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第四届“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高一高二年级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云南省第四届“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高一年级公布题 共181题,其中单选112,多选32,判断37 一、选择题(112) 1.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 ) A. 《诗经》 B. 《楚辞》 C. 《乐府诗集》 D. 《古诗十九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故选B。 2.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 ) A. 《论语》 B. 《大学》 C. 《孟子》 D. 《中庸》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出自《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说:“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故选A。 3. 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观点的是魏晋名士( ) A. 陶潜 B. 阮籍 C. 嵇康 D. 向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观点的是魏晋名士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指的是超越儒家的各种伦理纲常束缚,任人之自然本性自由伸展。在魏晋名教与自然之辩中,嵇康雅好老庄,鄙视世俗,放逸山林,以近似狂猬之态度,“非汤武而薄周孔”,弃“名教”而独举“自然”,实际上是放弃违逆自然人性的“名教”,但对符合人性积极进取的“名教”精神则有所保留。 故选C。 4. 谁对人性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并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 ) A. 王充 B. 苏轼 C. 范滂 D. 韩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 韩愈把“性”、“情”各分为上、中、下三品,谓“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焉;下焉者,恶焉而已矣”。而以上、下二品为其论述之重点,并修正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之说,主张以刑杀制伏“下品之性”。 故选D。 5.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下列属于会意字的是 A. 河 B. 月 C. 武 D. 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别造字法的能力。 A项,“河”是形声字,从“水”,“可”声。 B项,“月”是象形字。 C项,“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是会意字。 D项,“老”是转注字,“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故选C。 【点睛】古代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法、指事法、会意法、形声法、转注法和假借法。相对应造出来的的字则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和假借字。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6. 不少史学家认为中国造纸术真正诞生的元年是公元( ) - 138 - A. 102年 B. 103年 C. 104年 D. 105年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史学家认为中国造纸术真正诞生的元年是公元哪一年。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时的西汉初年,纸已在中国问世。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直到东汉和帝时期,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术工艺流程,所以史学家认为中国造纸术真正诞生的元年是东汉元兴元年105年,所以后人为纪念蔡伦的功绩,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故选D。 7. 补充句子:司马迁曾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指出:“国风好色而不淫,( )怨诽而不乱。” A. 周颂 B. 大雅 C. 商颂 D. 小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出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故选D。 8.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句话是谁说的?( ) A. 赵翼 B. 司马迁 C. 韩愈 D. 龚自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 138 - 题干问的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句话是谁说的。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赵翼所作的七言古诗《题遗山诗》,是说一个国家在动乱的时代,在内战频发外族侵略的时代是非常不幸的,可是就是这样的时代却更能激发诗人的激情,更能打开诗人的襟怀而写出千秋不朽的诗句。 故选A。 9. 五经博士设置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 汉武帝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高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五经博士 ,学官名。博士源于战国。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 故选A。 1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蒹葭”是指( ) A. 杜若 B. 芦苇 C. 兰草 D. 萱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蒹葭”所指的内容。这几句诗出自《诗经·蒹葭》,意思是“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蒹葭”是指芦苇。 故选B。 11.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独幅绘画作品《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都是哪一时期的帛画?(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西汉时期 D. 东汉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人物龙凤帛画》是战国时期佚名创作的一幅绢本淡设色画。该画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人物龙凤帛画》表现的是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画中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而立的中年妇女,阔袖长裙,双手合十像在祈祷。妇人头顶上有一只腾空飞舞的风鸟,尾羽向上卷起。左侧是一条体态扭曲的龙,正向上升腾。画中所绘的龙的形象,因初发现时龙的左足破损,只见右侧足,而一度被认为是夔,该作品也曾定名为《夔凤人物图》。该画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人物御龙图》是战国中晚期佚名创作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作,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棺材之间,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人物御龙图》描绘墓主人乘龙升天的情景。此幅非衣帛画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为一幅可以垂直悬挂的幡,应是战国时期楚国墓葬中用于引魂升天的铭旌,属于非衣性质的战国晚期帛画。 故选B。 12. 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作者是( ) A. 杜甫 B. 孟浩然 C. 王维 D. 陶渊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故选D项。 13. 《九辩》是楚辞体中的名篇,其作者是( ) A. 屈原 B. 宋玉 C. 刘向 D. 王逸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九辩》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集《楚辞》中的一首感情深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250多句。东汉王逸定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所作。从诗的内容来看,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 故选B。 14. 最能集中体现魏晋风度的著作是南朝刘义庆的( )一书,书中记载了很多体现魏晋风度的逸事。 A. 《世说新语》 B. 《梦溪笔谈》 C. 《东京梦华录》 D. 《北堂书钞》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 138 -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撰有《世说新语》八卷。《世说新语》可能就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遗闻轶事,最能集中体现魏晋风度。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继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故选A。 15.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 ) A. 《诗经》 B. 《礼记》 C. 《孟子》 D. 《论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传统文化常识的能力。 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故选B。 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出自( ) A. 《老子》 B. 《孟子》 C. 《中庸》 D. 《论语》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意思是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 故选A。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 138 -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17. 中国最早的一篇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论著是( ) A. 《论语》 B. 《师说》 C. 《礼记》 D. 《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中国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故选C。 18. 下列不属于蹴鞠别称的是( ) A. 蹋鞠 B. 蹙鞠 C. 蹴球 D. 藤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蹋鞠,是蹴鞠的别称,指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故选D。 - 138 - 19. 《劝学》一篇说明了学习的步骤、内容、方法和目标,其中的很多道理都适用于我们当今的学习,其作者是( ) A. 荀子 B. 孟子 C. 孔子 D. 庄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劝学》的作者是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他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并在该文中说明了学习的步骤、内容、方法和目标。 故选A。 20. 爵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请问,爵有几只脚?( ) A. 三只脚 B. 两只脚 C. 四只脚 D. 五只脚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 爵,古代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器皿,三足,有流,有柱。以不同的配套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故选A。 21.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指的是( ) A. 茶 B. 音乐 C. 书画 D. 酒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杜康,《史记》记载他是夏朝的国君,道家。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汉《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意思是: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故选D。 - 138 - 2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 A. 《礼记》 B. 《孝经》 C. 《孟子》 D. 《论语》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出自《论语·里仁》。原文说,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敬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 故选D。 23. 下列哪位先贤在妻子去世后,在悲伤中顿悟了生死,因此“鼓盆而歌”?( ) A. 庄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庄子。庄妻是因病而死,那天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惠子说:“理虽如此,情何以堪?”庄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托付给)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况且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故选A。 - 138 - 24. 下列哪个人物不是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A. 商鞅 B. 申不害 C. 慎到 D. 桑弘羊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管仲、商鞅、李悝、慎到、申不害、韩非等人。 D项,错误。桑弘羊广泛涉猎儒学以外的诸子百家学说,尤其精通法家和管商之学。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思想家。 故选D。 25. 相比于儒家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思想,“法不阿贵”具有进步的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法不阿贵”思想的是( ) A. 墨子 B. 韩非子 C. 商鞅 D. 李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第一次明确提出“法不阿贵”思想的是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他主张“依法治国”,并明确提出“法不阿贵”思想。“法不阿贵”,意思是法律即使面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韩非子提出“法不阿贵”,意在强调执法要公正,法律面前人人能够平等。这在古代社会,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故选B。 26.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 A. 道、术、势 B. 法、术、势 C. 道、法、势 D. 道、法、师 【答案】B 【解析】 【详解】 - 138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法:指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术:指权术,是君主控御群臣的工具;势:指势力,是君主的政权、权威。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法、术、势”三者相结合。故选B。 27. 下列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的是( ) A. 汝窑 B. 官窑 C. 定窑 D. 邢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宋代五大名窑,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其中钧窑一度是皇家御用瓷。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唐代时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故选D。 28. 我国古代铜活字印刷史上造字时间最长、耗费资金最大、刻字数量最多的人物是( ) A. 林春祺 B. 陈梦雷 C. 华燧 D. 毕昇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我国古代铜活字印刷史上造字时间最长、耗费资金最大、刻字数量最多的人物是林春祺。林春祺经过21年的辛苦经营,花费20多万两银子,于道光年间,依照《洪武正韵》笔画,刻成楷书铜活字大小各20万枚,共40多万个活字,比康熙时内府所刻的铜活字几乎多一倍。 故选A。 29. 乾隆朝以后,( )专司校勘、刻印书籍,这里刻印的书,纸墨优良,校勘精审,书品甚高,版本学上以刊刻地点称之为“殿本”。 A. 文华殿 B. 武英殿 C. 太和殿 D. 保和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乾隆朝以后,武英殿专司校勘、刻印书籍。武英殿位于北京故宫外朝熙和门以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将《永乐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种排字付印,御赐名《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世称“殿本”。武英殿刻书活动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兴盛,因纸墨优良,校勘精审,书品甚高,版本学上即以刊刻地点称之为“殿本”。 故选B。 - 138 - 30. 下列哪部书是清代陈梦雷编辑的大型类书,它将中国历代一万卷经史子集的典籍融合为一,编辑历时28年,被称为“古代百科全书”?( ) A. 《文史通义》 B. 《四库全书》 C. 《古今图书集成》 D. 《康熙字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该书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将中国历代一万卷经史子集的典籍融合为一,被称为“古代百科全书”,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故选C。 31.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必备,被誉为“文人四友”,这里的“棋”指的是( ) A. 象棋 B. 围棋 C. 弹棋 D. 跳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琴棋书画,又称“四艺”,指古琴、围棋、书法、绘画,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 故选B。 32. 现制的围棋棋盘盘面纵横各多少道线?( ) A. 12 B. 15 C. 18 D. 19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 围棋使用长方形格状棋盘(看上去像正方形)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有先行占地之利,故而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围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故选D。 - 138 - 【点睛】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33. 鲁迅先生将哪本书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 《史记》 B. 《汉书》 C. 《三国志》 D. 《资治通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一些名家作品知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于《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是评价《史记》的史学价值,说它是历史著作中的“绝唱”;“无韵之离骚”是评价《史记》的文学价值,说它可以和屈原的《离骚》媲美。故选A。 34. 俗语“才过宋玉,貌比潘安”中的潘安原名为( ) A. 潘山 B. 潘岳 C. 潘江 D. 潘壑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潘安(247-300),古代四大美男之首、西晋文学团体二十四友之首。本名潘岳,字安仁,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人。西晋文学家、政治家,美姿仪,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称为奇童。司马炎建晋后被司空荀凯召授司空掾。因作《藉田赋》遭到嫉妒,滞留十年不得升迁。咸宁四年(278),贾充召潘岳为太尉掾。后出为河阳县令,颇有政绩,令全县遍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四年后迁怀县令,后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不久免职。永熙元年(290),杨骏辅政,选拔突出的吏佐,召潘岳为太傅府主簿,杨骏被诛后,潘岳被除名。不久选为长安县令。元康六年(296)前后,因为母亲生病而离官免职,回到洛阳。不久又就任著作郎,转任散骑侍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是首要人物。 故选B。 35. 下列哪个人物在中国书法史上被尊为“楷书之祖”?( ) - 138 - A. 文徵明 B. 颜真卿 C. 王羲之 D. 钟繇(yáo)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在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钟繇,人称“钟太傅”,他对楷书的形成、整理、推广有重要的贡献,书圣王羲之的楷书也主要得力于钟繇,后人奉他为“楷书之祖”。 故选D。 36. 《黄庭经》是下列哪位书法家的代表作品?( ) A. 王羲之 B. 柳公权 C. 黄庭坚 D. 欧阳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王羲之小楷代表作《黄庭经》,轻灵飘逸!《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 故选A。 37. 被誉为中国古典家具材质之冠冕的是( ) A. 紫檀 B. 黄花梨 C. 红木 D. 楠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制作中国古典家具的硬木材料中紫檀木和黄花梨木为第一等。“紫檀木”价值远远高于“黄花梨”。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它在各种硬木中质地最坚,份量最重,虽不及黄花梨那样华美,但静穆沉古,是任何木材都不能比拟的。 故选A。 38.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请问这里的“榻”指的是古代哪一类家具?( ) A. 卧具 B. 坐具 C. 承具 D. 庋(guǐ)具 - 138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 榻,狭长而较矮的床,亦泛指床。榻一般放在书斋或客房,小憩的时候随便坐坐,或者给客人留宿用,是一种卧具。“下榻”把床放下来,就是留住宿。 故选A。 39. 罗汉床是卧具,在明清时期也是待客工具,其基本形制是( )面围子、( )面冲前。 A. 二、一 B. 三、一 C. 一、三 D. 一、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罗汉床是古老的家具,属于卧具之一。弥勒榻一般体形较大,又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曲线弧度较大的,俗称“罗汉肚皮”,故又称“罗汉床”。罗汉床因其实用一直是备受欢迎。罗汉床的形制比较多,但基本形制都是三面围子,一面冲前。 故选B。 40. 被古今中外家具大师公认为设计第一的椅具是明代最为流行的 A. 圈椅 B. 官帽椅 C. 玫瑰椅 D. 交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圈椅是明代家具中最为经典的制作。明代圈椅,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B项,“官帽椅”在宋朝被推行到民间以后,这种椅子在明朝被彻底的改良,有了南北之分。不管是“四出头”还是“四不出头”都是在北方的称呼。南方都还是叫作“禅椅”还有就是“文椅”。至于为什么会叫作“官帽椅”,其一种说法是四出的扶手椅子的搭脑,它的搭脑被称为“官帽翅”,故椅子又被称为“官帽椅"。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像先前所说的,其形状像明朝官员的,故又称为“官帽椅”。 C项,玫瑰椅是中国传统家具之一,属于中国明代扶手椅中常见的形式。在各种椅子中较小的一种,用材单细,造型小巧美观,多以黄花梨木制成,其次是铁梨木,用紫檀木制作的较少。 D - 138 - 项,南宋时人们将交床改称为交椅。据说,南宋宰相秦桧坐交床时头总是向后仰,以至巾帻堕下,京尹吴渊为了拍秦桧的马屁,特地在交床后部装上托背,人称“太师椅”。 故选A。 41. 《红楼梦》中贾蓉向王熙凤要一件“借去略摆一摆”的用来隔断和装饰的家具是什么?( ) A. 椅子 B. 桌子 C. 屏风 D. 柜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屏风,中国传统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中式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红楼梦》中贾蓉向王熙凤要一件“借去略摆一摆”的用来隔断和装饰的家具便是“屏风”。 故选C。 42. 下列哪位皇帝曾对科举制的功能有这样的评价:“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A. 隋炀帝 B. 明成祖 C. 宋太宗 D. 唐太宗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唐太宗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的有为青年,都已进入了我的圈套了!” 故选D。 43. “春风得意”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A. 孟郊 B. 贾岛 C. 李白 D. 白居易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和识记古典诗词的能力。 - 138 - “春风得意”出自唐朝的孟郊写的七言绝句《登科后》,这里的春风既指大自然中的微风,又用来比喻皇恩。唐朝诗人孟郊曾多次进京赶考不中,终于在41岁的时候考中进士,因此写下《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用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故选A。 44. 古代科举制度中,“雁塔题名”指的是( ) A. 考中贡士 B. 考中进士 C. 考中秀才 D. 考中举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雁塔题名,意思是在大雁塔内题名,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他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 故选B。 45. “春秋三传”除了《左传》《春秋公羊传》,还包括( ) A. 《战国策》 B. 《春秋外传》 C. 《吕氏春秋》 D. 《春秋谷梁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人们说“春秋三传”,指的是《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它们均为编年体史书。 故选D。 46. “干支纪年法”中,“天干”共有几个?( ) A. 十个 B. 十二个 C. 十三个 D. 十四个 【答案】A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在中国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故选A。 47. 《茶经》是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请问撰写《茶经》的“陆羽”是哪个时期的人? ( ) A. 西晋 B. 唐朝 C. 北宋 D. 东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陆羽(733—804)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字鸿渐, 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 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亦工于诗,但传世者不多。 故选B。 48. 我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茶的是?( ) A. 龙井 B. 碧螺春 C. 太平猴魁 D. 铁观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绿茶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化色泽和茶汤较多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由此得名。主要品种特别丰富。 铁观音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不属于绿茶。 