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赣县第三中学高二年级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十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 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D. 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士”从贵族阶层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期“士”出现了较多的分层,这些“士”的出现适合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对人才的需要,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官僚政治是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士”阶层的分化属于官僚政治的内容,并非推动官僚政治形成;B选项错误,土地私有的出现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C选项错误,百家争鸣的根源是铁犁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孟子说:当今世道衰微,充满荒谬之说、暴虐之行,“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而作《春秋》。由此可知孔子主张 A. 民贵君轻 B. 克己复礼 C. 为政以德 D. 仁者爱人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当今世道衰微,充满荒谬之说、暴虐之行,‘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而作《春秋》。”可知孔子对于春秋时期混乱的社会状况不满,他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时期的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 “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故A项排除。“为政以德”和“仁者爱人”都是孔子的思想,但与题意无关,故CD两项排除。‎ ‎3.《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 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 B. 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 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D. 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论语》比较重视礼和仁,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这反映出儒家和道家不同的人生追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两者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B选项错误,孔子和老子都处于春秋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同;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论语》重视礼和仁,这不能说明顺天有为的主张。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 B. 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 C. 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 D. 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 ‎【答案】D ‎【解析】‎ 材料“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来自于老子《道德经》,反映了道家不为天下先,遵循自然,清静无为,谦虚谨慎,以慈悲怀天下的思想,故D正确;材料属于道家经典,不是反映儒家仁爱思想,故A错误;尚贤节用属于墨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儒家孔子主张维护礼乐制度,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故选D。‎ ‎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总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时期各派思想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道家主张无为而知,顺其自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这与题干中的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符合。法家主张加强君主权威,利用权术来驾驭大臣。这与题干中的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符合。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这与题干中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符合。儒家主张仁者爱也等等这与题干中的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符合,所以选D。‎ ‎6.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政治关系上,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思想 A. 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 B. 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 C. 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 D. 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论述的是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思想,主要是服务于大一统专制通知的需要,D正确;A中男尊女卑不符合材料主旨;宗法制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C仍属与宗法制内涵。‎ ‎7.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该主张旨在 A. 说明天地君权之尊贵 B. 强调遵从纲常伦理 C. 提升儒学的独尊地位 D. 废弃郡国并行体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既是社会的“至上神”,董仲舒强调“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郊祭就是郊天之祭反映了对上天的敬畏,尊天地从而可以贵君权,因为天子受命于天,从而神话皇权,故选A;材料中未提到说明伦理纲常的重要性,故排除B;董仲舒的时代,儒学刚刚获得独尊的地位,不可能得到提升,故排除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 ‎8.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 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 C. 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 D. 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父为子天,有隐无犯”“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等信息可知,唐朝法律规定告发犯罪的亲属会受到极刑,主张应以孝治天下,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唐朝法律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与百姓的个性无关,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渗透到法律中,而不是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B项错误。材料强调唐朝法律规定告发犯罪的亲属会受到极刑,这不是法制具有理性精神的体现,D项错误。‎ ‎9.下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无为而治”‎ 记述 出处 ‎(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初)“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史记·萧相国世家》‎ ‎“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 ‎《史记·平淮书》‎ A.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B. 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 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 D. 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西汉前期实行“无为而治”政策,从材料中的“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来看,这种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自主发展”,排除D项。‎ ‎10.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异儒”(出自《旧唐书》)思潮,对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通史》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这说明唐代 A. 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 儒学趋向平民化发展 C. 儒学的神秘化得到加强 D. 儒学理论有待于重构 ‎【答案】D ‎【解析】‎ 儒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异儒”思潮,对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说明儒家思想统治面临着困难,为此要进行儒学理论的重构,D正确;A是魏晋时期;B中平民化不符合事实;C中神秘化是汉代。‎ ‎11.宋代理学家吕祖谦说:“讲学之方,日用躬行之实,具有科级循是而进,自卑(低)升高,自近及远……”下列言论与这一说法意思相近的是 A. “理之自然谓之天,命于人为性”‎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D. “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讲学之方,日用躬行之实,具有科级循是而进,自卑(低)升高,自近及远”可以得出,其强调为学应该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相似,D符合题意;没有涉及认识论的内容,A不正确;BC属于心学的内容,与材料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方法论有所掌握,朱熹主张穷理的方法为“格物致知”;陆九渊则主张“致良知”,结合材料内容加以选择即可。