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共计80分) 1.商代女性可以参与军事、主持祭祀等;周代女性逐渐被束缚在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范围内。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代 A.井田制瓦解 B.礼乐制度推行 C.宗法制完备 D.纺织技术提高 2.关于武王克商的具体年份,史籍中没有记载,历代学者都试图解开这一谜团。自西汉末刘歆开始至今,学术界已给出四十余种答案。其中最早的认为克商之年是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认为是公元前1018年,早晚相差一百余年。据此可知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D.历史学家解释历史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孟子认为,没有“恒产”的人就没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等犯了罪,再施加刑法去处置他,这是对人民的坑害,“仁人在位”哪能这样治理国家呢?这体现了孟子 A.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 B.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 C.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D.礼法并施的治国方略 4.中国夏商之际的“方国”名称来源于商朝晚期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卜文中多以“X方”的形式称呼这些诸侯部落或国家,它们与中原共主王朝夏、商构成一种政治联盟关系,而西周在广阔的疆域内授土授民,既封且分。这表明 A.夏商实现了对方国的直接统治 B.方国与夏商王朝政治关系平等 C.分封制增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力 D.分封制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5.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汉代曾颁布“左官律”,规定在诸侯国任官的为“左官”,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这一做法 A.限制了诸侯国扩张势力 B.废除了察举制度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推行了郡县制度 6.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据此可知当时 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 B.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 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 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 7.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行义闻于乡里”就是在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物。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 A.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 B.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C.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 D.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8.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这一变化反映出,隋唐时期 A.人地矛盾日渐显露 B.土地兼并得到遏制 C.自耕小农逐渐衰退 D.世家大族已经消亡 9.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B.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C.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D.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10.佛教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东晋时“飞天”着色大胆、运笔豪放,画面原始、拙朴。北魏时“飞天”形象较飘逸、轻盈,已脱离西域“飞天”的笨拙之感。唐代中期的“飞天”积极奋发,奔放豪迈,有突出的灵动之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两晋时期飞天开始摆脱模仿痕迹 B.唐代飞天体现盛世时期的审美理想 C.北朝时期中国化的飞天完全成形 D.佛教对唐代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11.自唐高祖到唐肃宗,唐室公主改嫁的有二十多位,其中许多公主还是三嫁、四嫁。倡导儒道的韩愈,他的女儿也曾离婚。但这种风尚,到南宋以后便消失了。据此可知,唐代 A.社会风气开放影响婚姻观念 B.民众具有婚姻的自主选择权 C.婚姻观念深受儒家伦理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12.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线上教学摸底自测4.有学者指出,在中世纪,欧洲各个大城市排污设施欠缺,粪便气味成为人们抱怨的焦点。但是在同时期中国的城市中这个现象并不多见,城乡之间的生态平衡无意中缓解了中国城市的卫生问题。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建立了系统的环境保护体系 B.中国古代城市管理优与西方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改善了城市卫生 D.中国人的公共卫生意识较强 13.自古以来,金银器是权贵皇族特享的奢侈品。自晚唐始,金银器出现在民间,到南宋时候,金银器普遍出现在酒楼及百姓家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 B.中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C.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D.贵族阶级的彻底衰落 14.王守仁是这样阐述他的“良知”概念的:“夫人者,天地之心;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据此可知,心学 A.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B.体现出浓厚的客观唯心主义 C.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 D.衍生出一定的思想解放倾向 15.明代,个别地区开始出现押租制,即佃农向田主交纳高于一年地租额的货币量作抵押,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租佃关系存续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清代,押租制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获得一定发展,其他各省也有出现。押租制的实行和发展 A.加重了地主对佃农的剥削 B.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 C.维护了佃农的生产经营权 D.