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40.0分)‎ 1.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 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力,于是出现“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故B正确。 ACD出现的根源均是生产力分发展,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情况。关键信息是: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改进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 2.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A. 国家管理制度化 B. 从人治到法治 C. 礼仪与政治分离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的是国家管理制度化,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A项正确。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人治,故B项错误。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注重礼仪与政治的结合,故C项错误。 中国古代历代都是专制,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需要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查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理解的能力。 ‎ 3. 秦始皇亲近法家,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史之道》中,对官史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C. 下级官史抵制中央坑儒政策 D. 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秦朝仍然有儒家思想的运用,说明法家思想,进行统治方面存在着不足。 B.秦朝儒家思想并没有获得发展,反而是受到了限制。 C.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级官吏不敢对抗中央。 D.材料并没有体现出郡县制的特点。 故选:A ‎。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秦汉时期的表现来分析。 儒家思想在秦朝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在受打击之前,儒家思想还是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和承认的,是允许它们存在和发展的。 ‎ 1.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 A. 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 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 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反映的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依据题干“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可知,反映的是专制主义的内容,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表现。解题的关键是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表现对“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表现的把握,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 2. 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 A.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 C.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 ‎【答案】A ‎【解析】A.根据所学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令姚崇并无执行权,强令地方长官执行命令是越权,故A项正确; B.材料未涉及门下省,不能说明门下省失权,故B项错误; C.材料未体现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故C项错误; D.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是因为中书令姚崇越权,并非是藩镇割据,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①分工明确;②效率高;③互相牵制;④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了解。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 3. 唐朝宫殿屋顶的建筑风格,大都舒展自如,两翼如同展翅飞翔的大鸟,又如同大书法家笔下极其夸张的一撇一捺。这一建筑风格反映出唐代的文化特征是(  )‎ A. 华夏初兴,彪悍尚武 B. 庄重威严、潇洒自信 C. 精雕细琢,儒雅之风 D. 落日余晖,悲壮苍凉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唐朝宫殿屋顶的建筑风格,大都舒展自如,两翼如同展翅飞翔的大鸟,又如同大书法家笔下极其夸张的一撇一捺”结合唐朝历史发展的相关信息可知B正确。 A明显错误。故排除。 ‎ C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D明显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 ‎ 1. 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 A. 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D. 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答案】B ‎【解析】材料发源地是宋朝保护财产权的立法,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故B正确。 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宋朝商业发展的影响,关键信息有“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 本题实际考查“宋代关于物的立法”出现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 2. 元朝行省掌握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赋予行省。这说明元代(  )‎ A. 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 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C.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D. 注重君主权力的加强 ‎【答案】C ‎【解析】A.材料未体现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故排除; B.材料未体现“外重内轻”,故排除; C.据材料可知,元朝行省对重要的权力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是防止地方乱用职权,而“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体现的是中央集权,材料反映的是完善中央集权,故正确; D.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侧重于考查的是行省制度的影响。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赋予行省”,联系所学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分析解答 ‎ 3. 明初朱元璋封他的同姓子弟为王并掌兵,但不得参与地方政务;地方官吏管理地方政务,不得参与军务。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出现(  )‎ A. 诸侯割据的局面 B. 诸侯国威胁中央的局面 C. 南北对峙的局面 D. 藩镇割据的局面 ‎【答案】D ‎【解析】A.“地方官吏”不属于诸侯,“地方官吏管理地方政务,不得参与军务”和诸侯割据的局面无关,故排除; B.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C.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 D.依据“封他的同姓子弟为王并掌兵,但不得参与地方政务;地方官吏管理地方政务,不得参与军务”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防止地方割据的措施,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故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侧重于考查的是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意义。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封他的同姓子弟为王并掌兵,但不得参与地方政务;地方官吏管理地方政务,不得参与军务”分析理解,结合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政治状况解答即可。 ‎ 1.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答案】D ‎【解析】A项说法在题干中并未体现。 清朝六部一直在行使行政权,只是有的时候并不经过六部,故B项错误。 C信息与题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考查清朝军机处的相关知识。需要掌握军机处的职权演变,并与内阁制度进行比较,进而全面掌握军机处的相关知识。 ‎ 2. 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 A. 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 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 C. 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 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 ‎【答案】C ‎【解析】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是王夫之,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心学理论产生的根源,故B项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王阳明心学理论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故C项正确; 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是程朱理学,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宋明理学,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 ‎ 3. 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  )‎ A. 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B. 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 C. 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 D. 