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洛阳一高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一.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小题)‎ ‎1.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2.公元前516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慧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还怕什么慧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 A.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 B.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3.战国时代,齐国君王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汇集稷下,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稷下学宫模式 A.具有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 B.符合诸侯争霸的政治需要 ‎ C.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 D.体现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4.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受过教育的“士”或进入诸侯大夫的机构,或独立于社会,形成一个不拥有政治地位却拥有文化的知识阶层。到了秦汉时期,传统知识分子的行为发生变化,思想依傍古人、热衷仕途、委身皇权。导致这一变化的文化因素是 A.优先兴办教育 B.科举制度的僵化 C.背离传统礼制 D.儒家思想的限制 ‎5.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 A.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 B.儒学逐渐确立民间的独尊地位 ‎ C.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 D.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制衡机制 ‎6.隋唐之前的儒学,以两汉经学为代表,强调的是形而下的宗法礼仪。儒家在生命终极关怀上的不足,导致了儒学在佛老的弥漫下显得无所适从。在反抗佛老思想的过程中,孟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在这种情况下 A.孔子的儒学创始人地位被颠覆 B.宋代儒者更加重视内心修养 ‎ C.汉唐的统治者仍企图恢复周礼 D.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被抛弃 ‎7.中国画的杰作大都画的是山水、花卉、树木、竹子。一幅山水画里,在山脚下,或是在河岸边,总可以看到有人坐在那里欣赏自然美,参悟超越天人的妙道。对材料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画都以自然为主题 B.道家思想影响艺术创作 ‎ C.国画成为儒学教化工具 D.写意绘画开始成为主流 ‎8.在书法创作上,唐人崇尚严谨法度,如颜真卿创作的《麻姑仙坛记》,既有儒家之严谨又不失道家率真自由之趣;大批士人出身的经生涌现,随即诞生了独具佛家色彩的书法艺术形式﹣﹣抄经体。这反映了唐代 A.三教融合的文化趋势 B.人才培育机制的健全 C.书法艺术创作的繁荣 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9.宋代以后,士庶阶层穿着的服装色彩素净、朴实无华,女性服装也由唐朝的飒爽洒脱、突出女性特征转为更多的遮蔽身体、趋于拘谨和内敛。这一现象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体现女性地位的提升 ‎ C.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 D.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10.古代节妇指夫死不改嫁而终生守节的女子,烈女主要指殉夫而死的女子,下表是唐宋两代的节妇烈女对照表,据表可知 朝代 统治年限 节妇数 烈女数 节烈合计 隋唐 ‎326‎ ‎32‎ ‎29‎ ‎61‎ 两宋 ‎319‎ ‎152‎ ‎122‎ ‎274‎ A.宋代妇女地位下降 B.儒家纲常观念强化 ‎ C.宋代理学走向僵化 D.唐代儒学受到冲击 ‎11.据记载,明初“风尚诚朴”,“中产之家,前房必土墙茅盖”。到明代后期,“鄙为寒酸,贫者必用绸绢色衣”,“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省为耻”。这一变化反映 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宋明理学正统地位动摇 ‎ C.市民兴起瓦解等级秩序 D.下层民众易染奢靡风气 ‎12.顾炎武认为:“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以好仁之君,用不聚敛之臣,则财足而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这说明顾炎武强调 A.民间教化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B.对财富的渴望败坏公序良俗 ‎ C.君主要以仁德之心来治理天下 D.儒家道德标准高于财富积累 ‎13.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 A.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 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 C.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 D.取代了“五经”的文化价值 ‎ ‎14.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15.明清小说中的有些道德化人物,同时又是悲剧性人物。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为了保住梁山兄弟们的性命选择招安而被毒死:《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忠君报国,却在最高统治者的授意或默许下,为奸臣所害。这些正面人物的悲剧结局表明作者 A.价值取向具有时代特征 B.借此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C.力图尊重历史的真实性 D.运用艺术加工吸引读者 ‎16.《海国图志》等著作在中国的社会精英中并没有流传开来,很多土大夫甚至不知道发生过中外战争。1861年,中国外事团队出使泰西,在他们留下的出游笔记中,只有对西国繁荣的欣羡。材料主要体现了 A.鸦片战争后中外经济联系加强 B.士大夫对外来事物认知的缺失 ‎ C.新思潮未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D.