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历 史 试 题 ‎ ‎ 命题人:龙小艾 审题人:罗彦彦 考试时间:2018年1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  )‎ A.突出人的作用    B.强化神权色彩     C.注重道德治理    D.依赖血缘纽带 ‎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以一贯三,上通天,下彻地,中理人,天地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董仲舒这一论述旨在(  )‎ A.说明君主在位应有所作为                 B.充分论证儒学为治国之术 C.迎合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为限制皇权提供理论基础 ‎3.外藩首领或使臣携贡品来朝参见皇帝,唐朝必回赠丰厚物产。回馈时必须先估定所得贡物的价值,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回馈多少,这些回赠物品多系手工业精品,有不少出自官府手工业部门。这些回馈的手工业品(  )‎ A.都来自官营手工业                        B.旨在加强与少数民族联系 C.与市场联系紧密                          D.其政治价值大于经济价值 ‎4.朱元璋即位之初,“严私铸之禁”,甚至将严禁私铸铜钱一项载入《大明律》。此后不久下诏:“凡私铸铜钱,准许作为废铜送至官府,官府每斤给制钱一百九十文(官方规定铸钱每斤160文)偿之。”这一变化(  )‎ A.反映出铜矿资源的丰富                     B.表明私铸法令被严格执行 C.说明私人冶铸获利丰厚                     D.客观上鼓励了私人铸钱 ‎5.宋代以前,选任监察官的首要标准必然是刚正坦直、不阿附权幸,敢于直言进谏;宋代以后监察官多自进士出身,这一标准得到宋以后历代朝廷的一再强调。这说明监察官选任(  )‎ A.逐渐趋于民主科学                          B.由注重门第到注重科举 C.不再受到皇权干扰                          D.侧重德行到侧重学识 ‎6.黄宗羲从万民忧乐的角度重新认识君权,认为如果君主背离了兴利除害职责的话,那些恨其君如“寇仇”、视其君为“独夫”的“天下之人”就可以起来推翻暴政。据此可知黄宗羲(  )‎ A.主张废除君主制度                           B.推崇西方民主政治 C.深化了传统民本思想                         D.改变了儒学的本质 ‎7.庚子变乱后清政府内部讲“民主”、骂“专制”不再敏感,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分歧已不是民主不民主,而是排满不排满了。这是因为(  )‎ A.民主共和成为政治共识                       B.满清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C.反满兴汉已经深入人心                       D.革命派和立宪派达成妥协 ‎8.《上海县志》记载了同光时期一个独资经营五金铺的商人朱佩珍:“起家徒手,无所资藉,徒以重然诺,审取与,为士大夫所爱重。东西各国人士来此经商或旅游者,闻其名,争结纳焉。”此记载可以用来佐证(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近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变化 C.买办阶级的形成                            D.上海近代工商业已经起步 ‎9.下表反映了1913年和1936年中国进出口格局的变化,据表可知这一阶段中国(  ) ‎ 类别 ‎ 进口(%) ‎ 出口(%) ‎ ‎1913年 ‎ ‎1936年 ‎ 变化净比 ‎ ‎1913年 ‎ ‎1936年 ‎ 变化净比 ‎ 原料 ‎ ‎5.3 ‎ ‎13.4 ‎ ‎+8.1 ‎ ‎29.1 ‎ ‎35.8 ‎ ‎+6.7 ‎ 制成品(包括半制成品) ‎ ‎67.1 ‎ ‎66.5 ‎ ‎-0.6 ‎ ‎50.9 ‎ ‎39.5 ‎ ‎-11.4 ‎ A.近代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B.仍以进口制成品为主 C.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                    D.国际市场得以拓展 ‎10.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 )‎ A.抗战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 D.抗战期间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11.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对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  )‎ A.对西方缺少整体的了解                     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统治 C.思想理论水平相对较低                     D.摆脱了“中体西用”思想束缚 ‎12.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投考者寥寥”,而到光绪年间随着大量“有用”之西书被翻译和引入,1874年上海“格致书院”创办时得到了李鸿章等许多官绅的捐款资助。这一变化表明(  )‎ A.“中体西用”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B.洋务派能理性看待西方科技的影响 C.“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          D.官绅阶层已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 ‎13.有学者说,三民主义是要实现“使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而不相冲突”。其针对的是三民主义中的(  )‎ A.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推翻帝制,创立民国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4.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15.1957年初,陈云在一次会议上说:“去年的经济建设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错误,表现在财政和信贷方面是支出过多。如果冒进了,会出现经济混乱;如果保守了,则会妨碍建设应有的速度。但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陈云讲话的主要意图是(  )‎ A.调整发展模式重视市场关系               B.坚持稳定发展缩小建设规模 C.反对保守落后注重发展效率               D.调动各种因素强调高速发展 ‎16.“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7.在古代希腊,规定议事会成员的任期为一年且不得连任,公民一生中任议事会成员的时间总共不能超过两年,均进行抽签选举。这种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  )‎ A.动摇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参政权利与公民财产没有关系 C.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保障所有公民直接参政的机会 ‎18‎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一只马虻,这个城邦因为身体庞大而日趋懒惰,需要马虻的刺激;而孔子则发出“文王后,古代文化都在我身上”的豪言壮语。可见两者(  )‎ A.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B.都提倡“认识你自己”‎ C.都以“人事”为哲学对象                  D.主张做事要审时度势 ‎19.下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20.英国冒险家威廉·丹皮尔(1651—1715年)关于《环球航行》的书,激发了笛福创作出《魯宾逊漂流记》和斯威夫特创作出《格列弗游记》这说明(  )‎ A.地理大发现推动当时的文艺创作        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C.