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不是神学迷信的影响,故A错误; 材料未体现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故B错误; 不是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故C错误; “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表明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科技发展的特点与封建制度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科技发展的优点和缺点也正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优缺点所在。因此研究 中国古代科技不能脱离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中国古代正由于封建制度的高度发展促成了科学技术的辉煌,而西方正由于封建制度的不完善却较早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近代科学应运而生,从而一举超越了中国。 儒家思想较注重人类社会的道德和伦理,使得他们对“事”的研究较多而较少对“物”的研究。道家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但又非主流的思想意识,在很多方面构成了对儒家思想的补充。中国古代化学在道家的炼丹活动中得到了发展。医药学和生命科学在道家思想中也得到重视。 ‎ 1. 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  )‎ A. 贫富差距的逐步缩小 B. 等级限制受到冲击 C.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D. 专制制度日益衰落 ‎【答案】B ‎【解析】A.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官名的身份象征发生改变,没有体现出贫富差距的缩小。 B.根据明初建房、骑马乘轿根据身份等级有所限制,到百姓房屋往往重檐脊兽如官衙可知等级限制受到冲击。 C.结合明朝的事实可知,货币经济不占主导地位。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材料反映不出专制制度的衰落。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特征,要求学生结合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材料。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时期,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理下了危机,由此可见,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 2.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永乐年间该地区乡村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吋增至8处;建宁县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材料反映了(  )‎ A. 明朝地方行政机构钉所发展 B.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D. 江南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不大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墟市”指的是乡村集市。材料反映了明朝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集市增多,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故选:C。 解答的关键是从“墟市”切入,结合古代中国经济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考查了明朝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集市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明代大学士徐阶说:“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自海运 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的分离存在矛盾 C. 明朝商品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D. 保障漕运是明朝维护统治的根本大计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可知,体现了明朝时首都在北京,而经济重心在南方;材料“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说明了两者的分离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故B项正确。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明朝商品生产区域分工明显,故C项错误。 依据材料“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可知,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明朝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分离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明朝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分离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在中国漫延开来。该条约(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和依《天津条约》都没有影响到清政府的统治,不符合“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故AB两项错误。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民主、共和、立宪思潮成为主流,兴起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故C项正确。 《辛丑条约》之前,民主、共和、立宪思潮已经兴起,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需要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近代以后,自中国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 B. 东部地区的交通便利 C. 原有经济水平的差距 D. 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近代以后中国港口城市形成了“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的发展水平的差距,其原因在于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不同,故选A。 B、D两项仅为其次要原因,故排除; 近代以前西部、中部和东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不大,不同于南北方发展的差距,故C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考点:①西方列强的侵略;②中国自然经济解体;③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中国新的经济成分的产生。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东西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然后根据设问找出其最主要的原因 ‎ 1. 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1925年先后制定了三部宪法。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以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  )‎ A. 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 B. 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 C. 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 D. 宪政的实行缺乏有利环境 ‎【答案】D ‎【解析】A.自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华民国也实行的民主共和体制,因此不能说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故A项错误; B.中华民国已实行共和体制,废除了君主制,且题干中并没有提及人们对君主立宪制的态度,不能认定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故B项错误; C.从北洋政府三次试图颁行宪法可知具有实施法治的想法,因此不能说北洋政府没有法制观念,故C项错误。 D.从“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以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看出,宪政的实施总是被各省军政长官所干扰、阻挠,国内缺乏一个稳定的大环境去推行宪政。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法制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以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结合所学辛亥革命后我国的社会状况分析解答。 ‎ 2. 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新三民主义 ‎【答案】B ‎【解析】民族主义强调反对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的一班人争做皇帝,强调的是民权,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其失败是因为争做皇帝,没有解决权力的分配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只有通过实行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式,故B项正确。 民生主义强调的是土地问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新三民主义和三民主义的最大区别是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B ‎。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需要掌握民权主义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抓住关键信息“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结合民权主义的内容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民权主义的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如图是19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 ‎ ‎ A. 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B. 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C. 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 D. 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各个人物的观点不能说明中国人坚持独立外交原则,故A项错误。 