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三明一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 C.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2.“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被今人称作是展现儒法之争的著作《盐铁论》认为:文学与贤良代表儒家,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中用“法家”一词指代法令或法律专家。据此可推知,法家 A.与儒家对立而失势                            B.思想内容较庞杂 C.因提倡法治而闻名                            D.在先秦并未出现 ‎3.《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 A.证明王权的合法性                            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 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                            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4.《后汉书·陈定传》中记载:颍川(今属河南)名士陈定的子孙们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陈纪最出名。豫州刺史知道了这个孝子的事迹,便向朝廷禀报,获得批准,豫州刺史将陈纪形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君主以德治国                            B.加强社会道德教化 C.维护封建纲常秩序                            D.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5.据唐释道宣统计:“隋代二君三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度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译经八十二部。”这一局面 A.表明隋代奉行文化宽容                        B.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C.说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导致多元文化开始出现 ‎6.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特别是《小学》《四书集注》,一直被元明清统治者作为正统教材。这反映出 A.统治者重视道德教化通俗化普及化     B.朱熹认为只有儿童才能接受天理 C.道德教化应以书院教育为主要方式     D.宋代官方开始重视儿童启蒙教育 ‎7.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A.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                 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 C.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                 D.削弱了“五经”在科考中的地位 ‎8.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 A.走向成熟的轨迹                                B.天下私有的本质 C.因循反复的特点                               D.集权体制的根源 ‎9.清代潘耒盛赞顾炎武:“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土风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潘耒认为顾炎武 A.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                           B.脱离了传统儒学的束缚 C.具有求实批判的精神                           D.传承了陆王心学的精髓 ‎10. 表1‎ 时间 ‎ 主要农学著作 ‎ 战国 ‎ ‎《神农》《野老》 ‎ 秦汉魏晋南北朝 ‎ ‎《汜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 ‎ 隋唐两宋 ‎ ‎《耒耜经》《农书》《耕织图》 ‎ 元明清 ‎ ‎《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 ‎ 表1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这反映出我国 A.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农学研究最为突出                             D.农本思想日益完善 ‎11.明代吴敬所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按方田、粟米等九项分作九卷,每卷由若干应用题组成,题量比《九章算术》增加了4.4倍。其中一部分是从古算书中抄录来的,新增题目中如“就物抽分”“合伙经营”等,多属于商业内容。该书 ‎ ‎①表明了古代筹算计算数学体系的形成   ②体现了古代数学重视应用的思想 ‎ ‎③反映了数学研究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   ④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算学知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汉字“丁”的变化如图2所示: ‎ 图2‎ 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A.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13.图3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作《职贡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我国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使臣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这一作品 ‎ 图3‎ A.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记录                     B.可以印证唐朝开放的政策 C.体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D.反映了唐朝疆域空前扩大 ‎14.明代,农工商贩喜好收藏《魏征改诏》、《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书籍,时人亦有“南人喜谈‘杨家将’,北人喜谈《继母大贤》”之说。对此,“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推波助澜者亦有之”。可见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市民阶层迎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C.文学作品真实再现历史                      D.世俗文化承载了一定的教化功能 ‎15.《东京梦华录》是北宋灭亡后,跟随大批臣民逃亡南方的孟元老撰写的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开封方言来叙述。这 A.凸显了民族矛盾的尖锐                      B.反映了南北文化的差异 C.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D.激发了读者的家国情怀 ‎16.明清时期“文学妨业”观念盛行,诗歌、散文被认为是“文人名成寄兴之事,少年习学,正业必疏”,与“淫词艳曲、小说和俚唱”一起被列为学生禁止阅读的“闲书”。这说明当时 A.雅俗文学相互交流融合                      B.科举推动经世致用思潮 C.理学统治地位已经动摇                      D.八股取士不利文学发展 ‎17.1861年,恭亲王奕䜣在奏折中称: “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同时,他也提出“俟八旗学习之人,于文字语言悉能通晓,即行停止”。奕䜣意在 A.揭露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B.减小旗人学习西方语言的阻力 C.呼吁权臣了解外国的文化                    D.激发皇帝研究外国政体的热情 ‎18.中国近代译著的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等方面,1861-1895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这说明 A.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兴盛                    B.向西方学习的维度日渐多样化 C.“中体西用”思想得以传承                   D.自强运动激发民族意识觉醒 ‎1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20.1916年出生的山东边缘知识青年杜深如说,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成功,所以生在有总统的时代和有皇帝的时代没有什么大差池。真的革命还是在欧战期间展开的”。杜深如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新文化运动触及变革最深的层面         B.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C.中国参加一战确立了大国的地位         D.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独裁统治 ‎21.胡适说:“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但是我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十二世纪‘新儒学’的开山宗师的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这表明胡适 A.区分封建统治思想与儒学                    B.用科学方法对待儒家思想 C.成为了新时期儒学的代表                    D.促进了新儒学的弘扬光大 ‎22.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如陈独秀对“民主”内容的新认识,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五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教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B.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 C.彻底放弃了对欧美式民主的追求         D.对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 ‎23.