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华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汕头市华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广东省华西中学高一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A. 夏商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宗法制源于夏商周时期,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期的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宗族之法,也称族规。宗法制对于我们现在仍具有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家庭和谐及社社会的安定;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西周建立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对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授土授民,这种制度是 A. 君主制 B. 宗法制 C. 礼乐制 D. 分封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是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是为保证王室的强大,拱卫王室,加强统治。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为世袭君主的政体由单一国家领袖行使名义上或是绝对的政体权力,通常为世袭制,且为终身任期,明显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宗法制是一种按血缘亲疏分配国家权力、财产等的制度,与“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无关,排除;C项,礼乐制度是用来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周分封诸侯国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室、功臣、先代贵族,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属于先代贵族;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是功臣;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是王室;甲、丙、丁均可能被封为诸侯王,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不可能被分封为诸侯王,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被封为诸侯王”,联系所学分封制分封的主要对象分析解答。‎ ‎4.据史料记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 先代贵族 B. 少数名族首领 C. 王族 D. 功臣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中的“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即可判断出,其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5.潮汕地区有很多地名都是以姓氏来命名的,如陈厝合、赵家村等,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此种命名方式是以什么为纽带 A. 财产 B. 地域 C. 信仰 D. 血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以姓氏来命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姓氏是古代宗法制发展影响的结果,姓氏是以共同的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所以以血缘为纽带。故D正确答案;姓氏与财产的多寡无关、姓氏与地域没有直接关系、姓氏与共同信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BC。‎ ‎6.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严格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B. 旨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C. 西周金属冶炼业发达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A ‎【解析】‎ 根据天子、诸侯、大夫、士在用鼎制度上的层层递减的差异,揭示出西周奴隶社会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故A项正确。B、D与材料无关,C项表面现象。‎ 点睛:解题关键是紧扣“本质问题”这个关键信息点。‎ ‎7.皇帝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制度开始于 A. 汉朝 B. 秦朝 C. 明朝 D. 唐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答案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8.秦朝有效统治广大地区的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 ‎【答案】A ‎【解析】‎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故A项正确;B是汉代选官制度;C是隋唐中央制度;D是西周时期地方制度。‎ ‎9.秦始皇为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开创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三公九卿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王位世袭制开创于夏启时期,故排除A项;分封制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故排除B项;三公九卿之是秦始皇为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开创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形成于隋唐时期,故排除D项。‎ ‎【点睛】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10.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诸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秦朝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其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这样监察制度开始确立。故本题应该选B项。丞相是辅佐黄帝管理全国政务的,太尉负责军事,诸卿是中央各部门的主管官员。‎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 ‎11.秦始皇构建强大封建王朝时,曾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其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皇帝通过控制郡守和县令任免权,加强中央集权 B. 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 缺乏优秀军事人才可以担此重任 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尉管军事,职位非常重要,秦朝刚刚实现全国的统一,秦始皇从巩固国家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考虑,由自己兼任,可以直接控制全国军队,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材料。‎ ‎1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轿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王朝完成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权力的高度集中 B. 中央政府各部门间互相配合牵制 C. 郡县制的推行 D.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大概意思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像老虎一样雄视各路诸侯!挥剑斩断浮云,各路诸侯都要朝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和中央手中,因此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为正确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 ‎1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的哪一举动符合荀子的观点 A. 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 经常巡游天下 C. 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D. 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反映了荀子主张国君要知道各个地方发生事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故C项正确;邮驿制度、巡游、深入民间与材料无关,故ABD项排除。‎ ‎14. 秦朝郡县制和西周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 ( )‎ A. 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B. 具有行政、军事和监察职责 C. 郡县长官由天子任免而非世袭 D. 直接接受中央政府命令和监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为二者相同点,都属于地方行政体制;B项也是二者相同点,二者很大程度上都具有具有行政、军事和监察职责。D项是二者的不同点,郡县制受中央政府命令,但是分封制则有很大的自主权。但是这不是二者最大的不同。郡县制长官有中央任命,分封制下是世袭的,这确保了郡县制下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也是二者最大的不同。故选C 考点: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点评:郡县制与分封制都是地方行政体制。分封制下,地方官员是世袭,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但是在郡县制下,长官由皇帝任命,可以随时撤换,加强了中央集权。‎ ‎15.西周分封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被基本废除,主要是因为 A. 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B. 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的需要 C. 秦国商鞅变法 D.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抓住题干中“首次在中国范围基本废除”的信息可知,主要原因是秦的统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故D项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还没有废除,故A项错误;诸侯争霸处于春秋时期,当时周王朝的分封制还在进行,B错误;C项是在秦国,而不是在中国范围,故排除。‎ ‎16.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A. 企图通过分封巩固统治 B. 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 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 D. 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广建封国,拱卫周王室,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根据材料“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可知,西汉统治者通过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办法来巩固统治;故A项正确;无论是西周分封制,还是西汉的封国制,最终都导致了分裂割据,排除B;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君主专制正式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排除D。‎ ‎1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主要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扩大地方权力 C. 推行郡县制 D. 削弱相权 ‎【答案】A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无力再对抗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A项正确。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削弱地方权力,而不是相权,故D项错误。‎ ‎18. “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 )‎ A. 丞相制度 B. 察举制度 C. 刺史制度 D. 内阁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故C项正确,A、B、D都不是监察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 ‎19.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l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 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 B. 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 C. 六安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 D.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王,其他儿子可以分得一块土地建立侯国。根据材料中的“康王少子”,可知这是推恩令实行的结果,D正确。西汉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没有废除分封制,A错误。汉初的分封制造成了“七国之乱”,B错误。根据“推恩令”可知,六安王之下还会再进行分封,不是最后的封王,C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A项。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并没有废除分封制,依然实行郡国并行制。‎ ‎20.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朝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 A. 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 B. 发挥集体智慧,做出集体决策 C. 政务公开,相互监督 D. 防止三省扯皮推诿,提高工作效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设立政事堂的目的正是为了防止出现三省扯皮推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故D项正确。