西方列强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普遍持反对态度,故B项错误。 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到孙中山三民主义,体现了先进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故C项正确。 材料只有孙中山思想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理论依据,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需要掌握19世纪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19世纪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  )‎ A. 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 B. 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 C. 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D. 体现出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 ‎【答案】B ‎【解析】A.材料主要是为,上海公共汽车公司打广告,而不是指引人们正确看待西方文明。 B.结合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材料,认为公共交通,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事业发展。 C.材料只是这家公司的广告,并没有说明实际效果。 D.材料是一种商业行为,看不出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 故选:B ‎。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结合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和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基础知识来分析。 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 1. 表是民国时期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单位%),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年份 棉织品 棉花 面粉 交通器材 机械 ‎1913‎ ‎10.3‎ ‎0.5‎ ‎1.8‎ ‎0.8‎ ‎1.4‎ ‎1936‎ ‎1.5‎ ‎3.8‎ ‎0.5‎ ‎5.6‎ ‎6.4‎ A. 轻工业发展迅速 B.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 重工业发展迅速 D. 实现了关税的自主 ‎【答案】A ‎【解析】从民国时期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可知,棉织品、棉花、面粉进口较少,表明当时中国轻工业发展迅速,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偏于东南沿海,布局不合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他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 ‎ 2. 如表为1927年《学灯》编辑部对社会上婚烟砚念的抽样调查情况,由表格信息可看出当时婚姻观念(  )‎ 婚烟一经成约,即不宜解散 婚姻一经成礼,即不宜解散 双方同意,即可解除婚约 赞成 反对 赞成 反对 赞成 反对 ‎16.40%‎ ‎83.60%‎ ‎28.50%‎ ‎71.50%‎ ‎94%‎ ‎6%‎ A. 崇尚自主自由 B. 受政局变动形响较大 C. 保守思想占主流 D. 淡化了门第观念 ‎【答案】A ‎【解析】依据对“婚烟一经成约,即不宜解散”、“婚姻一经成礼,即不宜解散”、“双方同意,即可解除婚约”三种观点的调查结果不难得出A正确,排除C。 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门第”因素,故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婚姻观念演变的中国知识,对材料相关数据信息的准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近代婚姻习俗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3.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1840年-1919年)”,可知这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A项明显不对,因为在第一个时间环节1840-1864年,还未提出建立君主立宪的问题,1901-1919年以民主共和为主,故A排除; B项符合这一时期的主题,因为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和不断学习西方,寻找救国真理一直是主题,故B正确; 发展资本主义不是1840-1864这段时间环节的主题,更不谈民主共和问题了,故C排除; D项错误,因为建立民主政治作为主题与1840-1864这段时间环节无关,第二阶段资产阶级才提出维新思想,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化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本题以三个时间段,根据选项采用排除法进行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相关内容,注意掌握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上的基本历程和特点。 ‎ 1. 根据如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 ‎ A. 新建的洋务企业(家) B. 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 C. 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 D. 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数据可知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国救民,一系列政治社团陆续组建;戊戌变法失败后到八国联军侵华侵华期间,政治团体活动受到打压,但是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为挽救民族危机,一系列政治社团活动产生和发展,D项正确; A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图示信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即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不存在“新建的洋务企业”,排除; B项对外贸易顺差值与图示说法不符,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1895年《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1901年赔款白银4.5亿两,与图示曲线不符,排除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1895-1911年间中国社会的变化,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相关历史史实。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1895-1911年间中国社会变化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 2. 如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 抗日武装 部分历史事件 东北军爱国官兵 江桥抗战(1931.10) 双城狙击者(1932.1) 热河抗战(1933.2)‎ 东北抗日义勇军 消灭日军古贺骑兵团战斗(1932.1) 进攻沈阳东塔机场战斗(1932.8) 攻克安达县城(1932.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 第一军独立师攻占柳河县三源浦(1933.11) 第二军独立师联合义勇军攻打安图县城(1934.8) 第三军联合义勇军攻克方正县城(1935.3)‎ 关内地区的抗日活动 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1932.1) 察哈尔抗战(1933.5) 绥远抗战(1936.8)‎ A.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 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 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 D.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答案】C ‎【解析】A与西安事变有关。故排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内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故排除B。 依据材料信息和表格中东北抗日联军抗日的相关信息可C正确。 此时正面战场的抗战还远未开始。故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31年9月18日后”以及“抗日武装”“部分历史事件”涉及的相关信息。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抗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1. 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投放了大量歪曲真像的宣传 画。某种意义上,此类宣传画里也隐含着一些历史信息,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材料。 如图所示两幅宣传画从侧面说明了(  ) ‎ ‎ A.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员 B. 日本侵华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 C. 蒋介石牺牲民众利益来换取英美援助 D. 中国甘愿充当英国抗击日本的炮灰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投放了大量歪曲真像的宣传画”和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和抓住关键信息“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投放了大量歪曲真像的宣传画”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以材料和图示的形式考查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和图示,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1. 如图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 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 C. 民族工业的布局发生变动 D. 直观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提到,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到1943年工厂数量较多,当时处于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纷纷内迁,这说明民族工业的布局发生变动,故C正确;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主要在一战时期,故A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故B排除; 工厂数量统计不能完全反映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故D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看懂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所经营的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 2. 