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织金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织金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贵州省织金县一中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12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 ‎1.2009年,一位基层干部质问记者“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引起了一阵热议,也彰显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当初,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活动的直接目的在于(  )‎ A.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B.为了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C.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D.彻底铲除腐败 ‎2.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与其余的人并无分别。”他想强调的是(  )‎ A.农民或者是市民都有可能成为僧侣 B.传教士可能随时被免职 C.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 D.世俗权力一定高于教权 ‎3.中外艺术作品风格常有许多相通之处。欣赏下列两幅绘画,它们的相同之处是( )‎ A.注重写意,抒发个人主观性情 B.大胆创新,采用夸张与抽象的表现手法 C.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 D.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 ‎4.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和谐中庸 ‎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印刷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6.日本《每日新闻》2009年5月9日援引美国方面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在美国要把小笠原基地返还日本前夕,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当时采取这一措施的依据是(  )‎ A.中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 B.古巴发生了导弹危机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欧洲建立了共同体 ‎7.天主教认为教会的神职人员掌管“天堂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他们,信徒才能赦罪。对此,马丁·路德疾呼(  )‎ A.废除神学信仰 B.加强宗教仪式 C.信仰即可得救 D.教士应拥有世俗权力 ‎8.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9.下列对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 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10.从媒体角度看,美国的水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曝光事件等,突出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独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11.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12.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1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 )‎ ‎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朱铭在《中国美术》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中体现这种“追求”的有( )‎ ‎①《自由引导人民》 ②《向日葵》 ③《拾穗者》 ④《日出·印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陈独秀曾经撰文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其实践行动是(  )‎ A.参加辛亥革命 B.掀起新文化运动 C.参加护国运动 D.创建中国共产党 ‎1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应出自(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17.下图是2012年10月在中央综合频道播出的电视剧《国家命运》剧照,图中人物为钱学森,该剧讲述了我国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仿制的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新时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8.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用浪漫主义的笔调写道:“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下列我国的科学技术成果,最能帮助人类接近这一浪漫情景地的是(  )‎ A.核武器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地质学技术 D.运载火箭技术 ‎19.《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B.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C.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D.《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21.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这说明(  )‎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22.在欧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几乎是纯粹的世俗观念,主要的思想家们看来,人生已不再是为寻求来世归宿的一个短暂的准备阶段”。这应归功于(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英国革命 D.启蒙运动 ‎23.“龙”字象征着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寓意深刻。下列对“龙”解读全部正确的是(  )‎ ‎①从龙字字体演变看出中国字体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第二个“龙”字字体始于西周时期,具有线条的特点 ‎③龙字书体由曲线逐渐发展到笔画并摆脱描绘过程 ‎④龙字写法从难到易说明要固守传统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4.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 A.批判精神 B.自由观念 C.政治主张 D.公民意识 ‎25.北宋中期允许高官建立家庙,民间陆续兴建家庙——祠堂以供奉其列祖列宗,南宋祠堂被纳入“家礼”的范围,元明清三代祠堂成为民间极其普遍的活动场所。这反映了(  )‎ A.孔子地位的下降 B.理学地位的提升 C.宗教迷信的盛行 D.君主专制的衰落 ‎26.“但是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改变老一套办法,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因为那仍然是中国统治阶级信仰的命根子。”(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这可以用来诠释(  )‎ A.抵抗派的师夷制夷思想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 D.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 ‎27.《后汉书Ÿ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28.□□□□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最确切的内容应当是( )‎ 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29.“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 A.《唐璜》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第二十二条军规》‎ ‎30.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该思想家的观点是(  )‎ A.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 B.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体用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主张中体西用 D.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 ‎31.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32.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涌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学艺术流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文豪雨果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他本人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痛苦。”‎ ‎(1)材料一中的三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2)浪漫主义绘画、印象派绘画各自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并各举一个代表作品。‎ 材料三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3)材料三的对白出自哪一部戏剧作品?属于哪一流派?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33.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学术研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回答“直接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活动的直接目的在于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答案】C ‎【解析】从材料“……传教士……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可看出马丁·路德认为教士与普通人没什么太大的差别,联系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这也就是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 ‎3.【答案】C ‎【解析】从图画信息看,两幅图都属于写实作品,故选C项,A、B、D项属于文人作品的特点。‎ ‎4.【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只有C项是道德准则。‎ ‎5.【答案】C ‎【解析】题中未提到有关藏书的内容,故A项错误;儒者地位迅速提高在题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说明了印刷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故C项正确;儒学得到广泛传播在题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使美国感到担心,因此要将日本小笠原基地装备核武器,故A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是在1962年,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但材料是针对中国采取的行动,与欧洲无关,故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 题干反映了天主教会“因行称义”的思想,强调教权至上,针对此行为,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即可得救,宣传通过自身信仰即可得救,不用通过教会,强调的是人的作用,故C项正确。