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2-37宋明理学(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2-37宋明理学(作业)

核心素养测评 三十七 宋 明 理 学 ‎(40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 (  )‎ 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 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 C.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D.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 ‎【解析】选D。据材料隋文帝提倡儒学,而《隋书》中所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与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旨不一致,说明当时佛道影响力较强,故选D。‎ ‎【加固训练】‎ ‎   有学者认为:“辟佛的宋儒本质上往往不是佛学的批判者,而是批判的佛学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 A.宋儒不再批判佛教 ‎ B.宋朝儒佛地位相当 ‎ C.佛学渗入儒家义理 ‎ ‎ D.三教合一局面形成 ‎【解析】选C。“辟佛的宋儒”表明宋儒对佛教是有批判态度的,故A错误;材料中没有介绍宋朝儒学和佛教地位相当,故B错误;“批判的佛学者”‎ 意思是宋儒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或汲取了佛教的部分精髓,并将之融入了儒学,故C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道家学说,也没有呈现三教合一的信息,故D错误。‎ ‎2.(2020·太原模拟)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 (  )‎ 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 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 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 ‎ 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 ‎【解析】选A。二程的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反映出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故A正确;这种至善圆满之乐,并非教人消极处世,故B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觉悟“自心”源自佛道文化,故C错误;二程继承先秦儒学,对传统儒学进行部分改造,故D错误。‎ ‎3.(2020·安阳模拟)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这一思想 (  )‎ 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 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 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 ‎【解析】选C。程颐主张“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 C正确。‎ ‎4.下面为朱熹所编儿童启蒙读物—《童蒙须知》的内容简表。据此可知,朱熹(  )‎ 标题 内容节录 ‎ 衣服冠履 ‎“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 言语步趋 ‎“凡为人子弟……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 ‎ 读书写字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 ‎ 杂细事宜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 A.注重提高民众社会生活水平 B.宣扬“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主张完善官方基础教育体系 D.倡导“理”性的社会生活 ‎【解析】选D。“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不可妄大议论”“详缓看字”“无益之事,不可为”均体现了人应该遵循三纲五常,即理性,故选D;“儿童启蒙读物——《童蒙须知》”没有涉及社会生活水平的内容,排除A;“儿童启蒙读物”强调对儿童生活习惯的培养,不是对统治者的要求,排除B;“衣服冠履;言语步趋;读书写字;杂细事宜”意在培养儿童的自觉习惯,未体现主张完善官方基础教育体系,排除C。‎ ‎【加固训练】‎ ‎   “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材料体现了朱熹 (  )‎ 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C.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 D.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 ‎【解析】选C。材料中没有涉及通过实验途径,且格物致知也并非寻求科学真理,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故B错误;材料“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体现了其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故C正确;朱熹思想中没有涉及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故D错误。‎ ‎5.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  )‎ ‎ A.改变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 ‎ 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 ‎ C.源于程朱理学的官方化 ‎ D.削弱了“五经”在科考中的地位 ‎【解析】选C。朱熹对“四书”作了注解,程朱理学官方化后“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故选C;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没有改变,排除A;“四书”地位的提高巩固了孔子的地位,排除B;“四书”和“五经”并列,没有削弱“五经”的地位,排除D。‎ ‎6.(2020·河南十校模拟)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理学)”,不仅被视为“伪学”遭到打击,而且当年科举取士也将“《论语》《孟子》《大学》之书”列为禁书。这表明 (  )‎ A.新旧儒学思想冲突激烈 B.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动摇 C.道学背离了儒学价值观 D.道学缺乏应时趋新精神 ‎【解析】选A。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理学)”被视为“伪学”,将“《论语》《孟子》《大学》之书”列为禁书,说明宋朝新旧儒学思想冲突激烈,A正确;儒家思想自西汉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B错误;道学属于儒学范畴,C错误;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D错误。‎ ‎7.“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不比古时,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 (  )‎ A.致力于社会稳定 ‎ B.意在束缚人的行为 ‎ C.融儒释道为一体 ‎ 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 ‎【解析】选A。据所学可知,宋代是汉人主政,又尊崇文化,士大夫集团接过韩愈、柳宗元的大旗,决心发起儒学的复兴运动,注重秩序,讲究节义,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稳定,才会有二程、朱熹“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故A正确;材料中“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强调的是改良个人对改良社会的作用,‎ 目的不在于束缚人的行为,故B排除;材料强调的重点不是思想的融合,故C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改良个人,以达到社会的稳定,但并不是改良社会体制,故D排除。‎ ‎【拓展延伸】程朱理学的内涵 ‎(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气。‎ ‎(2)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存天理,灭人欲。‎ ‎(4)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道德之善的目的。‎ ‎8.(2020·钦州模拟)宋理学家陆九渊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剥落心蔽”“发明本心”,用“读书”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说明他 ‎(  )‎ A.强调伦理道德 B.主张心灵净化 C.反对格物致知 D.践行知行合一 ‎【解析】选B。根据题干可知,陆九渊主张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心灵净化,以剥落、扫除“物欲”和“意见”,B正确。题干强调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心灵净化,以剥落、扫除“物欲”和“意见”,而不是强调伦理道德,排除A。题干强调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心灵净化,而不是反对格物致知,排除C。