文学作品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D.启蒙运动激发了人们的探险精神 ‎21.18世纪的英国,经过国王和议会授予公司特许组建了垄断公司……19世纪中叶以后,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19世纪中期后,不仅英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1904年美国有托拉斯318个,它们存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其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本行业生产的80%以上。这种变化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C.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D.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与经济管理演变 ‎22.20世纪20年代,法、英、日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魏玛共和国(德国)与苏联建立了秘密联系,得以在苏联训练飞行员和坦克手。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此后,西欧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上述对外政策的调整都反映了(  )‎ A.在对外关系中彻底排除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B.对西方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走向 D.冷战背景下突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与孤立 ‎23‎ ‎.民生问题是中共十九大的重要议题,中共十九大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日益提高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我国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可以借鉴(  )‎ A.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 B.20 世纪30 年代形成的斯大林体制的分配方案 C.西汉初期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 ‎24.1947年,美国商务部长哈里曼声称:“美国不可能独享繁荣和自由,当其他地区的人们看不到希望、被迫屈服于独裁统治时,美国也将最终失去自由。”此言论意在(  )‎ A.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B.巩固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C.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                D.推动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建立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5题12分,第26题25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一直以“天朝”自居,从来不把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当作是国家……中英鸦片战争已经打两年了,道光帝居然问大臣这样的问题:英吉利到底在何方向?女王有无婚配?和俄罗斯是否接壤?与新疆有无旱路可通。可笑不?没有国家观念,又何来国旗一说! ……“亚罗号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这个事件起因就是“华船冒挂洋旗”,和国旗有关。1862年又发生了一起中英水兵斗殴事件。在交步过程中,占尽便宜的英国人硬说船只没有挂国旗,不知道那是中国兵船,拒不负责。恭亲王奕诉痛定思痛,考虑制定一面旗帜。在曾国藩的建议下,选定三角龙旗。但这并不是国旗,真正国旗的诞生,是在1888年。当时参与过很多外交活动的李鸿章,深感“无旗可挂”的尴尬,于是奏请慈禧太后,选定四角龙旗。《北洋海军章程》中第一次在官万文件中出现了“国旗”这一概念。 ‎ ‎——摘自冯玄一《中英水兵斗殴事件,逼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 ‎ 材料二 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到1894年通商口岸共有34个。甲午战争后,列强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增开通商口岸40余处……19世纪末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一些官僚认为自开一些口岸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自1898年到民国年间自开通商口岸达30多处……(至此)可供外国人贸易的口岸达到110个。除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展起来,绝大多数后来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重点和主要城市。 ——摘自《近代中国专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在清朝前期没有国旗?哪些因素推动了清朝后期制定国旗?(5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通商口岸发展的趋势,并分析通商口岸带来的主要影响。(7分) ‎ ‎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是由道家提出来的,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阐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圣”是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外王”是指个人把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儒家在其历史嬗变过程中……“内圣”和“外王”在不同的时期,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的。 ‎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 材料二 儒家的“内圣外王”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很重视人的社会本性,“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是建立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当自我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时,才是有意义的……儒家“内圣外王”是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道德思想,又注重对民众的教化,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这就要将这种道德思想与国家政治相结合。才能把这种道德思想落实到现实之中。这种道德与政治的统一最好的例子就表现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上。……通过内圣外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 材料三 在东西方文化中,“内圣外王”与“哲学王”是两个绕不开的概念。二者发轫早,源流长,影响深远。“哲学王”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念。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这一乌托邦愿景,影响一代又一代西方思想家……谁可以“内圣外王”,谁能成为“哲学王”?柏拉图将除去哲人、知识阶层以外的阶级排除在权利中心以外,认为“哲人”是少有的,只有具有伟器的人方可为之,毫无疑问,这是精英主义。由精英统治“庸众”。东方则不然,孟子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不仅告诉你可以成为智慧人,而且告诉你方法,比如慎独修身。