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新版)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新版)人教版

- 1 -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二 历 史 (选 修) 2017.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合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 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2.今本《道德经》有言:“夫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由此可以看出,道家认为 A.礼乐必须以“仁义”为其精神内核 B.礼乐的兴起是对原初“道”的偏离 C.没有仁作为基础,礼乐就是空虚的 D.仁义礼乐是道德堕落后的最好选择 3.《春秋繁露》中有:“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 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董仲舒在文中强调的是 A.礼乐制度 B.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 D.万物本源 4.“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 而可以应天下之务。”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李贽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夫之 5.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 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 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6.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云:“时人文集,古文非有师法,语录非有心得,奏议无裨 实用,序事无补史学者,不许传刻;其时文、小说、词曲、应酬代笔,已刻者皆追板烧之。” 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是 A.崇尚思想自由、鼓励文化多样 B.权力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C.反对皇权专制、鼓吹士人议政 D.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7.《梦溪笔谈》记载:“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该技术出现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宋元时期 8.“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时时只见龙蛇走···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的这 首诗赞美的是当时一位书法家及其书法,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怀素 D.柳公权 9.唐诗体现了唐代的文学特色。右图被称为“诗圣”的诗歌作品 - 2 - A.针砭时弊,体现深沉的忧患意识 B.活泼清新,带有强烈的浪漫气息 C.重视个性,关注市民的生活趣味 D.句式灵活,奠定文学的现实传统 10.《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 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 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 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国家应是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11.“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 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陈独秀 C.孙中山 D.康有为 12.当代学者认为,中国人在文化意识上的不自信是从 19 世纪末开始的,文化的自卑导致 了一种根本性的思想转向。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种意识推动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潮内容不断深化 B.“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魏源等人的文化自卑意识 C.严复等人维新思想已经体现了这种根本性的思想转向 D.这种意识对新文化运动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有影响 13.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 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明陈独秀放弃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念 B.民主与科学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旗帜 C.新文化运动更为关注民众教育和政治启蒙 D.有利于破除中国传统旧思想对人们的束缚 14.1915 年孙中山致信国际社会党执行局:“我坚信,只有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 们的人民才能更幸福,他们的苦痛也才能减轻。诸君劳工和我共同奋斗······我吁请 你们协助我把中国建成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这则史料的解读最合适的是 A.孙中山主张以社会主义来改造中国 B.孙中山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 C.孙中山放弃了原有的三民主义思想 D.孙中山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1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 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有鉴于此,他有针对性地提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16.中国共产党把孙中山先生大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称之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不包括 A.它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孙中山先生对三民主义做出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D.它明确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并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17.根据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主要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3 -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必须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性质上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1978 年 9 月邓小平到东北考察,发表“北方谈话”。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嘛!毛泽 东思想也要发展嘛!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 “我们的思想开始活跃,现在只能说是开始,还心有余悸。要开动脑筋,不开动脑筋,就 没有实事求是。不开动脑筋,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况,就不能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只凭上级指示,或中央发的文件,或省里下发的文件,能解决所有具体问题吗?” 他针对的是 A.改革开放后复杂的经济政治形势 B.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问题 C.以思想僵化为特征的“左倾”错误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行中受阻碍 19.2015 年 10 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理由是她 1972 年发现了青蒿素。下列选项中属于我 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④载人航天取得突破性成就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 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 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D.人人自由解释《圣经》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合计 6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2 分)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在传承中被 不断的改造和重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 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 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末)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主张,并指出其主张的不同结局。(4 分)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朱熹与李贽的主张,李贽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 分) - 4 - 22.(12 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 们搜集整理近代不同时期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或主张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①(2 分) 维护君主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 战争失败的刺激;西学东渐。 维新思潮 ②(2 分)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 新文化运动 ③(2 分) ④(4 分)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 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 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2 分) 23. (12 分)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民族,轻视民权之思想。……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 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 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 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所谓民视 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 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 民主政治,绝非一物。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 年 2 月) 材料三 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 时也深谙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 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 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戊戌维新的进步主张。材料一认为戊戌思想存在局限,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孙中山是如何从理论上解决这些局限的?