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高二历史试题(2017 年 11 月 20 日) (时间:90 分钟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题,48 分)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 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 民族历来具有 A. 勤劳勇敢的精神 B. 艰苦奋斗的精神 C. 耕读情怀 D. 家国情怀 【答案】D 【解析】材料“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一片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中这些词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家国情怀,故 D 项正确;AB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2.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解为:“为政以德,则无 为而天下归之”,达到“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的效果。这表明儒家的“无为” A. 植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 B. 与道家的实施路径相同 C. 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重 D. 要求君主作为道德典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朱熹注解为:‘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说明儒家强调统 治者的道德感召力,以道德典范树立崇高威望,让天下人景仰。故答案为 D 项。其他三项材 料不能反映,排除 ABC 项。 3. 汉武帝即位初年,专治《公羊春秋》的董仲舒应召对策汉武帝,得其赏识。他建议汉武 帝“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得到赞许和实 行。这在本质上表明 A. 治国思想的选择与帝王的好恶紧密相关 B. 儒学进取有为的特征适合汉武帝好大喜功的个人品性 C. 汉初历来的政治制度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D. 汉初以来的黄老思想已渐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同时也表明汉初以来的黄老思想已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 故答案为 D 项。帝王好恶与个人品性也会对政策选择产生影响,但题干所问为“本质上”,排 除 AB 项;政治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 C 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名师点睛】为适应汉武帝建立大一统政治体制的需要,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 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春 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为巩固 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 感应”学说均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儒家思想神学化;儒学由一家之言上升到占统治地 位的意识形态,并贯彻于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思想正统化。自汉之后,儒 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4. 程朱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以实现对外在“天理”的体认,王阳明则认为“天理” 就在人心中,通过“致良知”即可恢复固有的“天理”,尽管二者致思路径不同,但他们共 同的积极意义在于 A. 通过发奋立志、道徳自律,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B. 建立伦理本体,自觉遵守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C. 鼓励人们独立思考,提高整个民族的思辨水平 D. 教导官民存理去欲,消除等级,建立和谐社会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王阳明的“致良知” 就是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所以他们的共同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发奋立志、道徳自律,形成 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A 正确。朱熹主张通过外在的实践认识天理,并不是从内心“自 觉”遵守,B 错误。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不鼓励独立思考,C 错误。封建社会的“士农 工商”等级秩序一直存在,而且宋明理学代表并没有主张消除等级,D 错误。 5.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 尧舜焉肯朽”,杜甫的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尧舜之治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春秋战国时期与杜 甫这一向往相近的思想学派是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儒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杜甫称赞尧舜之治和忠君爱国、爱民的思想;春 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关注现实,希望君主施行仁政,像古代尧舜那样的明君一样,以仁政治 天下,故 D 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题干不符,排除 A。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题 干不符,排除 B。法家主张法术势,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题干不符,排除 C。综上所 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D。 6. 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政治的见 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的主要原因是 A. “四书”“五经”被定为学校的教科书 B. 儒家思想经改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C. 儒学全面汲取了佛教、道教的有益内容 D. 孔子的主张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需求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儒家思想“最终还是流行开来”指的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的新 儒学成为正统和主流思想,这是因为他宣扬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君权 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 的需要,B 正确。A 项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宋明理学汲取了佛教、道教 的有益内容,与题意不符,C 错误。