故选C。 49. 下列选项中,哪个人物把“仁”分为亲亲、仁民、爱物三个层次,还主张把“仁”扩大到政治领域,在治理国家中实行“仁政”与“王道”?( )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答案】A - 138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意思是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孟子的思想:(1)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绩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2)“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故选A。 50.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出自( ) A. 《论语》 B. 《礼记》 C. 《孝经》 D. 《孟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论语 颜渊》中记载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的名言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故选A。 51. 春秋时,泓水之战中,( )面对敌人,迂腐地讲仁义而错失战机导致大败。 A. 齐桓公 B. 宋襄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答案】B - 138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泓水之战中,宋襄公不顾大臣子鱼的反对,坚持不半渡而击,待到楚军全部渡河后,宋襄公又坚持非要等到楚军,完成列阵之后开始攻击,结果宋国惨败,宋襄公狼狈逃走,后因伤重而去世。 故选B。 52.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是下列哪位思想家说的?(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荀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孟子说的,是《鱼我所欲也》里的话。《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故选C。 5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中的这句话现在常常被用来警醒人生易逝,所以要勤奋读书,不断求知。但这种断章取义的解读却恰恰违背了庄子的原意,因为紧跟着这句话之后还有一句:( ) A. 以无涯随有涯,殆已 B.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C. 以无涯随有涯,庸已 D. 以有涯随无涯,庸已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故选B。 54. 玄奘西行多年后回到长安,在繁忙的译经工作之余口述自己的见闻,由弟子辩机笔录的著作是( ) - 138 - A. 《西游记》 B. 《大唐三藏圣教序》 C. 《瑜伽师地论》 D. 《大唐西域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 B项,《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 C项,《瑜伽师地论》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 D项,玄奘西行多年后回到长安,在繁忙的译经工作之余口述自己的见闻,由弟子辩机笔录的著作是《大唐西域记》。 故选D。 55. 在我国宋代已位居五大名窑之首,号称“宋瓷之冠”的是哪里所产的瓷器?( ) A. 汝窑 B. 哥窑 C. 定窑 D. 官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号称“宋瓷之冠”的是汝窑所产的瓷器。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故选A。 56. 釉里红瓷器始于( ),顾名思义,即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 138 -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景德镇。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 故选B。 57.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贾府众人所制的灯谜里,有这样一则:“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这则灯谜的谜底是( ) A. 算盘 B. 月亮 C. 象棋 D. 太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相关情节的能力。 出自《红楼梦》贾迎春灯谜。谜底是“算盘”。“天运”二句:算盘上的子靠人手去拨,所以说“人功”;这些子或碰在一起,或分离,在没有计算出“数”之前,谁也不知它是离是合,要看注定的结果是什么,所以叫“天运”。结局明明是人拨出来的,但又不随人的意志、不为人所预知,这道理很难懂得,所以说“理不穷”。如果“数”中注定两子相离,任人怎么拨算也是不会相逢的。这里的双关含义十分明显。 故选A。 58. 现今发现的最早出现“算盘”的画作是( ) A. 《韩熙载夜宴图》 B. 《女史箴图》 C. 《清明上河图》 D. 《富春山居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现今发现的最早出现“算盘”的画作是什么。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其正面柜台上就放有一个算盘。所以应是《清明上河图》。 故选C。 59. 《论语·阳货》中有:“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这里的“弈”指的是( ) A. 算盘 B. 围棋 C. 象棋 D. 摔跤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心思也不用,这就难办了呀!不是有掷骰子、下围棋之类的游戏吗?干干这些,也比什么都不干好些。”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故选B。 6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句话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 A. 孟子 B. 司马迁 C. 韩愈 D. 文天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 故选B。 61. 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酒鬼”,纵酒放达,曾酒后裸形于屋中,别人讥笑他,他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kūn)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他是( ) A. 刘伶 B. 阮籍 C. 嵇康 D. 山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这句话是魏晋时期名士刘伶说的。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中有关刘伶的典故:刘伶常常纵情饮酒,任性放诞,有时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呆在屋中。有人看到后讥笑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房子,把房屋当裤子,诸位为什么跑到我裤子里来?”其他三人也属于“竹林七贤”中的人物,但是没有刘伶的言行。所以该项正确。 故选A。 62. 《南华经》是( )的别称。 - 138 - A. 《老子》 B. 《周易》 C. 《庄子》 D. 《抱朴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南华经》的别称。《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故选C。 63. 《西游记》中的唐僧奉了哪位天子之命,去西天取经的?( )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高宗 D. 唐高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在《西游记》中,唐僧因为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故选A。 64.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是谁用“忠”“恕”概括了孔子“仁”的思想精髓?( )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曾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原文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是曾子用“忠”“恕”概括了孔子“仁”的思想精髓。 故选D。 65. 《论语》记载,孔子把( )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概念提出来,用以区别君子与小人。 A. 礼 B. 义 C. 信 D. 仁 【答案】B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君子只谋求道,不谋求衣食”,“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相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孔子把义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概念提出来,用以区别君子与小人。 故选B。 66. 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个时期?(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我国北宋时期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是北宋流通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初出现在四川,由成都十多家富商联合发行。后改由官府发行,以铁钱为币值本位,用统一的纸张印制,面额不一。金和南宋也曾发行过交子。 故选B。 67.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艺术繁荣兴盛,著名的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一种( )工艺品。 A. 彩陶 B. 青铜 C. 紫砂 D. 泥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赏识的识记能力。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 故选A。 68. “听息”是指只用耳朵而不用意识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只要自己觉得一呼一吸不落下,就可以了,请问,这种方法是谁提出的?( ) A. 老子 B. 庄子 C. 阮籍 D. 孔子 - 138 -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听息指在平静的心态下用炁去听自己的呼吸,所以又称听炁。语出《庄子·人间世》:“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就是说不要用耳朵去听自己的呼吸,而是要用心去听自己的呼吸;接着又不要再用心去听自己的呼吸,而是要用炁去听自己的呼吸。即先用心听,再用炁听,最后心炁混成一片,心在炁中,炁在心中,自然清静。 故选B。 69. 珠算由我国古代的“筹算”发展演变而来,是一种先进的计算工具。东汉徐岳的( )一书中最早出现了“珠算”一词。 A. 《孙子算经》 B. 《数术记遗》 C. 《夏侯阳算经》 D. 《算学启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数术记遗》数术记遗是东汉时期编撰的一本数学专著,内有中国特色的十四种算法,但流传至今的只有珠算一种。这本书中最早出现了“珠算”一词。 故选B。 7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围棋别称的是( ) A. 清谈 B. 方圆 C. 坐隐 D. 忘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别名:弈、木野狐、坐隐、方圆、乌鹭、手谈、纹枰、忘忧等。 故选A。 71.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A. 《史记》 B. 《中庸》 C. 《庄子》 D. 《道德经》 【答案】C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二句诗描写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生活及赞颂太平盛世。后人用来说明农民早出晚归,过着勤朴、起居工作有规律的生活。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故选C。 72.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这句话出自《大唐三藏圣教序》,请问该作品的作者是谁?( ) A. 李治 B. 李世民 C. 杜甫 D. 杜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玄宗去西域求佛经的行为,而亲自撰写的序文。因为是用王羲之的书法刻写在石头上,又叫“集王书圣教序碑”。 故选B。 73. 竹林七贤是( )时期有名的文人团体。 A. 春秋 B. 战国 C. 魏晋 D. 隋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竹林七贤,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故选C。 74. 秦统一六国后,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A. 小篆 B. 大篆 C. 隶书 D. 楷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 138 - 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始皇帝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原秦国字为基础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故选A。 75. 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时间的雕版印刷品是( ) A. 《李翰林集》 B. 《金刚经》 C. 《玉堂杂记》 D. 《赵城金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zhi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诞生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在敦煌发现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印制工艺非常精美。 故选B。 76. 官帽椅定型于( ),其形类似当时的官帽,故得此名。 A. 明代 B. 元代 C. 宋代 D. 清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官帽椅分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古代冠帽式样很多,为一般人所熟悉的是在书中和舞台上常见的。官帽椅的形制早在宋代就已经基本定型。 故选C。 77. 我国古典家具的材质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 A. 木材 石器 B. 软木 石器 C. 硬木 石器 D. 软木 硬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 138 - 中国古典家具的材料有很多种,较名贵的有紫檀木,黄花梨木,红木,楠木等,这些材料都是明清皇宫种中家具的主要用材。北京故宫中有很多这些材料制作的家具(有机会的朋友一定要去看下,都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我国古典家具的材质主要分为两大类,软木和硬木。制作中国古典家具的材料中硬木主要有:紫檀,黄花梨木,红木,鸡翅木,铁力木和乌木。软木中较名贵的是楠木,其他软木还有:核桃木,榆木,榉木,樟木等等。强调一点,在中国古典家具的制作中还有一个及其特殊的例子,就是用瘿木制作的家具。所谓瘿,即为树瘤。 故选D。 78. 我国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印本《宋诸臣奏议》印制于哪个朝代?( )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 《宋朝诸臣奏议(上下)》,作者是(宋)赵汝愚。本书收集了宋朝群臣的奏章共一百五十卷,上百篇对研究宋朝的政治、军事以及宋朝的宫制等多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故选C。 79. 现存最早载有算盘图的书是( ) A. 《魁本对相四言杂字》 B. 《东京梦华录》 C. 《梦溪笔谈》 D. 《数术记遗》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现存最早载有算盘图的书是《魁本对相四言杂字》。明初刊印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是一本看图识字的儿童读物,四字一句,图文对照,书中共收名物三百零八件。其中有一幅算盘图,图上画的是梁上二珠、梁下五珠的十档算盘,这是至今发现最早绘有算盘图的图书。 故选A。 80. 南朝周兴嗣撰写的(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教材,其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起句的四字韵文,文辞通顺,词采甚美。 A. 《千字文》 B. 《天演论》 C. 《声律启蒙》 D. 《增广贤文》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识记能力。 - 138 -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黄”出自于《易经》。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 故选A。 81. 龙是被赋予自然属性的综合物种,体现了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独创性。自( )以后,皇帝都自命为真命天子。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汉高祖 D. 唐玄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中国古代历史中,开国皇帝坐稳江山后,大多都会鼓吹自己的传奇故事,向世人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司马迁对刘邦的“真命天子”论,可以说是那一历史时期的一项“造神运动”。刘邦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推上“神坛”的皇帝。自汉高祖以后,皇帝都自命为真命天子。 故选C。 82.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在我国的哪个省?( ) A. 陕西省 B. 云南省 C. 河南省 D. 山东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在我国的哪个省。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故为陕西省。 故选A。 83. 我国古代哪种印刷技艺被称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 A. 雕版印刷 B. 泥活字印刷 C. 木活字印刷 D. 铜活字印刷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传统文化常识的能力。 - 138 - 说到印刷术,在绝大数人的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就是活字印刷术,却很少有人提及到在印刷史上素有“活化石”之称——雕版印刷。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发源于北宋时期,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唐朝发明的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作为中国出现的最早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现藏大英博物馆)。 故选A。 84. 谁为司马迁作传,并在《汉书·司马迁传》中高度肯定了司马迁的史学才能、生花妙笔和纪实精神?( ) A. 班超 B. 班固 C. 孔融 D. 蔡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司马迁传》是《汉书》中的一篇,作者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班固。 故选B。 85. 围棋史上著名的棋谱“吴图”出现在哪个时期?( ) A. 战国时期 B. 三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D. 五代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围棋史上著名的棋谱“吴图”出现在三国时期。“吴图”指三国吴国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因为这是中国最早的棋谱,后来,也就成了“棋谱”的别称。明代解缙《观弈棋》诗中就有“河洛千条待整治,吴图万里需修容”的诗句。 故选B。 86. “清谈”之风盛行于古代哪个时期?( ) A. 魏晋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五代十国时期 D. 战国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 138 - 清谈之风是魏晋时期兴起了一种言及玄远的谈论“三玄”(《老子》、《庄子》、《周易》)、辨析名理、品鉴人物的风习,由汉末的清议演变而来。清谈一般分宾主双方,谈主首先叙述自己的意见,称之为“通”;难者即就其论题加以话辩,称之为“难”。一个问题,为了深入起见,可以经过数次讨论;有时也由谈士本人自为客主,反复分析义理。清谈结束,有时宾主双方一股一屈;有时双方都能言之成理,不能决定胜屈;便由第三者来作总结性发言。清谈的时候,谈士往往执屋尾以指划,成为一时风尚。“盛饰麈尾”,也成为谈士的象征。清谈之风始于“正始之音”,其清谈内容主要是玄学思想。名士行清谈之风,使玄学或成为他们论证个人的放荡生活与封建道德是如何不冲突,甚至是相互补充的辩护词,或成为他们的一种避祸妙法。同时,他们标榜心胸务为高远,心神超然无累,高唱重神理而遗形骸。这种谈玄尚远,又可为其骄纵放达的行径辩护。另外,对他们来说,玄学清淡,迂诞浮华,又可故示清高,用以震摄世俗,可以哗众取宠。因此,魏晋玄学成为当时政治环境下好玄学的名士们的处世哲学,清谈便成为了他们的处世方式。 故选A。 87. 子夏向孔子问孝,孔子说( ),即侍奉父母时永远保持脸色和悦是很困难的,因此这也是最重要的。 A. “恭敬” B. “勤勉” C. “色难” D. “克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故选C。 88. “仁义”事关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发展,请问,谁在《过秦论》中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A. 苏洵 B. 贾谊 C. 杜牧 D. 王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西汉的贾谊所著《过秦论》一书,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 故选B。 89. 下列哪种瓷器多为白地蓝花,偶见蓝地白花,蓝白相映,晶莹自然,是我国瓷器中的珍品?( ) - 138 - A. 青瓷 B. 白瓷 C. 青花瓷 D. 秘色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多为白地蓝花,偶见蓝地白花,蓝白相映,晶莹自然,是我国瓷器中的珍品。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故选C。 90. 《铜板叙》是我国古代有关制造金属活字的仅存文献,它的作者是( ) A. 王祯 B. 毕昇 C. 陈梦雷 D. 林春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林春祺(公元1807年-?),号怡斋,从18岁起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花费白银二十万两,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完成正楷体大小铜活字四十多万个,由于居于福建福清县龙田,因而把铜活字命名为“福田书海”。是书收《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书首有“福田书海铜活字版福建候官林氏珍藏”牌记。书首《铜板叙》中详述其铜活字制造印刷过程,为我国制造铜活字的仅有文献。 故选D。 91.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是以下哪个诸侯国的公子?( ) A. 秦国 B. 齐国 C. 赵国 D. 韩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韩非,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故选D。 92. “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是李世民给予哪位高僧的评价?( ) - 138 - A. 玄奘 B. 神秀 C. 法海 D. 鉴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 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是李世民给予玄奘高僧的评价。 故选A。 93.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奥运颁奖小姐身穿的旗袍纹饰与古代哪种瓷器有关?( ) A. 秘色瓷 B. 青花瓷 C. 釉里红瓷 D. 青瓷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青花瓷”系列奥运礼仪服饰以旗袍式样与中国古典瓷器意象的组合惊艳世界。设计灵感取自世界闻名的中国青花瓷器。中国传统乱针绣的运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青花瓷的晕染效果。鱼尾裙的廓形设计凸显了中国女性的柔美曲线。青花瓷系列礼服使用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顺义水上公园和青岛等所有水上项目的颁奖仪式中。 故选B。 94. 《西游记》中西天取经人唐僧的原型是( ) A. 郑和 B. 鉴真 C. 玄奘 D. 张骞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 - 138 - 题干问的是《西游记》中西天取经人唐僧的原型。唐僧的原型是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玄奘原来的名字叫做陈祎,是法相宗的创始人,被人们尊称为三藏法师,后来被后世的人们称为唐僧。玄奘在贞观元年的时候一个人向西边徒步走了五万多里的路,最终到达了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回了真经。玄奘取经的过程用了十七年之久,学遍了当时的大乘佛经和小乘佛经。总共给唐朝带回了150枚舍利子7尊佛像和657部佛经。 故选C。 95. 下列日常用语,与珠算无关的是( ) A. 二一添作五 B. 三下五除二 C. 一退六二五 D. 四两拨千斤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珠算有关知识的把握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与珠算无关的日常用语。 ABC三项都是珠算的口诀; D项,“四两拨千斤”是道家哲学,与珠算无关,强调借力,强调以柔克刚。 故选D。 96. 下列哪个人物参加过科举考试?( ) A. 董仲舒 B. 曹操 C. 司马迁 D. 苏轼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董仲舒、司马迁分别处于西汉,曹操是东汉末期人。苏轼是宋朝人,故只有苏轼参加过科举考试。 故选D。 97. 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 A. “状元” B. “解元” C. “进士” D. “榜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科举考试中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 138 -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故选C。 98. 宋代的科举制度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后正式定为( )年一次。 A. 一 B. 二 C. 三 D. 五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宋朝的科举考试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一直到英宗治平三年(1063年)时“诏礼部三岁一贡举”,自此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制度才被正式确定下来。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故选C。 99.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从实行科举考试开始,状元便成了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千百万士子寒窗苦读争夺这项桂冠,希望一鸣惊人步入政坛,升官加爵平步青云。明代选拔状元的考试是( ) A. 院试 B. 会试 C. 殿试 D. 乡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明代科举开始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院试是各地考生参加县府的考试,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取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或称登贤书;会试在乡试次年举行,是中央一级的考试,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是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故选C。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 138 -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100. 去淳安千岛湖旅游,一般都会走走状元桥,因为淳安历史上有一位“三元宰相”商辂。他是科举考试中少有的“三元及第”者。“三元及第”的提法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 ) A. 状元、榜眼、探花 B. 秀才、举人、进士 C. 解元、会元、状元 D. 