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卷·2019届广西桂林阳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文)卷·2019届广西桂林阳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阳朔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文科历史段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 A.施行仁政 B.礼法并施 C.君民共治 D.民贵君轻 ‎2.历史学家许倬云说:“春秋以后,战国时代虽然征伐不已,七强之间几乎已无复华夏蛮夷的区别。最后,秦统一天下,不仅因其武力的征伐,更因孟子所谓‘天下定于一’的观念,已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据此,秦统一天下的基础可以概括为 A.华夷观念淡化 B.武力征伐影响 C.儒家思想主张 D.文化心理认同 ‎3.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忠义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 )‎ A.关羽的忠勇 B.理学的推崇 C.人民的爱戴 D.经济的发展 ‎4.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对传统儒学的彻底否定 C.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已丧失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5.王阳明指出:“虽治生(做生意)亦是讲学中事。但不可以之为首务,徒启营利之心。果能于此处调停得心体无累,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贤。”材料中王阳明的思想 A.强调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存理去欲 B.反映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 C.认为经商和做学问是完全一致的 D.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 ‎6.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说,由于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早已不适应已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需求,后世宗法专制制度迫切需要产生一种新的哲学政治理论,作为社会纲常秩序以及王朝官僚体系的维系力量。材料意在说明 A.社会发展使儒学失去统治地位 B.理学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 C.传统儒学已经丧失了生命力 D.理学是对汉代儒学的批判与发展 ‎7.“芈”的写法有一个演变过程,由最初的甲古文,到 秦朝的小籇,一直发展到楷书。读[ miē ],为羊鸣。读[ mǐ ], 为姓氏。下列对中国汉字的叙述有误的是( )‎ A.汉字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字 B.汉字文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 C.汉朝在小篆的基础上进行文字改革,创造了文化共同体 D.汉字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再创造提供了丰富材料 ‎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这段话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态,体现在绘画上兴起的画种是 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风俗画 ‎9.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10.元代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既注意吸收当时最新实践成果又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实验。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注重科学理论的探索 B.强调实用技术的研究 C.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D.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11.“中体西用”是晚清时期流行一时的思想观点,它主要阐述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也涉及政治思想领域。下面哪一主张不能明确体现这一思想( )‎ A.“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B.“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12.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13.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自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据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A. 皇帝的随从顾问 B. 国家的权力中心 C. 朝廷的咨询机构 D. 政府的执行机构 ‎14.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写道: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1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里又把英美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C.脱离了中国现实 D.合乎世界政治潮流 ‎16.1992年5月,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对中国探访,问到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之后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告诉他,最大的变化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在这一“变化”影响下,中国 A.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颁布并施行《义务教育法》‎ ‎17.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 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 ‎18.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9.约翰·麦克李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 社会主义理论的成败,判断标准是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个世界甚不相同。”该学者强调 A. 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B.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必然 C. 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该相互借鉴 ‎20.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持“双百”“二为”政治方向。“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领域分别是 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1.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在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重大进步。下列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升空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成功 ‎22.《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建国初期,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扫盲教育的开展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 C. “文革”期间,教育发展的停滞 D. 1977年人们对恢复高考的迫切心理 ‎23.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 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 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24.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在收集到的资料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C.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南优2号”杂交水稻 ‎25.“‎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雅典唯一可以运用自己的威信来调节贵族和民众之间的伯里克利的去世,国内的矛盾逐渐开始变得无法控制,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爆发的”这样的社会境况指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达到空前繁荣 B.人民的道德价值观重新建立 C.片面追求功利导致道德沦丧 D.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 ‎26.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27.学者查理•G•诺特在论述某事时说道:“各地发生的变化使人们对最近历史的遗产感到厌恶,有意识的接受理想化的希腊和罗马时代作为改革文学、教育的样板以及所有文化人的理想。”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最近历史的遗产”主要指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B.此“意识”的实质是指理性精神 C.此事件的本质是借鉴古希腊民主和古罗马法制 D.此事件为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运动 ‎28.卢梭曾写信给伏尔泰说:你的诗使我失去慰藉,并且濒于绝望,并迫使我反对上帝。(但这)片刻也无法诱使我怀疑自己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我感受它、坚信它,我向往它、期待它,并且只要有一息尚存,就要捍卫它。这表明 A.伏尔泰的主张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卢梭并非真正的启蒙思想家 C.伏尔泰提倡开明君主制,抨击君主专制 D.卢梭对理性主义有着自己的见解 ‎29.“柏拉图解释某人的一句名言时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据此判断他解释的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30.梁家麟在《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以下主张最有助于“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 A.先定论 B.因信称义 C.王权高于教权 D.《圣经》至上 二、材料题(31题19分,32题21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迹阴阳终岁之行,以观天之所亲而任。 ——《春秋繁露》‎ 材料三: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来源。(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8分)‎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 “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6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3分)‎ 阳朔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文科历史段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B A B B C B C B C B C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D A C C B C D C A A D A B 二、材料题(31题18分,32题22分,共40分)‎ ‎31题(19分)‎ ‎1)主张:仁、礼、仁政。(3分)‎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国家分裂;经济上,使用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来源:全,品…中&高*考+网】(4分)‎ ‎(2)主张: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3分)‎ 思想来源:在儒学基础上,融合了阴阳五行、黄老之学及法家等思想。(或答外儒内法,辅之以道亦可。(3分)‎ ‎(3)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禁锢思想;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庄严。(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答出4点即可6分。)‎ ‎32题(21分)‎ ‎(1)态度:怀疑神灵。(2分)‎ 社会根源: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思想活跃且人对自然有了基本的认识(6分)‎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2分)‎ 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思想发展。(2分)‎ ‎(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3分)‎ 说明: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3分)‎ ‎(4)认识:思想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人类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思想向前发展,反之思想解放也推动社会进步。(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