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梭伦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 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 C. 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D. 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答案】B ‎【解析】‎ 略 ‎2.从上层建筑领域给予贵族政治以沉重打击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有 ‎①鼓励发展工商业 ‎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 ‎④成立公民陪审法庭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由此可知,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成立公民陪审法庭等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对贵族的打击,故②③④正确;鼓励发展工商业属于经济基础领域的内容,故①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上层建筑”,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3.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A. 改革涉及土地制度 B. 改革涉及赋税制度 C. 改革涉及军事制度 D. 改革触及上层建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弱小,改革没有触及上层建筑,而战国时期的改革由于社会生产力的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壮大,所以改革冲击上层建筑,故选D;结合所学,春秋时期的改革没有涉及土地制度,排除A;改革涉及均赋税制度,但不是深层次的不同,排除B;改革均涉及军事制度,排除C。故选D。‎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的不同点 ‎4.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和商鞅变法的相同点是 A. 都代表地主阶级 B. 都废除井田制 C. 都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都实现富国强兵 ‎【答案】D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了富国强兵,满足诸侯争霸的需要,各国分封进行变法改革,D正确;管仲不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A错误;管仲改革没有废除井田制,B错误;观众改革不是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C错误。‎ ‎5.春秋战国时期,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社会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新的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争霸战争的频繁发生 D. 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土地所有制的形成造成新剥削方式的产生,以及频繁发生的争霸战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阶级关系,弱化了人身依附关系,但这些都不是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新的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新的剥削方式产生,推动了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争霸战争,故排除A、C、D项,故选B项。‎ ‎6.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①合乎时宜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是改革开展的必要条件 ‎③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阻力;‎ ‎④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在商鞅变法中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改革内容促进秦国国富兵强,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阻力,虽然他的改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是最后遭到了车裂并不是一帆风顺,所以选A。‎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①鲜卑族自身的落后,难以对先进地区实施有效管理 ‎②人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需要缓解 ‎④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以及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①②③④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所以选D。‎ ‎8.北魏孝文帝强令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促进民族融合 B. 实现民族同化 C. 完成鲜卑封建化 D. 巩固对黄河流域统治 ‎【答案】D ‎【解析】‎ 北魏初年,社会各种矛盾比较尖锐,局势动荡不安。孝文帝感到要想巩固统治,就必须进行改革,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借鉴汉族先进的统治经验。于是孝文帝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全貌的改革运动。故答案为D项。AC项的最终目的也是巩固统治,B项不合史实,均排除。‎ ‎9.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①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 ‎②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 ‎③都市繁华,商业活跃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说明鲜卑族生产方式已经具有农耕化特点,故①正确;“扬场”和“耕牛”体现了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故②正确;图片并不能说明都市繁华,商业活跃,故③‎ 错误;鲜卑族农耕化,这说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故④正确。故①②④组合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片信息“扬场图”和“耕牛图”,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扬场”和“耕牛”体现农耕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0.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孝文帝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B.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C. 模仿汉族官制 D. 推崇法家思想 ‎【答案】D ‎【解析】‎ 根据课本知识,孝文帝改革中途推行学习汉族文化并且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恢复汉族礼乐制度,所以D项表述错误。‎ ‎11.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政策的理解。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商鞅变法也改变社会风俗;商鞅变法确立秦国实行封建土地制度,北魏孝文帝也确立了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都是一场封建化的改革,所以都对守旧势力进行了打击,因此①②③④都对,所以选D选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特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特点 ‎12.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 实行均田制 B. 与汉族通婚 C. 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C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D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故选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概况 ‎13.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结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 损害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C. 与统治者的要求不符 D. 用人不当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损害大地主、大官僚利。所以选B。‎ ‎14.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 否定了科举制度 D.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分析各选项,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故选B。A项和材料明显无关;C项错误,王安石只是改变考试的内容,并未否定科举制度;D项错误,王安石关于科举选官制度遭到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在理财方面,但是在其它方面也是有所涉及。主要变现为强军和选官制度上。在选官制度上反对北宋的恩荫制,主张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物,但是因为触动了大官僚的利益最终改革失败。‎ ‎15.