生员、解元、会元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三元及第”,又称“连中三元”。三元及第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 故选C。 101. 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 A. 射 B. 乐 C. 礼 D. 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六艺”教育内容的选项。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由此可知,“武”不在其中。 故选D。 102.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士的推荐,考生奔走于公卿门下,向其投献自己的代表作,这种行为被称为“行卷”。著名文学家、诗人( )曾向国子监博士吴武陵献上《阿房宫赋》,受到了对方的赞赏和大力推荐。 A. 白居易 B. 杜甫 C. 李白 D. 杜牧 【答案】D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杜牧善于写文章。当初杜牧未登进士第时,来到东都,当时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崔郾推荐说:“您因为德高望重,替明君选才,我敢不尽力做点贡献!前几日偶尔见十几个文士,眉飞色舞,拍掌称快,共同阅读一卷文章,我看后,是进士杜牧写的《阿房宫赋》。这个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趁机拿出文章朗诵起来,崔郾大加赞赏。(吴武陵)说:“请您给(他)第一名!”崔郾说:“已经有别人了。”(吴武陵)说:“不行,就给第五名。还不行的话,就把赋还给我!”言辞面容很严肃。 故选D。 103. 宋史上最为后人所敬仰的状元当属南宋末年的( ),在国难当头之际,他毁家纾难,却无奈被俘,留下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欧阳修 B. 文天祥 C. 陆秀夫 D. 辛弃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其文被收录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三。《指南录》诗4卷,为作者自编诗集,收集作者自出使元营。被扣押。脱险直至福建期间所作诗,其中并间有纪事。诗集取名于作者《渡扬子江》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之意。因作者曾经为《指南录》写过一篇序,故这篇称为《后序》。这篇《后序》追叙了作者抗辞犯敌,辗转逃往,九死一生的历险经历,凸显了作者历经磨难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故选B。 104. 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 ),教官多为同盟会会员或受同盟会影响者。 A. 1909年 B. 1908年 C. 1903年 D. 1901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 - 138 - 年的北洋陆军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1935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由龙云兼主任。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办。云南陆军讲武堂、讲武学校共办22期,包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 故选A。 105. 云南八大名花是:山茶花、玉兰花、百合花、杜鹃花、报春花、兰花、龙胆花、( ) A. 牡丹花 B. 玫瑰花 C. 绿绒蒿 D. 叶子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云南八大名花包括:山茶、玉兰、百合、杜鹃花、报春、兰花、绿绒蒿、龙胆系。“云南山茶花甲天下”。据统计,全世界山茶属植物有八十余种,云南有三十五种。云南人民热爱茶花,茶花已被正式定为昆明市花。 故选C。 106. 下列哪项是云南的著名瀑布之一?( ) A. 九龙瀑布 B. 黄果树瀑布 C. 九龙漈(jì)瀑布 D. 德天瀑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属于云南的著名瀑布。 A项,“九龙瀑布”位于云南; B项,“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 C项,“九龙漈瀑布”位于福建省; D项,“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故选A。 107. 云南的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 ) A. 会泽 B. 宣威 C. 通海 D. 腾冲 【答案】A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一些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这些城市,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则因为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它们的留存,成为了今天人们看见历史的一个窗口。截至2018年5月2日,国务院已将134座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云南就占有六席,分别是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和会泽。 故选A。 108. “仰坡岭坂之上,沟壑之间,漫山遍野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篇游记,使这种新稻田形式,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名称。这篇游记的作者是( ) A. 欧阳修 B. 范成大 C. 晁补之 D. 黄庭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仰坡岭坂之上,沟壑之间,漫山遍野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石湖记》中的几句话。传说,范成大游历梯田美景后,被眼前的稻田美景震撼,写下了游记《石湖记》。这篇游记,使这种新稻田形式,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名称。 故选B。 109. “云南”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划名称是在哪个朝代?(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立云南行中书省,云南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划。 故选C。 110. “南诏德化碑”位于以下哪个城市( ) A. 昭通 B. 大理 C. 普洱 D. 保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南诏德化碑”位于大理,被誉为“云南第一碑”。碑高3.97米,宽2.27米,厚0.58米。正面刻碑文40行,约三千八百余字,仅存残破碑文256字。碑阴刻书41行,详列南诏清平官、大将军、六曹长等职衔和姓名。经过千百年的风风雨雨,碑文仅存八百余字。碑文主要颂扬了阁逻凤的文治武功,并叙述了南诏、唐朝和吐蕃间的关系,以及历次战争的缘由和经过,表明了叛唐的不得已和希望与唐和好的愿望。该碑对研究云南民族史、西藏地方史都是宝贵的实物资料。 故选B。 111. 建水文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一座大型文庙。建水文庙始建于(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建水文庙始建朝代。建水文庙一般指文庙。文庙,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到7.6万平方米,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选C。 112.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和重大时代要求,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即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可操作性与可接受性相统一。请问,在历史上,“知行合一”这一概念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 A. 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陶行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知行合一”这一概念是谁最先提出来的。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由此可知,是由王阳明最先提出的。 故选C。 - 138 - 二、多选题(32) 113. 一张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它的正面印着汉字“中国人民银行”,背面除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外,还有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的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下列哪些包含在其中?( ) A. 蒙古文 B. 满文 C. 藏文 D. 维吾尔文 E. 壮文 【答案】ACDE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我国目前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纸币上,除了汉字和汉语拼音之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这些少数民族文字印在背面左上角,具体内容均为“中国人民银行某元”。 故选ACDE。 114. 唐代蹴鞠高手总结了六种蹴鞠的技法,被称为“六蹴法”,以下属于“六蹴法”的是( ) A. 筑 B. 拐 C. 搭 D. 跑 E. 传 【答案】A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蹴鞠运动经过战国、秦汉的发展,到西汉时期已相当发达,唐代的蹴鞠能手把踢球的方法归结为六种,即筑、拐、蹑、搭、蹬、捻。 此“六蹴法”中“筑”的含义是“助”的意思,是指传球、送球的技法;“拐”是指身形变化的技法;”蹑”是指脚法的灵动;“搭”是指给队友创造进球之胜机;“蹬”类似于现代足球的“铲法”;“捻”是指带球的高超技术。所以,“六蹴法”分别是筑、拐、蹑、搭、蹬、捻。所给的“跑”“传”不属于“六蹴法”,排除D、E项。 故选ABC。 115. 古人把唐代的“六蹴法”和“太极十二法”结合起来,形成了十二种蹴鞠方法,以下不属于这十二种蹴鞠方法的是( ) A. 斜插花 B. 双龙出海 C. 风摆荷 D. 海底捞月 E. 鸳鸯拐 【答案】BE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蹴鞠,“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蹴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古人把“六蹴法”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十二法结合起来,形成了“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海底捞月”“阴阳分手”“五行轮转”的十二蹴球法。 故选BE。 116. 《古画品录》中有“古画六法”,下列属于“六法”的是( ) A. 意境通神 B. 骨法用笔 C. 随类赋彩 D. 经营位置 E. 应物象形 【答案】BCDE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古画六法”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时代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他的著作《古画品录》,初步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个方面。 故选BCDE。 117. 下列属于“内廷四阁”的是( ) A. 文渊阁 B. 文溯阁 C. 文汇阁 D. 文津阁 E. 文源阁 【答案】AB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内廷四阁指的是清朝在北方收藏《四库全书》的四座书阁。1、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2、京郊圆明园文源阁;3、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4、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这四座书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 故选ABDE。 - 138 -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118. 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 A. 孔融 B. 陈琳 C. 应玚(yáng) D. 山涛 E. 向秀 【答案】A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合称。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之外的文学成就,故有“七子”之说。山涛、向秀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 故选ABC。 119. 许慎关于汉字的构造提出了“六书”说,除了指事、会意还有( ) A. 象形 B. 形声 C. 转注 D. 拟声 E. 假借 【答案】ABC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排除D项。 故选ABCE。 120. 下列诗句中,陶渊明创作的有(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138 - B.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E.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答案】AB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及名句名篇背诵能力。 C项,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项,出自王维《使至塞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可见ABE出自陶渊明作品。 故选ABE。 121. 唐代继承隋朝的国子监设置,在都城长安设立国子监。国子监下辖六个门类,统称“六学”,下列属于“六学”的是( ) A. 国子学 B. 太学 C. 四门学 D. 数学 E. 术学 【答案】AB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隋唐时期采取重振儒术,三教并重的文教政策,在选士制度上采取科举制。唐在隋的基础上,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六学二馆组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 故选ABC。 122. 下列属于硬木的是( ) A. 紫檀 B. 榆木 C. 红木 D. 楠木 E. 黄花梨 【答案】ACE - 138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的识记能力。 硬木多取自落叶性的细叶林木,通常价格较高,但品质相对比软木优良。 硬木类有:核桃木、黄菠萝、樟木、楸木、水曲柳、荷木、槐木、色木槭、柚木、黄花梨、紫檀、柳桉、橡木、美国白杨、西非樱红木、西非梨木、榉木等。 选项中“榆木”和“楠木”不属于硬木。 故选ACE。 123. 庄子发现世界需要被超越,人生应当走向逍遥,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修养方法是( ) A. 饮茶 B. 坐忘 C. 食素 D. 心斋 E. 对弈 【答案】B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所处的时代诸侯们为了争夺霸权战乱不休,加之暴君无德,视人命为草芥,底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是华夏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无序走向有序,黎明到来前最深邃的黑暗时刻。庄子认为世界需要被超越,人生应当走向逍遥,为此,他提出了最重要的两种修养方法是:坐忘、心斋。坐忘,是让精神脱离肉体的束缚,去真正感知宇宙,与道大通;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 故选BD。 124. 几千年来,中国人制造陶瓷,使用陶瓷,陶瓷文化已经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陶瓷的是( ) A. 三彩胡人背猴骑俑 B. 四羊方尊 C. 莲鹤方壶 D. 汝窑青釉洗 E. 后母戊鼎 【答案】BC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项,三彩胡人背猴骑驼俑,约盛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高74cm,长55 - 138 - cm。此件唐三彩作品出土于河南洛阳。人、驼、猴刻画生动,三彩釉施釉匀净无瑕疵,配色自然,清丽而不浮华,塑造艺术和三彩釉的烧制技术都达到了极其娴熟的高度,显示了我国唐三彩技艺之精湛。此件作品中的胡人为西域康国人形象。唐代强盛,于西域(新疆)各地置都护府,使汉代开拓的自京都长安经河西走廊、直至中亚各国到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康国人善商贾,骑驼陶俑塑造了盛唐时西域康国人东来华夏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在我国经商之暇,戏猴、骑驼漫游之情趣。 B项,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出土的同类青铜器有人面方鼎等。 C项,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2015年12月,莲鹤方壶被运送至北京参展。 D项,2017年10月3日,在香港苏富比(微博)秋拍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6亿港元拍出,连佣金2.9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由一位亚洲私家藏家购得,打破此前明鸡缸杯创下的我国瓷器成交纪录。此件汝窑是一件直径13厘米的笔洗,原藏台北鸿禧美术馆,现属私家保藏。汝窑于北宋晚期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北宋晚期御制汝官窑造于河南汝州,今宝丰县,近千年来方位至高。此件汝窑笔洗是现在私家保藏的4件中,保存最无缺、质量最佳的一件。 E项,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故选BCE。 125. 我国古代为活字印刷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 A. 毕昇 B. 周必大 C. 祖冲之 D. 王祯 E. 黄道婆 - 138 - 【答案】AB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我国古代为活字印刷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应为毕昇、周必大和王祯,毕昇为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周必大是继毕昇之后第一个试验胶泥活字印刷并获成功的人,王祯改进了活字印刷技术——用木活字代替毕昇的胶泥活字,他还独具匠心地创造了“转轮拣字盘”,极大地提高了排字的速度。 C项,祖冲之的主要成就是数学和天文学方面; E项,黄道婆的主要成就在纺织方面; 故选ABD。 126. 下列哪些人物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美男子?( ) A. 何晏 B. 潘岳 C. 宋玉 D. 卫玠(jiè) E. 高长恭 【答案】AB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魏晋南北朝最为注重男子的容貌,当时著名的美男子有:嵇康(叔夜) 、何晏(平叔)、夏侯玄(太初)、潘岳(安仁)、王衍(夷甫)、卫玠(叔宝)等。 C项,宋玉是战国时期的人。 E项,高长恭是南北朝时期的人。 故选ABD。 127. 我国古代关于围棋的著作有( ) A. 《仙机武库》 B. 《忘忧清乐集》 C. 《幼学琼林》 D. 《石室仙机》 E. 《增广贤文》 【答案】AB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仙机武库》是一本综合性棋书,由明朝陆元字编辑。 B项,《忘忧清乐集》是现存最早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刻本围棋著作,由宋李逸民编撰。 C项,《幼学琼林》是是我国明清以来广泛流行的儿童启蒙读物。 - 138 - D项,《石室仙机》是明代许谷创作的围棋综合性古谱集。 E项,《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 故选ABD。 128. 清代时有两位围棋大家曾在浙江当湖对弈13局,留存下来11谱,史称“当湖十局”。这两个人是( ) A. 范西屏 B. 程兰如 C. 梁魏今 D. 施襄夏 E. 聂卫平 【答案】A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围棋国手范西屏、施襄夏于浙江平湖对弈,鏖战十余局,互有胜负。二人“落子乃有仙气,此中无复尘机,是殆天授之能,迥非凡手可及”。从棋局来看,关键之处杀法精谨,惊心动魄,可谓登峰造极,出神入化,将中国围棋的高远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湖十局”至今仍被认为是我国围棋古谱中的典范。两人为围棋国手范西屏、施襄夏。 故选AD。 129. 下列人物传记属于《史记》的有( ) A. 《列女传》 B. 《项羽本纪》 C. 《张淳传》 D. 《高祖本纪》 E. 《吕不韦列传》 【答案】B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列女传》,作者刘向。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全书共七卷。故排除A项。 《张淳传》,是出自清人张廷玉创作的《明史》中。排除C项。 故选BDE。 130. 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三级考试制,分别是( ) A. 童试 B. 地方试 C. 礼部试 D. 吏部试 E. 殿试 - 138 - 【答案】BCE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为了录取的公平,宋代形成了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州试,由地方官主持;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 故选BCE。 13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发酵茶的是( ) A. 太平猴魁 B. 祁门红茶 C. 滇红 D. 碧螺春 E. 龙井 【答案】A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本题考查茶的种类知识。国际上较为通用之分类法,是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其中,祁门红茶、滇红为全发酵茶;太平猴魁、碧螺春、龙井都属于绿茶类,为不发酵茶。 故选ADE。 132. 下列选项不属于楷书的是( ) A. 《九成宫醴(lǐ)泉铭》 B. 《多宝塔碑》 C. 《玄秘塔碑》 D. 《曹全碑》 E. 《西狭颂》 【答案】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择不属于楷书的选项。 ABC三项都是楷书; D项,《曹全碑》是隶书碑刻; E项,《西狭颂》也是隶书碑刻。 故选DE。 133.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启蒙教育,其实,从古代开始,就已出现了专门为学童编写的书目,以下属于古代启蒙教材的是( ) A. 《三字经》 B. 《增广贤文》 C. 《菜根谭》 D. 《千家诗》 E. 《百家姓》 - 138 - 【答案】ABDE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古代启蒙教育的书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o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不属于古代启蒙教材。 故选ABDE。 134. 说到国学,我们常常提到“四书五经”,下列选项中属于“五经”的是?( ) A. 《大学》 B. 《诗经》 C. 《周易》 D. 《尚书》 E. 《春秋》 【答案】BC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是历代儒客学子研学的核心书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1] 四书名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名单:《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故选BCDE。 135. 喜爱喝花茶的人们钟爱盖碗,盖碗又称“三才碗”,请问,这“三才”指的是( ) A. 茶海 B. 杯盖 C. 茶船 D. 杯身 E. 杯碟 【答案】B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传统文化常识的能力。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在民间盖碗也指一种齐刘海发型,因这种发型的刘海像只碗盖在头上而得此名。 - 138 - 故选BDE。 136. 下列哪些人物处于魏晋时期?( ) A. 王安石 B. 王羲之 C. 王衍 D. 贾谊 E. 谢安 【答案】BC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王安石是北宋人。排除A项。 D项,贾谊是西汉人。排除D项。 故选BCE。 137. 唐朝是我国饮茶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饮茶方式上,有( )等方法。 A. 煎茶 B. 泡茶 C. 庵茶 D. 点茶 E. 煮茶 【答案】AC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唐代茶的饮法除煎茶法外,还有庵茶、煮茶等。明清时期至今流行泡茶,宋代流行点茶。 故选ACE。 138. 以明清以来流行的样式为例,古典家具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卧具、庋具以及( ) A. 坐具 B. 承具 C. 杂具 D. 挂具 E. 乘具 【答案】A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以明清以来流行的样式为例,古典家具大体上可以分为卧具、庋具、坐具、承具、杂具五类。卧具指睡觉时用的家具;庋具是储物的家具;坐具供人坐的用具;承具指室内用来摆放生活用品和文艺品装饰居所的家具;杂具包含内容很多,包含书箱、印匣、提盒、屏风、盆架、镜台、笔筒等。 故选ABC。 139. 云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美食众多,下列选项中属于云南特色美食的是( ) A. 饵块 B. 虾饺 C. 过桥米线 D. 盐水鸭 E. 汽锅鸡 【答案】ACE - 138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化知识的识记能力。 饵块为云南贵州特有,是腾冲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云南和贵州地区四川部分地区常见的传统食品之一。饵块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一般分为块、丝、片三种。制作方法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异,久食不厌。云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米饭饼子烧饵块。 虾饺始创于20世纪初广州市郊伍村五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已经有百年历史。传统的虾饺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馅料有虾,有肉,有笋,味道鲜美爽滑,美味可口。 盐水鸭是南京著名的特产,属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鸭,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南京有"金陵"别称,故也称“金陵盐水鸭”,久负盛名,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故选ACE。 140. 我国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下面属于瑶族盘王节的习俗的是?( ) A. 跳“盘王舞” B. 唱“盘王歌” C. 还盘王愿 D. 吃五色饭 E. 跳长鼓舞 【答案】ABCE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瑶族盘王节,流行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瑶族人民居住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瑶族盘王节源自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歌会,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盘王节,现代的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瑶族盘王节有固定的程序,首先就是敬奉盘王。过节时要设置祭坛,悬挂诸神像,正中最大的一张就是盘王像,左右是真武、功曹、田公、地母等的神像。祭祀开始,鸣火枪三响,接着鞭炮齐鸣。在鞭炮声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猪头、糯米粑、鸡肉、酒等祭品,人们面对神像,低头默祷,表示敬仰、怀念。祭毕,众人唱盘王歌,跳盘王舞,还盘王愿。除了唱盘王歌,跳盘王舞之外,有一种长鼓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跳长鼓舞。 故选ABCE。 141. 下列河流没有流经云南的是( ) A. 淮河 B. 澜沧江 C. 黄河 D. 金沙江 E. 怒江 - 138 - 【答案】A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及地理知识的识记能力。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淮河干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 黄河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和自治区。 这两条河流都没有流经云南。 故选AC。 142.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下面对茶马古道介绍正确的是( ) A. 在茶马古道上,马帮首领俗称为“锅头”,他既是经营者,赶马人的雇主,又大多是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B. 