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6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 高二历史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孔子主张,“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说明他(  )‎ ‎①收徒讲学是有条件的 ②鼓励学生参与政治活动 ③提倡忠君但不主张愚忠 ④主张教育要为政治服务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3.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4.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B.程朱理学的创立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5.“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最可能是( )‎ A.人文主义 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 存天理,灭人欲 C.因信称义 致良知 D.人文主义 存天理,灭人欲 ‎6.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 )‎ A.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 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 C. 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D. 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 ‎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 ‎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8.“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观点出现于(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9.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10.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A 小篆    B 隶书    C楷书     D草书 11. 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  )  ‎ ‎ 著作 体裁 作者 特点 评价 ‎ ‎《诗经》 诗歌 屈原 现实主义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红楼梦》 小说 曹雪芹 古典主义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 ‎ ‎《人间喜剧》小说 巴尔扎克 浪漫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 A. 体裁 B.作者 C.特点 D.评价 ‎12.“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C.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13.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的主张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调和与附会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表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它带着守旧性,终而它又攀结于民族感情的大树上,容易使人动情。因此,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力倡新文化的人们也未能全然脱却此境此情。”下列解析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创新性 B.中西思想的结合具有合理性 C.新文化运动具有保守性 D.中体西用思想是当时的主流 ‎15、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6.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  )‎ ‎ ①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 ②儒家思想阻碍了民主科学的传播 ③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④全盘否定儒家文化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 A.1915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 ‎18.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一个新生命诞生,必经历一番痛苦,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 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民主与科学思潮C.社会主义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9、“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 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20.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当中。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2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22.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相同点有(  )‎ ‎①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在批判“左”倾错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③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在实践中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下列能同时体现“与时俱进”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 ④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到1956年初……党内对知识分子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宗派主义,学术研究存在‘舆论一律’的严重制约,学习苏联经验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毛泽东提出(  )‎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 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25.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 A.食品流通领域 B.空间技术领域 C.农业科技领域 D.文化教育领域 ‎26.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A.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27. ‎“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主要反对的是神秘主义和教会的腐败,而不是基督教。它不像其它宗教一样往往把崇拜对象具体化,而是将上帝作为抽象的存在。”这段话旨在强调( )‎ A. 宗教改革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对象 B. 基督教思想与神秘主义的辩证统一 C. 基督教思想与理性精神的内在关联 D. 宗教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 ‎28. 美国学者孟德卫认为:“在18世纪的法国,没有神圣启示的儒学,作为一种令人赞赏的哲学被反基督教的启蒙思想家接受。信奉自然神论和开明专制的中国君主成了启蒙思想家向欧洲宣传的极好典范。”这表明( )‎ A. 中国制度符合启蒙思想家的设想 B. 启蒙思想家吸收了儒学合理成分 C. 中国已经成熟实施开明专制制度 D. 启蒙思想和儒学有共同的价值观 ‎29.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自主权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30.“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31.康德认为:“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这一言论说明( )‎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C.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32.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 A.三权分立 B.人民主权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论 ‎33.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的历史现象是(  )‎ 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 B.人们日益追求人性的解放 C.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基本完成 D.民主制度建立并居世界主流地位 ‎34.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D.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5. 恩格斯认为《物种起源》“写的简直好极了”,马克思也曾经几乎“有好几个月不谈论什么其它的东西,而是谈论达尔文和他发现的革命力量”。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层次,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存斗争加以说明。这表明进化论( )‎ A.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条件 B.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 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整合 D.适合了不同认知群体的需求 举办时间 举办城市 主要展品 ‎1851年 英国伦敦 ‎①‎ ‎1878年 法国巴黎 ‎②‎ ‎1904年 美国圣路易斯 ‎③‎ ‎36.世博会被称为“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右侧表格(  )‎ A.①火车机车、留声机; ②电话; ③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①火车机车、蒸汽引擎;②电话; ③汽车、飞机模型 C.①蒸汽引擎、汽车; ②电话; ③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①蒸汽引擎、飞机模型;②火车机车;③留声机、汽车 ‎37.文学艺术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风格。下列创作风格与对应的作品都完全符合的是( )‎ 序号 创作风格 作品 ‎①[]‎ 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红与黑》《战争与和平》‎ ‎②‎ 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格尔尼卡》《星月夜》‎ ‎③‎ 向色彩的奥秘进军。‎ ‎《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④‎ 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野玫瑰》《巴黎圣母院》‎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 ‎38. “它排斥虚无缥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这番言论反映的文学流派( )‎ A. 热情的讴歌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B. 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大发展 C. 以独特的个性化视野描绘感觉 D. 强调真实客观的再现典型人物 ‎39.有人评价某一剧作时说:“‎ 看了这些戏,我们我们都感到好笑,忍俊不禁,但在笑声中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与寂寞。尽管剧情虚妄、台词荒唐,我们不难发现剧中人有些方面跟我们十分相似,而剧中的荒诞现象正是我们不合情理的生活现实的极度夸张。”对这一剧作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 ‎①剧情虽荒诞不经,但寓意深远 ②体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 ‎③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处境的焦虑 ④现实与传统相互冲突驱使下的精神探索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0.近年来,多不古装影视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羋月传》热播后,“左手持笔安天下,右手挥剑定乾坤”“心怀万里阳光,何惧蜚短流长”。《甄嬛传》热播后,流行起了“甄嬛体”,一时之间“真真儿的”“极好的”等词语扑面而来。《花千骨》热播后,人们则用“洪荒之力”来形容难以克制的情感或情绪。这些现象表明( )‎ A.近年来国产古装影视剧最受观众欢迎 B.电视艺术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C.电视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D.电视艺术提升了人们的公民意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41题22分,42题18分,共40分。)‎ ‎41.(22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现在中国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正向着中国梦奋力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 ‎ ——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材料二 “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 ‎ —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材料三 ……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材料四 “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 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 ——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表现,分析其“近于空谈,无助实干”的社会环境。(6分) ‎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仁人志士为民族复兴所做的艰辛努力。(6分)‎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简要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走过的道路。(4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成功的理论原因。(6分)‎ ‎42.(18分)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 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3分)‎ (2) 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3分)‎ (3) 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加以说明。(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为主题进行论证。(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答案 高二历史 ‎1-5BDAAD 6-10CDDAD 11-15AADBB 16-20ACCAD ‎ ‎21-25DDDBC 26-30BCBBD 31-35CDBDD 36-40BCDDC ‎41.答案要点:‎ ‎(1)表现: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2分)‎ ‎ 环境: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混乱;儒家思想当时不适应形势和统治者需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4分)‎ ‎(2)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失败告终;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甲午战后为救亡图存发动维新变法,想要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以失败告终。(6分)‎ ‎(3)从“走俄国的路”(学习俄国)到“走自己的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井冈山道路): (4分)‎ ‎(4)原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6分)(答出邓小平理论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给2分)‎ ‎[]‎ ‎42.答案要点:‎ ‎(1)阶级:新兴资产阶级。(1分)‎ ‎ 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2分)‎ ‎(2)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引发宗教改革运动,形成路德教、加尔文教等新教派。(3分)‎ ‎(3)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4分)‎ ‎(4)人文主义进步推动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发展。(2分)‎ ‎ 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追求个人的充分发展,促使理论家重视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推动现代科学兴起。(2分)‎ ‎ ②宗教改革: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2分)‎ ‎③启蒙运动:经典力学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促使启蒙思想家运用理性,推动社会变革。(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