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历史试题 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审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给分)‎ ‎1.战国时期某思想家主张民贵君轻并提出“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的思想学说。该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庄子 C. 孟子 D. 荀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提出“齐一万物”,追求精神自由,排除B;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统治者要以“仁政”治国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并强调治国要遵循“民贵君轻”的原则,故选C;荀子是儒家学派集大成者,主张礼法并用,排除D。‎ ‎2.某思想家强调“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位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曾言“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故A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不符合题意,排除B;孟子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韩非子主张法治、中央集权,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无为,则无不治”,联系所学老子的思想分析解答。‎ ‎3.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A. 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 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 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 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答案】C ‎【解析】‎ 材料“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反映的是主体情感上的好恶,同样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认识活动, 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因此 “人的认识应当力避”,要排除干扰,独立思考,故A项正确;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 点睛:高考历史文言文材料题主要考查两种能力,其一是通过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史料分析、归纳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另一种是借助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巧解高考历史文言文材料题要注意借助最为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切入正题。(1)重要的虚词,如则、非等,这些词后的语句一般就是解答题目的核心句。(2)重要的历史人物信息,如称谓、官职、人名等。(3)时间信息,本信息既包括文言文材料中的时间描述,也包括引文出处的时间等等。‎ ‎(4)所选文献的出处、名称、作者等等。‎ ‎4.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断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主要是由于,汉代儒学 A. 讲究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B. 崇尚天人合一 C. 倡导大一统的政治伦理观 D. 主张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反映了在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西汉王朝儒学得到广泛传播,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故C正确;材料强调儒学教化与国家统一,没有反映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天人合一思想,故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君权神授思想,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角度出发,抓住思想统一与政治统一的关系,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史书记载,两汉皇帝“皆遇灾而惧”,因灾异而下的罪己诏有58份之多,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是 A. 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一定的劝诫作用 B. 汉代统治者关注自然灾害重视百姓的疾苦 C. 汉代的干旱、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较多 D. 汉代盛行灾异祥瑞学说得到了自然验证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人民应服从君主的统治,君主应施行仁政,否则天将降灾祸以示警告,“因灾异而下的罪己诏有58份之多”,体现了天人感应,故A正确;B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灾异祥瑞学说得到了自然验证”表述错误,排除。‎ ‎6.1283年,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舍身取义,壮烈殉节。史学家认为文天祥就义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里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指 A. 法家思想 B. 程朱理学 C. 王阳明心学 D. 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 ‎【答案】B ‎【解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程朱理学讲究杀身取义,壮烈殉节,另外,从时间上来看,程朱理学属于宋代,符合题目的时间,而王阳明心学则属于明代,不符合题目的时间,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选项。‎ ‎7.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物的隐显存亡变化,天地鬼神万物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派生物,是人心的形体,这种思想 A. 与荀子的思想同出一辙 B. 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发展 C.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 D. 同李贽的思想相辅相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物的隐显存亡变化”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故答案为C项。荀子主张人定胜天和“天行有常”,属于唯物主义,排除A项;老子的思想以“道”为宇宙本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不同,排除B项;李贽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排除D项。‎ ‎【点睛】王守仁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人都有良知,只要识得此理,则“满街都是圣人”;认为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心外,先有理后有物;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心即是理”,理在心中。因此,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8.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认为,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下列论断与其主张吻合的是(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兼相爱,交相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后人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选A;B是黄宗羲的观点,排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董仲舒的观点,排除C;“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学派的核心,排除D。‎ ‎9.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以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亡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 维护封建礼教 B. 抨击君主专制 C. 提倡经世致用 D. 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B ‎【解析】‎ 材料“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是顾炎武的主张;D项是维新派的主张。‎ 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材料“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哥伦布、麦哲伦实现远洋航行提供重要技术保证的是( )‎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哥伦布、麦哲伦实现远洋航行提供重要技术保证的是指南针,故选C;造纸术在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排除A;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排除C;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排除D。