易武、倚帮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古镇 C. 茶马古道始于明清 D. 运输的最主要货物是云南大叶种晒青紧压茶 E. 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悠久的历史 【答案】ABDE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茶马古道上,一队马帮有“马锅头”、“马脚子”、“岐头”等人组成,“马锅头”就是一队马帮的首领,是马帮运输的核心人物,一队马帮由他负责各种采买分销,联系业务,甚至在野外开销吃饭,都由“马锅头”掌勺分饭分菜。“马锅头”经验丰富,懂得各行各业的行规礼俗,能够应付和及时处理马帮长途运输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马锅头”既是经营者、赶马人,又是马帮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指挥者。故A项正确。 云南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为易武、倚邦、攸乐(基诺)、漫撒、蛮砖和革登,其中倚帮、易武古镇都是茶马古道的起点,故B项正确。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茶马古道兴起于“唐宋”,不是“明清”。故C项错误。 - 138 - 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茶马古道运送的主要是云南的普洱茶,它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故D项正确。 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此六茶山在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普洱府思茅厅是当时茶叶贸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的茶叶大部份集中到普洱府,经过加工精制后,运销国内外,因此普洱成为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故E项正确。 143. 云南文物古迹丰富,属于西汉时期的文物是( ) A. 滇王之印 B. 七牛虎耳青铜贮贝器 C. 二爨碑 D. 南诏铁柱 E. 群猴环边青铜扣饰 【答案】AB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滇王拱手降汉,汉武帝在其故地设益州郡,封滇王国国王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 七牛虎耳青铜贮贝器,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通高43.5厘米,盖径16.8厘米,底径21.8厘米。此贮贝器器身作筒形,中束腰,腰部有对称虎形耳一对,器盖上铸七牛,其中六牛环绕于器盖边缘,一牛伫立于青铜鼓上,耸然独出于众牛之上。 石寨山6号墓出土的西汉群猴环绕圆形扣饰,直径13.5厘米,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内圈为铜镜形圆板,圆板中央嵌红色玛瑙为乳钉,乳钉周围以漆绘出八角光芒,外圈为十只通体 鎏金、首尾相连的猴子,猴子间生动滑稽地以长尾互相缠绕。除了圆形环绕扣饰,方形环绕扣饰也常见于云贵高原地区。 这三件物品都是西汉时期的文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爨氏长期统治云南,现存两块爨碑是最好的证明。这两块爨碑分别叫《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保存至今,被誉为神品。其书法字体是隶书到楷书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分存于云南陆良贞元堡和曲靖一中校内。可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 南诏铁柱庙古称“铁柱庙”或“铁柱观”。元初朝庭命官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白崖甸……西南有古庙,中有铁柱。”可知铁柱庙建于元代以前。 这两件不是西汉文物。 - 138 - 故选ABE。 144.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种茶、喝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对茶有不同的称呼,下列名称中属于茶的古称或别称的有( ) A. 荼(tú) B. 茗 C. 选 D. 诧 E. 槚(jiǎ) 【答案】ABC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灵草、绿华、玉蕊、清友、白云英、离乡草,选,诧等。 故选ABCDE。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三、判断题(37) 145. 判断正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解释汉字起源的著作。(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为东汉许慎。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故正确。 - 138 - 146. 判断正误:明代时,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将蹴鞠带到日本,并由中国赴日僧人进行宣传和推广。( ) 【答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判断正误的能力。 蹴鞠,“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蹴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唐代时,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将蹴鞠带到日本,并由中国赴日僧人在日本宣传。 故原句错误。 147. 判断正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周代的甲骨文。(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但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所以该项错误。 148. 判断正误:汉字的特点使书法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美学价值,金文古朴大方,小篆整齐优美,隶书形象直观,草书龙飞凤舞……(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小篆整齐优美,隶书形象直观”错误,应该是“小篆形象直观,隶书整齐优美”。 149. 判断正误:中国古代的蹴鞠既有休闲娱乐的功能,也有竞技比赛的功能,甚至还承担着军事训练的功能。(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 138 -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踏、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踏、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蹴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两汉三国时期,蹴鞠发展较快。首先,娱乐性蹴鞠得以继承。有“康庄驰逐,穷巷踏鞠”,“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的记载。其次,出现了表演性蹴鞠。表演性蹴鞠是在鼓乐伴奏下进行以脚、膝、肩、头等部位控球技能的表演。第三,出现了竞赛性蹴鞠。第四、蹴鞠开始用于军中练兵。蹴鞠除象征“兵势”、有训练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丰富军中生活,使战士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情绪。 故判为√。 150. 判断正误:唐代时,出现了第一个蹴鞠民间团体——齐云社。(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早在战国时期,蹴鞠就已经成为相当流行的体育活动了。到了宋代,蹴鞠进一步在民间开展起来,还出现了蹴鞠艺人的组织——“齐云社”。 可见应当是宋代出现了“齐云社”。 151. 判断正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是顾恺之的《古画品录》。(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它的作者是南朝齐梁时期的谢赫,并非顾恺之。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152. 判断正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是位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的应县木塔。(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 138 -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创造了一个木结构建筑近千年不倒的神话的同时,还是一个昭示前人建筑艺术极致的精品。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 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其结构之固堪称一绝。应县文物旅游局原局长马良和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介绍,木塔采用的是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而平面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构成平座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亦靠各种木料纵横连接,这就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 我国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家多次实地研究的结论是:这种“刚柔相济”的结构共同造就了应县木塔卓越的稳固性,也正是木塔的这些建筑特色成就了木塔如今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佛塔建筑的地位。 153. 判断正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庞大的一组战国编钟是曾侯乙编钟。(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一整套战国早期的青铜编钟,它们出土时全部整整齐齐地悬挂在一个巨大的木架上,经过专家现场测音,这套编钟音准极佳,音色轻灵,悦耳。这套编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154. 判断正误:《史记》中记载,汉初大将韩信曾得黄石老人传授《太公兵法》,他刻苦研读,此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得到黄石老人传授《太公兵法》的是张良不是韩信。 故说法错误。 155. 判断正误:天一阁是中国现存传世最久的私家藏书阁,位于现在的浙江宁波。(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它被推举为民间藏书楼的典范和样板,是中国现存传世最久的私家藏书阁,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所以该项正确。 156. 判断正误:四川罗江李调元的万卷楼,藏书10万卷左右,被誉为“西川藏书第一家”。( ) - 138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四川罗江县(今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调元镇)人。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与张问陶(张船山)、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李调元与遂宁人张问陶(张船山)、眉山的彭端淑合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其中,张问陶成就最大,袁枚称其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彭端淑次之,诗名不彰;李调元第三。嘉庆本《四川通志》认为李调元:“其自著诗文集,不足存也。”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认为:“其自著童山诗文集亦不甚警策,词则更非所长。”藏书籍达10多万卷。凡经史百家,稗官野史无所不览,万卷楼被誉为“西川藏书第一家”。 157. 判断正误:相传,远古时期伏羲造字时惊天地、泣鬼神,天降谷。天降谷粟,称作“谷雨”,人们便把这一天作为祭祀伏羲的节日。(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传说中,仓颉创造文字,功盖天地,黄帝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节。此后每年谷雨节,附近村民都要组织庙会纪念仓颉。 所以,“伏羲造字”应为“仓颉造字”,“祭祀伏羲的节日”也应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故说法错误。 158. 判断正误:《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分为八十一章,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是五千多字。 故判为√。 159. 判断正误:2004年,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宣布,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 ) - 138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本题内容表述正确。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北京宣布:中国古代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的淄博临淄。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主办方为给亚洲杯战前造势,特地邀请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亚足联主席哈曼、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参加了开幕仪式。在会上,布拉特代表国际足联首次宣布: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 国际足联在2月份的时候已经承认,中国古代的蹴鞠是足球的起源。于是,中国专家开始研究蹴鞠在我国的起源。专家通过对蹴鞠活动有记载的历史文献得出结论,中国古代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 160. 判断正误:“白打”是古代荡秋千的一种形式。(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是古代荡秋千的一种形式”错误。应该是赤手空拳的搏斗。 白打就是赤手空拳的搏斗,唐代诗人王建云:“寒食内人尝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是说寒食节时,县府会礼聘府中能搏击的人,表演白打作为余兴节目。 161. 判断正误:《书谱》既是书法史上的名作,也是中国书法理论史、文化史上的名著,它的作者是孙过庭。(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书谱》为论述历代书法和论书法变迁之专著,本身亦具书法艺术价值,其文章更具理论价值,是我国关于书法理论之重要著作,它对书法欣赏、技巧等方面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书谱》书于垂拱三年(687),对自汉迄魏晋之草书诸大家均有详述。草书体裁写来翰逸神超,浑朴流润,有绵里裹铁之妙,尤其起落笔之俊逸,字态笔姿之潇洒,既深入晋王堂奥,又得汉魏神髓,浓润圆熟,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 - 138 - 162. 判断正误:“科举”一词来源于“分科举人”,也就是“分科目选举人才”,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科举”一词来源于“分科举人”,也就是“分科目选举人才”。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 163. 判断正误:伯夷、叔齐两人是父子,他们因为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伯夷、叔齐两人是父子”错。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164. 判断正误:我们生活中习惯说的“陶瓷”,实际上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材料和烧成温度不同。(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一使用材料;二烧成温度,二者缺一不可。陶器可以使用包括瓷土在内的各种矿物粘土制作,烧成温度较低,多在700—1000℃之间,胎体基本烧结,不再遇水分解,但气孔率和吸水率较高。在显微镜下观察胎体,极少存在玻璃相莫来石结晶体,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瓷化,敲击之声较沉闷。而瓷器使用的是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瓷土即高龄土烧制。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在1100℃以上,胎质基本瓷化,显微观察有大量莫来石结晶体存在,气孔率和吸水率较低,敲击之声清脆。 因此选项表述是正确的。 - 138 - 165. 判断正误:北宋毕昇被后世尊为“印刷之父”,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采用的是木活字。(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北宋毕昇……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采用的是木活字”错误,应该是泥活字。故错误。 166. 判断正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雕版印刷术的“字模”表演惊艳四座,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汉字的魅力。( ) 【答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判断正误的能力。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的是活字雕版印刷术。故原句错误。 167. 判断正误:庋具俗称“框架类家具”。庋,意为“储藏”,故庋具即储物类家具。这类家具有两大类,一为柜,一为箱。(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 “庋”是“收藏”的意思,庋具就是储物的家具。庋具包括了柜(北方人称为“柜”,南方人称为“厨”)和箱。柜子和箱子的区别在于,柜是横拉门的,箱子是上开盖的。 故本题正确。 168. 判断正误:楠木属于软木,耐腐,有清香,纹美,性温润,冬暖夏凉等优点,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和杭州林逋故居的楠木厅是古典楠木家具荟萃之所。( ) - 138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杭州林逋故居的楠木厅”错误。应为胡雪岩故居的楠木厅。楠木木性温和,冬暖夏凉,也是中国建筑中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比如承德避暑山庄,就大量运用了楠木。 169. 判断正误:明代,江西景德镇开始成为制瓷中心。( ) 【答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判断正误的能力。 江西景德镇是世界瓷都,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民国时期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明代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获得了杰出的发展。主要成就是:景德镇瓷胎继续沿用了元代的“二元配方法”,创造了“脱胎”瓷器。石灰碱釉基本形成,发明了吹釉法,釉下青花术普遍发展起来,它不但是景德镇,而且成了全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故原句正确。 170. 判断正误:唐代宰相冯道主持雕刻了“九经”,开雕版印刷官方刻书系统的先河。(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冯道为五代时期,后唐宰相。所以这句话错误。 171. 判断正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老祖宗最初的造字方式;“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书法最初的表现形式。(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诸:“之于”的合音。从近处来说,取材于自身,从远处来说,取材于外物。 表示随处可以取材。语出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说文解字叙》大致讲了五层意思:一、阐述周代以前文字的源流;二、介绍自周代到秦文字的演变;三,介绍汉以后文字的概况及其研究; 四、指出后汉尊崇隶书反对古文的错误;五、说明作书的态度、意义和体例。其中心,是阐述汉代书体与古文的联系、分析传统六书,讨论文字与象形的联系,要求人们不要忘记古文,不要忘记文字象形的特点,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文字的内涵,懂得作书的意义。这篇叙,既是对《说文》提纲挈领的概述,也对书法、传统文字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可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这里阐述的是老祖宗最初的造字方式。“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原句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出自《说文解字》,意思是所谓的象形字说的是把具体的物体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文字,根据物体的不同绘画形式也不同,比如日和月就是象形字。结合《说文解字叙》可知这里说的是书法最初的表现形式。故题干说法正确。 172. 判断正误:古代的“胡床”是一种类似马扎儿的坐具。(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古代的“胡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是一种类似马扎儿小板凳的坐具,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所以本题正确。 173. 判断正误:榻在古代使用非常广泛,因其低矮,无栏杆无围子,移动方便,因此常常作为小憩的用具。(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榻”本意是指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亦泛指床,因其低矮,无栏杆无围子,移动方便,因此常常作为小憩的用具,能够同时满足就坐和就寝的多功能的榻是中国最古老的家具之一。故正确。 174. 判断正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指的是关羽。(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项羽,名籍,字羽,秦亡后称西楚霸王。“霸王”,指的就是楚霸王项羽,句子表述正确。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 138 -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175. 判断正误:宋代官窑瓷器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的基本鉴别方法,从传世品看,主要有五大特征。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176. 判断正误: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古代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不能充当随葬品。(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识记能力。 “不能充当随葬品”错。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 “唐三彩”,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177. 判断正误:《东京梦华录》记载的是北宋都城杭州的城市风俗人情。(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所以本题错误。 178. 判断正误:“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错误。“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出自《归去来兮辞·并序》的,作者为陶渊明。 179. 判断正误:宋代云南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是传世佛教图像中的稀世珍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宋代云南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又称《大理国梵像卷》,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由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绘制,成画于盛德五年(公元 1180年),是传世佛教图像中的稀世珍品。所以是正确的。 180. 判断正误:钱沣,号南园,昆明人,一生高风亮节,刚正不阿,极富传奇性,后人辑有《南园先生遗集》。(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钱沣(1740年4月26日 -1795年10月30日 ),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大臣、书画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疾死。书法逼近平原,尝兴酣画马识者珍之。有《南园集》。钱沣为人刚直不阿,为官清正廉洁,敢于谏议弹劾贪官污吏。 181. 判断正误:起源于以云南为中心及其边缘地区的野生型茶树,在起源初期是相对集中的,它们的种源也是相同的,后来形成“同源茶树,隔离分居”的现象,原因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 【答案】× - 138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原因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错误。应该是因为地质、气候的变化等。 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祖先最早生活的地方,这里原是劳亚古北大陆的南缘,终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只是随着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开始,使得这一带地质发生了渐进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川滇河谷和云贵高原。特别是近百万年以来,随着高原的上升,河谷的下切,使得在茶树生长的同一区域内,既有高温恒夏的热带和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又有寒暑交错的温带和常年如冬的寒带气候,使得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植物,被分割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之中,造成了“同源茶树的隔离分居现象”。 云南省第四届“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高二年级公布题 共181题,其中单选102,多选34,判断45 一、选择题(102) 182.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 A. 《论语》 B. 《中庸》 C. 《大学》 D. 《庄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中庸》的名言,讲述了以诚为本的重要性,由秉性真诚而明悟了天理,这叫作天性;由明白天理而内心真诚,这叫作教化。真诚就会明白天理,明白天理就会真诚。真诚是社会与生的大道是无法分离的。真诚既是天道运行的法则,又是人道运行的法则。 译文: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故选B。 183. 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纺织工具是( ) A. 手摇纺车 B. 脚踏纺车 C. 水力纺车 D. 纺塼(zhuān) 【答案】D 【解析】 - 138 - 【详解】 纺轮,又称“纺专”、“塼,”是在新石器时代用,最早为石片,后为陶制的生活器具。纺塼,出自《诗•小雅•斯干》。 关于纺车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方言》,手摇纺车据推测约出现在战国时期,脚踏纺车约出现在东晋,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代王祯《农书》始见记载,水力纺车应为宋代的产物。 故选D。 184. 写下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是( ) A. 陈子昂 B. 孟浩然 C. 高适 D. 王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出自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它是一首盛时不遇的名篇,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的苦闷心情。 故选A。 185. 著名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作者是( ) A. 高适 B. 岑参 C. 王昌龄 D. 杜甫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出自唐代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辅助君王使他在尧舜之上,要使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朴淳。 故选D。 186. 