所以东方无所谓精英,只有士大夫,不是坐而论道脱离群众,而是引导群众,发智明德,使努力向学,大家一齐动手,最终天下大同…… ‎ ‎——摘编自《联合参谋学院》 ‎ ‎(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宋明理学与明清儒学是怎样表现“内圣外王”的。‎ ‎(7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内圣外王”思想的特点。(6分) ‎ ‎(3)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别归纳“内圣外王”思想与“哲学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12分)‎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罗斯福上台后,采取诸多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政府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设立执行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该署仅在成立之初的一个月里,就以物品救济方式救济了近400万个家庭。罗斯福称:“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一点什么。”鉴于此,政府实行“以工代赈”计划,规定有工作能力者须参加有酬劳动获得工资。并颁布《社会保障法》,创立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失业者每周可领15美元至18美元的失业保险金。 ‎ ‎——捕编自曾贵《“罗斯福新政”的兢业工程及启示》 ‎ 材料二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供给恒等于需求。”经济只会出现局部失衡,资本主义经济机制具有很高的协调性,可自行调节已使经济运行重新恢复正常。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后,这一理论遭到挑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供给是需求的函数,“需求会自己创造自己的供给”,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必然会产生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经济体系均衡的关键,不是市场和竞争,而是由消费和投资额决定的有效需求水平。为此,他主张:“国家必须用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以及其他方法,指导消费倾销。”战后,凯恩斯学说变成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摘编自张建刚《凯思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及其新的发展》 ‎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实行社会救济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7分) ‎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凯恩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学说能成为“西方经济学正统”的原因。(8分)‎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ACDDD 6-10:CBBBC 11-15:BCACB 16-20:BCABA 20-24:DCDA 二、材料题 ‎25题:(1)原因:由于中国古代没有国家观念,加上闭关自守,不知国际惯例,所以没有国旗。(2分) ‎ 因素:由于列强侵略、欺辱的刺激;国际交往的加深;以及洋务派的推动,因而诞生了国旗。(3分) ‎ ‎(2)趋势:数量上看,越来越多;从分布上看,由沿海到内地;从设立上看,由被迫开放到自行开放。(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便利了列强经济侵略;客观上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近代化。(3分) ‎ ‎26题:(1)表现: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知行合一”,晚年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3分)‎ 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又将儒家的“内圣”转问“外王”。顾炎武力主求知与修养,学与用的统一亦即“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主张学以致用。‎ 黄宗義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公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国方略,凸显了“外王”理想。(4分) ‎ ‎(2)特点:“内圣外王”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内圣外王”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内圣外王”体现了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6分) ‎ ‎(3)“内圣外王”条件: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混战,士大夫阶层崛起;经济上井田制逐渐瓦解,小农经济开始形成;思想上产生诸子百家,他们代表不同阶层宣扬自己的主张,抨击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开始形成。(6分) ‎ ‎“哲学王”条件:政治上城邦体制,民主政治繁荣;经济上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手工业、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思想上从对神的敬畏与崇拜到关注人与人类社会生活,人类的精神觉醒,早期人文主义思想产生。(6分)‎ ‎27:(1)措施:发放救济金,直接救济;“以工代赈”,以公共工程为载体提供就业机会;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加强就业和失业保障;改变传统观念,重视精神关爱(3分,答出三点即可) ‎ 意义: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人民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改善;缓和阶级矛后,稳定社会秩序;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福利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深远影响。(4分) ‎ ‎(2)突破:承认经济危机确实存在;经济危机的解决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恢复,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3分) ‎ 原因:世界性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传统的经济理论不能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政府积极干预经济.‎ 附件二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双向细目表 章 节 内 容 能力层级 题 型 难度 系数 分值 分值 比例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探究 主 客 必修一 古代史 ‎√‎ ‎√‎ ‎√‎ ‎√‎ ‎0.5‎ ‎30%‎ 近代史 ‎√‎ ‎√‎ ‎√‎ ‎√‎ ‎0.6‎ 现代史 ‎√‎ ‎√‎ ‎√‎ ‎√‎ ‎0.6‎ 必修二 古代史 ‎√‎ ‎√‎ ‎√‎ ‎√‎ ‎√‎ ‎0.6‎ ‎30%‎ 近代史 ‎√‎ ‎√‎ ‎√‎ ‎√‎ ‎√‎ ‎0.6‎ 现代史 ‎√‎ ‎√‎ ‎√‎ ‎√‎ ‎√‎ ‎0.6‎ 必修三 古代史 ‎√‎ ‎√‎ ‎√‎ ‎√‎ ‎√‎ ‎√‎ ‎0.6‎ ‎40%‎ 近代史 ‎√‎ ‎√‎ ‎√‎ ‎√‎ ‎√‎ ‎√‎ ‎√‎ ‎0.6‎ 现代史 ‎√‎ ‎√‎ ‎√‎ ‎√‎ ‎√‎ ‎0.5‎ 具体知识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