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焦冠儒 审题人:李晋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 A.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C.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依据所学可知,A是在1953年制定的;B是在1957年;D是在1956年;C是在1954年,之后,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局面结束,而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所以应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2.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是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可知该制度是中央管理地方的制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不是地方管理制度,故排除B、C项;村民自治制度是基层民主制度,不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故排除D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故选A。‎ ‎3.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 项目 中共党员 民主党派 无党派 工人 农民 解放军 归国华侨 少数民族 妇女 人数 ‎668‎ ‎274‎ ‎284‎ ‎100‎ ‎63‎ ‎60‎ ‎30‎ ‎177‎ ‎147‎ 比例 ‎54.48%‎ ‎22.85%‎ ‎23.16%‎ ‎8.16%‎ ‎5.14%‎ ‎4.89%‎ ‎2.45%‎ ‎14.43%‎ ‎11.99%‎ A. 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 ‎【答案】C ‎【解析】‎ 人民代表是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故A错误。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多党制,故B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间接民主,故D错误。根据表格,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代表性广泛,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故C正确。‎ ‎4. 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向毛泽东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亡周期律问题,对此毛泽东认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最能体现这一问题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人民公社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新中国初期成立三大政治制度,分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中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是代表人民行使管理权力,符合“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这一主旨,A正确;B是1958年成立社会地方组织;C是民族方面管理组织;D是参政议政组织。‎ ‎5.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毛泽东意在强调政治协商会议 A. 成为联合执政机构 B. 仍是国家立法机关掌握着立法权 C. 职能已被人大取代 D.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虽然政协不在代行人大,但是“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说明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故D正确;中国不是联合执政,是共产党领导,故A错误;政协不具有立法权,故B错误;政协职能转换,故C错误。‎ ‎6.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 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 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 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理解能力。材料“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主要是通过该例子来说明我国法律很不完备,不是说领导人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有法不依和民众法制观念方面的内容,主要提到的是法律的不完备,“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故BD项错误。根据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我国法律体系亟需完善,故C项正确。故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7.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这反映了中国实行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民主制度 ‎【答案】D ‎【解析】‎ 我国从1998年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实现了人民真正当家做主,材料中“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实质”正是这种制度的体现,故选 D;A、B 不符合“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基层民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D。‎ ‎8.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四部宪法,它经历多次修改,不断完善,沿用至今。据此,1999年3月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A. 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 B. 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C. 将基本路线写入宪法 D. 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答案】B ‎【解析】‎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是在1982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将基本路线写入宪法、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均是在1993年,所以选项C、D均是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的,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时间性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有效时间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将各被选项的时间性给予定位,本题就可以以“时间”为突破口,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9.在境外敌对势力支持下,香港反对派策划已久、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意欲搞乱香港的“占中”(即:占领中环,中环——香港的政治经济中心,香港最核心的地区)事件,在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终于自行沉寂了。这表明 A. 回归给香港社会带来了持久动乱 B. 香港警方对“占中”进行了严厉镇压 C. 中国遭到西方所有国家敌视干涉 D. “一国两制”适合香港显示强大活力 ‎【答案】D ‎【解析】‎ 香港反对派策划已久的,并且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占中”事件在各界民众的反对下自行沉寂,说明“一国两制”得到了香港大多数同胞的支持,显示了“一国两制”的强大活力,故D项正确;香港1997年回归以后保持了长久的稳定和繁荣,故A项错误;占中事件是在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沉寂的与警方镇压无关,故B项错误;C项中“所有国家”说法过于绝对化并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 ‎10.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C.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D.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香港澳门问题之所以能够用一国两制方针来解决,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提高,在强大的国力基础之上通过外交手段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故C项正确;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有利条件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排除;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是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外部因素之一,故B项排除;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是港澳问题解决的原因,故D项排除。‎ ‎11.据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 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 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D. 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974 年国民党海军对东海舰队驰援南海开绿灯,以及 2008 年国民党当局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说明了国共双方有共识,就是都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 但并不能说明BCD项内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2.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B. 把欧洲纳入美国势力范围 C. 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D. 