骆宾王的佳作“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的篇名是( ) A. 《咏怀》 B. 《于易水送人》 C. 《在狱咏蝉》 D. 《从军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出自唐代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 - 138 - 于易水送别》。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故选B。 187.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 )对当时社会的犀利控诉。 A. 李白 B. 杜甫 C. 陈子昂 D. 李商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意思是贵族人家里的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一说,散发香味)了,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故选B。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188. 著名词作《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柳永 C. 李清照 D. 陆游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是北宋词人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词作。词的上片写词人因思念而辗转难眠,颇有五言古乐府之神韵;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整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词人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 138 - 故选B。 189. 韩愈诗“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中的“汝”指的是他的( ) A. 妻子 B. 侄孙 C. 侄子 D. 儿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两句诗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内容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不言而喻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因此可知“汝”指的是他的侄孙。 190. 据说,有一位诗人,他每写成一首诗,都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直到对方听懂为止,这位诗人是( ) A. 杜甫 B. 白居易 C. 张籍 D. 元稹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白居易,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典故“老妪能解”见于史书——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故选B。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 138 -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191. 元杂剧思想内容深刻、生活气息浓郁,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篇章。元杂剧《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 A. 马致远 B. 郑光祖 C. 石君宝 D. 白朴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是元代白朴创作杂剧。该剧讲述李家小姐千金与裴家少年少俊游园偶遇,互相爱慕,互致情诗。男问:“为谁含笑在墙头?”女答:“莫负后园今夜约。”二人相约私奔,在裴家花园匿居七年,终被裴父发现赶出。后几经周折,再得团圆。 故选D。 192. 他是“四大名旦”之一,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他毅然以蓄须来明志,表达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抗争之情,他是( ) A. 梅兰芳 B. 程砚秋 C. 尚小云 D. 荀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日军占领上海后,梅兰芳杜门谢客,过起了隐居生活。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粉饰太平,妄图把梅兰芳请出来,率领剧团赴南京、长春、东京等地巡回演出,梅兰芳以牙痛为由婉言谢绝。此后,他不再刮脸了。不几天,就留起了小胡子,对外称自己“上了年纪,嗓子坏了,早已退出舞台”。 故选A。 【点睛】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高考主要考查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193. 随着佛教的广泛流传,建寺造像一时蔚然成风。你知道著名的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吗?( ) - 138 - A. 河南 B. 甘肃 C. 陕西 D. 山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故选A。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194. 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这句话中的“金人”指( ) A. 铁塑人像 B. 青铜人像 C. 锡塑人像 D. 黄金人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金人”指青铜人像。春秋时期的“金”,多半是指青铜,那时黄金还不太流行,主要是青铜。“十二金人”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人民反抗而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之十二个大铜人像。 故选B。 195. 洛阳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像开凿于下列哪一时期?( ) A. 战国 B. 春秋 C. 汉代 D. 唐代 - 138 -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佛像,乃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故选D。 196.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与佛教雕塑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佛教的雕塑起源于哪个国家?(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中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佛教的雕塑起源于古印度。佛教艺术的兴起,正值印度与波斯、希腊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时代。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诏令凿窟建塔。桑奇大塔的塔门雕刻、优美的药义女、野鹿苑的狮子柱头、帕鲁德围栏浮雕;几乎萃集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精华。波斯艺术的装饰图形、希腊艺术的人体性征表现手法已可以找到传播的基因,所以佛教的雕塑起源于古印度。 故选C。 197. 私塾是古代民间私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私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请问,私塾产生于哪一时期?( ) 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西汉 D. 东汉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私塾是产生春秋末期,结束于民国末期。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 - 138 - ;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 故选B。 198.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 《韩非子》 B. 《论语》 C. 《孟子》 D. 《四书集注》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故选B。 199.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出自( ) A. 司马迁 《报任安书》 B. 诸葛亮 《出师表》 C. 诸葛亮 《诫子书》 D. 韩愈 《进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语句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意思为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故选C。 200.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 吕布 B. 吕蒙 C. 张飞 D. 司马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 138 - 题干要求选出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一典故相关的人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与鲁肃、孙权和吕蒙相关,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鲁肃与之交谈,发现吕蒙“非复吴下阿蒙”,然后吕蒙就拿“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回答。 故选B。 20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出自( ) A. 《举贤良对策》 B. 《论衡》 C. 《颜氏家训》 D. 《进学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自韩愈的《进学解》,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故选D。 202. 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 A. 《古诗十九首》 B. 《楚辞》 C. 《诗经》 D. 《乐府诗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出处。这几句话出自一首贺新娘的诗,出自《诗经·周南·桃夭》。 故选C。 203.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表现了谁在齐晋鞍之战前轻敌浮躁的神态?( ) A. 齐顷公 B. 齐桓公 C. 齐宣王 D. 齐襄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语出《左传·成公二年》,是齐顷公所说的话,意思是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 故选A。 204. 《南华经》是( )的别称。 - 138 - A. 《老子》 B. 《周易》 C. 《庄子》 D. 《抱朴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南华经》的别称。《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故选C。 205.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shāng)子,而彭祖为夭”出自( ) A. 《养生主》 B. 《逍遥游》 C. 《齐物论》 D. 《人间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这段话的出处,这段话意思是“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由此可知,这段话是说事情都有两面性,参照物不同就好像角度不同你看到的面就不一样,出自《齐物论》 故选C。 206. 《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经谁删减后,现仅存三十三篇?( ) A. 王弼 B. 程树德 C. 郭象 D. 王闿(kǎi)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经郭象删减后,现仅存三十三篇。郭象,字子玄,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西晋玄学家,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象喜欢老庄思想,著有《庄子 - 138 - 注》一书。《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十余万言。郭象删减后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六万五千九百二十字,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故选C。 207. 下列成语典故与项羽无关的一项是( ) A. 十面埋伏 B. 四面楚歌 C. 背水一战 D. 破釜沉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可见“背水一战”是说的韩信,与项羽无关。 故选C。 20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中国漆雅号“国漆”,在古代文献中多称作( ) A. “土漆” B. “大漆” C. “油漆” D. “红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文明古国,在河姆渡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中国漆雅号“国漆”,在古代文献中多称作“大漆”,它是一种天然漆,为漆树的一种分泌物,割其树干而得之。 故选B。 209.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书帖,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 A.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C.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 D. 王珣的《伯远帖》 【答案】A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文化常识了解识记能力。 A项,《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B项,《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C项,《黄州寒食帖》的书法是苏轼在黄州遭受贬谪孤独愤懑的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书法中的代表作品; D项,《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伯远帖》是作者给亲友伯远书写的一通信札,其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全篇随其本字之形,顺其自然之态,而又通篇和悦,自然一体,有如天成。《伯远帖》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首的“三希帖”,亦被列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行第四。 故选A。 210.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的意思是( ) A. 询问病症 B. 针灸 C. 推拿 D. 诊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故选D。 211. 中医文化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你知道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什么吗?( ) A. 气一元论 B. 阴阳五行学说 C. 导气令和 D. 安适自养说 - 138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中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疗法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是古人对自然和世界的看法。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疗法妨碍科学的进步 。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极端形式,贯穿整个古代中国科学理论体系。 故选B。 212. 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 A. 整体观念 B. 辨病论治 C. 辨证论治 D. 标本论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故选C。 213. 我国古代有一位大思想家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因曾做过宋国小官漆园吏,又被称为“漆园傲吏”,这位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庄子 C. 孟子 D. 老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在庄子的名声传出去之后,楚威王看中了庄子的才能。一日,庄子在濮河边钓鱼,楚威王作为当时的楚国君主派出了两位士大夫前往寻找庄子,请他来做自己的宰相,将国内的事务交给庄子来处理。面对这两个人庄子并没有回头看他们,而是对他们说:“我听闻楚国境内有一只神龟,已经去世三千年之久了,君主用绸缎将这只龟的尸体包裹好放在了宗庙中,这只神龟是喜欢死去之后被他人留下骨头珍藏起来,还是喜欢在泥巴中摇尾呢?”听到这个问题,两位大夫都回答这只神龟喜欢的是在泥巴中摇尾巴。而庄子听到这个回答是意料之中,他便对两位使者士大夫说自己也宁愿在泥巴里快乐活着也不愿意去朝廷当官。 “做过宋国小官漆园吏”,庄子是楚国王室后裔,只是因为战乱才到了宋国。庄子年轻之时曾经做过宋国一个地方的漆园吏,这其实并不是因为庄子没有才华,以庄子的才华若是想要成为高官很容易,但是庄子那时便无心在仕途上发展,所以才会做管漆园的小官。不过这个官职庄子担任的时间也不长,没过多久他便不做了。之后庄子也没有呆在那个小地方,而是选择走了出来。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庄子。 故选B。 214. 下列人物中,与“鸡鸣狗盗”的故事相关的是( ) A. 信陵君 B. 孟尝君 C. 春申君 D. 平原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故选B。 215. 戏曲《赵氏孤儿》的创作者是( ) A. 白朴 B. 纪君祥 C. 关汉卿 D. 郑光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赵氏孤儿》的创作者是元代纪君祥。 - 138 - 《赵氏孤儿大报仇》(又名《冤报冤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冤报冤》,简称《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全剧五折一楔子。剧演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为斩草除根,屠岸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赵氏孤儿赵武。赵家门客程婴与老臣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武。为救护赵武,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献出生命。二十年后,赵武由程婴抚养长大,尽知冤情,禀明国君,亲自拿住屠岸贾并处以极刑,终于为全家报仇。 故选B。 216. 卢舍那大佛像是哪个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 ) A. 云冈石窟 B. 敦煌莫高窟 C. 麦积山石窟 D. 龙门石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佛像,乃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 故选D。 217. 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立德、立功、立言分别做了界定。其中立言为:“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具体可理解为( ) A. 像周公、孔子,成为社会的道德楷模,可谓“立言” B. 像卫青、霍去病,建立军功,为保卫国家尽一份力量,可谓“立言” C. 像司马迁、顾炎武,著书言说,用学术影响社会,可谓“立言” D. 像魏征、狄仁杰,敢于直谏,心忧社稷之人,可谓“立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 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续,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和途径。立言是把人们立德做人、立功做事经历中发生的思想、经验、矛盾和方略用文字记载其要,传之与世,供人欣赏、借鉴,给人以启迪和鞭策。司马迁、顾炎武著书言说影响后人,可谓“立言”的具体体现,其它选项是从树立楷模形象、建立军工、敢于直谏方面来谈,均不符合。 故选C。 218. 东汉中后期出现了有着自己的经典、理论、仪式的方士团体,其中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 ) A. 张道陵 B. 陶渊明 C. 寇谦之 D. 张角 【答案】A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从题干的选择要求来看,要求选出的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方士团队中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派。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主要在农民中传播。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又因道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初入道者名为“鬼卒”,骨干称“祭酒”,以“治”为传教单位。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相传还信奉《太平经》、《正一经》和《五斗经》等。 故选A。 219. 许多道教宫殿以“太清宫”“上清宫”命名,“太清”“上清”分别指的是( ) A. 灵宝天尊和元始天尊 B. 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 C. 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 D. 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道教最高神灵 “三清”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卫玉晨道君灵宝天尊、太清境三教宗师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执扇子。 相传其原形为老子。 灵宝天尊 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又称通天教主或“上清灵宝天尊”。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故选C。 220. 太平道奉“中黄太一”为至尊天神,以( )为主要经典。 A. 《道德经》 B. 《太平经》 C. 《易经》 D. 《孝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多识记,先背课文里的,再由此扩展,以一流作家作品流派为主。错误选项多为张冠李戴,一定要记牢靠。 - 138 - 太平道为我国道教的早期教派之一,以推翻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建立太平社会为己任。其主要特征是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以“中黄太一”为其奉祀之至尊天神。太平道的纲领、目标、教义、称号、教区组织、口号、宗教仪式、活动内容、传教方式等,皆据《太平经》而来。 故选B。 【点睛】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高考主要考查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221. 《霓裳羽衣曲》是由谁编制的道教乐曲?(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玄宗 D. 唐宪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中国唐代宫廷乐舞。相传为唐玄宗登洛阳三乡驿,望女几山所作(一说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 故选C。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222. “虚壹而静”指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这一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荀子 【答案】D - 138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虚壹而静”这一理论是荀子提出来的。鉴于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之弊,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荀子所谓“虚”,指不以已有的认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识;“壹”,指思想专一;“静”,指思想宁静。荀子认为“心”要知“道”,就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这就是“虚壹而静”思想。 故选D。 223. 在《论语·宪问》里,孔子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其中“衽”的意思是( ) A. 压襟 B. 袖口 C. 衣襟 D. 腰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披头散发,衣襟左开(沦陷于异族人的统治)”,“衽”指衣襟。 故选C。 224. 鲁迅先生在他的《故事新编》中对某个古代流传的故事重新进行演绎,命名为《眉间尺》,这个故事是( ) A. 干将莫邪 B. 杞人忧天 C. 东郭先生 D. 老鼠嫁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铸剑》是鲁迅历史小说的代表,根据干宝的《搜神记》中的《三王墓》改写,原载于《莽原》半月刊,题作《眉间尺》,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新编》。眉间尺,传为春秋著名铸剑工匠干将、莫邪之子,名赤,因眉距广尺得名眉间尺。父为楚王铸剑而失命,遂立志复仇,以头贿客,代击楚王。 故选A。 225. 从节气名称的含义上,可以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归类,其中惊蛰反映的是 A. 温度变化 B. 降水状况 C. 物候现象 D. 农事活动 【答案】C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根据分析可知惊蛰的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反映的是物候现象。 故选A。 226.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奕䜣的府第。恭王府最早为乾隆时期哪个臣子的住宅?( ) A. 纪晓岚 B. 和珅 C. 刘墉 D. 张廷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恭王府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恭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 故选B。 227. 芍陂(què bēi)相传是由谁创建的?( ) A. 孙叔敖 B. 李冰 C. 西门豹 D. 郑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芍陂(quèbēi)是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故选A。 228. 京杭大运河的河段中开凿最早的是( ) A. 永济渠 B. 邗沟 C. 济州河 D. 通济渠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京杭大运河的河段中开凿最早的是邗沟,现在叫淮扬运河,指的是从江苏省淮安市(中国大运河与古淮河交点)到扬州市(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点)的这段河道,全长一百七十余公里。 故选B。 229. 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至余杭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漳水十二渠 C. 灵渠 D. 京杭大运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 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 故选D。 230.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 A. 最早的农田水利工程——坎儿井 B.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C. “疲秦”策略的产物——郑国渠 D.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灵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农田水利这一古老工程技术可以远溯至新石器时代。从世界范围来说,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灌溉工程。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期思陂。 关于坎儿井的来源,文献和考古都有一定的局限,很多都没有文字记载,遗址、遗物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也难于确证。 故选A。 231. 迄今为止年代最久的、全世界仅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 138 - 京杭大运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本题考查水利工程知识。