如图反映出当时的战略意图是(  ) ‎ ‎ A. 促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B.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停战投降 D. 实现解放战争主战场的转移 ‎【答案】D ‎【解析】图片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实现解放战争主战场的转移,即由解放区到国统区,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所以D正确;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停战投降,ABC时间、信息与图示不符,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解放战争的过程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的过程特征,特别是要搞清楚战略反攻的过程特点。 ‎ 1. ‎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同年,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  )‎ A. 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正确性 B. 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 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 ‎【答案】B ‎【解析】“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表明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原则为引导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但是,当时开展外交的国际环境对于新中国非常不利。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新中国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其中,苏联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 A. 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 B. 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C. 为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D.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可知,人大代表的选举以一定比例的人口为基础,同时适当照顾城市,这就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故B项正确; A项中的“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C项中的“为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法制保障”,D项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在材料中都无法体现,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切入,结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1950年l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的投资,要规定这样一条原则:对直接与战争有关的军工投资,对财政收入直接有帮助的投资,对稳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这三者应该予以满足。除此以外,应加以削减。”当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是(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 B. 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C.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化的经济模式 D. 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 ‎【答案】A ‎【解析】A.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行中国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且1950年夏,朝鲜战争爆发,影响到国内经济发展战略。 B.材料讲的是发展军事工业,选项涉及到的是重工业发展的情况,二者不能完全吻合。 C.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不能相提并论。 D.材料没有涉及到内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国民经济恢,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采取了下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①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实现西藏和平解放;②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③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推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④镇压反革命。 ‎ 3. 第-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年),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 A. 我国的工业终于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B. 全面且系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C. 国家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答案】D ‎【解析】A.本项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至今仍在努力,故排除; B.本项是从1957年开始的,故排除; C.三大改造的完成应该是在1956年,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根据题干所述“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的完成”可知,一五期间国家着力发展重工业,故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侧重于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意义 本题考查对一五计划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5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6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  )‎ A. 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 “一五”计划完全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C. 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 “一五”计划的制定仅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知,一五计划的制定,经历了非常漫长和严谨的历程,同时也可以看出计划的制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一五计划并没有完全效仿苏联建设的模式,而是参考了苏联建设的模式。 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左”的倾向,也没有体现出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吸收借鉴并参考了苏联顾问的意见。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制定的背景,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现实,来理解和分析材料。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对材料信息准确解读,从制定时间之长讨论次数之多,参考意见广泛,可以看出,新中国对第一个五年计划极其重视,非常注重从科学和全面的角度来制定计划。 ‎ 2. 下表为1952年新中国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后的相关数据。这次院系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49年 ‎1953年 ‎1965年 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26.2%‎ ‎37.7%‎ ‎43.8%‎ 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33.1%‎ ‎14.9%‎ ‎6.8%(1962年数据)‎ A. 国家急需工业建设人才 B. 改变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局面 C. 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D. 巩固社会主义改造成果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中工科生所占比例由1949年的26.2%上升到1953年的37,7%再到1965年43.8%,而文科生比例由1949年的33.1%下降到14.9%再到1962年6.8%,结合我国当时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形势,可以推断,当时国家急需工业建设人才,故A项正确; B.从材料中工科生与文科生在校比例数据看,文科生比例逐步减少,高校在校生比例不合理其日趋明显,所以改变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 C.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深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但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C错误;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开始,1953年正在进行中,所以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的原因是巩固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的需要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问题搞清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征,还要搞清楚当时教育发展的特点。 ‎ 1. 建国后的某一时期,河南焦作市市委、市政府曾出台措施规定:生产队以原高级社的生产小队规模为基础,全市现有生产队2039个,应调整为3270个。最终,全市共退赔土地20726亩,房屋66346间,机器111部,汽马车170辆,牲口1189头,生猪14123头。羊21485只,并赔偿无偿调用劳力损失,群众深表满意。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  )‎ A. 土地改革运动存在一定阻力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顺利推进 C. 