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1)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 高一9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西周封邦建国时,周王常通过与异姓有功的贵族联姻,形成甥舅关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这反映出 A. 受封主体发生转换 B. 利用宗法关系巩固统治 C. 西周礼制发生变化 D. 周王直接控制区域扩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封邦建国时,周王常通过与异姓有功的贵族联姻,形成甥舅关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可知,这是周王在通过婚姻的宗法关系来实现稳固政治统治的目的,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受封主体的转换,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西周的礼制变化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只能说明周王间接控制区域扩大,故D不符合题意。 2. 《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 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答案】B 【解析】根据“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可知题意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并不能“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的制度,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故选B项;宗法制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排除C项;西周时期属于贵族政治,没有形成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故排除D项。 3. 西周时期周公对当时的婚姻制度进行了改革,原先的“一夫多妻”变为“一夫一妻多妾”的礼制。周公的这一改革旨在 A. 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B. 扩大姬姓封国的数量 C. 实现贵族婚姻门当户对 D. 提高儒家思想的地位 【答案】A 【解析】妻妾之分产生了嫡庶子之别,而当时宗法制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改革避免了权力继承时的争夺,有利于增强权力继承时的稳定性,故选A;婚姻制度的变化与姬姓封国数量无必然逻辑,故排除B;材料无法反映贵族婚姻的门当户对,排除C;儒家思想创始人为孔子,此时孔子尚未出生,故排除D。 4. 清华简《系年》记载,周幽王娶西申女子为妻后生平王,幽王因宠爱褒姒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平王逃到西申受到申人保护,周幽王起兵西申战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这说明 A. 西周末年中央集权逐步弱化 B. 母族干政是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C. 异姓诸侯始终是西周不稳定因素 D. 宗法血缘仍是政治斗争焦点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幽王废嫡立庶后,幽王兴师诛杀平王,战败,导致西周灭亡。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周幽王的做法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说明宗法血缘仍是政治斗争焦点,故D正确;西周时期,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C项,材料未体现母系干政的有关信息,犬戎不属于异性诸侯,排除。 5. 从甲骨文的内容看,商王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占卜,占卜时神在甲或骨上所显示的旨令,是吉是凶,能否可行,要以“王占日”的形式决断。商王甚至亲自充作占卜人,主持阔卦发布命辞。由此可见在商代 A. 商王完全依靠神旨实施统治 B. 占卜是实现王权神化的手段 C. 最高权力脱离了神权的限制 D. 占卜人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商王以占卜结果作为决策依据,并亲自充任占卜人,反映了商王通过神权神化王权以加强自身统治,故B项正确。A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题干反映王权并未脱离神权而独立存在,排除。D项,题干不能反映占卜人掌握最高权力,排除。 6. 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出现这种社会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加强控制 B. 周公创作礼乐制度巩固阶级秩序 C. 秦朝颁布成文法典强化等级秩序 D. 汉代郡国并行制度合理分配权力 【答案】B 【解析】材料核心信息:班固认为西周等级鲜明和社会秩序井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礼乐制度和宗法制,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和财产的继承,巩固阶级秩序。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时间不符,且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关系等方面信息,A项排除;材料信息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时间不符,C项排除;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导致出现七国之乱等问题,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排除。 7.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信息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C错误。 8.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建立中央集权制 ②实行分封制 ③确立礼制 ④首创王位世袭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建立中央集权制,夏朝禹传位启首创王位世袭制,①④不是周代维新的内容,C项符合题意;实行分封制和确立礼制,是周的制度,②③说法是史实,与其组合的ABD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9. 《左传》(文公十三年)管仲对日:“……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山西出土的晋侯苏编钟上有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凤夷。”