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全球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郑国渠是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京杭大运河是“大运河”的一条干线,位于中国东部。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使用至今。 故选A。 232. 坎儿井中暗渠的作用是( ) A. 自己使用,以防他人偷水 B. 避免在输水过程中,水大量蒸发 C. 便于输送高山冰川融水 D. 为地下工程输送自来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新疆深居亚欧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所以,坎儿井中的暗渠是为了使水在自流过程中,避免大量蒸发。 故选B。 233. 我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和世态人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A. 《红楼梦》 B. 《醒世姻缘传》 C. 《金瓶梅》 D. 《歧路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A - 138 - 项,《红楼梦》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展开描写的一部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B项,《醒世姻缘传》是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对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社会黑暗的两大症状——腐败的官场和浅薄的世风作了鞭辟入里的解剖,是一部非常杰出的中国古代世情小说。 C项,兰陵笑笑生所作的《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D项,《歧路灯》是清代长篇白话小说,警世稀品。清代李海观作。该书对封建社会的吏治、教育和当时市井社会的世态人情、风习流俗有广泛生动的描写。 故选C。 234. 明代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的作者是( ) A. 干宝 B. 凌濛初 C. 葛洪 D. 郭宪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时人又称之为“凌十九”。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套版印书家。凌濛初十八岁补廪膳生,后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祯中,以副贡授上海县丞,并署海防事。任内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崇祯十五年,擢徐州通判。崇祯十七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于房村,率众抵抗,呕血而死。 其所著《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同时期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故选B。 235. “中山狼”出自文言短篇小说《中山狼传》,后人常用“中山狼”来形容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之人。《中山狼传》的作者是( ) A. 马中锡 B. 蒲松龄 C. 吴敬梓 D. 金圣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常识。 《 中山狼传》,文言文,出自马中锡的《东田集》,是根据古代的传说发展而成的一个寓言故事。全文揭示了狼的本性。蒲松龄的作品有《聊斋志异》,吴敬梓的作品有《儒林外史》,金圣叹,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 138 - 故选A。 236. 《回君传》的主人公名叫回,他饮酒时异常坦然自得,没有尘世的困扰,没有俗世的敷衍,只是表现出内心对酒的喜爱之情,旁若无物,怡然自得。《回君传》的作者是( ) A. 李贽(zhì) B. 袁中道 C. 王阳明 D. 李梦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袁中道字小修、一字少修,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兄长袁宗道、袁宏道称“三袁”。有《珂雪斋集》20卷,其中卷十六有《回君传》。 故选B。 237. 《猴梨园》讲述了一只猴子经过主人训练之后,可以灵活模仿梨园戏子的各种动作的故事。《猴梨园》的作者是( ) A. 朱熹 B. 袁枚 C. 徐芳 D. 李梦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猴梨园》的作者是明代徐芳。 猴戏为旧时代城乡街头所常见,本文记述了卖艺求乞、猴子串戏的生动场面。文题虽作《猴梨园》,文中记猴戏的文字也超过一半,但作者的用意却是在由“兽习而人”,讽刺当世之“人习而兽”,发抒他对世风混浊的不满。 故选C。 238. 曹贞吉的《贺新凉》中“六代风流归扺(zhǐ)掌,舌下涛飞山走”寥寥十余字,可以说把一位大说书家的风采描摹殆尽。这位说书家是( ) A. 关汉卿 B. 汤显祖 C. 徐芳 D. 柳敬亭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汤显祖,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柳敬亭, 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六代风流归扺(zhǐ)掌,舌下涛飞山走”出自《贺新凉 再赠柳敬亭》。 - 138 - 故选D。 239. 中国的古典小说中,有些在成书之前就有说书人说演。下列哪部作品在成书之前没有说书人说演?( )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红楼梦》,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所以按说书人说演去说不但说者难以朗朗上口,听者也难以吐出来头绪。加之其生死悬念不多,是不适合以说书表现的,说书也难以表达清楚该书的思想。成书之前没有说书人说演。 故选B。 240. 现在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请问,“高山流水”的典故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 ) A. 管仲、鲍叔牙 B. 廉颇、蔺相如 C. 元稹、白居易 D. 伯牙、钟子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故选D。 241. 古琴在哪一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 ) - 138 -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入选名单,我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 故选C。 242.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是谁提出的?( )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老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选自《论语》,“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意思是“孔子说:‘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故选C。 243. 在“桐叶封弟”的故事中,周公告诫( )要谨言慎行,言而有信。 A. 周武王 B. 周成王 C. 周康王 D. 周昭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桐叶封弟”讲的是周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树叶跟小弟弟开玩笑,说:“把它封给你。”周公进去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不可以开玩笑。”于是,成王把唐地封给了小弟弟。周公用这件事告诫周成王要谨言慎行,言而有信。 故选B。 244.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这句话出自( ) A. 《列女传》 B. 《女诫》 C. 《女训》 D. 《女史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 138 -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出自《女诫》妇行第四。 故选B。 245.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要求孩子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语出自( ) A. 《朱子治家格言》 B. 《颜氏家训》 C. 《诫子书》 D. 《曾国藩家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这句话出自《朱子家训》,意思是: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告诉人们时间飞逝,要珍惜时光。 故选A。 246. 下列作品中,不能算作广泛意义上的“陆游家训”的是( ) A. 《水东日记·陆放翁家训》 B. 《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C. 《示儿》 D.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诗歌的内容的能力。 D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因景生情,,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表现了陆游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抗金决心。六十八岁的老人,在重病期间,在孤村深夜风雨之中,不是悲叹自己的困苦,不是为子孙、家计、田产打算,却想去为国家戍守西北边疆,渴望收复失地,统一中原。所以,不能算作广泛意义上的“陆游家训”。 故选D。 247. 在所有民居模式中,院落式民居是我国最普遍的一种。请问,院落式中国民居的典型代表是什么?( ) - 138 - A. 竹楼 B. 冰屋 C. 四合院 D. 窑洞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院落式中国民居的典型代表是什么。考生应该关注“院落式”这一特征,应该是四合院,因为四合院是封闭的院落式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冰屋”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的独特建筑,“竹楼”是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不符合“院落式”这一特点,“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是“穴居式”民居。 故选C。 248.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短短几句描写出了琴师高妙的技法和悠扬的琴音。该词的作者是( ) A. 柳永 B. 晏殊 C. 苏轼 D. 陆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C项,这几句描写出了琴师高妙的技法和悠扬的琴音的诗句出自《减字木兰花(琴)》,这首词是宋代诗词名家苏轼创作的作品。 故选C。 249. 书院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立的授徒讲学、研讨学问的场所,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一种很独特的文化教育模式。它发源于(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书院发源于唐代。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故选B。 - 138 - 250. 西门豹到邺地,在破除“河伯娶妇”的迷信后,主持修建了( ) A. 灵渠 B. 漳水十二渠 C. 都江堰 D. 白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历史治水名人。曾立下赫赫功勋。初到邺城 (今河北临漳县一带))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萧条,一片冷清,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后来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随后颁布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十二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故选B。 251.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继承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他提出的“童心说”对当时的思想界以及文坛形成了巨大冲击。 A. 袁宏道 B. 袁中道 C. 李梦阳 D. 李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童心说》是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一篇议论文,收录于《焚书》。该文写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李贽在该文中主要阐述了“童心”的文学观念。 故选D。 25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故选B。 - 138 - 253. 有一位诗人在《霓裳羽衣歌》中记载了霓裳羽衣舞的演出盛况:“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这位诗人是( )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杜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白居易在在《霓裳羽衣歌》中记载了霓裳羽衣舞的演出盛况。白居易这首《霓裳羽衣舞歌》生动传神地描述了这种舞蹈的服饰、乐器伴奏和具体表演的细节,除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外,包括自注在内的许材料,其音乐史料价值也是极其重要的。 故选。 254. “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这句话出自( ) A. 《荀子》 B. 《孟子》 C. 《论语》 D. 《老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 “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这句话出自《荀子·正名》。 故选A。 255. “白马非马”是一则很著名的论辩,需要注意的是,“白马非马”的“非”字是“不等于”的意思,而非“不是”的意思。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A. 墨子 B. 邓析 C. 公孙龙 D. 惠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白马非马”是指中国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的一个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 故选C。 256. 诗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作者是唐代哪位诗人?( ) A. 杜甫 B. 王建 C. 王维 D. 孟浩然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王建,字仲初,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贫困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时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擅长写乐府诗,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十五夜望月》、《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 故选B。 257.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其创始人为( ) A. 释迦牟尼 B. 达摩 C. 慧远 D. 弘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当今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佛教(产生于约2500年前)、基督教(产生于约2000年前)、伊斯兰教(产生于约1400年前),其创始人分别是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 故选A。 258.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 A. 《诗经》 B. 《离骚》 C. 《乐府诗集》 D. 《古诗十九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常识。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出自先秦佚名的《七月》,《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 故选A。 259. 汉武帝时期实施的( )首次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 A. 《大衍历》 B. 《太初历》 C. 《授时历》 D. 《大明历》 - 138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故选B。 260. 诗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出自《天末怀李白》,请问,这是谁在表达对李白的同情和怀念,以及对李白遭遇的愤愤不平?( ) A. 高适 B. 杜甫 C. 王维 D. 孟浩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表达了对李白的同情和怀念,以及对李白遭遇的愤愤不平之情。其中“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两句,是说创作文章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天末怀李白》这首诗是他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为永王李璘的事件被流放到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而赋诗怀念他,表达对李白的同情。 故选B。 261.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水患治理和农业灌溉关系国计民生。春秋战国时期,掌管土木工程的大臣官职名称为( ) A. 司徒 B. 司空 C. 司马 D. 司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司空、司寇、司徒,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士、并称五官。 司徒,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 司空,掌水利、营建之事; 司马,掌管军政和军赋; 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世也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 故选B。 262. - 138 - “戴宗便起身下去,不多时引着一个黑凛凛大汉上楼来。”这段话是《水浒传》中对李逵出场的描写。下列哪位文学家评价这段话中“黑凛凛大汉”,“只五字,已画得出相”?( ) A. 鲁迅 B. 郭沫若 C. 金圣叹 D. 胡适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金圣叹,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李逵给人的第一印象和最深印象都是粗鲁,金圣叹则通过李逵粗鲁的外表,一下子抓住他的内心实质。李逵在小说中第一次出场时,作者写道:“戴宗便起身下去,不多时引着一个黑凛凛大汉上楼来。”金圣叹批道:画李逵只五字,(即“黑凛凛大汉”),已画得出相。“黑凛凛”三字,不只是画出李逵形状,兼画出李逵顾盼、李逵性格、李逵内心。金圣叹评批对李逵的这一全面正确的评价确是不易之论,后人未能超过金圣叹的这个认识。 故选C。 263. 认识到小说自身具有独特的“移人”作用,并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的是( )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严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移人”是指审美对象借助力来感染并引发审美主体心灵境界整体变化的过程及结果。在梁启超的作品《论小说与群治关系》中有相关的论述,如“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故选C。 264. “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出自( ) A. 《登泰山记》 B. 《项脊轩志》 C. 《病梅馆记》 D. 《黄州快哉亭记》 - 138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出自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大意是,(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 故选C。 265.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表达了词人淡泊洒脱的情怀,词句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陆游 C. 杨慎 D. 辛弃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 故选C。 266. 评书中重要人物第一次出场,通常都要对这个人物的形容相貌、穿着打扮乃至所持兵刃和乘跨的坐骑进行一番描述,术语称为( ) A. 赞赋 B. 道儿活 C. 开脸儿 D. 驳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A项,赋赞——说书中写人、状物、绘景、形声的韵文。 B项,道儿活——按所继承的前辈艺人的说书提纲敷衍而成的评书。 C项,开脸儿——介绍新出现的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符合题意。 D项,驳口——说书中小段落截止处。通常用几句话 评书 打住。 故选C。 267. 我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是在( ) A. 西汉 B. 三国 C. 隋唐 D. 明清 【答案】D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故选D。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268. 岳麓书院的大门上挂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道尽了岳麓书院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事实,其门额“岳麓书院”为哪位皇帝所赐?( ) A. 宋仁宗 B. 宋神宗 C. 宋真宗 D. 宋孝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故选C。 269. ( )所作的《帝范》作为帝王家训的代表,第一次把我国传统家训中的帝训思想系统化、理论化。 A. 孝文帝 B. 唐太宗 C. 明太祖 D. 清圣祖 【答案】B - 138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帝范》是唐太宗晚年的精心之作,也是其一生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范”字的意思是规范,因此“帝范”主要讲的就是做皇帝的规范。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教育太子如何系统地学习为君之道的。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将自己御笔撰写的《帝范》十二篇赐给太子李治。可以说,此书第一次把我国传统家训中的帝训思想系统化、理论化,既是对帝王治国之道的归纳,也是唐代皇家治家之教。 故选B。 270. 《朱子治家格言》又叫《朱子家训》,其作者为( ) A. 朱熹 B. 朱柏庐 C. 朱温 D. 朱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朱子治家格言》又叫《朱子家训》,作者朱柏庐。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4字 ,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为历代儒客尊崇,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书中有良田这几个字说明当时朱子住在郊区。如今朱子住的家已经拆了,郊区城镇化或郊区城市化,朱子家已经被高楼林立的建筑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但是朱子家训保留了下来。 故选B。 271. 宋徽宗的名作《听琴图》上有一首七言绝句,其第二句为“松间疑有入松风”,这首七言绝句的作者是( ) A. 高俅 B. 蔡京 C. 贾似道 D. 秦桧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听琴图》是传为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工笔画,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绘松下抚琴赏曲的情景。画面正中一枝苍松,枝叶郁茂,凌霄花攀援而上,树旁翠竹数竿。松下抚琴人着道袍,轻拢慢捻,另二人坐于下首恭听,一侧身一仰面,神态恭谨。画上仅用松竹石表示庭院环境,悠扬的琴韵似在松竹间流动,构图凝练平衡。人物神态刻画细致传神,较好地体现出其心理状态。画面上方,有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一首,“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故选B。 272. 吴钊在《绝世清音》中说道:“……其实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艺术水平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乐器。”请问,这是哪种乐器?( ) A. 古筝 B. 古琴 C. 琵琶 D. 箜篌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古琴也称瑶琴、玉琴、七弦琴、绿绮等,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古琴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艺术水平最高,最具有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艺术特征的乐器,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古琴的造型美观流畅、错落大方。它集乐器、书法、篆刻于一身,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这几句话概括出古琴的精髓。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故选B。 273. 现存最早的琴谱是完全由文字记录指法的( ),原谱为唐人手写,现藏于日本。 A. 《西麓堂琴统》 B. 《风宜玄品》 C. 《碣石调幽兰》 D. 《松风阁琴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碣石调幽兰》(调,音diào)是中国古琴名曲。该曲琴谱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亦是今天唯一所见的减字谱发明前保存于文字谱上的乐谱。《碣石调·幽兰》相传为孔子所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现存谱式原件是唐人手写卷子谱,存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仍保持早期文字谱的记写方式。十九世纪末,杨守敬先生在日本访求古书的时候,发现了这首琴曲。全谱通过详细的文字记述琴乐的演奏手法,如左右手的指法、弦序、徽位等来记录琴曲。 故选C。 - 138 - 274. “庆、繁、祥、令、德”这五个字几乎涵盖了现在能遇到的所有孔姓之人的字辈。这个字辈谱是清朝哪位皇帝在明朝原有文字基础上修改后,以诗文的形式赐给孔府的?( ) A. 康熙 B. 乾隆 C. 道光 D. 咸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 乾隆皇帝曾经先后八次朝孔,并于乾隆九年赐给孔府三十个字:希言公彦承,弘闻桢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故选B。 275. 在云南,我们除了在恐龙之乡——( )发现过恐龙化石,在元谋、安宁也发现过恐龙化石。 A. 鹤庆 B. 洱源 C. 禄丰 D. 贡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从1938年开始,禄丰境内先后发掘出恐龙化石190多具和不同数量的腊玛古猿头骨化石及其他古生物化石,被学术界誉为“恐龙之乡”“化石之仓”“亚洲人类发祥地”和“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故选C。 276. 在云南,三多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A. 傈(lì)僳族 B. 纳西族 C. 景颇族 D. 傣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在云南,三多节是云南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多节也叫“三朵节”,纳西语叫“三朵颂”,源于白沙玉龙村的北岳庙会,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护神“三多神”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三多神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和象征,体现了纳西族热爱和平、倡导和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展三多节活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纳西族及滇西北区域各民族共同参与,别具风格、极其隆重、极具影响力的大型民族文化盛会,是纳西族的标志性节日。 - 138 - 故选B。 277. 普者黑景区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拥有岩溶湿地、湖泊峰林等多处景观,也是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之一。