法家学说的主张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需求, D 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判断题干所述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哪一阶段。由“最终还是流行开 来”,可知当时儒家思想成为了社会思想的主流,即可判断出是董仲舒的新儒学。 7. 他是中国这时刚刚开始其内发原生的近代化转型初期所出现的一位思想巨人,一位走在 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的先知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下列 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A. 天下为主,君为客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答案】D 8.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倡导人类应拥有生存、自由和财产的天赋权利,但他本人却投资从 事贩奴贸易的皇家非洲公司,赞同在美洲各殖民地发展奴隶贸易,认为这是符合理性的。这 可以用于说明 A. 资产阶级自由权的局限性 B. 理性主义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C. 英国已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D. 种族主义植根于启蒙思想 【答案】A 9. 某西方学者指出:“所谓国政者,故合众人之意见,寄于一人之身,假手以行之也。故 国家行政,除代众人兴利除弊外,不得妄作好恶,致戾舆情。”这一论断侧重于 A. 抨击君权专制 B. 主张天赋人权 C. 反对等级制度 D. 强调民主科学 【答案】A 【解析】材料大意是,国家政治大事,要集合大家的意见,再让一个人去实行。所以国家行 政,君主除了代表大家兴利除弊之外,其他的不得私自妄为,导致舆论变坏。这表明这位学 者认为君主只是代表民众行使国家权力,不得在此之外任意妄为,这体现了他对君主专制的 不满,抨击了君权专制,A 正确。天赋人权,强调的是自由平等的权力,材料没有涉及,B 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反对某一个人权力太大,不涉及等级制度和民主科学,C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在这个知识点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即明清之际的儒 家思想仍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与西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有本质的区别,以便排除 BD。 10. 《全球通史》指出,启蒙思想家最大的、直接的成就就是说服了欧洲的许多君主接受了 他们的某些学说。这些君主仍然坚持他们以天赋之权进行统治的理论,但是他们己改变了关 于其统治目的的思想。作者认为启蒙思想 A. 为欧洲爆发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B.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君主的执政理念 C. 促进了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 D. 促使所有欧洲国家实行社会转型 【答案】B 【解析】材料“启蒙思想家最大的、直接的成就就是说服了欧洲的许多君主接受了他们的某 些学说”“这些君主仍然坚持他们以天赋之权进行统治的理论”说明了启蒙思想对当时欧 洲君主的执政理念起到一定的影响,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 A 项;启蒙思想是资产阶 级的思想,不可能促进工人运动,故 C 项错误;D 项说法错误,错在“所有欧洲国家”。 11. 伏尔泰指出:“自然法面前人人生而平等,这最自然不过;然而从各种实际出发,现实 又是荒诞不经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得个人享有自由的能力或权力不 同,进而使得自由是有差别而非同等的。”这表明伏尔泰 A. 违背了理性主义精神 B. 否定了天赋人权学说 C. 不反对封建特权等级 D. 认为自由是不平等的 【答案】D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平等的问题,可以看出伏尔泰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自由是有差别而非 同等的”,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错误,伏尔泰主张的就是理性的思想;B 选项错 误,材料中的大前提就是理性主义;C 选项错误,伏尔泰主张的是自由平等。 点睛:解答本题的时候要对伏尔泰的论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首先要知道伏尔泰论述的大前 提是理性主义和天赋人权。之后论证的内容是现实发展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由是有 差别而非同等的”,这个思路明确之后就很容易解答问题。 12.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 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情节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明清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扩大 B. 民族融合加强和中外交流广泛 C. 君主专制加强与理学的思辨化 D. 社会识字率提高印刷成本上升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市民数量的增加,市民阶 层逐渐壮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通俗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A 正确。小说的 发展与民族融合、理学没有直接关联,BC 错误。印刷成本上升会制约小说的发展,D 错误。 13. 宋代文化,思想上趋于知性反省,词作婉约幽隽,诗作思虑深沉,建筑朴素典雅,瓷器、 书法、绘画略脱繁丽丰腴,尚朴澹、重意态。这种内敛、精致、淡雅特色的主要成因是 A.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深沉的忧患意识 C. 审美价值的变化 D. 理学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理学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从“格物”到“致知”,实质上是 将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从而使带有自我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理 学强调自律,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材料中宋代文化的特点受到理学的影 响,故答案为 D 项。其他三项不是宋代文化内敛、精致、淡雅特色的原因,排除 ABC 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 14. 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李卜克内西说:1859 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 《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李卜克内西盛赞《物种起源》是因为它 A. 首次提出了生物不断进化的思想 B. 根本上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 C. 使自然科学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 D.