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l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 ‎ 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24.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的政治、经济有别于西欧            B.维护国共两党合作的现实需要 C.两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全面            D.十月革命否定了剩余价值学说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 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家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的制约,受到维护封建“家庭”和“氏族”延续的思想的局限,受到封建“尊亲”、“忠君”和轻视妇女等观念的影响。汉代以后,特别是宋明以降,随着封建道德的日渐强化,“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愚忠愚孝”“三从四德”等教条,也贯穿于中国家训的各个方面。 ‎ ‎——摘编自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 ‎ 材料二 清代后期开始,家训开始走向衰落,不过在衰落的过程中也有几许亮光。譬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能够“睁眼看世界”的人,在对家人子弟的教育指导上,在传统家训中也掺进了一点点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现代因素,但终究因时代所限没能形成大气候。现代以来,家族传统观念逐渐被看成是一种思想和道德桎梏,加上受西方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已逐渐减弱。 ‎ ‎——摘编自周舸《中国家训的历史血脉》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训的主要特点。(4分)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现代家训的走向及其原因。(8分) ‎ (3)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家训的现实意义。(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材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隋代统治者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专门论述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唐宋金时期,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 ‎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撰著《西国记法》,被认为是西方传入我国的第一部医学书籍。‎ ‎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我国人痘术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接种术,后由船医皮尔逊传入中国,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 随着西方文化和科技大量传入中国,1890年,李鸿章在《万国药方》序言中提出“倘学者和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从此,清政府派出留学生专门学习西医,并大量翻译西方医学书籍。1892年,清末名医唐容川旗帜鲜明地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口号,很快得到中医药界的认同与支持。……1949年建国后国家强调中西医并重,倡导中西医结合。 ‎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历史原因。(4分) ‎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表 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 中国历史上的形象 ‎ ‎1.圣化:孟子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予,可谓至圣矣”,认定孔于是最伟大的圣人。 ‎ ‎2.正统化:汉代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 ‎ ‎3.僵化:宋代理学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 ‎ ‎4.维新化: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亲自写成的作品。 ‎ ‎5.丑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认为孔于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痛骂孔子为”盗丘”,带情绪化的言论色彩,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 ‎ 世界历史上的形象 ‎ 完人: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 ‎ ‎——据张荣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十种形象》(节选) ‎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桥梁和纽带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二 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就中国方面而言,就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对于欧洲文化的注意力,渐渐便转移到了探讨如何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构成进行改造上。‎ ‎——摘编自林延清、丁伟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材料三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3) 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4分)‎ 三明一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A C B A C B C A B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D D D B C C A A A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2分。)‎ ‎25.(1)特点:长期孕育;等级尊卑观念强(或封建伦理纲常色彩浓厚;重视传统道德的传授等);受儒学熏陶。(任答2点即可得4分) ‎ ‎(2)走向:渐趋衰落或影响力减弱。(2分)成因:带有封建因素的家训无法迎合中国近代化的需要;思想解放潮流的冲击;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冲击;近现代女权运动的影响;重大政治运动的影响。(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 ‎(3)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家族、民族凝聚力;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2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6.(1)特点:理论体系独特完整;诊疗方法(脉诊和针灸)历史悠久;免疫方面贡献突出;医学专著不断出现;政府介入与管理;医学思想影响国外。(任答4点即可得8分) ‎ ‎(2)历史原因:传教士的作用;西方医学文化的传入;多种形式的中西医学交流;开明官员的推动。(任答2点即可得4分) ‎ ‎27. 示例1: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发展的需要。(2分) ‎ 汉代统治者在完成政治大一统后,将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适应了进一步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逾越礼法,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宋代理学家就把孔子改造成了维护天理、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尚不够强大,故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欲借孔子之“维新”形象推进变法。(10分) ‎ 总之,不同时代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 ‎ 示例2:近代社会孔子形象变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2分) ‎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尚不够强大,故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孔子改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目的就是欲借传统之力推进变法维新;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要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就必须“丑化”孔子。法国的伏尔泰对孔子的赞美,也是为其反对封建教会和王权专制,进而且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服务的。(10分) ‎ 总之,维新派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做法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 ‎28.(1)影响:对中国: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任答2点即可得4分)‎ ‎(2)特点:不平等下的中国向西方学习;在列强侵略下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任答2点即可得4分)‎ 原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文化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仁人志士的推动。(任答1点即可得2分)‎ ‎(3)观点:新旧(中西)文化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任答1点即可得2分)‎ 评价: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不能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任答1点即可得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