‎ ‎12.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张载认为“天人合一”,程颢认为“天人不二”。据此可知宋代理学 A. 主要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 B. 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 C. 继承并发展汉代儒学思想 D. 以“格物致知”为认识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 “天人合一”和“天人不二”来看,宋代理学主要探讨天人关系,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本体论问题,排除B;由材料“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合一”和“天人不二”,可见在天人关系上均赞成天人合一,故选C;材料无关认识论问题,排除D。‎ ‎13.王守仁不待朝命而辞官,招致“擅离职守、非议朱熹等”攻击。他的弟子何心隐放弃科举,在乡尝试聚和宗党、合族共财的社会生活而被迫害致死,心学也屡为朝廷所禁。但到了明末,又恢复心学之地位。上述材料说明 A.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本质不同 B. 明朝政府放弃了控制思想观念 C. 心学从反专制转变为维护专制 D. 明朝政局变动影响了心学发展 ‎【答案】D ‎【解析】‎ 朝廷禁心学朝廷又恢复心学等字眼意在强调心学的发展其实是受朝廷政局变动影响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本质是相同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朝政府是加强了控制思想观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心学也是维护专制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4.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材料意在强调 A. 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B. 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 C. 儒学自身存在不足 D. 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中可以看出,儒学传统中没有佛教和道教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因此材料强调的是儒学本身存在着不足,故C项正确;材料“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说明A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的多元化,故D项错误。‎ ‎15.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意在强调(  )‎ A. 郡县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B. 郡县制长期存在原因无法解释 C. 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D. 郡县制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涉及郡县制不得不改革的信息,排除A;材料认为郡县制有利于“古今上下皆安之”,可见郡县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是有利于巩固统治,排除B;材料“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是强调郡县制对稳定统治秩序起了重要作用,存在有其必然性,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郡县制与君主专制的关系,排除D。‎ ‎16.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意在 A. 提倡节俭思想 B. 强调民本思想 C. 主张依法治国 D. 批判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朱熹的思想要求君主节俭以爱民,黄宗羲的思想要求君主重视百姓的忧乐,两者都强调了民本思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朱熹的观点,黄宗羲的思想没有体现;C选项错误,两者都并未涉及依法治国的思想;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朱熹反对君主奢靡,但并不反对君主专制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7.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这体现了李贽 A. 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 B. 对科举制度的否定 C. 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 D. 希望得到后人认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可知,李贽在批判儒家经典作为科考试的内容的同时,又希望自己的学说《藏书》成为科举的内容,体现了李贽仍未能冲破传统诵经致仕的社会观念,故A正确。B项,根据材料“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说明李贽并不反对科考试,排除。C项,材料反映李贽反对儒家经典作为科考试的内容,并非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排除。D项表述在材料有所体现,但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18.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  ) ‎ 论语卷一 ‎ 经 文 评 语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年谱,后人心诀。[按:此为略言,意思是说,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 ‎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B. 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 C. 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 D.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反映了该学者对孔子 思想主张并不完全赞同和崇拜,符合李贽的思想,他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故D正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反映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不符合材料,故A错误;“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来自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的《吃人与礼教》,不符合材料,故B错误;“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来自于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借用孔子权威宣传维新变法,不符合材料,故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结合所学知识从李贽对孔子思想主张的态度出发,结合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史实,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19.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荆州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这说明 A. 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 B. 火药最先是在南宋发明的 C. 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 火药武器确保了南宋的安全 ‎【答案】A ‎【解析】‎ 材料“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说明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故A正确;火药在南宋以前已经发明,故B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故C错误;火药武器并未确保南宋的安全,南宋最终被元所灭,故D错误。故选A。‎ ‎20.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比较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推器——指南针 ‎⑧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中国发明造纸技术,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有利于人类文化知识普及,故①正确。指南针13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②正确。火药在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打败封建骑士阶层有重大作用,故⑧正确;印刷术在13世纪中期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是④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所以A项正确,BCD项排除。‎ ‎21.乾隆时期,京城百姓“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A. 文字狱造成文化界百花凋零 B. 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 C. 秦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 D. 京城百姓艺术欣赏品位较低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来看,百姓对昆曲是不喜欢的,他们喜欢的是秦声等其他乐曲,说明昆曲逐渐脱离了群众,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雨文字狱无关;C选项错误,我们无法比较其价值的高低;D选项错误,艺术无雅俗,我们不能妄加评论。‎ ‎22.“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此诗描绘的书法字体 A. 笔画圆匀,富图案美 B. 字体方正,规范标准 C. 任情纵性,美感极佳 D. 行云流水,清晰活泼 ‎【答案】C ‎【解析】‎ 由“兴来索笔纵横扫”、“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草书的书写过程,故该书法字体为为草书,选项中A描述的是小篆,B为楷书,C是草书,D则是行书,故选C而排除其他选项。‎ ‎23.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 A. 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B.