表明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16.据图1和图2,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 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 C.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 D.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 17.《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内容 筹海 篇 地图 各国 地志 夷情 备采 西洋 器械 地球 天文 表 国地 总论 筹海 总论 增补卷数 1 1 25 1 4 5 1 1 1 总卷数 2 2 66 3 12 5 3 3 4 据此可知,魏源 A.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识 B.拥有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 C.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 D.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倾向 18.洋务运动时期,“制造”一词开始被频繁使用,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后,达致前所未有的高峰。据学者统计,1894年“制造”被使用123次,1895年上升到283次。这种变化反映了 A.战争刺激国人关注器物 B.西学东渐进入了新阶段 C.洋务运动已经走向破产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19.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南制造总局曾积极从事西方书籍的翻译活动,他们认为“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引入西方工业 B.建立近代外交 C.掌握核心制造技术 D.全面学习西方 20.如表反映了1895—1910年中国纺纱工业的部分发展状况。据此推断 时间 厂名 创办人 资本关系 1897年 苏州苏纶纱厂 陆润庠(国子监祭酒) 苏州商务局筹款 1899年 南通大生纱厂 张謇 (翰林院编修) 领用官机,征集商人资本 1905年 无锡振新纱厂 荣宗敬(钱庄主) 张石君(洋行买办) 1910年 上海公益纱厂 祝大椿(怡和买办) 后改制为中英合资 A.纱厂的创立得益于民国政府的建立 B.创办者皆为儒学士大夫出身 C.纱厂的创立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维新变法运动取得较大成效 21.1902年,吴汝纶上书管学大臣张百熙,提议统一国语:“此音尽是京城声口,尤可使天下语音一律,今教育名家,率谓一国之民,不可使语言参差不通。”1906年,提学使黄绍箕等考察日本教育后,向其教育会咨询语言统一的问题。清末的“语言统一” A.有助于近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构建 B.适应了播音表达规律的要求 C.反映了知识分子的政治民主化探索 D.为废除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22.1920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启蒙思想的新取向,否定“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趋向于互助进化、财产公有、平民主义、大同主义。这说明当时 A.民族主义意识削弱 B.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增强 C.科学观念受到质疑 D.欧美社会制度得到推崇 23.五四运动前后,包括恽代英在内的青年认识到要推翻军阀政治要到“最受政治、经济直接压迫和掠夺痛苦的下层农工阶级”中去,寻求改变中国的根本力量。这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工农联合的思想路线的确立 C.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国人对西方政体模式的否定 24.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颁布《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次年4月,颁布的《兴国土地法》修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一变化 A.标志土地革命路线正式形成 B.有利于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有利于孤立和打击地主阶级 D.标志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25.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自卫战争”的名义。半年后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名称代替此前所用的“自卫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竭力维护和平大局 B.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C.积极开展战略反攻 D.取得军事优势地位 26.1947年,上海永安公司总经理郭琳爽说:“凡此国势与社会情形,实足令人寒心。富有人士多已离沪他去,致金融日趋逃避,长此以往,留居者环境日非,贫困日甚,诚不堪设想。”出现此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失去资本家的支持 B.日本侵华破坏发展的环境 C.官僚资本挤压发展的空间 D.民族工业发展陷入了困境 27.1951年,人民政府开展了城乡物资交流,由工商局设立工业器材、油粮、牲畜柴炭3个交易所,把分散在全市各主要工商行业和来自各地的批发商人、零售商人、农民等组织起来进行交易。这一做法 A.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造热潮 B.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恢复 C.减少对经济的计划与指导 D.拉大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地工会组织职工上大课,举办短期训练班和职工夜校,宣讲劳动创造世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常识教育。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B.开展工人扫盲教育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基层民主组织 29.“一五”计划实施后,中共中央先后发布《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等文件,要求地方政府抑制农民进入城市。到了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B.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C.城市粮食供应得到保障 D.农村劳动力人口饱和 30.1955年,王路和王云阶共同创作了电影《护士日记》的主题曲《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曲调简单优美。该儿歌 A.描绘了工业化建设的场景 B.倡导了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风俗 C.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的风格 D.体现了“双百”方针所提倡的精神 31.