清朝继续维持闭关自守的局面 ‎17.有学者指出,“中体西用”思想在中西学的功能地位上始终强调“体与用”、“本与末”以及“主与辅”的关系,贯串于洋务运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一直影响着后来的维新运动的发展和“新政”改革的进行。这揭示出“中体西用”思想 A.反映了中西文化的显著特色 B.旨在实现西方学说的中国化 ‎ C.有利于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D.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宗旨 ‎18.19世纪末,湖南维新派一方面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祟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这体现了 A.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中体西用是维新派宗旨 ‎ C.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 D.东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19.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尚浅 B.文学革命影响译者表达方式 ‎ C.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各种理论 D.译者尝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指出:“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容易联络。救中国危亡的根本方法,在自己先有团体,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借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 B.民族主义观念呈倒退现象 ‎ C.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 ‎21.1952年6月,教育部规定,中央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招生名额应报请审核批准,严格禁止乱招乱拉,统一招生日期,考试科目全国统一规定。该项规定 A.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公平 ‎ C.反映出高校招生受政治干扰 D.扩大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 ‎22.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当个人被隔离开时他就不再是自足的;……它要么是只禽兽,要么是个神,人类天生就注入了社会本能,最先缔造城邦的人乃是给予人们最大恩泽的人。这说明 A.公民自由受城邦体制的制约 B.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自由 ‎ C.城邦要求公民具有团结意识 D.希腊城邦重视政治历史传统 ‎23.下表是不同嫁妆等级的女孩在20岁前出嫁的个数(个)及比例:‎ 嫁妆数量(佛罗琳)‎ ‎0~100‎ ‎101~249‎ ‎250~365‎ ‎366~500‎ ‎501~800‎ ‎800以上 取样人数(个)‎ ‎215‎ ‎228‎ ‎217‎ ‎304‎ ‎174‎ ‎158‎ ‎20岁前出嫁人数 ‎106‎ ‎121‎ ‎127‎ ‎179‎ ‎119‎ ‎130‎ 比例(%)‎ ‎49.30‎ ‎53.07‎ ‎58.52‎ ‎58.88‎ ‎68.39‎ ‎82.28‎ 据上表可知 A.婚姻状况受到当时人文思潮的影响 B.追求物质财富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C.佛罗伦萨的婚俗不受基督教会约束 D.文艺复兴使意大利倾向于世俗生活 ‎2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平等的精神和极端平等的精神的距离,就像天和地一样”“民主原则的败坏,不仅发生在人们丧失平等精神的时候,而且发生在产生极端平等精神,每个人都要同他们选举的领导人平等的时候”。由此可见,孟德斯鸠 A.否定了人人平等的精神 B.提倡代议制民主 ‎ C.强调了政治权力的平衡 D.赞同人民主权论 ‎25.17﹣18世纪,欧洲社会不再颂扬个人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种爱国人士的塑像竖立起来,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这反映出欧洲 A.封建专制王权进一步强化 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扩大 ‎ C.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 D.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显现 ‎26.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 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 ‎ C.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 D.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27.18世纪末,著名思想家马布里说:“被视为哲学家的人老是无体止地说什么没有财产就不会有社会,(这)该是多么贫乏……人与人互相接近是因为他们具有社会品格,他们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效力。”这说明 A.启蒙思想在欧洲广泛传播 B.保护私有财产已获社会认同 ‎ C.马布里极力倡导民本观念 D.理智与欲望是人的双重本性 ‎28.工业革命之初,英国政府对教育采取放任政策,1833年,英国下院通过议案:“此项拨款,不超过20000英镑,蒙陛下恩准,拨出以助个人捐款,为大不列颠贫苦阶级儿童之教育修建学校校舍。”‎1834年3月31日上述款额拨出交付,无额外酬金或任何扣除。从此,议会开始拨款补助教育事业,并逐年增加。材料表明 A.自由放任促进教育自由发展 B.英国国王仍掌握着财政大权 ‎ C.基础教育事业得到政府支持 D.君主立宪制使首相名存实亡 ‎29.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但在19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据此可知 A.进化论的社会化适合时代需要 B.自然科学与宗教信仰不能并存 ‎ C.进化论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D.社会达尔文主义被普遍接受 ‎30.据美国商务部和电子协会 1998 年的统计,近几年信息技术成为美国雇佣职工最多 的行业(约 1500 万人),其职工工资比全国私营企业平均工资高出 73%,而传统制造业加在一起的就业人数不过 150 万,其产值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8%,而与信息技术直接 和间接有关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则高达 80%.