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 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D. 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桃花源记》作于魏晋时期,陶渊明由于政治黑暗而向往田园生活,故A项错误。陶渊明代表知识分子,并不代表市民阶层,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敢于反抗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时期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使得有识之士壮志难酬;而明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皇权对人民的束缚已达到最大,阶级矛盾尖锐,两部作品都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故C项正确。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黑暗政治生活的不满,并不涉及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冲击,故D项错误。‎ ‎24.李泽厚在《美学论集》中指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隐忍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这一论断 A. 强调了明代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色彩 B. 肯定了清代小说体现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C. 是对宋词元曲所反映时代特色的概括 D. 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明清小说,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隐忍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这表明清代的小说是对社会现实的描写、揭露和批判,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风格,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此时小说是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故选B。‎ ‎【点睛】明清小说特点:明清时期,古典小说蓬勃发展起来,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众多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语言,叙述了一个个生动复杂的故事。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表达了人民的意愿。‎ ‎25.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 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 B. 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 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 D. 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中的“商业生活”“瓦舍勾栏”等信息可知,宋代文化走向平民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宋代文化走向平民化的趋势,与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的艺术特点不符,排除A项。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应是汉赋的特点,与材料强调宋代文化走向平民化的趋势不符,排除B项。宋代尚未出现资产阶级,排除C项。‎ ‎【详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 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答案】(1)背景:礼乐传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思想活跃。‎ ‎(2)主张:重建礼制社会;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积极入仕,以礼治国;人人都践行周礼。‎ ‎【解析】‎ ‎【详解】(1)从材料“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孔子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孔子深受传统礼乐传统的影响,提出了礼的主张;于此同时,孔子时期思想活跃,也是孔子提出礼的主张的背景。‎ ‎(2)从材料“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可以看出孔子主张重建礼制社会;从材料“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可以看出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从材料“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可以看出积极入仕,以礼治国;从材料“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人人都践行周礼。‎ ‎【点睛】孔子的思想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思想,所以应该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政治、经济、阶级以及思想回答。‎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司,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 ‎【答案】(1)孔子:“以德治民”;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2)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 董仲舒的主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因为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 ‎【解析】‎ ‎【分析】‎ ‎(1)依据材料一“子为政,焉用杀”归纳出孔子的“德治”思想,依据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归纳出董仲舒思想。‎ ‎(2)第一小问结合孔子思想不能适应当时社会需要,而董仲舒思想为当时统治者所急需回答;第二小问原因从两人生活的时代对于思想统治需要角度回答。‎ ‎【详解】‎ ‎28.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四线,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陈翠芳《中国儒学总论》‎ 材料二 借书籍的编纂,剪除各种异端。直到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初的《古今图书集成》,也还尚能容纳各书,“直取原文,未尝擅改片语”。然而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就大不一样了,乾隆进行了直接干预……讽刺派代表作《儒林外史》不得收入。与此同时对非儒学正统的爱情作品,清统治者一律斥为“淫”,禁止刊行,如《红楼梦》就被严行禁止。故“四库全书书不全也”!‎ ‎——林岷《中国文化史概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进步思想的经济因素?‎ ‎(2)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分析未能开拓新路的原因。‎ ‎【答案】(1)内容: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注重实学,讲究经世致用。‎ 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壮大。‎ ‎(2)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封建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思想专制加强。‎ ‎【解析】‎ ‎(1)内容:从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等可以看出明清进步思想的内容为反对君主专制和主张经世致用。因素:结合所学回答这些进步思想的经济因素即可。‎ ‎(2)根据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分析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未能开拓新路的原因。‎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近代以前的14个世纪里,中国对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和用以造福人类的技术方面远远胜过欧洲,可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发展起来呢?这一问题随后被学术界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对于中国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探索,但至今仍然难以有定论。‎ ‎——摘编自邵军鹕《从“李约瑟难题”到文化自信》‎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一:中国缺乏产生代近科学的土壤 阐述:政治上的封建专制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上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上科举考试忽视实际应用的学问;明清八股取士,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儒家正统思想视科技为“淫巧奇技”。‎ 论题二:明清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阐述: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隔了对外贸易往来,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无法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剥夺了国内工商业开拓国外市场的机会,制约着手工业规模的扩大,不能为科学技术提供发展的推动力。‎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依据“为什么近代科学,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发展起来呢?”可拟出论题:中国缺乏产生近代科学的土壤。然后结合所学,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政策、选官制度等分析阐述。依据“对于中国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这一问题”,可拟出论题:明清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所学阐述明清闭关锁国的政策的影响即可。主义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