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可知李卜克内西盛 赞《物种起源》是因为它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结合所学可知,达尔文提出了生物 进化的完整理论,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和 神创论,B 正确。19 世纪初,拉马克提出了生物进化思想,A 项“首次”错误。17 世纪牛顿 经典力学体系建立,自然科学就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C 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848 年, D 错误。 15. 水平伸开的布是平坦的,而当你在布上放一个铅球,布面就会弯曲了,这时再放一个小 玻璃球在布上,它就会滚向中央的铅球。同理,星球的质量使周围的时空弯曲,“引力”实 际上是一个时空弯曲的现象。材料所描述的理论 A. 拓展了对宏观世界的认识 B. 推动欧洲启蒙运动进程 C. 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规律 D. 准确预见海王星的存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是 物理学的重大发展,拓展了对宏观世界的认识,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所描述的 理论和启蒙运动无关,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相对论不涉及能量辐射的运动规律,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准确预见海王星的存在是根据牛顿的理论,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 A。 16.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人有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事业基本都是 “互联网+企业”。例如: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QQ 是互联网+通信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互联网已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 互联网发展颠覆了传统行业 C. 互联网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D.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行业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网站是互联网+传媒, 淘宝是互联网+零售, 小米是互 联网+制造业, QQ 是互联网+通信等” ,可见互联网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经 济结构和产业格局, 故 选 C;A 不是题干的主旨;B 错在“颠覆” 的说法; D 错在“都”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的说法不恰当。 17. 下图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 1897 年的日记,由此可见 A. 儒学逐步被清政府废弃 B. 西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 C. 废除科举遭到基层抵制 D. 传统华夷思想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儒学逐步被清政府废弃,排除 A;材料讲的是重用“洋学“,但 是不能说明西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排除 B;材料并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排除 C;由以前重 视儒学,到现在重用洋学,这说明中国华夷思想发生变化,所以答案选 D。 点睛:做题时,如果选项中有绝对性语言的表达,那这个选项一般都是错的。如 B 选项中 的“已经”这一词。 18. 林则徐在上奏《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中指出,英国以船坚 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 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 A. 先进的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 B. 国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C. 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D. 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林则徐认为英国“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虽然林则徐不为英国的富强 所吓倒,主张坚决斗争,但林则徐这时对英国的认识还说不上十分深刻,在有些事情上只见 其表象,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说法错误,此时的认识谈不上清醒;B 选项只是浮 于表面,没有理解材料真实内涵;D 选项是林则徐得出的结论,但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被历 史证明。 19. 晩清浙江钱塘人孙宝這早期主要读的是古书,如《左传》、《明记》、《明史》等,后来他 所读之书主要是《危言》、《西事类编》、《日本外史》、《万国近政考略》、《天演论》等。这说 明 A. 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变化 B. 东南沿海开放程度较高 C. 民族危机影响国人思想 D. 变法革新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中人物所读之书由古书变为了解西方技术制度、宣传进化思想 等挽救民族危机的书籍,这与晚晴时期的国家政治局面是相关联的。晚晴时期,列强侵略中 国,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危亡致使国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C 正确。东南沿海开 放程度较高,人们接受新思想的可能性更大,但并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民族危机的主题,B 错 误。科举考试内容没有发生变化,依然考四书五经,A 错误。由材料中的时间及内容无法判 断是否是变法革新,D 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确定题干中人物所读之书的类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在民族危机 加深的情况下,中国人对西方技术、制度、思想的了解,即可得出答案。 20. 1917 年 4 月,李大钊在《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中指出,当今不是西洋“动”的文明依 靠中国“静”的文明以济穷救弊,而是须要“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 穷”。这表明李大钊 A. 主张中西文明应相互借鉴 B. 主张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平等结合 C. 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静”文明 D. 