普者黑位于( ) A. 文山州 B. 临沧市 C. 曲靖市 D. 红河州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山州丘北普者黑景区,音译为“泸尚阁”。其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距县城13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面积38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165平方公里,属于滇东南岩溶区,是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 故选A。 278. 茶树原产于中国,云南是古茶树分布最多的省份,在众多古茶树中,( )是迄今世界上最粗的古茶树,它的基部直径达1.85米。 A. 云南凤庆香竹箐大茶树 B. 云南巴达大茶树 C. 云南普洱千家寨大茶树 D. 云南澜沧大茶树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茶母之王———香竹箐茶祖树,云南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半坡上,生长着一棵栽培型古茶树,树高9.30米,胸径1.84米,围粗5.84米,堪称世界之最,经北京农业展览馆王广志教授考证,已有3200年的历史。虽历经数代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被誉为“地球上最大、最古老的人工栽培型的古茶树”,民间亦称“锦绣茶祖”。 故选A。 279. 中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典籍《滇南本草》的作者是( ) A. 张仲景 B. 兰茂 C. 李时珍 D. 孙思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 - 138 - 项,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B项,《滇南本草》是我国民族医药经典名著。作者兰茂,字廷秀,号止庵,云南嵩明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据苏石《兰茂评传》,兰茂生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自幼聪颖,熟读经史。兰茂“冲淡简远,以著述自娱”,著述颇丰。后因其母生病,潜心研究本草30余年。《滇南本草》成书时间不详。一说于公元1443年(另一说于明正统元年,即公元1436年)兰茂完成了《滇南本草》和《医门揽要》两部中医药著作。 C项,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药圣”。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项,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 故选B。 280. 他是云南弥勒县虹溪人,曾在昆明与人合资开设“同庆丰”商号,数年经营,成为滇中富商,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一品红顶商人,民间称为“钱王”。这个人是( ) A. 潘振承 B. 王炽 C. 伍秉鉴 D. 胡雪岩 【答案】B 【解析】 - 138 -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王炽(1836—1903),字兴斋,云南弥勒县虹溪人。中国封建社会位居一品的红顶商人。民间称为“钱王”。年轻时到四川重庆,与旅渝滇商合营“天顺祥”商号,来往川滇互贸。随后又与席茂之在昆明合资开设“同庆丰”商号。数年经营,成为滇中富商。英国《泰晤士报》曾对百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进行统计,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王炽。而且,他是唯一一名榜上有名的中国人。 故选B。 281. 俗称“昆明海”或“昆明湖”,为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大湖,有“高原明珠”之誉的是( ) A. 鄱阳湖 B. 太湖 C. 滇池 D. 青海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有“高原明珠”之誉的是滇池。滇池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为西南第一大湖。流域面积(不包括海口以下河道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滇池湖面南北长40公里(含草海)(一说长约32公里);东西平均宽7公里,最宽处12.5公里。因为湖面海拔1886米,故而有“高原明珠”之称。 故选C。 282. 位于黑井古镇两百米的万春山麓的大龙祠,坐西向东,雄踞于七星台上,由山门、大殿、南北厢房和大戏台等组成,它始建于( )时期。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大龙祠古建筑群位于禄丰县黑井镇禄丰县第四中学校内,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 故选C。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 138 -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283.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 )自信。”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科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故选C。 二、多选题(34) 284. 下列人体器官中,在中医学上属阳的是( ) A. 大肠 B. 脾 C. 肺 D. 胆 E. 胃 【答案】A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常识的能力。 人体形体组织按阴阳属性划分,属阴中之阳的是筋,人体形体组织按阴阳属性划分,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胸部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皮肤为阳、筋骨为阴;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属阴。 故选ADE。 285. “临川四梦”又名“玉茗堂四梦”,指的是哪四部写梦境的戏剧作品?( ) A. 《牡丹亭》 B. 《紫钗记》 C. 《紫箫记》 D. 《南柯记》 E. - 138 - 《邯郸记》 【答案】AB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临川文学的经典名作,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紫箫记》全名《李十郎紫箫记》,是明代汤显祖的早期的传奇剧本,全剧共34出,根据唐代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改编。 故选ABDE。 286. 晚清政府制度腐朽,社会动荡不安,很多文人选择用小说来反映社会现实。下列选项中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 ) A. 《老残游记》 B. 《儒林外史》 C. 《孽海花》 D.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E. 《镜花缘》 【答案】A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宝嘉、吴沃尧等。该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以及曾朴的《孽海花》。 故选ACD。 287. 大唐王朝初建,大国气象渐显,这一时期的诗篇大多风格刚健,个性飞扬,气势雄壮,下列选项中属于初唐诗人的是( ) A. 杜甫 B. 王勃 C. 骆宾王 D. 刘禹锡 E. 王维 【答案】BC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从题干要求来看,考生需要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属于初唐诗人的选项。唐朝四个历史时期划分:初唐——玄武门之变以前,盛唐——玄武门之变以后到安史之乱以前,中唐——安史之乱以后到黄巢之乱以前,晚唐——黄巢之乱以后。 A项,“杜甫”, 712年—770年,是唐朝中后期的诗人; D项,“刘禹锡”,772年~842年,是中唐著名诗人; E项,“王维”,701年—761年,是盛唐时期诗人; BC两项,“王勃”和“骆宾王”是初唐四杰,是初唐诗人。 故选BC。 288. 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是( ) A. 两汉乐府诗是在继承发扬《楚辞》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 B. 两汉乐府诗推动了由以抒情诗为主向以叙事诗为主的转变,实现了由四言诗向五言诗和杂言诗的过渡 C. 两汉乐府诗发展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D. 在词、曲盛行的宋元时期,乐府被用来作为词或散曲的代称 E. 魏晋时期是乐府诗的源头 【答案】A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A项,“继承发扬《楚辞》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错,两汉乐府诗是在继承发扬《诗经》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 E项,“魏晋时期是乐府诗的源头”错,汉代是乐府诗的源头。 故选AE。 289. 下列属于唐代新乐府运动“新”的特点的是( ) A. 用新题 B. 写作手法新颖 C. 写时事 D. 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 E. 语言通俗易懂 【答案】ACD - 138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属于唐代新乐府运动“新”的特点的选项。新乐府的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始于杜甫。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诗多未尝“播于乐章歌曲”。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的乐府。由此可知,“写作手法新颖”和“语言通俗易懂”不是唐代新乐府“新”的特点。 故选ACD。 29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书”的是( ) A. 《中庸》 B. 《列子》 C. 《孟子》 D. 《老子》 E. 《大学》 【答案】B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 故选BD。 291. 《论语》中有很多观点是对“中庸”理念的理解及具体实践,下列选项中属于对“中庸”的理解及具体实践的是( ) A.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 B.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 C. 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D.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E.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答案】AB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 138 - 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于法度,这叫做和。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 A项,意思是温和而严厉,威仪但不凶暴,恭谦礼让却又自然安详。“温”“不猛”“恭而安”符合“中庸”之道。 B项,意思是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不纲”“不射宿”符合“中庸”之道。 C项,意思是君子和君子之间虽然意见不同但是却可以友好的相处。“和”符合“中庸”之道。 D项,意思是敬之而不亲近之意。“远之”符合“中庸”之道。 E项,意思是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眼见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是怯懦。“谄”“无勇”不符合“中庸”之道。 故选ABCD。 292. 《中庸》中所指的“天下之达德”为( ) A. 知 B. 礼 C. 仁 D. 勇 E. 信 【答案】A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指“智”“仁”“勇”此三大品行。 “知”通常也写作“智”,是指对事物具备深刻的解读能力,即洞察力。要想解读人、洞察状况、预测未来,都必须具备“知”。的确,如果具备了这个,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应该都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 “仁”是指同情心。也可以说成是发自内心的仁慈。曾经有人说过,“人要坚强才能生存。要和善才有生存下去的资格。”和善的母体即是“仁”心。 “勇”是指勇气。也就是要把某件事干到底的挑战精神,还包括由此衍生出的决断力。如果不具备这些就无法达成工作目标。具备了这三种德性,便能提高周围人对你的信赖程度。 智仁勇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的指标。 故选ACD。 293. 下列诗词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B.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C.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138 - D.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E. 红酥手,黄縢(tén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答案】BCDE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 A项中“凄凄”错误,应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其他选项均正确。 故选BCDE。 294. 先秦时期,儒家提倡教育内容文武并重,全面发展,主张学习“六艺”,下列属于“六艺”的是( ) A. 射 B. 御 C. 礼 D. 诗 E. 乐 【答案】ABC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故选ABCE。 295. 下列对“中庸”的解说中,正确的是( ) A.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它要求将“中和”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B. “中庸”要求日常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做到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 C. “中庸”要求人们做事“走中间路线”,不出头、不冒尖、安守本分 D. “中庸”要求人们在学习与日常生活中以诚为本 E. 中庸思想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禹禅让的故事 【答案】AB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中庸思想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禹三位上古明君禅位时口口相传的治国方略。 - 138 -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中庸》提倡人们以“中和”为本,各安本分,各负其责,“无过无不及”地忠于职守,不越规范,不犯上作乱,不标榜各自的劳绩和功德,而默默地为自己修养中庸之德而欣慰,以此酿制天下的和谐与安康。 “做事‘走中间路线’,不出头、不冒尖、安守本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 “中”,就是中道而行,所谓中道就是不偏,不偏就是不走极端。这是因为不能不行中道,而且也不应该不行中道。排除C项。 故选ABDE。 296. 北宋词人柳永原名柳三变,其作品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 A. 男女情感 B. 市井风情 C. 羁旅行役 D. 边塞征战 E. 生平遭际 【答案】ABCE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其作品主要涉及男女情感、市井风情、羁旅行役、生平遭际。 故选ABCE。 297. 中国戏曲表演的根本是“四功五法”,它是对戏曲演员的最基本要求,其中的四功是指( ) A. 唱 B. 念 C. 做 D. 打 E. 法 【答案】AB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中国戏曲表演的根本是“四功五法”,四功五法也是戏曲 - 138 - 界经常说的一句术语。四功,就是唱、念、做、打的四项基本功,是戏曲舞台上一刻也离不开的表演手段。五法,一般是指手、眼、身、法、步。 故选ABCD。 298. 下列选项中,属于先秦时期儒家提倡学习的六经的是( ) A. 《诗》 B. 《书》 C. 《礼》 D. 《乐》 E. 《战国策》 【答案】AB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先秦时期儒家提倡学习的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记》《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故选ABCD。 299. 下列思想中不是墨子提出的是( ) A. 无为而治 B. 积极入世 C. 尚贤 D. 法不阿贵 E. 民贵君轻 【答案】AB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统治思想。墨子的“非攻”与爱民,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分析选项内容,C项符合要求。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思想体现在高扬传播“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 法不阿贵,意思是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形容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出自《韩非子·有度》。 “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 ABDE的思想不是墨子提出的。 故选ABDE。 - 138 - 300.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干将莫邪”,在多本书籍中均有提及。下列哪些书籍记载了此故事?( ) A. 《列士传》 B. 《搜神记》 C. 《孝子传》 D. 《聊斋志异》 E. 《西游记》 【答案】A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关于干将莫邪剑的故事有很多,《列士传》、《孝子传》中均有记载。而最流行的故事版本是《搜神记》中的记载。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狐说鬼的形式讲述故事,无“干将莫邪”故事的记载。《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的故事,无“干将莫邪”故事的记载。 故选ABC。 301. 下列关于道教的发展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隋唐至北宋是道教的兴盛时期 B. 道士葛洪总结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思想,在《抱朴子·内篇》中为道教构建了多种修炼成仙的理论和方法 C. 北魏寇谦之改革了道教,要求教徒“专以礼度为首”,为北天师道 D. 南朝宋陆修静搜罗道教经典,编制了道教史上第一部道经目录《三经洞书目录》 E. 张道陵撰写了《真灵位业图》,构造了道教的神仙谱系 【答案】AB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E项,“张道陵撰写了《真灵位业图》”错误,《真灵位业图》是南朝梁代道教著作,作者为道教理论家陶弘景,而不是张道陵。 故选ABCD。 302. 名家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学派之一。下列哪些选项与名家有直接关系?( ) A. 白马非马 B. 离坚白 C. 合同异 D. 无为而治 E. - 138 - 法不阿贵 【答案】A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白马非马”是“离坚白派”的辩题,这一派的著名论题为“白马非马”和“坚白石二”。他们认为“马”是“命形”的,“白”是“命色”的,“命色者非命形也”,所以说“白马非马”。他们又说,眼看不见石之坚,而只能看见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着石之白,而只能触及石之坚,因而“无白”,由此断言“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 “坚白同异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杨朱。合同异派和离坚白派在认识上所犯的各持一端的片面性错误,经其墨子、杨朱的努力而有所纠正。据此可知,ABC跟名家有直接关系。 D项,“无为而治”是道家学说; E项,“法不阿贵”是法家学说。 故选ABC。 303. 入世精神是中国历代优秀士大夫身体力行的人生追求。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E.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答案】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涵的能力。 题干要求宣传不能体现士大夫入世精神的选项。入世指积极入世,帮助世人,贡献社会;与之相反的是出世,指隐居山林,避世归隐。 A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能体现入世精神; B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为官者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这是入世精神; C - 138 - 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这是入世精神; D项,“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表现的是出世思想; E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意思是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体现的是出世思想。 故选DE。 304. 下列选项中,关于琴的诗词与其作者及出处对应正确的是( ) A.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B.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白居易《船夜援琴》) C.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韦应物《听弹琴》) D.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E. 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苏轼《减字木兰花》) 【答案】AB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中“韦应物”错误。该诗句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听弹琴》。意思:七弦琴弹奏的声音清冽,曲调悠扬起伏,琴声凄清好似风入松林。其他均正确。 故选ABDE。 305. 惠施是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人物,以下属于惠施的观点的是( ) A. 石有坚白 B.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C.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D.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E.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答案】B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惠施,也称惠子,战国时宋国人,相传为庄子朋友,常在一起辩论。《庄子·天下》列惠施“历物十事”。(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五,大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六,南方无穷而有穷。七,今日适越而昔来。八,连环可解也。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十,泛爱万物,天下一体也),BCD均正确。 A项,“石有坚白”是公孙龙的观点。公孙龙认为就一块坚白石而言,人不可能同时认识到其中三个组成要素:坚、白、石,而只能是坚石或白石。 E项,“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的观点。取自《老子》八十章,原文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说两个国家离得很近相互都可望见,连鸡鸣狗叫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两国的人从来也相互不交往。 故选BCD。 306. 下列词牌名得名于道教故事的是( ) A. 瑶池宴 B. 解佩令 C. 华胥引 D. 浪淘沙 E. 蝶恋花 【答案】A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浪淘沙”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E项,“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 其它三项均与道教故事有关。 故选ABC。 307.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东周列国志》 D. 《西游记》 E. 《封神演义》 【答案】A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 138 - “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征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代表作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前汉演义》、《后汉演义》、《杨家将》、《两晋演义》等。 B项,《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内有大量作者虚构的情景与人物,不是历史演义。 D项,《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不是历史演义。 E项,《封神演义》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神魔小说,不是历史演义。 故选AC。 308. 古琴的音律是五音十二律,下列选项中属于五音的是?( ) A. 商 B. 角(jué) C. 乐 D. 羽 E. 宫 【答案】AB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古琴用的音律是五音十二律。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故选ABDE。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309. “穴居”是中国最古老的民居,( )里记载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A. 《老子》 B. 《周易》 C. 《孟子》 D. 《庄子》 【答案】B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据《易·系辞》中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官室,上栋下字,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由此我们可以毫无疑义地确定,穴居是人类最初的居住形式之一。在考古学上,把距今1万年前的人类生存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在那个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而基本不知磨制石器为何物的漫长岁月,原始先民过着茹毛饮血的蛮荒生活,更不懂得如何建造房屋,而是蛰伏于大自然中的天然山洞,成为人类栖息最初的摇篮。透过中国民居的风雨历程,每每追溯中国民居的文化源头,可以这样说,在那个极为原始的荒芜时代,洞穴就是人类在艰苦的环境中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故选B。 310. 中国传统文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中有四门雅艺,其中“琴”居其首,其余三种为( ) A. 棋 B. 书 C. 诗 D. 画 E. 舞 【答案】AB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中国传统文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之中有所谓的四门雅艺指的是:琴、棋、书、画。 故选ABD。 311. 下列哪些水利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 A. 郑国渠 B. 灵渠 C. 都江堰 D. 漳水十二渠 E. 坎儿井 【答案】A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水十二渠,位于战国时魏国的邺地,即今河北临漳县一带。 - 138 -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建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不合题干要求,排除B项。 坎儿井,在西汉时候就已经出现的。不合题干要求,排除E项。 故选ACD。 312.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是( ) A. 坎儿井 B. 万里长城 C. 京杭大运河 D. 灵渠 E. 都江堰 【答案】A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属于“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选项。“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指新疆的坎儿井、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灵渠”和“都江堰”不属于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故选ABC。 