(4 分) (2) 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民主”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看法在当时出现的思想因素。(4 分) (3) 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具有的学术特点。 - 5 - 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实践。(4 分) 24.(12 分)一个世纪以来,民族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核心观念, 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大变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被设想为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主权共同体······在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国家 里,封建的“等级社会”······相继被以世俗、平等为原则并宣称人民主权的社会所取代, 这些社会被重新界定和重新建构成民族国家。 ——美·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是建立在“华夷之辨”的族群认识论基础之上,在方法论上常 常表现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大防”式的狭隘的种族主义······到了近代,西 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也带来了西方的民族主义,它直接促使中国民族观念 的近代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追求国家民族独立,摆脱帝国主义压迫,走繁荣 富强道路的指导思想。从完整意义上说,它包括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清除民族歧视 和民族压迫。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 材料三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 阶段的显著特征,就是人们越来越自觉地将注意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力求在市场经济 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 ——姜义华著《现代性:中国重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原则。(4 分) (2)根据材料二的视角,你认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何不足?(4 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4 分) 25.(12 分)人类文化的世俗化与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是 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至少在基督教义上是如此。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 颂声不绝于耳。……这种尊重人类活动的新观念使得社会和个人都发生了变化。15 世纪初叶, 仍为共和制的城市如佛罗伦萨,呈现出一种新的市民意识,即社会责任感。……这个时期, 在意大利兴起的绘画、雕刻和建筑的新形式中,可以看出对人间事物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些 艺术也反映出一种日甚一日的世俗观念和新的空间观念,直到 20 世纪早期,它还是欧洲人的 思想基础。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哲人们建立一个进步、富裕、和谐的社会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而启蒙运动却彻底地 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文化。虽然它并没有摧毁教会制度,但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会的影 响。启蒙运动的思想颠覆了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基督教价值观,用一套以理性建构而非上帝 启示的世俗价值观取而代之。不仅如此,启蒙运动促使政治和文化领袖理性地分析社会,并 积极地投身于社会进步和繁荣的伟大事业中去。在很多方面,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 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 - 6 - ——(美)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归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新的“世俗观念”的基本内容。(3 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世俗观念与传统基督教价值观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1 分) (2) 与世俗化相伴随的是近代化。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欧洲的世俗化与近 代化”为主题进行论证。(8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 命题、校对:梅 冬 审核:邓惠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选修)答题纸 一、选择题:共 60 分。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21.(1) (2) (3) 考 场 号 _ _ _ _ _ 考 试 号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学 号 _ _ _ _ _ 班 级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 … … … 密 … … … … … 封 … … … … … 线 … … … … … 内 … … … … … 不 … … … … … 要 … … … … … 答 … … … … … 题 … … … … … … - 7 - 22.(1)①: ②: ③: ④: (2) 23.(1) (2) (3) 24.(1) (2) (3) - 8 - 25.(1) (2) 扬州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修)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CBA 6~10 BDCAB 11~15 DBAAD 16~20 BBCAB 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回答词提前并条理化,切入点找准并序号化。) 21.(12 分) (1)主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使民以时”; 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分) 结局:孔子的主张没有被诸侯采纳;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2 分) (2)主张:朱熹认为孔子的言行为天下不易之法;(不能答“理在气先”之类) 李贽则否定孔子的绝对化的权威。(2 分) 说明的问题:官方正统儒学受到怀疑和挑战。(2 分) (3)历史认识: 西汉以来,儒家思想逐步确立其统治地位,其对维护专制统治和思想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 明朝以后,官方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4 分) 22.(12 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或主张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 分) 维护君主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 失败的刺激;西学东渐。 维新思潮 ②利用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 级政治学说(2 分)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 新文化运动 ③批判孔子及儒家思想 (2 分,答“打到孔家店”也可) ④“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资产阶 级要求民主政治;西方自由民主思想 的进一步传播;儒家思想在当时仍然 具有影响(答对任意两点得 4 分) (2)建设措施: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良部分; ②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 9 - ③在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上积极创新。(答对任意其中两点即可得 2 分) 23.(12 分) (1)主张:学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2 分) 阐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 “创立民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 分) (2)看法:西方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 传统民本主义以维护君主统治为本位。(2 分) 因素: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任意一点得 2 分) (3)特点:贯通中西;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任意一点得 2 分) 评价:学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 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走向理性、科学。(任意一点得 2 分) 24.(12 分) (1)思想原则:世俗主义、平等主义、人民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任意两点得 4 分) (2)不足之处:①“排满”意识带有一定的种族主义色彩; ②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和纲领。(每个要点 2 分,共 4 分) (3)主要内容: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 ②清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实现各民族平等; ③推翻专制统治,实现主权在民和政治民主化; ④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富强或国家现代化。(任意两点得 4 分) 25.(12 分) (1)基本内容:珍惜现世生活,关注人间事物;尊重人类活动,鼓励正当发财致富; 新的市民意识觉醒(或社会责任感增强)。(任意两点得 3 分) 根本原因: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要求肯定人性(或人的价值与尊严)(1 分) (2)分数等级与评分准则 7~8 分 论点方面:明确归纳出中心论点“欧洲文化的世俗化与社会的近代化相互促进” 论据方面:论据充分,能从世俗化推动近代化(文艺复兴时期以人而不是以神为 中心,尊重人类活动的世俗观念使得社会和个人都发生了变化,冲击了 教会神权的束缚,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产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启蒙运动以理性建构的世俗价值观冲击了基督教价值观,对欧洲的社会 进步产生持久影响)和近代化也推动世俗化(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 发展推动了欧洲人思想观念和艺术的世俗化;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启蒙运 动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文化,使欧洲人的价值观更加世俗化)等方面论证 论证方面:关联性强;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表达流畅 5~6 分 论点方面:隐含中心论点“欧洲文化的世俗化与社会的近代化相互促进” 论 据方面:论据较充分,能从以上两个方面展开,至少涉及其中四个要点 论证方面:层次较分明,但关联性不够;史论结合 3~4 分 论点方面:中心论点偏颇,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欧洲近代化” 论据方面:论据不充分,能从以上一个方面展开,至少涉及其中三个要点 论 证方面:非要点式列举;层次缺少关联性 0~2 分 论点方面:缺少中心论点 - 10 - 论据方面:至少涉及一个要点 论证方面:要点式列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