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 【答案】D 【解析】“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表明李大钊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 中国文明进步,D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要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并非相互借鉴,A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平等结合”,排除 B;材料无法体现全盘否定中国 古代的“静”文明,排除 C。 21. 广东人谢公惠在其《辛亥杂忆录》中不无感慨地说,士子们的演讲和文章例有“驱逐鞑 虏”之类的词句,成了那个时候的“八股文章”。材料反映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A. 民主共和制取代了封建帝制 B. 帝国主义势力已深入内地 C. 国人对清廷统治有理性认识 D. 反满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答案】D 【解析】从“驱逐鞑虏”之类的词句,成了那个时候的“八股文章”,可以看出当时的革命 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B 选项错误,材料 中的“鞑虏”指的是满洲政权;C 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的内涵。 点睛:本题涉及到对“鞑虏”的认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明确指出,“鞑虏”一词指 的是满洲政权,而不是指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明确这一点才不会误选 B 选项,这是解答本题 的关键点。 22. 《学习毛泽东》一文中指出,他(毛泽东)在建设苏维埃政权的问题上……在建设民族 统一战线问题上,把统一与斗争的原则辩证地了解和运用起来,保证了民族的团结与抗战。 在该文看来,我们应学习毛泽东 A. 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B. 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 C. 军事指挥才能 D. 乐观的革命精神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从具体国情出发的创新精神,即选 B 是符合 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为人民服务、军事指挥才能方面的信息,选项 A、C 不符合题意, 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而非乐观的革命精神,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 B。 23. 1992 年,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木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 的这一讲话 A. 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 B. 指明了五年规划的主要任务 C. 奠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 指明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攻坚任务 【答案】C 【解析】材料“1992 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 年邓小 平的这一讲话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故 C 项正确;A 项是十一届三中全 会;材料中无法体现出 BD 项。 24. 1953 年艾青在《谈中国画》一文中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许多人撰文表 示反对,然而这些反对文章却并未公开发表。3 年后,《文艺报》刊登了俞剑华、刘桐良等 批判《谈中国画》的文章。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双百”方针的提出 D.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答案】C 【解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 制,排除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 1954 年,排除 B;1956 年提出的 “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 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故选 C;《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排除 D。 二、非选择题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此先圣之所以一民者也。《周书》曰:“国法,法 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道法,则不祥;国更立法以典民,则不祥;群臣不用礼义教训, 则不祥;百官服事者离法而治,则不祥。”故曰: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以出,圣 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故曰“法”。 ——摘自《管子·任法》 材料二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 高的、普遍的法则。这种高级而普遍的“自然法的”法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 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法律的力量来自于某一正当权威所规定的东西,而不是 仅仅来自习俗、习惯或以前的合法判例;他们把制定法律的权力叫做“最高权力”,认为这 种最高权力属于皇帝所有。……罗马法所保护的是国家或政府所认为的公共利益,而不是个 人的利益或个人的自由。 ——摘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这时人们所规定的事情就是公共的,正如作出规定的意志是公意一样。正是这 种行为,我就称之为法律。我说法律的对象永远是普遍性的,我的意思是指法律只考虑臣民 的共同体以及抽象的行为,而绝不考虑个别的人以及个别的行为。因此,法律很可以规定有 各种特权,但是它却绝不能指名把特权赋予某一个人。我们还可以看出,法律既然结合了意 志的普遍性与对象的普遍性,所以一个人,不论他是谁,擅自发号施令就绝不能成为法律; 即使是主权者对于某个个别对象所发出的号令,也绝不能成为一条法律,而只能是一道命令; 那不是主权的行为,而只是行政的行为。立法者在一切方面都是国家中的一个非凡人物。如 果说由于他的天才而应该如此的话,那末由于他的职务他也同样应该如此。这一职务决不是 行政,也决不是主权。使一个国家的体制真正得以巩固而持久的,就在于人们能够这样来因 事制宜,以至于自然关系与法律在每一点上总是协调一致,并且可以这样说,法律只不过是 在保障着、伴随着和矫正着自然关系而已。但是,如果立法者在目标上犯了错误,那末,国 家便会不断地动荡,终于不是毁灭便是变质;于是不可战胜的自然便又恢复了它的统治。如 果我们探讨,应该成为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目的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我们便会发现 它可以归结为两大主要的目标:即自由与平等。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 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管子和古罗马的法律意识,并指出二 者之间的差异。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卢梭在对法的认识上的进步之处,并据此分析其对当时社会 产生的影响。 【答案】(1)法律意识: 管子:国家的法律要统一;法应具有稳定性;法是君主统治的手段;立法是君主的特权;君 臣民众都要守法。 古罗马:强调自然法原则(或公平、理性);法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法要维护公共利益。 