马丁·路德同样信仰宗教,故A项错误;B、D两项都是天主教会的主张,错误。‎ ‎8.【答案】D ‎【解析】科技革命是摆脱危机的一条出路,但并不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排除A。B项逻辑关系错误,经济危机可能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但不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这与史实不符,排除C。正确答案为D。‎ ‎9.【答案】C ‎【解析】注意题目的要求“与清政府立场相近”,清政府的立场,首先是从维护清朝统治的角度来思考,“庶不愧社稷之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故C正确。‎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媒体的影响。题干中的丑闻曝光事件是大众媒体对政府部门工作监督作用的体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反映当今西方民主政治的虚伪,另外丑闻曝光事件并非全是政府行为,故排除A、B、C三项,选择D项。‎ ‎11.【答案】A ‎【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伤寒杂病论》,A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材料中说“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因此主要原因不是“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理思维)”,故B项错误;思想文化专制是统治者的一种政策,材料中没有谈到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刚好对应“四民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刚好对应科举,这些社会文化导致现代科技落后,故D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于1978年召开,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是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故C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对光和色彩的注重,应属于印象派绘画的特点。而选项①是浪漫主义流派,③是现实主义作品。‎ ‎15.【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传统儒家思想,并且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6.【答案】C ‎【解析】材料大意是: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每个人的思想在活动的缘故。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知,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反省,做到好的作为,去掉恶行。这是王阳明晚年将心学的思想凝成四句话,即心学四诀,是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本题选C项。也可以根据材料中“良知”“格物”等信息入手,分析出这是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7.【答案】B ‎【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据此可知A、C、D三项均不正确,B项正确。‎ ‎18.【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吴刚”“嫦娥”可得知此诗的情景地在月球,只有运载火箭技术能帮助人类接近月球,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19.【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观点是主张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②③④正确,故A项正确。‎ ‎20.【答案】B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故A项错误;据材料“述往以为来者师也”和“经世”可知王夫之主张把历史研究与研究者自身和时代统一起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故C项错误;材料是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启示,不能说明《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故D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从材料10%的数据来看,电子商务并不是第三产业的主流,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新经济的创造者,他们才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故C项错误;信息技术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经营从利用传统平台发展到利用新的信息平台,故D项正确。‎ ‎22.【答案】A ‎【解析】抓住“思想家”关键词,排除C,C属于政治运动;“纯粹世俗”排除B,B是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首次可知,文艺复兴比启蒙运动早,排除D;文艺复兴追求现实的享受,故选A。‎ ‎23.【答案】D ‎【解析】据材料“龙”字的演变可知字体发展的趋势是由繁到简,故①正确;第二个“龙”字字体属于小篆,应始于秦代而非西周时期,故②错误;据材料“龙”字的演变可知龙字书体由曲线逐渐发展到笔画并摆脱描绘过程,故③正确;据材料龙字写法从难到易可知不能说明要固守传统文化,相反应该不断创新,故④错误, D项符合题意。‎ ‎24.【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雅典道德沦丧,孔子则面临礼崩乐坏,两者都面临着世道的沉沦,所以两者都“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即批判现实,以唤醒国人,重建道德,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先哲自由观念,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先哲政治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先哲的历史责任感而非公民意识,故D项错误。‎ ‎25.【答案】B ‎【解析】材料谈到的是家庙,是供奉祖先的场所,与孔子无关,故A项错误;理学强调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认为伦理道德就是天理,而宋代以后尊奉祖先、普遍建立祠堂,正是宋明理学兴起并为统治者推崇、在民间影响逐渐扩大的表现,故B项正确;尊奉祖先并非宗教,故C项错误;宋代以后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故D项错误。‎ ‎26.【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两个关键信息“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即学习西方,“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即运用中国的传统思想来论证学习西方的必要性,师夷制夷思想与题干“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不符,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思想也没有运用中国的传统思想来论证学习西方的必要性,故B项错误;康有为维新变法的思想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扬维新变法的思想,故C项正确;民主共和思想与题干“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不符,故D项错误。‎ ‎27.【答案】D ‎【解析】蔡伦是造纸术的改进者,排除A项;实物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排除B项;“缣贵而简重”,因此选择成本更低的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为原料造纸,人们对价格低廉纸的需求推动造纸术的发展,因此C项错误,选择D项。‎ ‎28.【答案】D ‎【解析】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社会契约”,四个选项中,只有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明确指向了封建制度。‎ ‎2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19世纪30年代、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等文字判断,取代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冲突的是“批判现实主义”,那么选项中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是《人间喜剧》。‎ ‎30.【答案】B ‎【解析】“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体现了反对中体西用,但是题中并没有反映出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故A项错误;“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体用,故B项正确;“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体现了反对中体西用,故C项错误;题中反对中体西用,也就不存在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故D项错误。‎ ‎31.【答案】(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的变化”,实际考查新旧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原因”回答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等。第(2)问注意回答的时间段: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第(3)问注意对“讲话名称”一栏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结合前面的设问,综合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2.【答案】(1)共同点:都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 时代特征:法国大革命的迅速发展,拿破仑军队横扫欧洲大陆。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社会各界曾对社会现状普遍感到不满。‎ ‎(2)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偏重感情,重视色彩和笔法的热情奔放。‎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重视光和色彩的运用。‎ 代表作品:《日出印象》(莫奈)《自由引导法国人民》(德拉克洛瓦)或其他作品。‎ ‎(3)《等待戈多》。荒诞派。贝克特。‎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文学艺术。结合所学逐问细致作答即可。第(1)问三位伟人的艺术创作都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时代特征可从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方面考虑;第(2)问和第(3)问考查基础知识,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3.【答案】(1)变化:从单一的阶级斗争分析法到研究的多元化。‎ 原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拨乱反正);兴起思想解放运动;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重视海外研究成果,国际交流频繁。‎ ‎(2)因素:政治氛围;学术氛围;时代背景;学术者的思维方式;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等。‎ ‎【解析】第(1)问,第三阶段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红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研究方法从单一到多元化。这一变化明显受政治事件的影响,也与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学术交流分不开。第(2)问,综上所述,从外因如政治、学术氛围,内因如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方法等角度归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