下表为1978一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这反映了 年份 1978 1980 1990 2000 2010 城市化率(%) 17.9 19.4 26.4 36.2 47.5 A.城乡二元结构差别已基本消失 B.改革开放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C.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 D.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3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一条规定,“除威士塔修女外,妇女受终身的监护”;在《罗马民法大全》里规定,“禁止剥夺妇女的自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其自由受到限制”。这一变化表明 A.罗马法律体现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B.罗马法超越了种族与性别的界限 C.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D.罗马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提高 33.古罗马万民法曾有如下规定:没有各当事人的合意,婚姻不能成立;契约订立以“意思合致”即交易双方的自愿与平等为最基本条件,禁止任何暴力和恫吓手段。这体现了 A.罗马妇女家庭地位的提高 B.万民法体现了自然法思想 C.私人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D.万民法注重公民权的维护 34.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波提切利(1446— 1510)运用新的绘画方法,发展了中世纪的装饰风格,创造出富于线条节奏、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其作品《春》《维纳斯的诞生》,富有生气地描绘了美惠三女神、女神维纳斯的形象。这些作品 A.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B.表明现实主义已成为时代主流 C.推动非宗教理性时代的到来 D.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 35世纪中期,一场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在欧洲肆虐,短短的数年间,夺走了2500万条人命,约等于欧洲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们发现笃信基督并没有使他们摆脱厄运。相反,在亲眼目睹自己的妻儿,兄弟、姐妹、朋友接连去世的不幸事实之后,他们似乎突然顿悟:天下根本没有什么神灵保佑,相信上帝不如相信自己。不久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这说明 A.历史往往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 B.历史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干预呈现一定的无序性 C.偶然因素对历史起到了加速或者减缓的作用 D.偶然因素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36.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后,向君主提供咨询服务的枢密院名义上仍代表中央政府,颁布政令。这说明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有名无实 B.君主立宪尚未形成 C.国王拥有行政大权 D.制度变革循序渐进 37.表1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项目 年份 1680 1730 1780 1830 黄金 5.0 7.8 0.2 3.0 树胶 8.1 9.4 12.0 71.6 奴隶 55.3 64.3 86.5 1.9 据表1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 A.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 B.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 C.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 D.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 38下表反映了1919年和1925年苏俄(联)农村每个成年人消费量(单位:千克)的变化情况。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粮食 肉 糖 1919年 181 16.5 0.5 1925年 229 38.7 4.6 A.农业生产技术革新 B.政府减轻了农民负担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 39.苏联在实施“四五”计划期间(1946—1950年),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西方舆论断言的“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不攻自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苏联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C.苏联“斯大林模式”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D.美苏争霸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题 40.20世纪初,美国“文学牛仔”被小说家刻画成阳刚威猛、热爱自由、神勇无畏和开拓进取的骑士英雄。20世纪后半期,“文学牛仔”的英雄神话开始解构:牛仔脱下英雄的外衣而更富有普通人的生活化倾向,性格脆弱的一面也暴露无遗。“文学牛仔”形象的变化反映了美国 A.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B.多元文化渐趋衰落 C.工人被机器异化的命运 D.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第二卷 主观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计20分) 材料:1933年初,沿海江浙一带流行痘疹病,规模极大、发展迅速,国民政府在中央成立防疫中心办公室,同时发行了内容详实的《防疫手册》,著名中医学家王忠奇临危受命就任防疫总调度,在细致的病情调查后,通过病菌类的培养,发现了抑制病菌传染的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并积累了大量的救治资料。在王忠奇的建议下,国民政府办法相关法令要求民众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如佩戴口罩,封城、封县和封村,对铁路交通进行管制,防止人员大规模流动,进行病人的集中隔离,在此过程中建立了严密的治疗制度和防疫制度,1935年,江浙地区的痘疹病基本消失,民众回归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30年代我国防疫的特点和历史影响(20分) 参考答案 01-05 BDCCA 06-10 ABABB 11-15 ACCDC 16-20 DCACC 21-25 ABACA 26-30 CBABA 31-35 BDBAC 36-40 DCCCD 41.(1)特点: 政府主导、成立机构、立法保证、专人负责、理论联系实际、强制性、措施得当(15分,答出5点即可) (2)影响: 有效的避免了疫病的传播和发展 发展了近代的公共卫生事业 为后世应对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5分,答出2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