313. 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插花节——彝族 B. 刀杆节——傈僳族 C. 目脑节——拉祜族 D. 花山节——苗族 E. 泼水节——傣族 【答案】AB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项,插花节是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以云南省大姚县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马樱花等鲜花,插在房门、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昙华山中欢聚一起唱歌跳舞,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相插戴马樱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另外,布朗族插花节即泼水节。正确。 B项,刀杆节,是云南边陲轮马山一带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刀杆节由来于一个传说,纪念明朝时期体察边民疾苦的兵部尚书王骥。正确。 C - 138 - 项,目脑,又称总戈,景颇族语意为大伙跳舞。亦作目脑脑、木闹、木脑闹。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为期两三天。节日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举行目脑活动的广场。错误。 D项,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正确。 E项,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正确。 故选ABDE。 314. 普洱茶有两百余年的贡茶历史。雍正年间,普洱府的贡茶有八色茶品,下列选项中属于这八色茶品的有( ) A. 五斤重团茶 B. 三斤重团茶 C. 一斤重团茶 D. 四两重团茶 E. 一两五钱重团茶 【答案】ABC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按阮福《普洱茶记》的记载:“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其叶之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清乾隆六十年(1795),定普洱府上贡茶千种:团茶(分5斤、3斤、1斤、千两、1.5两)、芽茶、茶膏和茶饼。其后,清政府又规定,贡茶由思茅厅置办。清《普洱府志》卷十九有载,每年贡茶为四种:团茶、瓶装芽茶、蕊茶、匣装茶膏共八色。作为贡茶的还有景谷民乐秧塔白茶,即“白龙须贡茶”和墨江的“须立贡茶”。普洱金瓜贡茶,始于清雍正七年即1729年。当时,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县(今宁洱镇)建立了贡茶茶厂,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廷。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普洱贡茶有哪些品种?普洱茶进贡的品种花色,各种历史典籍的说法都比较统一,就是分三种八个衣色。三个品种分别是:团茶、瓶盛芽茶、匣盛茶膏,团茶分五斤、三斤、一斤、四两和一两五钱五个衣色,用女儿茶压制而成,瓶盛芽茶又分芽茶和蕊茶,茶膏为女儿茶膏。 - 138 - 故选ABCDE。 315.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市在( )时期为南诏、大理国的中心区域。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E. 清代 【答案】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大理市在什么时期为南诏、大理国的中心区域。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地处云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在唐代和宋代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故选BC。 316. 孟孝琚碑反映了当时边疆少年积极钻研典籍、学习中原文化的可贵精神,也透露了当时的婚丧嫁娶习俗。此碑周围所刻的纹饰是( ) A. 龙 B. 虎 C. 狮 D. 豹 E. 龟 【答案】AB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孟孝琚碑周围所刻的纹饰是龙、虎、龟。汉《孟孝琚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境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于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书法苍劲,文辞典雅,浑朴古茂,现嵌于凤池书院(今)壁。现存孟孝琚碑,上端断残,下端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有龟纹。残碑高1.33米,宽96厘米,碑文共15行,每行残存21字,隶书。 故选ABE。 317. 下列哪些名胜古迹位于大理?( ) A. 蝴蝶泉 B. 石林 C. 滇池 D. 洱海 E. 崇圣寺三塔 【答案】AD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蝴蝶泉,坐落在大理点苍山云弄峰下。它像一颗透明的宝石,镶嵌在绿荫之中,以它特有的奇观,吸引着远近游客。 - 138 - B项,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市78公里,昆石高速公路仅需50分钟的行程。 C项,滇池,位于昆明坝子中央,东起呈贡区旁,西至西山之麓,北临大观公园,南入晋宁县内 。全部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境内,北大半部属于昆明市辖区。 D项,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E项,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 故选ADE。 三、判断题(45) 318. 判断正误:故宫中和殿里高悬着的“允执厥中”的牌匾,系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这块牌匾的意思是,要诚恳、忠实地执守中道,即不偏不倚地把握住平衡之道。( ) 【答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判断正误的能力。 故宫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而且也是古典文化的汇聚之处,故宫各个大殿、阁中的匾额,可以说是紫禁城精气神的汇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历来引人关注。允执厥中,意思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允执厥中”是故宫中和殿中间的悬挂匾额,由清朝乾隆皇帝御笔书写。 故此句正确。 319. 判断正误:庄子,名周,后人称庄子为“南华真人”。(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并称庄子为“南华真人”。 320. 判断正误:《庄子》分为外篇、内篇和杂篇。外篇是庄子的思想精华所在。( ) 【答案】×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外篇是庄子的思想精华所在”错,内篇才是庄子的思想精华所在,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思想。 321. 判断正误:“鼓盆而歌”的故事体现了庄子生死统一的齐物思想。(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的悲哀。庄子妻子死了,庄子失去了相依为命的伴侣,亲人亦余悲戚,生者惟长歌当哭,安慰儿女鼓盆而歌。歌曰:“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再后来,庄子觉得自己真的要与造化者相游了,他的心情很平静。体现了庄子生死统一的齐物思想。题干内容表述正确。 322. 判断正误:乐府是合乐的声诗,后世凡是可传唱的诗,广义上都可称为乐府。(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乐府,汉族古代民歌音乐。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后世凡是可传唱的诗,广义上都可称为乐府。题干表述正确。 323. 判断正误:白居易在晚年和刘长卿唱和颇多,时人称为“刘白”。(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做这种题,重点是平时要养成积累的意识,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勤于做笔记,定期巩固。 本题考查一个常识“刘白”,指的不是刘长卿而是“诗豪”刘禹锡。众所周知,有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证,足以见得刘禹锡和白居易关系非常好。故原题表述应判断为错。 324. 判断正误:清初画家朱耷(dā - 138 - ),号八大山人,擅作水墨花卉鱼鸟,且极富个性。他常作鱼鸟“白眼向天”之状,以表达其高傲和愤世嫉俗。(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朱耷(1626~du1705),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先为僧,后做道士,谱名统婪(音劝)。世居南昌,因系皇族曾为“诸生”,弃家出逃,遁奉新山为僧,忽狂忽喑,隐约玩世。初号雪个,改入道教后更号人屋、驴屋驴、书年、驴汉等。最后号八大山人。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八大山人干擦而能滋润明洁。所以在画上同是“奔放”,八大山人与别人放得不一样,同是“滋润”,八大山人与别人润得不一样。如画鱼、鸟,曾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题干内容表述正确。 325. 判断正误:陆羽为唐代学者,生性诙谐,不愿为官,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有精深研究,著有《茶经》,旧时被视为“茶神”。(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陆羽(733—约804),唐学者。字鸿渐,自称桑苧翁,又号东冈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性格幽默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一度曾为伶工。与女诗人李季兰、僧皎然颇友好。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有精深研究,撰有《茶经》,旧时被视为“茶神”。又能诗,但传世者仅数首。 326. 判断正误: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6月,大运河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2000年,都江堰以其为“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青城山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在 - 138 -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故正确。 327. 判断正误:“小品”多指写作形式固定,篇幅短小精悍,诙谐搞笑的散文文体。(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诙谐搞笑”错误,“小品”多指写作形式灵活,注重个性和创见的散文文体,即使有“笑”,也是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所以错误。 328. 判断正误:明代中后期,以李梦阳、李攀龙为首的“前后七子”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明代以李梦阳、李攀龙、何景明为代表的“前后七子”的美学观点。明代“前七子”、“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垄断文坛,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散文创作中抛弃了唐宋以来文学发展的既成传统,走上复古的道路。意谓做文章以秦汉为法则,论诗歌以盛唐为法则。故正确。 329. 判断正误:性灵小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想象奇特,篇幅短小。(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性灵小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真实有趣,篇幅短小。而不是想象奇特,篇幅短小。所以该说法错误。 330. 判断正误:词集《珂雪词》的作者是清初词人曹贞吉。(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说法正确。 - 138 - 曹贞吉,清代著名诗词家,为人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他所著《珂雪词》是四库全书所收录的唯一词集。 331. 判断正误:程颐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是其他众多书院借鉴的范本。(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白鹿洞书院学规》是朱熹为了培养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守则。首先,它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明确“义理”,并把它见之于身心修养,以达到自觉遵守的最终目的。其次,它要求学生按学、问、思、辨的“为学之序”去“穷理”“笃行”。再次,它指明了修身、处事、接物之要,并将之作为实际生活与思想教育的准绳。它出现之后,很快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也是元明清各朝书院学规的范本,并影响到各级各类官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办学的准则。题目中将制定者“朱熹”改为“程颐”,错误。 故判为×。 332. 判断正误:《袁氏世范》中有很多经典名言广泛流传,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等。(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袁氏世范》是宋代袁采创作的童蒙读物。 袁采为人才德并佳,时人赞称“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在任乐清县令时,他感慨当年子思在百姓中宣传中庸之道的做法,于是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袁氏世范》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所以又称《俗训》。书中有许多句子十分精彩,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小人为恶不必谏”“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党人不善知自警”等等。《袁氏世范》很快便成为私塾学校的训蒙课本。历代士大夫都十分推崇该书,奉为至宝。《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真正做到了“垂诸后世”。题干表述正确。 333. 判断正误:明清两代在撰写家训方面风气更胜于前代,家训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相当的发展,《朱子治家格言》《弟子规》是其中的代表。( ) 【答案】√ 【解析】 - 138 -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多识记,先背课文里的,再由此扩展,以一流作家作品流派为主。错误多为张冠李戴,一定要记牢靠。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李毓秀一生只考中了秀才,是个教书先生,《训蒙文》是他根据自己的教书实际经验编写的一本儿童蒙学读物。后来,这部书被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一直流传至今。 故答案正确。 334. 判断正误: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335. 判断正误:八支正道又称为八正道、八圣道,是四圣谛理论中“集谛”的重要内容。(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四圣谛理论中‘集谛’的重要内容”应为四圣谛理论中“道谛”的重要内容。 故说法错误。 336. 判断正误:邓析是名家的早期代表,他明确支持孔子的礼治思想,主张“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他明确支持孔子的礼治思想”错误,邓析明确反对孔子的礼治思想。 - 138 - 故本题错误。 337. 判断正误:在新石器晚期,大约4500年前,开始有了青铜器的踪迹,金属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青铜器的使用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4500年前。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在中国仰韶文化早期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中国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故正确。 338. 判断正误:在出土的青铜兵器中,刀远远多于剑,是材料特性使然。(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刀远远多于剑”错误,应该是剑远远多于刀。故错误。 339. 判断正误: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一词在现代是对古代兵器的总称,其中“干”在古文献中指的是一种防御性武器,即后来的盾。(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表述正确。“干”为防具,“戈”为武器均为古代兵器,因此后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后来引申为指战争。“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具体“干”指盾牌,上古时期,秦称“盾”,山东六国称“干”。 340. 判断正误:唐代皇室为李姓,与老子同姓,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神化统治,奉老子为始祖。( ) 【答案】√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自始至终尊老奉道的王朝。唐朝帝王对老子尊称有加,因为与老子同姓,所以自称自己是老子的后裔,尊老子为圣祖,确定了道教为国教,并诏示天下,以抬高唐宗室的地位。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始祖。 341. 判断正误:孔子对礼崩乐坏的社会深恶痛绝,渴望复兴周朝礼治,因此主张“正名”,希望一切都名实相符、名正言顺。(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思想的判断能力。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各方霸主割据,早先的社会等级礼仪早已“礼崩乐坏”,让孔子深恶痛绝,一心想恢复到周朝初期的礼制。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走上轨道、井然有序,首要的不是制定各种严苛的规矩制度,而是“正名”。对于什么是“正名”,孔子解释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 因此可判断选项是正确的。 342. 判断正误:孟子认为真正至高无上的意义和价值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所以只有达到“无名”,万物才能得其本真之道。(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识记能力。 “孟子认为……只有达到‘无名’,万物才能得其本真之道”错。这是庄子的看法。 343. 判断正误:在青铜时代,铜是贵重金属,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佩带青铜剑。(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在青铜时代,铜是贵重金属,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佩戴青铜剑。故正确。 344. 判断正误:1992年,中国丝绸博物馆落成于苏州市玉皇山北麓。( ) 【答案】× 【解析】 - 138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中国丝绸博物馆落成于苏州市玉皇山北麓”错误,应为杭州市。故错误。 345. 判断正误:芍陂是中国淮河流域古代陂塘灌溉工程,又称安丰塘,位于今安徽省寿州市南。(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传统文化常识的能力。 芍陂中国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又称安丰塘。位于今安徽寿县南。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 可见题目表述的正确。 346. 判断正误:相传炎帝的妻子嫘祖最早发明和推广了养蚕缫(sāo)丝技术,因此被民间奉为蚕神。(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嫘祖,一作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出生于西陵(一说今河南省西平县, 一说今四川省盐亭县)。嫘祖生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蟜极之子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347. 判断正误:“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说明了事物是具有相对性的,不存在绝对的同异。(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意即燕在北,越在南,无论哪一点,无论是北国之北,还是南国之南,都可说是中央。在惠施看来,天下无方,故所在为中;循环无端,故所在为始。汪奠基说:“空间有无穷的方位的相对存在,所以中央点原无绝对的位置。从赵、燕相袭与南北相对的无穷而有穷言之,则中央定点当有所在”。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 138 - 348. 判断正误:郑国渠因为是郑国人所修建,故而得名,全长约150千米。(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郑国渠因为是郑国人所修建,故而得名”错,应为韩国名为郑国的水利专家修建,故而得名。 349. 判断正误:成书于清朝的章回小说《西游记》,开创了长篇神魔小说的先河。(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西游记》成书于明代而不是清代,作者吴承恩。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故说法错误。 350. 判断正误:今天的湖南师范大学是在岳麓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湖南师范大学,简称“湖南师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1938年创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立师范学院并入湖南大学。1953年8月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消,建立了湖南师范学院。1984年,学校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原句错误。 351. - 138 - 判断正误:古琴适宜独奏,最适合与之合奏的是箫,二者一丝一竹,和而不同,如君子之交。(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古琴和箫都适用纯律,最贴合自然泛音,传的最长最远,并且古琴的低音和箫的高音可以互补,配合得很完美。因而琴箫合奏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绝配,受到文人雅士的钟爱。 故说法正确 352. 判断正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与“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话都出自《大学》。(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这两句话都出自《大学》”错误,前一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出自《孟子·离娄上·第五章》。故错误。 353. 判断正误:《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其作者为周兴嗣。(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 “其作者为周兴嗣”错误。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354. 判断正误:古琴的底板中央有一大一小两个出音孔,分别叫“龙池”和“凤沼”。(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琴底的二孔眼,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沼。可见题目表述正确。 355. 判断正误:历史上著名的哲学辩论会“鹅湖之会”是在今天的湖南举行的。( ) 【答案】× - 138 -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判断正误的能力。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在现在江西省铅山县有一古寺,寺虽不大,貌也不惊人,但却因南宋时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寓居于此,并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因而远近闻名。 鹅湖之会后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故原句错误。 356. 判断正误:家谱是用来记录家族人物世系的书,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家谱还记录了家族迁徙、发展事迹和家族人物传记。 故题干错误。 357. 判断正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房屋多呈方形或圆形半地穴模式,这表明人类已由山地“野处”聚集到平原定居,由狩猎采集进步到农耕垦殖,由洞穴向地面过渡。(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房屋多呈方形或圆形半地穴模式,“半地穴模式”表明已经不完全居住地下,由此可以推测“由洞穴向地面过渡”。 故题干正确。 358. 判断正误:青词是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由于是青色颜料写在红纸上,所以称为青词,又称绿素。( ) 【答案】× 【解析】 【详解】青词,指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又称绿素。所以应该为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而不是青色颜料,所以错误。 - 138 - 359. 判断正误:现在小朋友们都很少写信了,在电话等通讯工具普及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靠写信与远方的亲朋好友进行交流。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写过一首著名的思乡诗,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各自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邮票更多的是一种纪念价值。1997年4月8日我国发行的特种邮票《茶》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树》就是我国野生型大茶树巴达大茶树。(配图见下)(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1997年4月8日我国发行的特种邮票《茶》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树》,图案选取了云南省澜沧江流域邦崴村的一棵千年古茶树形象,并非“巴达大茶树”。图中为澜沧县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树高11.8米,树龄千年,为普洱市古代濮人早期驯化栽培成的过渡型古茶树,是存活至今的珍贵文物。所以本题的说法错误。 360. 判断正误:东巴文是瑶族在宗教经书中使用的一种图画文字,字的位置一般服从图画的需要。(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识记能力。 - 138 - “东巴文是瑶族在宗教经书中使用的一种图画文字”错误,东巴文是一种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图画象形文字。 361. 判断正误:钱沣,云南昆明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后人辑有《南园先生遗集》。(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钱沣,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大臣、书画家。著有《南园集》。后人辑有《南园先生遗集》。 故说法正确。 362. 判断正误:滇越铁路是云南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的第一条国际铁路,筑成于1910年,通车后云南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沟通的重要门户。(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滇越铁路是法国人修建的东南亚地区一条连接中国昆明和越南海防港(经中越口岸河口)的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的第一条国际铁路,为“米轨铁路”。起于昆明北站,终点位于越南海防站,线路全长859公里,于1903年10月开工,1910年4月1日竣工,全线通车运营,通车后云南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沟通的重要门户。当时曾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为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列的“世界三大工程奇迹”。 故判为√。 - 13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