国民经济调整工作逐步展开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C ‎【解析】A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 依据材料“生产队以原高级社的生产小队规模为基础”可知B错误。 依据材料“全市现有生产队2039个,应调整为3270个”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央“八字方针”的具体体现,故C正确。 依据材料“生产队以原高级社的生产小队规模为基础”可知D错误。故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调整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生产队以原高级社的生产小队规模为基础,全市现有生产队2039个,应调整为3270个” 本题考查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调整的具体表现,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适合用排除法,年代适中。 ‎ 2. 它“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材料中“新型农业耕作模式”(  )‎ A. 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 B. 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 C. 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提高 D. 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叙述来看,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这叙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叙述来看,它强调的是产权分离,强调个体的力量,所以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利于集体经济,故B正确,A错误; C选项与此无关,排除; D选项材料没提到商品化问题。 故选:B ‎。 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题的关键是“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推行“改革“,而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即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 ‎ 1.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增加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等内容:1993年八届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正,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基本经济体制。两次修改(  )‎ A. 反映了深化改革的现实状况 B. 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经验 C. 巩固了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 D. 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88年……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等内容……1993年八届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正,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基本经济体制”可以看出将私营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体制中,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经验的总结,故B正确; 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排除; 材料未涉及对外开放,故C排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D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对“1988年……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等内容……1993年八届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正,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基本经济体制”的分析理解。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 ‎ 2.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首次直接会面。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一重大行动反映了(  )‎ A. “一国两制”得到全体台湾同胞认可 B. “一国两制”是两岸的共同追求 C. 海峡两岸存在的敌对关系全面消除 D. 和平统一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习近平与马英九的会面反映了和平统一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故D项正确。 A项中的全体台湾同胞认可在材料中不能得出,应排除。 B项不是题干的主旨,应排除。 C项中的全面消除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D ‎。 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掌握习近平与马英九的会面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习近平与马英九的会面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1. 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  )‎ 农产品收购价 ‎1978年 ‎1984年 ‎1991年 ‎1993年 国家定价(%)‎ ‎94.4‎ ‎37.0‎ ‎22.2‎ ‎10.3‎ 国家指导价(%)‎ ‎0‎ ‎23.0‎ ‎20.0‎ ‎7.0‎ 市场调节价(%)‎ ‎5.6‎ ‎40.0‎ ‎57.8‎ ‎82.7‎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 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C.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D. 国家宏观管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B ‎【解析】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是在21世纪初,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 B.由图表数据可知,年份1的国家指导价是0,判断是改革开放之前。年份2、年份3的国家定价下降、国家指导价上升迅速、市场调节价上升迅速但不占主导比例即可知是改革开放的初期,而年份4是在1992年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市场调节开始发挥主导作用,故B项正确; C.表格中已逐步体现市场调节的作用,需要加大市场引导表述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D.国家宏观管理不可缺少,退出历史舞台表述错误,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改革开放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举隋创唐兴,唐代是中国科举发展史上的早期,当时的科第人物是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士子在科场中开始崭露头角,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举子在科场竞争中转而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南北差异的变易,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争论的双方以司马光和欧阳修为代表,司马光代表了朝中长于经史的北方派,针对南方士子科场的绝对优势,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提出了著名的“逐路取人”思路。 到了明代,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继续存在,南北地域之争又起波澜,引发了科举史上有名的南北榜事件。1425年,大学士杨士奇提出南北分卷的设想。两年后,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南北卷制度正式实施,自此,科举录取按南、北、中(不易划定为南或为北的区域)进行分地域按比例录取。然而,按大的区域录取毕竟还是会造成各省取中人数的不均,一些边远省份由于教育的落后甚至出现被科举取中所“遗漏”的情况。因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北卷制度被分省定额取中制度所取代,即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一直实行到科举终结。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 科举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录取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围绕“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任选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依据材料“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举子在科场竞争中转而占据了绝对优势”可知宋代是地域之争表现突出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主要的宋朝经济发展所致;到明清时期,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加上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科举制度有在进行改革,中心依然的“地域之争”。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如下观点: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是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科举制度下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学生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就观点1示例如下:观点: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是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隋唐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都在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北方也占绝对优势;从唐朝后期到宋代,伴随北方战乱、江南经济的发展,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明朝时期,江南经接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在商品经济繁荣人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南方举字在科场上的压倒性优势依然明显,导致南北分卷制度,分省定额取中制度相继出台。