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与陆九渊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9.王阳明说:“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据此可知,王阳明 (  )‎ ‎ A.主张吸收佛道思想完善儒学体系 ‎ B.倡导废八股以消除科举制弊端 ‎ C.认为理学传播导致空疏学风盛行 ‎ D.意在倡导知行合一的经世之学 ‎【解析】选D。依据材料“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可知王阳明批判当时士人将理学作为进入仕途的敲门砖,批判道学家空谈心性而忽视人的行为实践,因此他主张知行合一,D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完善儒学,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废八股的要求,排除B;材料强调明朝士人追逐名利,而非强调理学所带来的影响,排除C。‎ ‎【加固训练】‎ ‎   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了“天理即是人欲”的观点。相对于程朱理学而言,王阳明更 (  )‎ ‎ A.注重道德修养     B.强调主体意识 ‎ C.认同先秦儒学 D.追求民主自由 ‎【解析】选B。宋明理学本身都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故A错误;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强调外在的天理,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更强调内心的自省,故B正确;宋明理学是继承汉代新儒学,并融合佛道思想而形成,先秦儒学仅是宋明理学的源头,且材料也无法体现与先秦儒学的关系,故C错误;两者都不追求民主自由,故D错误。‎ ‎10.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 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B.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可知其思想为陆王心学;“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是致良知的思想观点,符合陆王心学,故B正确;A、C、D不能体现心学观点,故排除。‎ ‎【加固训练】‎ ‎   (2019·马鞍山模拟)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 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动摇社会等级观念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可知这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选B;王阳明的“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更新,是继承发展,仍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社会等级观念,而不是动摇了,排除C;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如王夫之、黄宗羲等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王阳明,排除D。‎ ‎11.(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  )‎ A.推广儒家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解析】选D。朱熹改革儒家繁琐的礼节,是因为从三国到五代,儒家的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朱熹等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充分发挥儒学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根本目的是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 ‎12.(2020·黄冈模拟)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经典名言道出了当时哲学家的使命。材料表明当时哲学家的真正使命是 (  )‎ A.应对北宋初年社会危机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 B.为构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 C.彰显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 D.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构建理学的民生观念 ‎【解析】选B。儒学虽然在宋代出现危机,但仍处于统治地位,A错误;对张载及其思想的理解不能脱离宋初建国背景和理学家们关切的问题,北宋吸取历史教训,为了重建社会秩序,确立了“以儒立国”的国策。在这种政策环境下,以张载、二程等为代表的理学家的最大关怀,是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奠定永恒的精神基础,B正确;C只是表象,排除C;D错在重新恢复,D错误。‎ ‎【加固训练】‎ ‎   宋代时,张载力主恢复三代政治,尤以井田、封建和制度复古为主要手段;朱熹在奏议中经常提及要“变科举、均田产、振纲纪、罢和议”。宋代知识分子的这些主张 (  )‎ A.力图弘扬儒学强化伦理的传统 B.成为解决时代弊政的有力武器 C.深化了民本思想中的平等观念 D.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提出挑战 ‎【解析】选C。“均田产”、复古井田等,蕴含爱民、平等等思想,故选C;题干未提及儒学加强伦理关系,排除A;题干提及的主张有些是不合时宜的,如复古井田、实行分封制等,排除B;张载、朱熹的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排除D。‎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 ‎ ——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材料三 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至宋元之世,儒学化为理学,理学又专尚程朱。……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 ‎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11分)‎ ‎ (2)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材料三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贡献有哪些?(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王阳明的思想及实践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2分)‎ ‎【解析】第(1)(2)题根据材料和所学归纳即可。第(3)题,据材料一中“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得出自觉提升道德,据材料二“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得出开展道德实践,注意从思想及实践等角度回答。‎ 答案:(1)内容: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是“成圣”的途径。(6分)方法: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倡导“知行合一”。(5分)‎ ‎(2)价值:缓和社会矛盾;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6分)贡献:含有批评专制的意义;打破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冲击理学对人的思想桎梏。(6分)‎ ‎(3)启示:自觉提升道德修养;积极开展道德实践。(2分)‎ ‎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 材料二 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中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和英国学者李约瑟对待理学的态度有何相似之处?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解析】第一问相似之处,由材料一中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与材料二中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等信息,综合归纳即可得出,即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科学性;第二问说明,综合材料一、二,从理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汲取佛、道思想)、观点主张(格物致知)、社会影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观念、促进科技发展)等角度,概括即可得出。‎ 答案:相似之处:应当看到理学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科学性。(2分)‎ 说明:宋代理学汲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更为成熟的理论体系。(3分)宋代理学主张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格物致知”,宋代知识分子树立了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积极主动去全面探索自然界事物客观规律的精神得以确立。(4分)宋代时,三大发明得以发展,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