‎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体现了浪漫主义色彩。其创作体裁属于( )‎ A. 汉赋 B. 唐诗 C. 宋词 D. 元曲 ‎【答案】B ‎【解析】‎ ‎【详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朝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故选B;汉赋盛行于两汉、宋词盛行于宋代,元曲盛行于元代,排除ACD。‎ ‎12.从明代开始,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 B.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 C. 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阶段,诗赋在科考中失去了市场 D. 明末清初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反映 ‎【答案】A ‎【解析】‎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小说属于世俗文学,适应了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故A正确;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并不能解释从明代开始小说发展繁荣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明代小说发展繁荣的主要原因与诗赋是否失去市场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误;明代小说并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等明末清初思想家反传统思想的反映,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主要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需要等方面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3.书法是一种艺术。一种字体,有人谓之:“如云行流水,秣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它是 A. 草书 B. 楷书 C. 行书 D. 隶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如云行流水,秣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可知该书法是行书,C项正确。草书的特点是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与材料“非真非草”不符,排除A。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与材料“乃楷隶之捷也”不符,排除B。隶书的特点是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与材料“乃楷隶之捷也”不符,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如云行流水”、“非真非草”、“乃楷隶之捷也”等,结合行书的特点即可知道答案。‎ ‎14.某学生以“鸦片战争期间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校,他可以查阅的是 A. 《日知录》‎ B. 《海国图志》‎ C. 《变法通议》‎ D. 《明夷待访录》‎ ‎【答案】B ‎【解析】‎ 材料“鸦片战争期间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学生可以查阅《海国图志》,故B项正确;AD项是明末清初的思想的作品;C项是甲午战后的作品。‎ 点睛:解题的关键时间点“鸦片战争期间”。‎ ‎15.在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中,梁启超以热情宣传和鼓吹西方的法治主义而名噪一时。他认为,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这反映了梁启超主张 A.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B. 建立君主立宪制 C.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D. 建立贵族共和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可知这反映了梁启超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 点睛: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保障民权。‎ ‎16.“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与此相对应的是(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本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对应的是民生主义,故选C;民族主义对应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排除A;民权主义对应的纲领是“建立民国”,排除B;民本主义不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D。‎ ‎17.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 A. 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 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平均地权的内容 C. 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D. 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反封建内容,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故选C;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理论基础,排除A;B是新三民主义新内容的体现,排除;D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排除。‎ ‎18.毛泽东曾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进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 中国革命的步骤必须分两步走 B. 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C. 中国革命应坚持争取议会斗争的权利 D.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答案】D ‎【解析】‎ 题目所问为“核心观点”,材料否定城市道路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农村道路的合理性,故D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是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而不是中国革命的步骤和领导权,故AB项排除;议会斗争是城市道路的表现,故C项错误。‎ ‎19.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它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 “一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二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选B;1921年的中共 “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排除A;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排除C;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D。‎ ‎20.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是( )‎ A. 三民主义 B. 新三民主义 C. 新民主主义论 D. 邓小平理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是邓小平理论,故选D;AB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排除;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标志,排除C。‎ ‎21.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当时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这三位伟人的思想 A. 都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B.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践 C. 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 都指导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孙中山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随着社会发展和革命形势的变化,有发展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三位伟人的思想都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A正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非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践,排除B;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排除C;在三民主义指导下,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不符合“指导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D。‎ ‎22.有学者说:“三个代表思想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是因为“三个代表”创造性的( )‎ A. 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 C.