推动了东西欧的分裂与对峙 ‎【答案】D ‎【解析】‎ 结合史实,我们可知马歇尔计划是东欧和西欧对峙加剧,最后造成了欧洲分裂,D正确;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是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军事对峙的基础之上,马歇尔计划只是属于属于其中一部分,A不正确;马歇尔计划,是把西欧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B不正确;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是华约和北约的建立,C不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特点,要求学生结合战后美国和欧洲之间关系的特征来分析材料。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既阻止了西欧国家因经济困难而日益缩减进口的趋势,为美国商品扩大了海外市场;又取得享有与本国居民同等的投资权益,还削弱了西欧国家的关税壁垒,取消了大部分贸易限额;这样,增加了美国的出口,缓解了美国内部经济改组中的困难;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各国经济的控制和支配能力,从而为美国在政治、军事上与西欧结盟奠定了经济方面的基础。‎ ‎13.《华沙条约》序言:“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的和平。”这说明华约成立的旨在 A. 防止军国主义复辟 B. 维护欧洲的和平 C. 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 D. 打败德国法西斯 ‎【答案】C ‎【解析】‎ 华约组织是军事方面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的产物,也就说明华约成立的旨在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华约成立和军国主义无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华约成立是对抗美国而非维护欧洲的和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德国法西斯已经被打败了,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4.“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 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实行军事援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理解。由“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可知是美国在经济方面对欧洲援助的措施。A项是在意识形态方面采取的措施。B项是美国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D项是美国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所以应选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 ‎15.下图为漫画《昔日的援助,今日的竞争》体现出美国在不同时期对西欧的不同态度,据此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 政治多极化取决于经济的多极化 B. 主权高于人权,国权高于法权 C. 国家利益是外交的主要导向 D. 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政治的多极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经济多极化的影响,但“取决”说法太过绝对,故A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竞争,与主权、人权、国权和法权等关系不大,故B错误。根据漫画可知,其寓意为曾经的援助对象成为了现在的竞争对手,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经济复兴,后来欧洲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又和美国成为竞争关系,可以看出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与“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无关,故D错误。‎ ‎16.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巾,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 不愿承担国际责任 B. 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C. 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D. 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世界上政治地位的提高,材料从经济形势到分担相应的国际责,体现了经济大国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野心,故D项正确;日本是想通过承担国际责任俩提高国际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日本要和美国进行军事对抗,故B项错误;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是20世纪70年代,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 ‎【点睛】“冷战”开始之后,由于对抗苏联的需要,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开始改变对日政策,由经济制裁转为经济扶持。这就为日本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日本自身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作出的努力包括 ‎①接受马歇尔计划 ‎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 ‎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带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二战后,欧洲国家认清了美苏争霸的实质,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开始走向了联合,成立欧洲共同体,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政治一体化的进程,西欧逐渐摆脱了美国的控制,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排行粗ABC,选D。‎ 考点:当代国际关系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加强•欧洲走向联合 ‎【名师点睛】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思想渊源:远源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可能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18.毛泽东指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 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做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这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睦邻友好 ‎【答案】A ‎【解析】‎ ‎“在人民共和国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等字眼足以证明新中国是要另起炉灶即重新与这些国家开展外交关系,材料根本就未涉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睦邻友好等其他选项的信息,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9.阅读下表。其中导致197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答案】C ‎【解析】‎ ‎197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要突出积极报道的增多,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导致的,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均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时间上是均不符合题意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是由中美关系而导致的。‎ ‎20.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C.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 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发展体现了“交替”时期的特点,故C正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这些国家的社会性质的变化与A项所说相反,排除;B项则是贯穿于冷战过程中,不能反映格局的变化,排除;D项中的民族冲突、地区冲突在世界格局的“交替”过程中是同时并存的,而不是递进关系,排除。‎ ‎21.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这里的“遗憾”主要是指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 B. 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 C. 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D. 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答案】D ‎【解析】‎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普京是资产阶级代表,不可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而“遗憾”。因此这里的“遗憾”是指苏联作为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因此选D。A、B和C不是普京的遗憾,排除。‎ ‎22.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本世纪继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大国对外政策的改变 B. 大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 新兴势力的崛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根本上说是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所以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格局变化·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 ‎2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没有一定规格,可以自由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的私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礼崩乐坏 B. 铁犁牛耕使用 C. 井田制瓦解 D. 