据此推知 A.信息技术比传统制造业地位更加重要 B.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传统制造业衰落 C.知识经济是美国走出困境的主要原因 D.自由主义思想促进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31.15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额可动产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以及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这种矛盾导致了 A.近代人文精神产生发展 B.近代欧洲革命相继发生 C.世俗君主倾向宗教改革 D.欧洲出现宗教信仰危机 ‎32.“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苹果车》 ‎ C.《大卫•科波菲尔》 D.《老人与海》‎ 二.材料解析题(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5分,共52分。)‎ ‎3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夫之指出,圣人“作《春秋》,明王道,内中夏,外戎狄”,正是华夏“自畛”以“绝夷”思想的体现。其根本原因无他,乃是因为华夏之民“贵”于夷狄。因此,华夏政权只能在族群内部“可禅、可继、可革”,至于夷狄,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更不可能改变其现状,否则,只能导致天下大乱。‎ ‎﹣﹣刘立夫《王夫之夷夏之辨与民族爱国主义》‎ 材料二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梁启超等部分维新人士被迫流亡海外。在此期间,西学的大量接触使梁启超的思想发生显著变化。1903年《新民丛报》发表的《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对民族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合族民族主义”,既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为统一之民族,并称国家要实现自强,需平“满汉之届,诚支那自强之第一阶梯也”。此后,以“保种救国”为目标的大民族主义博兴,试图通过“‎ 合国内本部属之诸族以对国外诸族”,“合举国四万万之心为一心”,提出新的中华民族应是“合汉合满合蒙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提全球三分之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遂达“合族救国”之大成的目标。‎ ‎﹣﹣摘编自互联网《论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和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并简析其共同影响。(13分)‎ ‎34.(12分)材料 ‎ 不同视野下孔子和儒学的形象 洋务运动时期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神明圣王,改制教主”‎ 新文化运动时期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的形象变迁与时代转换》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要具体明确,说明需史论结合。)‎ ‎3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 ‎ ‎ ‎ 高二12月月考历史参考答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A D A B B A D B A A C B A B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D D A A B A A C D C D C A C C A 二、材料解析题(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5分,共52分。)‎ ‎33、(1)王夫之:狭隘的民族主义;夷夏之辨,贵华夏,轻夷狄;认同华夏政权内部的改朝换代;反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少数民族统治会导致天下大乱。(任意3点得6分)‎ 梁启超:合族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注重民族团结;以“保种救国”为目标;抵抗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任意3点得6分)‎ ‎(2)王夫之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清朝建立确立了少数民族对中国的统治;受儒家思想及宗法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夷夏观念对汉族知识分子的影响。(任意2点得4分)‎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各阶层救亡图存;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受国外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任意3点得5分)‎ 共同影响:推动反封建专制、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提供借鉴。(4分)‎ ‎34、(12分)观点:要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论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中有封建糟粕的部分,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近代洋务运动时期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没有完全抛弃儒家思想的糟粕成分。维新变法时期,借用儒家思想来推动改革。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否定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不利的。21世纪党和国家提倡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方面有利于保留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结论:儒家思想凝聚了大量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传统。但同时也有封建糟粕的部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35、(1)特点: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8分)‎ ‎(2)历史背景: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