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 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是邓小平理论,排除AB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故选D。‎ ‎23.毛泽东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A. 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 美苏等国家对原于弹的垄断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956年”“原子弹”“人家就说你不算数”等信息可知,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中美敌对,而美苏对核武器的技术垄断增加了我国的国防压力,故C项正确。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与材料强调中国研究原子弹的国际因素不符,排除A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是中国研究原子弹技术的客观原因,与材料“人家就说你不算数”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D项属于国内因素,排除。‎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 A. 制定了“星火计划”‎ B. 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C. 提出了“三个面向”‎ D. 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我国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学术科研领域也取得巨大成就,故D项正确。星火计划是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科教兴国是指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以振兴国家,并用科技和教育使国家强大、振兴起来,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三个面向”是指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25.20世纪90年代,为了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 开始推行扫盲教育 B. 提出“双百”方针 C. 恢复国家统一高考制度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开始推行扫盲教育,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1977年恢复国家统一高考制度,AB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20世纪90年代”,联系所学新中国科技教育成就分析解答。‎ ‎26.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意味着 A. 否定了神的价值 B. 树立了人的尊严 C. 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 古希腊哲学家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意味着否定了神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故B项正确,A项包含在B项之中;C项是苏格拉底的成就,排除;D项说法错误。‎ ‎27.有着深厚人文哲学造诣的学者苏格拉底,在被雅典司法机构宣判死罪后本可逃走,但他认为逃走是不正义的行为,对他做出不正义的审判是出于无知。据此判断苏格拉底的观点是 A. 美德即知识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认识你自己 D. 追求现世幸福 ‎【答案】A ‎【解析】‎ ‎【详解】“美德即知识”,要通过学习教育才会懂得美德这一门知识,这符合“不正义的审判是出于无知”,故选A;B是普罗塔哥拉的观点,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万物是依据,排除B;C是从哲学高度认识人的本质,排除;D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排除。‎ ‎28.当中世纪的欧洲摆脱了普遍的无政府状态,当它的商业经历了复苏而日益高涨,当它的社会生活愈来越复杂,因而感到需要更为精巧的调节手段时,它“发现”了罗马法。当时罗马法被“发现”‎ A. 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基础 B. 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体制在欧洲的确立 C. 源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 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的愿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当它的商业经历了复苏而日益高涨,当它的社会生活愈来越复杂,因而感到需要更为精巧的调节手段时,它‘发现’了罗马法”可知,材料反映了罗马法被“发现”的背景是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故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文艺复兴,排除A;雅典的民主政治为近代民主政治体制在欧洲的确立提供借鉴,不是罗马法,排除B;启蒙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的愿望,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影响,排除D。‎ ‎29.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圣像画,但此时的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的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如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再有头顶上的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由此可知,这种变化了的圣像画 A. 意在阐明神是人造的理念 B. 蕴含了世俗的人文精神 C. 否定了宗教的神圣地位 D. 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化“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圣母玛利亚的形象“显得更为温和、端庄”,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相关所学可知,这彰显了人性的光辉,蕴含着世俗的人文精神,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圣像画的变化体现的是“神”所具备的人性光芒,没有阐明神是人造的理念;C选项错误,宗教画仍以宗教元素为题材,人文主义者并未否定宗教的神圣地位;D选项错误,这种变化了的圣像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并非宗教改革的成果。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30.马丁.路德曾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下列主张与此相符的是 A. 因信称义 B. 社会契约 C. 因行称义 D. 天赋人权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信仰得救思想,即因信称义思想,故A项正确;社会契约、天赋人权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排除BD;马丁.路德反对因行称义,主张因信称义,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结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思想分析解答即可。‎ ‎31.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该启蒙思想家主张 A. 天赋人权说 B. 分权制衡说 C. 社会契约论 D. 三权分立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赋人权说宣扬人生而享有生存、自由、追求财产和幸福等权利,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分权制衡说主张国家权力应当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去行使,以保持国家权力间的平衡状态,故B项错误。材料“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出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如果政府实行暴政,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有权推翻政府。故C项正确。一般而言,三权分立制度是指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排除D。‎ ‎32.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它全面阐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成为一部可以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伟大著作。这两部著作 A. 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B.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 C. 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 实现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答案】D ‎【解析】‎ ‎《物种起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均使人类认识出现了质的飞跃,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的只适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所以选项A、C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两部著作均未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3.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其建立的标志是( )‎ A.