以上这两段史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包括 ①朝觐述职 ②出征作战 ③缴纳贡赋 ④镇守疆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贡包茅不入……寡人是征”和王令苏“率乃师……伐凤夷”可知这里诸侯对周王要尽的义务有缴纳贡赋和出征作战,②③与题意相符,B项正确;材料不包括朝觐述职和镇守疆土的义务,①④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项错误。 10. 周初首都在关中的镐京(今西安)。周武王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周公摄政,营建成周(今洛阳并放置九鼎,六师(军队)于此,从而形成两京制。据此可知,周初建都洛阳 A. 扩展了周王朝的统治疆域 B. 实现了对中原的直接控制 C. 确立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 D. 利于控制殷商的残余势力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可见周初建都洛阳的原因是便于控制殷商残余势力,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中原已经是周的统治区域,建立新都体现不出扩展统治区域,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实现了对中原的直接控制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的实施确立周天子的共主地位而不是营建新都,故C项错误。 11.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县制 B. 统一文字 C. 统一货币 D. 统一度量衡 【答案】A 【解析】“制六合”即统治地方,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县设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从而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故A正确;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但不是最有效地“制六合”的措施,排除BCD。 12. 某学者说,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建立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形成了现代的有权力的国家,它可以阻止社会组织的形成,阻止其他组织能够挑战它权威的可能性。“现代化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专制主义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有权力的国家”“阻止……挑战它权威的可能性”等可知A错误,B正确。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不是政治制度,排除C。科举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13. ……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三公九卿制 D. 科举制 【答案】A 【解析】材料既涉及郡守又涉及县令,所以描述的是郡县制,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既不涉及三省又不涉及六部,不是描述三省六部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既不涉及三公又不涉及九卿,不是描述三公九卿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科举制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4.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其主观目的是 A. 炫耀文治武功 B. 树立专制权威 C. 寻求暴政依据 D. 宣扬君权神授 【答案】B 【解析】“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是指皇帝制度的建立,秦始皇采用皇帝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实行皇权至上,树立专制权威,B正确;炫耀文治武功不是秦始皇设立皇帝制度的目的,A错误;寻求暴政依据显然不符合皇帝制度设立的主观目的,C错误;宣扬君权神授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思想依据,D错误。 15. 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②从分裂到统一 ③从世袭到任命 ④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中西周分封与秦朝郡县制的图片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上郡县制长官的任免权在君主,不再是诸侯世袭的统治,标志着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的转变,官员由世袭变为任免,地方管理也由分治发展到了中央集权,①③④说法正确,B项符合题意;分封制建立时,诸侯国拱卫王室,国家不是分裂的,说法②错误,与之组合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6.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 主张郡县制 B. 反对郡县制 C. 反对中央集权 D. 主张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由材料“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可知,这位大臣主张采用周朝的分封制,反对郡县制,故选B。A项与材料的意思相反,排除;材料的背景在争论是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问题,并未直接涉及是否要中央集权,排除CD。 17. 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唐代的三省六部,②是秦朝的三公九卿,③是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部”,④是元朝的政治制度,由此可知②①④③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18. 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有了纠纷,需要打官司的话,按秦朝官吏的职责,他应当首先找 A. 御史大夫 B. 县令 C. 丞相 D. 郡守 【答案】B 【解析】秦朝郡下设县,县令为一县之首,管理行政、刑狱等事务,秦朝地方百姓需要打官司,应该先找本地方的县令,故B正确;御史大夫、丞相是中央官吏,不是地方官吏,故AC错误;郡守是秦郡一级的最高长官,管理郡中的行政及刑狱,郡下设有县,地方百姓需要打官司,应先找县令,再找郡守,故D错误。 19. 通过这条运河,从巴蜀一带出发的粮船被送到战争前线,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军在百越战场上兵锋凌厉、势如破竹,攻克了岭南。