,B也不符合史实,C不符合俄国的实际情况。D既可以是政治方面,也可以是经济方面。因此D符合题意。 25.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0年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明治维新以学习西方发展自身为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宣传忠孝精神”可以排除B项;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废除了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宣传忠孝精神”“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26.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比较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希望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自身力量的提高,从而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故A项正确;BCD项是二者共同之处。 27.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的议会没有独立的立法权,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议会的召开、闭会、停会由天皇决定,故选A。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天皇任命的“敕选议员” 组成,它实际上是大官僚、大财阀和大军阀等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众议院才是由选举产生,排除B。天皇享有广泛的统治权,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由国务大臣组成的内阁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负有“道德上”的责任,排除C。日本的国会称为“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排除D。 28.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可以看出,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学习,故A项正确,CD项错误;B项中国洋务派的主张。所以答案选A。 29.C【解析】试题分析:实行土地私有制是农业改革措施,与材料工业情况无关,故A项错误;从材料看,国营企业建设已经导致政府财政恶化,贸易逆差严重,货币贬值,不会再增加拨款、扩大规模,故B项错误;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是国家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创建样板企业后低价出售给个人,继而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是改革之初的情况,与材料反映的情况不符合,故D项错误。 3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说明日本的战略是侵略亚洲邻国,故C项正确;其他均不符合题意。 3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教育是立国之本,它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是日本经济持久发展的源泉,故B项正确;ACD项是明治维新的措施,但不是最有远见的。所以答案选B。 3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得知日本进而采取的措施是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所以选D选项。A选项材料没涉及到土地制度;B、C选项不符合材料的具体含义。 3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故选C项。挽救民族危亡和建立民主政治是戊戌变法的目的,排除AD;实现富国强兵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B. 3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叙述“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所以梁启超认为海权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不准确,梁启超强调的是帝国主义以商业为主,除了市场还有原料。B选项材料没有将海权与商业势力建立关系。C选项与梁启超的思想不符。 3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容易。结合所学知识,A项是梁启超的言论,B项是康有为的言论,C项是严复的言论,D项是谭嗣同的言论。故选D。 36.B【解析】试题分析:康有为变法时期编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借孔子的权威宣传新法,托古改制。故选B。AC项主张维护清朝的统治,不符合“其心则夷也”。D项主张推翻清朝的统治,不符合题意。 3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可知,慈禧太后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变法的,但是她要求“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也就是说制度上不能改变,因此A选项最准确;B选项没有反映出条件;C选项不能完整表达材料含义;D选项错误,材料不是针对洋务运动,只是用洋务运动来举例。 3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认识。解答时注意本题的设问“最主要依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历史巨变”指的是中国人开始进行制度变革,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不是最主要依据,B项和D项时间错误。 39.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化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世界的重大改革。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均为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都促进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AC和“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无关,排除;D和“ 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无关,排除。故选B 。 40.C【解析】试题分析:“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说明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戊戌变法是改良,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宗旨有根本不同,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民主革命•戊戌变法•定国是诏 41.(1)设立文部省;扩大教育范围;实行学区制;欧美和传统教材相结合。(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科举是培养人才的百年大计,是改变士人意识的关键;八股是近代清朝国势日衰的重要原因。内容: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改变以文字优劣作为评价的依据。 (3)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系统完整;戊戌变法侧重改革考试制度。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明治四年七月十八日在废藩置县后不久即设立了文部省……学制颁布以后则普通人即‘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子’(后又加进卒)都能进学校学习。……学制明确表示由文部省统辖全国的学政,并制定了学区制……小学校使用的教科书是欧美教科书的翻译本、改编本和福泽谕吉的《劝学篇》、《西洋事情》等启蒙教材”等,从管理机构、教育对象、教育布局、教材等方面进行概括。 (2)根据材料信息“他们不仅将变科举视为培育人才的百年大计,还视科举改革为士人意识转换的枢纽。……他们也将清朝在近代的积弱积贫,国势日衰,国土日削的局面归咎于八股”概括出维新派推动科举改革的原因,内容可依据材料信息“废除八股文,一律改为试策论……而强调考官‘不得凭楷法之优劣为高下’”归纳出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分析比较能力。由“。……学制明确表示由文部省统辖全国的学政,并制定了学区制,……小学校使用的教科书是欧美教科书的翻译本、改编本和福泽谕吉的《劝学》、《世界国尽》等启蒙教材”可以看出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系统完整;由“ 除去抓印把子的政权变革(制度局之设),维新派最重视的就是科举变革。他们不仅将变科举视为培育人才的百年大计,还视科举改革为士人意识转换的枢纽”可以看出戊戌变法侧重改革考试制度。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教育改革 42.(l)原因:田赋征收繁琐,难以通行:官吏、差役勒索纳赋农户;丁徭繁杂且混乱:丁银负担不均,社会矛盾尖锐。 (2)作用:解决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丁徭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赋税不均的情况);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使中国赋税制度由繁变简,便于征收;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促进了城镇工商业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古代中国赋税制度成熟的标志。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摊丁入亩。考查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以及意义。 (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易知由单”款项繁,难以通晓。且地方官不公开晓示款项,另立名目,恣意科取”“丁徭的征收,各省情况不一”“这种抵补的办法又造成了丁银负担不均”“贫苦农民或寸土全无或有少许土地,却与富户同样负担丁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苦乐不均”的现象”可以得出答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摊丁入亩的影响可以得出一定程 度上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农民人身地位 提高;按田亩纳税,使无地农民在法律上不再纳税,赋役不均的现象有所缓和,有利于社会 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安定;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人口统计相对客观、真实,人口增长速度加 快;农民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之上,大量剩余劳力可以流动,从事租佃、佣工、经商、手 工业,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活跃。 43.(1)特点:增加录取人数;扩大取士范围;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逐步完善考试规则;变革考试内容; (2)意义:促进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有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也推动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有利于社会公平等、崇文重学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解析】宋代科举考试改革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第(1)问,结合材料“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此后历次进士科录取人数均达数百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可知录取人数不断增多;根据材料“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可知扩大了取士范围;材料“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着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体现了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材料“科举考试中的相关条令基本趋于完善,唐朝科举制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均予以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表明规则制度趋于完善;材料“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始涉及到某些现实问题,殿试内容的这一变化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宋朝最高统治者希望于科场中选拔真正的治国之臣的愿望”体现了改革考试内容。 第(2)问,结合材料“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可知科举考试改革给寒门以参政议政机会,给予以翻身机会,有利于阶层的流动;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表明规则制度趋于完善,有利于选拔真正人才,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材料“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体现了以文治国,重视文化教育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