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D. 达尔文《物种起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属于天文学上的成就,尚未实现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故A项错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力有引力定律等,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牛顿力学体系中,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故B项正确; 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属于生物学上的成就,排除C;爱因斯坦1907年发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排行D。‎ ‎34.1769年,蒸汽机作为一项实用的发明已进入到应用阶段,后来才得到科学原理的改进和发展。而电报通信的发明是(  )‎ A. 垄断组织推动的结果 B. 科学理论研究的结果 C. 传统工业发展的结果 D. 经验技术积累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1837年,美国的莫尔斯首次展示可记录书面消息的莫尔斯电报装置。此后电报通信一直是重要的通信手段。而垄断组织形成的主要背景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的集中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时间上不符合,故A项错误;‎ 电报的酝酿和产生出现在“科学时代”开始之时。这个时代的特点在于追求物理学、化学等纯知识和基本理论,电报是科学时代的产物,故B项正确;传统工业主要为西方经济学家使用,指经济发达国家的整个工业中,其地位逐渐下降的工业部门。主要是传统的基础工业,如钢铁、汽车、建筑、纺织、橡胶、造船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一些附属工业部门,而电报通信属于新兴工业,故C错误;经验技术是指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实践经验而总结、归纳、创造或发明的技术,具体体现在物质手段及方法、技能、技巧等。经验性技术以经验为前提,没有相关经验,就没有相关的技术,而电报通信为科学理论研究的结果,故D错误。‎ ‎35.“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说明了 A. 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B.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C. 百度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说明现代信息技术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消极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故B项正确。A项只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排除。C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只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信息技术,故D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题8分,第37题12分,第38题10分,共30分)‎ ‎36.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首先在佛罗伦萨孕育,这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12——14世纪,佛城(佛罗伦萨)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商业资本很快转化为产业资本。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此萌发起来。佛城的政体独具特色,其政府各组织成员是通过相当复杂的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佛城共和国在教会学校以外,建立文法学校(启蒙小学)、各个修道院举办的学习班以及多所大学,佛城的世俗学校从13世纪之后开始兴旺起来。由此可见,佛城市民对新文化的需求并非一时冲动,人们对新文化的追求迫切又持久。 ‎ ‎——于忠伟《试论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城孕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述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政治体制具有民主色彩;世俗教育发达;市民阶层的追求。‎ ‎(2)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天主教会、教皇、抨击中世纪的神学统治。‎ ‎【解析】‎ ‎【详解】(1)由材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此萌发起来”,可见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由材料“其政府各组织成员是通过相当复杂的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可见政治体制具有民主色彩;由材料“世俗学校从13世纪之后开始兴旺起来”,可见世俗教育发达;由材料“佛城市民对新文化的需求并非一时冲动,人们对新文化的追求迫切又持久”,可见市民阶层的追求。 ‎ ‎(2)由材料“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可见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由材料“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可见都抨击天主教会、教皇、抨击中世纪的神学统治。‎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有为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及其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答案】(1)主要思想:①天赋人权;②平等;③自由。‎ ‎(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或答定宪法、开国会、实行三权分立)目的:变法图强。‎ ‎(3)影响:促进中国维新思想的发展,推动戊戌变法。‎ ‎【解析】‎ ‎(1)本题考查伏尔泰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材料“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说明伏尔泰认为天赋人权,不能因为家庭出身而带来权力的不平等;材料“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体现的是自由平等的思想。‎ ‎(2)本题考查康有为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和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材料“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体现的是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制度的主张,材料“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则体现了康有为的目的。‎ ‎(3)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了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迁移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材料二体现的是要改变君主专制制度,兴民权,实行立宪政治,这体现了启蒙运动影响了中国的维新变法,推动了变法的进行。‎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摘编自张春海、陈叶群《百年回眸》 ‎ 材料二 ‎ 启蒙思想家正是真诚地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王斯德主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 ‎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的主要代表人物。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 ‎【答案】(1)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 ‎(2)影响:促进思想解放,唤起了民众的觉醒;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为五四运动作了宣传动员;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3)相同:反对封建专制与愚昧;提倡民主与崇尚科学;倡导理性主义。‎ ‎【解析】‎ ‎【详解】(1)新文化运动是由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2)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他猛烈批判儒家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 ‎(3)就性质而言,无论是新文化运动,还是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为了打破封建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就内容相似。其一、打倒专制主义,倡导民主政治。在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专制独裁。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理性与天赋人权思想,强烈要求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行民主政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其二、铲除维护专制的精神支柱,弘扬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反对儒家学说,反对旧道德,提倡资产阶级新道德。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大力宣扬资产阶级的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