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是设立三省六部的目的不是设立政事堂的功能,故A项错误;决策权属于皇帝,不涉及作出集体决策,故B项错误;政事堂仅仅是三省集体办公,不涉及政务公开,故C项错误;。‎ ‎21.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文中的这一“制度”是 A. 科举制 B. 监察制 C. 征辟制 D. 九品正中制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获取官职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以学识为依据的选官制度,体现了科举制的特点,故A项正确;监察制不属于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征辟制不是以学识和考试为依据,故C项错误;九品正中制以门第为依据选官,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的特点入手,即可对选项逐一分析,同时,注意区分其它选官制度的不同点,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2.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 A. 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B. 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 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 D. 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魏征生前以敢于直谏著称,竭诚辅佐皇帝,受到唐太宗的高度赏识;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危及君主的统治,故又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需要。故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详解】‎ ‎23.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君主专制膨胀 C. 监察制度的弱化 D. 谏议制度的消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两级地方行政机构到三级地方行政机构、从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到地方权力被分化,所反映的共同的本质问题是中央集权的强化,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没有体现出专制主义、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的变化,故BCD项排除。‎ ‎24.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 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B. 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C. 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 D. 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 ‎【答案】B ‎【解析】‎ ‎【详解】“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指公正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对荐举人缺乏有效的约束,不公正不合理,故B正确;察举制不是按门第选拔官吏,A错误;科举制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D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高低,不是才德,C错误。‎ ‎25.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目的是 A. 加强君主专制 B. 扩大地方权力 C. 削弱宰相地位 D. 改良科举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主要职责是上传下达,跪奏笔录,完全听从于皇帝一人,皇权专制发展到顶峰。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设在中央,不能扩大地方权力,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大臣与宰相的地位无法比拟,只是侍从,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与科举制度明显无关,排除。‎ ‎26.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 A. 通政使司-内阁-皇帝 B. 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 C. 通政使司-丞相-皇帝 D. 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侍从、顾问机构故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代政治 详解】‎ ‎27.如果你到过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会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一见面(请皇帝旨)一述旨(拟皇帝旨意)一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一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一过朱一交发……”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使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央机构,只是皇帝个人的秘书班子,只是为皇帝决策提供参考,自身毫无决策权,故A错误;材料通过军机处一日工作流程的叙述,说明了它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没有体现军机大臣是否陪皇帝读诗作画方面的活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只是反映了军机处一日工作流程,说明它只是一个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的工具而已,不能反映它“纵论军机,谋划战事”方面的职能。故D项错误。‎ ‎28.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 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B.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C. 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 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丞相制度是中央官制,存在相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此项中说法过于绝对,A项说法错误,故选A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自丞相出现便一直存在,丞相位高权重,必然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故B项说法正确;废除丞相即铲除了阻碍皇权高度集中的障碍,这一做法会使大权进一步集中于皇帝手中,故C项说法正确。废除丞相后,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故D项说法正确。‎ ‎2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 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 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 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 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郡县制。裂天下都会而为之郡邑(县),废侯卫为郡守县令,郡邑(县)、郡守县令是秦朝郡县制和地方官制,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是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所以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 ‎30.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加强,下列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立 ‎②丞相制度废除 ‎③军机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有效地加强了君权;宋代的时候,为进一步加强君主的权力,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设立参知政事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明初,太祖朱元璋干脆废除了宰相制度,大权独揽;清雍正帝时,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所以应选D。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且“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摘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出现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顾炎武关于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看法。‎ ‎(3)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 ‎)制度:郡国并行制。问题: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国家行政命令难以在封国内推行;威胁中央集权。‎ ‎(2)看法: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社会不可倒退实行分封制);提出“寓封建于郡县之中”的主张;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力过大,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3)认识:正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加强对地方管理是维护统一的需要;中央强化对地方管理的同时须适当放权增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徇周之制……封功臣……天子之政行于郡.……”等关键信息可知,汉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出现的问题:根据所学可知主要是王国问题,即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国家行政命令难以在封国内推行;威胁中央集权。‎ ‎(2)结合材料三中的“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得出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提出“寓封建于郡县之中”的主张;结合材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可以得出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力过大,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3)本题是个开放性问题,在回答认识时主要是从多个角度来谈谈认识,例如,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一定要根据国情出发、从实际形势出发来合理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再例如,加强对地方管理是维护统一的需要,是历史的主流趋势,但是在中央强化对地方管理的同时最好要做到适当放权增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同时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赢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权。‎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干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四 ‎ ‎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公”的出现有何实质意义?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实行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4)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料四,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答案】(1)“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定。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态度:应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剥夺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4)元朝实行行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原因:相权威胁皇权。废丞相,权分六部。‎ ‎(5)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赢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改变原来的世袭制,即“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定。根据材料“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并联系所学可知御史大夫职责是监察百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丞相的权力,故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态度:根据材料“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知唐太宗的态度是应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3)根据材料“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联系所学可知宋代对丞相行政、军事、财权进行了分割,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4)机制: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的运行机制是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原因和措施:根据所学可知朱元璋认为相权威胁皇权,引起社会动乱,所以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5)趋势: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相权由独权、到唐的三省六部制、到宋朝的相权继续被分割、最终相权废除,表明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影响:根据所学可知皇权的加强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