差异:立法出发点不同:中国立法是为维护君主统治,罗马立法是保护公共利益;立法的原 则不同:中国立法,强调等级秩序,罗马立法,强调理性。 (2)进步:法律力量由来自权威变为来自公共意志;立法权由君主掌握变为由人民掌握; 法律由保护公共利益变为保护自由和平等。 影响:卢梭的反封建专制和人民主权等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是近 代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思想渊源;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思想武器。 【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的“国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可知管子认为国 家的法律要统一;从“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以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可 得出法应具有稳定性;从“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可得出法是君主统治的手段;从 “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故曰‘法’”,得出君臣民众都要守法。第二小问,从“这种高级 而普遍的“自然法的”法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 受的”,可得出罗马法强调自然法原则;从“法律的力量来自于某一正当权威所规定的东西, 而不是仅仅来自习俗、习惯或以前的合法判例”,可知法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从“罗马法所 保护的是国家或政府所认为的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或个人的自由”,可知法要维护 公共利益。第三小问,结合中国古代立法和罗马法的内容、目的、特征来阐述二者差异。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的“这时人们所规定的事情就是公共的,正如作出规定的意志 是公意一样”,可知法律力量由来自权威变为来自公共意志;从“即使是主权者对于某个个 别对象所发出的号令,也绝不能成为一条法律”,联系所学可知立法权由君主掌握变为由人 民掌握;从“我们便会发现它可以归结为两大主要的目标:即自由与平等”,可知法律由保 护公共利益变为保护自由和平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解放思想、促进法国大革命 爆发、成为后世的示范等方面进行分析。 26.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近期汉译出版的《文明的滴定》一书收录了李约瑟 1944 至 1966 年间发表的八篇 论文。据李约瑟在第六篇文章中的陈述,在 1938 年前后,他酝酿写作一部专著,系统讨论 中国文化区的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历史,那时他的问题意识就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 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又提出另一个 相关的问题:“为什么从公元前 1 世纪至公元 15 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 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曾经高 度发达的中国科学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反倒是科学发展并不领先的欧洲取得了突破, 发展出了现代科学?这就是李约瑟难题,也称李约瑟之问、李约瑟之谜。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李约瑟之问”。(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1)完整归纳出“李约瑟之问”的含义得 2 分,即中国古代科学发达但没有 发展出现代科学,而古代科学并不发达的欧洲却最先发展出了现代科学。(2)分析出中国古 代科学发达却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的原因得 4 分,分析出欧洲能发展出现代科学的原因得 4 分即:中国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专注农耕技术;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束缚人的思想; 科举制盛行不能培养实用性人才加上明末清初的海禁政策阻隔了中西文化交流。但在欧洲, 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的兴起、宗教改革的进行、人文主义思潮 的发展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创造了现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3)对“李约瑟之问”作简单评述得 2 分。社会条件决定了现代科学在近代中西方的不同 命运。 【解析】关于对“李约瑟之问”的评析,首先要揭示“李约瑟之问”的具体含义, 然后通过比较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经济、政治、政策和文化因 素。最后归纳基本结论,如社会条件决定了中国难以产生近代科技。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历代官吏俸禄之厚莫过于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厚禄,以期官吏自重,防止 贪污,可以省刑。其俸禄内容有禄粟、职钱和布帛。地方官按职分田,共分 18 级,按月发 俸钱;春秋两季发衣料;每年一次性发粟米……厚禄制度的实行,积极的方面使得官吏们乐 于职守,以公报国。然而,官俸过厚超出了人民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财政危机,实际上也并 未能够制止贪污行为的发生……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重定文 武官岁俸,以九品正从为差,共 18 级,正一品官禄米 1044 石,正七品的知县岁俸禄米 90 石(约合今 5440 公斤),由于俸禄较薄,使得小官舞弊以救贫,大官贪污以致富,明中叶以 后官吏贪污则成了习以为常的政风。 ——摘自刘志愚《浅述中国古代官吏“俸禄”》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厚禄制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两朝俸禄制度的影响。 【答案】(1)原因:希望官吏们能够廉洁自律,防止贪污腐败,减少刑罚。 (2)影响:宋代实行厚禄制度,一方面使得官吏乐于职守,以公报国;另一方面,也加重 了人民的负担,造成了财政危机;没有有效防止腐败。明代反其道而行之,结果适得其反, 大小官员贪污成风,导致腐败更加严重。 【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以期官吏自重,防止贪污,可以省刑”,可以得出其原因是希 望官吏们能够廉洁自律,防止贪污腐败,减少刑罚。 (2)根据材料中的“积极的方面使得官吏们乐于职守,以公报国”,可得出宋代实行厚禄 制度,一方面使得官吏乐于职守,以公报国;从“官俸过厚超出了人民的承受能力,造成了 财政危机,实际上也并未能够制止贪污行为的发生”,可得出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人民的负 担,造成了财政危机;没有有效防止腐败。从材料中的“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朝…… 由于俸禄较薄,使得小官舞弊以救贫,大官贪污以致富,明中叶以后官吏贪污则成了习以为 常的政风”,可得出明代反其道而行之,结果适得其反,大小官员贪污成风,导致腐败更加 严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