这条运河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井渠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灵渠位于广西岭南,利于秦军作战,故选C;都江堰,郑国渠皆位于四川;井渠则是汉代开始开凿的,排除其他选项。 20. 《史记》记载,黄歇(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又说:“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据此可知当时 A 以郡统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已成为定制 C. 楚王善于纳谏确保了政治清明 D. 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方体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黄歇的建议,为了应对齐和秦的威胁要设立郡制,可知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方体制,D项正确;以郡统邑只是其部分信息,A项不符题意;黄歇的建议说明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尚未成为定制,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楚王纳谏及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 21. 西汉海昏侯刘贺当过27天皇帝,后被辅政大臣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为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事件从实质上说明当时 A. 外戚宦官势力专权乱政 B. “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 C. 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D. 分封诸侯威胁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根据“辅政大臣率领群臣”以失仪坏制为由废黜皇帝,可知当时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C项正确;外戚宦官势力专权乱政只是表现,不是实质,A项不符合题意;刘贺被废的理由是行为不当,与“天人感应”学说无关,B项错误;辅政大臣是中央官员,这件事与分封诸侯无关,D项错误。 22. 元代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 为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D. 便于简化行政区划层级 【答案】A 【解析】材料表达的主旨意思是元朝的行省划界人为地打破自然区域之间的山川之险,实行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使山川之险消解,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丧失,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行政效率的问题,故B项排除;元朝行省划界的做法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整合资源、发展经济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简化行政区划,故D项排除。 23. 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C. 加强中央集权 D. 防止诸侯割据 【答案】C 【解析】汉武帝对地方王国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为了防止地方诸侯联合,实力增强,形成割据势力,以此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C项;对地方的控制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思想方面的控制,排除B项;D项不是根本目的,排除。 24. 隋朝初年,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制。上述改革 A. 导致封建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B. 增强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C. 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 D. 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答案】D 【解析】隋朝把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两级制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故D正确;地方行政区划的简化会减少国家财政开支,故A错误;由三级改为两级,地方的行政职能没有变化,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出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故C错误。 25. 一个开国皇帝质问大臣,为何迟迟不肯颁布他下达的命令?大臣回答道:我为了避免重蹈前朝倏亡覆辙,必须谨慎检查陛下的命令,不能与现行法令相抵触,所以延迟。这个故事最可能发生在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前朝倏亡覆辙”“检查陛下的命令,不能与现行法令相抵触”,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唐代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选项B正确;汉代并没有检查皇帝命令的机构,排除A;宋代、明代君主专制加强,而且其之前的朝代并不是“倏亡覆辙”,选项C、D排除。 26. 在东汉各种碑刻中,以墓碑为大宗,为墓主立碑颂德是当时丧葬活动的重要内容。自曹操禁立私碑起,曹魏、西晋均严格执行,碑刻数量锐减,立于墓前的墓碑为埋入墓穴的“墓志”所替代。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A. 社会动荡冲击了人们的道德信仰 B. 当政者打击世族以稳固统治的目的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显著加强 D. 统治者积聚财力以完成统一的夙愿 【答案】B 【解析】由材料“自曹操禁立私碑起,曹魏、西晋均严格执行,碑刻数量锐减,立于墓前的墓碑为埋入墓穴的‘墓志’所替代”可知,立碑是当时社会中世家大族常常用来对自己进行歌功颂德的方式,统治阶层为了稳固统治,减少世家大族对地方的影响力,对于立私碑的做法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故选B。墓碑与道德信仰无关,排除A;魏晋时期战乱较多,社会动荡不安,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禁止立碑不是积聚财力的表现,排除D。 27. 梁武帝时期建立国学五馆,国学馆学生通过“明经”考试择优入仕。不久根据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确立的“举明经”逐渐取代了“举孝康”。材料表明该时期 A. 开创了考试选拨官员的新方式 B. 士族特权受到一定限制 C. 儒家受到佛道思想的巨大冲击 D. 