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天主教会对英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C.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D. 亨利八世离婚案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记和知识再现的能力。回顾所学知识可知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离婚案。‎ ‎16.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在教义方面的共同点有 ‎①信仰得救 ‎②《圣经》是最高权威 ‎③通过教士等神职人员得救 ‎④信徒人人可以成为祭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都把斗争的矛头对向了教皇和教会,认为信徒可以通过信仰得救,《圣经》是最高权威,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圣经》,不必通过教会的神职人员也能信仰得救,因此信徒人人都可以成为祭司。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 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 B. 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 人本主义思想 D. 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加尔文改革的核心主张是“先定论”,“选民”能获得上帝的拯救,而“弃民”注定沉沦。“选民”和“弃民”的标志就是能否发财致富。这种理论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故选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欧洲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实质 ‎18.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 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 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D. 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4)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因此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答案选D。‎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19.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共有的是 ‎①因信称义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③简化教会仪式 ‎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宗教改革的基础知识。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有:“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洗礼和圣体圣事是唯一值得保留的仪式。加尔文的思想主张有:主张“先定论”,即人得救与否完全是神所预定的,但又不赞同宿命论;相反的,他认为虔诚的信仰与完美的德行是每一个将要得救的基督徒的义务,他们应该在世间努力工作以荣神益人。加尔文的教义受到许多工商业者欢迎,成为新教主流,其中以长老会发展又多又快。长老制是共和式的,由议会选举产生,独立行使教会司法权;规定市议会负责世俗事务,教会负责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但实际两者结为一体,加尔文实际成为这一政教合一的政权的领袖。由此可以判断出答案是B.‎ ‎20.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 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 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 农民成为商品 ‎【答案】C ‎【解析】‎ 略 ‎2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 新思潮涌动 B. 农奴起义不断 C.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思潮涌动属于思想方面,农奴起义属于社会矛盾的爆发,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属于外部因素,这些都不属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和市场,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项。‎ ‎22.在明治维新实行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A. 宣布实行废藩置县 B. 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 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D. 继续推行征兵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废藩置县属于行政管理措施,废除土地买卖禁令属于经济发展措施,推行征兵制度属于强化国家军事和国防措施,都属于稳定社会和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措施,但不是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的最关键措施,故排除A、B、D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近代教育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故选C项。‎ ‎23.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 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 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 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很快走上了对邻国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D项说法错误;A、C不够全面;最能反映材料的是B 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明治维新影响 ‎24.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 ‎①裁汰冗员 ‎②废除八股取士制度 ‎③设立农工商总局 ‎④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略 ‎25.1911年春天,18岁的毛泽东将他所描绘的未来中国政治蓝图贴在湖南长沙一所学校的墙上:孙中山成为新中国的总统,康有为担任首相,梁启超是外交部长。康有为此前对中国社会进步所作的最大贡献是 A. 开办万木草堂,招徒讲学 B. 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的思想主张 C. 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提倡爱国救亡,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宣传民主、科学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甲午战争之后,面对维族危机,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提倡爱国救亡,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启中国政治改革的序幕,故D项正确;A属于从事维新变法活动;B是梁启超思想主张;D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思想主张。‎ 第Ⅱ卷非选择题(第26题25分,第27题25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 ‎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2 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者。‎ ‎——(《商君书·说民》)‎ ‎(1)依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商鞅在打击贵族特权上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不同目的。‎ 材料3 (商君之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卒,太子立(即秦惠王)。公子(嬴)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2)据材料3,导致秦民、宗室贵戚对商鞅变法不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4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3)结合材料4,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实质是什么?‎ 材料5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4)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请以王安变法评价为例,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6 公平与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原则。失去了公平与公正往往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社会动荡。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5)列举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中,包含以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措施。‎ ‎【答案】(1)策略:梭伦-崇尚中庸、不偏不倚;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目的:梭伦-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发展雅典民主政治;商鞅-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实现富国强兵。