总之,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根源在于江南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不平衡在科举考试上就体现出地域之争。观点2略。其它观点言之有理也可。 故答案为: 示例1:观点: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是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隋唐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都在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北方也占绝对优势;从唐朝后期到宋代,伴随北方战乱、江南经济的发展,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明朝时期,江南经接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在商品经济繁荣人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南方举字在科场上的压倒性优势依然明显,导致南北分卷制度,分省定额取中制度相继出台。总之,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根源在于江南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不平衡在科举考试上就体现出地域之争。 示例2:观点:科举制度下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隋唐时期,科举取士的人才北方占据绝对优势,到了宋代,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由此导致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代表北方的司马光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明朝南北分卷制度、清朝分省定额取中制度,较好的解决了科技考试中南方录取比例过大、南北方内部边远省份录取名额过少的弊端。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笼络全国士子,扩大统治阶级基础,同时,对于调动落后地区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具有积极进步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演变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首相是依据材料信息得出相应的观点,在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本题考查科举制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综合性较强,总体难度适中。 ‎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探索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和演变的。甲午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遭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仁人志士从救亡图存、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目的出发,在制度与文化、革命和建设的道略上开辟了向国外学习的现代化之路。这就决定了启蒙与救亡互为表里,仿效与探索相辅相成。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言,它,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近代的中国在帝国的黄昏中醒来,在思想的汇合中扬弃,逐渐踏上了蜕变与新生的历程。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的演变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历史逻辑,即不同的历史时代面对的主题和任务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思想与理论成果。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 材料二: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救亡和启蒙一直是两个突出的课题。二者是何关系? ‎ ‎1986年,李泽厚在《走向未来>创刊号上发表题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论文。他在文中指出,五四时期,“启蒙性的新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反帝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再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 李泽厚“救亡压倒启蒙”的观点遭到了学术界的普遍批判。王元化认为,“把启蒙和救亡看成全然相克是不对的”。金冲及指出,“从根本上说,是救亡唤起启蒙,还是救亡压倒启蒙?我想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丁守和也谈到:“救亡唤起启蒙,启蒙是为了救亡。戊戌时期是这样,五四时期也是这样”。杜文君进一步强调,“救亡压倒启蒙”说歪曲了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主题,改写了中国近代的全部历史。彭明认为:“把马克思主义排斥在科学和民主之外,排斥在启蒙运动之外的看法,是很不全面的。”李良玉更是直接指出,“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救亡是启蒙的逻辑发展,是它的必然趋势。” --郑永年《中西方启蒙的差异》(2)近代中国的救亡与启蒙究竟是什么关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特点,要搞清楚其背景,性质,以及内容,还有发展的过程,要结合书本上的知识来进行梳理,可以从先学习器物,然后到学习制度,然后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这个阶段来进行归纳概括,要列举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这些基本的史实。 (2)关系:根据材料二可知救亡与启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认识:根据“救亡唤起启蒙,启蒙是为了救亡。”“救亡是启蒙的逻辑发展,是它的必然趋势”概括总结即可。 故答案为: (1)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兴起的;其目的是救亡图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其性质上,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其内容上,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其历程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被动接受(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救亡与启蒙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救亡唤起了启蒙,救亡深化了启蒙;启蒙的目的是救亡,启蒙也会促进救亡。‎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的变化,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的思想变化,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和思想变化的关系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准确把握,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 --‎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材料一中“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是如何体现的?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要打破僵化模式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材料二:(现代)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虽然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这时市场的引入仅仅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补充而已。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推进和目标的转换。之后,中国启动了大规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和目标。中国经济改革转入到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转型初步完成。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摘编自瞿商《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及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点。‎ ‎【答案】(1)体现:结合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归农民。关键:结合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增强企业活力。问题:根据“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得出企业自主权问题;市场的作用问题;分配中平均主义问题。 (2)阶段:根据“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和目标”“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转型初步完成……改革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概括总结。特点:可从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具有渐进性与阶段性和手段上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并行等角度分析解答。 故答案为: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归农民。 关键是增强企业活力。 问题:企业自主权问题;市场的作用问题;分配中平均主义问题。 (2)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1984年以后,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以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以来,经济转型初步完成,并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特点:从目标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过程看,具有渐进性与阶段性;从手段看,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并行。‎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要打破僵化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及特征、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点,需结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来解答。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