赋税制度改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即铁犁牛耕的使用及普及,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揭示的是礼乐制度,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迁 ‎24.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 A. 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 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 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 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乞巧节”是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并且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体现的是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模式,该节日的形成也与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有关,C正确;人们对牛郎和织女的同情、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都不是该节日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ABD。‎ ‎25.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小农经济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经济兼并,政治动乱,水旱灾荒),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26.牛是与农耕关系密切的家畜。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牛不仅是人们从事农耕的必需,同时也成为人们心目中吉祥的象征,春牛图则成为年画、剪纸、刺绣等领域常见的题材。中国最早的牛耕出现在 A. 西周 B. 春秋战国时期 C. 两汉时期 D. 唐代早期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最早的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选B;ACD三的说法均不符合史实,故可直接排除。‎ 点睛: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所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存在和发生的,所以学习历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自己的时空观念。此题如果能准确把握这些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就中轻而易举的选出正确答案。‎ ‎27.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日臻成熟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技术日益完善 ‎③水利工程相继兴建④农作物资源的丰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古代农业生产体系指的是在生产工具和技术等领域已经取得比较系统的配套的体系。原因主要是由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水利工程的相继兴建。这些都有力地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①②③正确,④是生产体系形成的结果。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成熟•原因 ‎28.《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下列关于井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井田有公田、私田之分 B. 井田制瓦解与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密切相关 C. 商鞅变法时秦国废除了井田 D.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 ‎【答案】A ‎【解析】‎ 材料意思是井田制以外出现了大量私田,忙完公田上的事以后,才敢忙私田里的事。材料中的私田并不是井田,而是生产力发展后,被开垦出来的私田。故A项说法错误,本题选A。井田制的瓦解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B项排除。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故C项排除。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故D项正确,排除。‎ ‎29.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  )‎ A. 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B. 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 C. 不利于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D. 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土地租金越来越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多地少造成的,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错误,租佃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新的生产关系,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30.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和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 曲辕犁的发明和推广 B. 新农作物在江南引种 C. 经济重心南移的促进 D. 北民因动乱大批南迁 ‎【答案】C ‎【解析】‎ 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时以及两宋之际, ‎ 南移的原因都是因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故C项正确;ABD项都包括在C项之中。‎ 第Ⅱ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31题20分,32题20分)‎ ‎31.“熊猫外交”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达到顶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老大哥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被送到苏联。‎ ‎——引自新华网 材料二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对外文化联络局最终的答复是,必须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和领取交换的动物。如因美国政府阻挠而交换不成,那就算了。这件事最终没有办成。……1972年堪称“熊猫外交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 ‎——《熊猫外交简史》‎ 材料三 现在在日本、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德国、奥地利有熊猫。2017年6月24日,载着大熊猫“梦梦”“娇庆”的专机在万众瞩目下抵达柏林。外界似乎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熊猫大使的足迹足以说明两国关系之冷热。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熊猫,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变化。‎ ‎——《熊猫外交简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新中国首次“熊猫外交”对象是苏联。‎ ‎(2)从材料二“熊猫外交”的历程可见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1)新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孤立、包围、封锁;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而苏联当时对中国人民的态度友好;加强中苏关系的需要。‎ ‎(2)变化: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 原因: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处于守势。‎ 中国方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需要。‎ ‎(3)国家利益和世界局势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与苏联的外交。新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与恶意封锁。此时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而且苏联是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与中国关系友好,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2)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初,在国际格局方面,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台湾问题急需解决,所以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3)结合所学,国与国的亲疏由国家利益决定。由中美关系正常化来看,世界局势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外交决策。‎ ‎32.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势。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 《夏日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对当时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农业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1)牛耕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解析】‎ ‎【详解】(1)由材料“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反映当时已经掌握了牛耕技术。牛耕的出现,加速土地开垦,推动农业发展,是形成精耕细作的重要条件,是农业技术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变革 ‎(2)第一小问,材料“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生动描述了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结合所学,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由材料“儿女各当家”,结合所学,在生产经营方面,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