‎ ‎(2)奖励耕织,对努力生产、收获多的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废除了宗室贵族的世卿世禄制,一些下层人物因军功地位上升;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权。‎ ‎(3)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实质是落后的民族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 ‎(4)要求:①先就张之洞对三次变法(或改革)得失的论述作出评价。‎ 北魏孝文帝改革:较为客观公正;商鞅变法:符合事实,有一定的道理;王安石变法:存在偏见,失之片面。②就王安石变法论述,从背景、措施、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 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面临着严重边患。措施:通过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将兵法等理财和军事措施,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变法中也存在着因用人不当和过于激进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5)梭伦改革:解负令、财产等级制、民众法庭;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解析】‎ ‎【详解】(1)根据“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可知梭伦采取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庸政策,其目的在于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根据“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可知商鞅采取的是严刑峻法,打击权贵,其目的在于改革制度,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2‎ ‎)根据“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奖励耕织,促进经济发展,推行军功爵制有利于下层人物社会地位的提升,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些都符合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因此“秦民大悦”;根据“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打击了权贵的特权势力,损害了他们的特权利益,因而受到宗室贵戚的怨望。‎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孝文帝通过服饰、语言、习俗和婚姻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实质是落后的民族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 ‎(4)根据“尚文明,魏国以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张之洞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比较客观,根据“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可知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一定的道理; 根据“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可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一定的偏见。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是北宋的积贫积弱,其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导致变法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和触动封建贵族利益、用人不当以及某些措施过于激进损害农民利益等。‎ ‎(5)以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措施在梭伦改革中是解负令、财产等级制、民众法庭;在商鞅变法中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在孝文帝改革中是均田制;在王安石变法中是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即可。‎ ‎27.俄国l861年改革、日本明冶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重大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二 ‎ 材料三 ‎ ‎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1)如果说材料一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l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通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分别为两国的近代政治制度建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俄日两国都通过改革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种方式对两国国内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 ‎(6)依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 ‎(7)结合所学,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并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1)原因: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块份地。‎ ‎(2)信息: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俄国:建立了近代司法体系(改革了封建司法制度);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推行了地方自治改革)。‎ 日本: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取消了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颁布了宪法,采取了君主立宪制)。‎ ‎(4)影响:两国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资产阶级民主化还需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才能实现。‎ ‎(5)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治面临危机;民族危机加剧。‎ ‎(6)理由:日本文字、政俗,与中国相似;日本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功。‎ 看待:有利于争取光绪帝对维新变法的支持;扩大维新运动的影响;为救亡图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赞扬;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不发动广大群众,维新变法不会成功。‎ ‎(7)结果:日本成功,中国失败。‎ 原因:经济因素:日本资本主义水平高于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统治势力强大。国际环境:日本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而中国正值变法时,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解析】‎ ‎【详解】(1)根据“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实行,一方面使农民获得了人身的自由,另一方面又使农民得到了一块份地。‎ ‎(2)根据“颁发的地契”、“最早的火车站”、“新式学校”可得到的信息主要有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和近代教育。‎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主要为俄国建立了近代司法制度和地方自治机构;明治维新主要为日本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度,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俄国和日本的改革都不彻底,保留的大量的封建残余,对两国国内政治产生的影响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 ‎(5)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时,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从政治来说都是民族危机严重,封建统治出现了危机,从经济上来说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6)根据“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可知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是中国与日本文字、风俗相似,且日本的变法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对康有为的上书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一方面,康有为的不断上书有利于争取光绪帝对维新变法的支持;扩大维新运动的影响;为救亡图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赞扬;但另一方面,他将变法成功的希望仅仅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也为变法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7)从结果上来说,是日本变法成功,中国变法失败。其原因可从两国的社会传统、经济发展程度和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