汉代的察举制得以恢复 【答案】B 【解析】材料显示梁武帝时期“孝廉”逐渐被“明经”,而孝廉易形成士族特权,说明当时士族特权受到一定限制,选项B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梁武帝开创考试选拔官员,排除A;材料未反映出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排除C;“孝廉”被“明经”取代不是察举制的恢复,排除D。 28. 宋太祖曾下令:“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 扩大官吏来源 B. 增加考核难度 C. 提高官员素质 D. 防止徇私舞弊 【答案】D 【解析】宋太祖对达官子弟中举者进行复试是为了避免现官官子弟利用权势徇私舞弊的情况,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扩大官吏来源和提高官员素质的信息,故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复试只是针对“食禄之家”并非针对所有考生,并不能体现增加考核难度,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B。 29. “网络反腐”己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 御史大夫 B. 刺史 C. 中书省 D. 都察院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的中书省负责国家行政的中枢机关,不是监察机构,C项符合题意;御史大夫是秦汉中央监察官员,刺史是西汉地方监察官员,都察院是明清时期中央监察机构,其它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0. 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文中的“州政阶段”主要是指 A. 先秦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州政阶段主要指的是唐宋时期中央在地方设置路(道)府州县的制度,故选C;先秦时期实行分封制,在地方设立诸侯国,没有设立州,排除A;郡政主要指的是郡县制,郡县制始于秦朝,汉承秦制,郡政阶段主要指秦汉时期,排除B;省政阶段指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排除D。 31. 明初,地方设三司,布政使本应为主导,但都指挥使的官阶却高于布政使。明中期以后,朝廷每每向各省差遣总督、巡抚,凌驾于三司之上。明代此举 A. 影响了三司职权的正常运作 B. 体现了地方分权制衡的思想 C. 意在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D. 造成了地方官僚机构的膨胀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布政使本应为主导,但都指挥使的官阶却高于布政使”“朝廷每每向各省差遣总督、巡抚,凌驾于三司之上”中可以看出,这些措施反映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从而影响了三司职权的正常运作,故A项正确;材料没体现出分权制衡的思想,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地方机构的膨胀,故D项排除。 32.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马明同学结合一些历史电视剧,谈了一下自己对电视剧中的人物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被称为丞相说明当时丞相制度已经形成 B. 《隋唐英雄传》中李世民被称为秦王说明分封制很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 C. 《张居正》的张居中正做为内阁首辅大臣,其政治地位与和英国内阁首相大同小异 D. 《宰相刘罗锅》中的清朝政府官员刘庸,其官位无法和秦朝时的丞相李斯相提并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正式形成于秦朝,故A项错误;分封制在封建时代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故B项错误;明朝内阁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始终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因此内阁首辅无法与英国内阁首相相提并论,故C项错误;明朝以后的宰相指的是中央的六部长官,和秦朝时期的丞相不可同日而语,故D项正确。 33. 清代官方著作《历代官职表》说:“内阁职司票拟,其官创自明初,原不过如知制诰之翰林,并非古宰相之职。”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在设立之初的共同点是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D.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并不是法定的正式的中央机构,并不能统领六部,故A项错误;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是加强皇权的产物,没有决策权,材料也没有反映内阁负责朝廷日常事务,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内阁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故C项错误;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没有决策权,可以参与机要政务,故D项正确。 34. 明天启年间,入内直宦官刘若愚对批红情形描述如下:“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遵照阁中票来字样,用朱笔楷书批之,间有学的偏旁偶讹者,亦不妨改正。”据此分析可知,明朝 A. 内阁票拟权得到一定维护 B. 内阁制是宦官专权的根源 C. 皇帝决策时重视宦官智慧 D. 批红权与票拟权相互制衡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遵照阁中票来字样,用朱笔楷书批之”,可见当时内阁的票拟权得到一定维护,选项A正确;宦官专权的根源是君主专制,排除B;材料未涉及皇帝决策,排除C;材料中太监批红基本准照内阁意见,二者之间未见制衡,排除D。 35. 明代秘书人员普遍从科举出身者中选拔,地方政府中的秘书由贡士、进士充任;中央秘书机构及各部门的秘书则由进士通过馆选,进入翰林院学习后才能担任。这些举措 A. 保障了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制约 B. 有助于提高秘书工作的质量 C. 提高秘书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 D. 强调科举制是秘书唯一来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明代秘书人员选拔严格、素质高,这些举措也就有助于提高秘书工作的质量,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权力制约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秘书在古代国家政治中的地位是不会提高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秘书来源是很多的,不是唯一,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6. 当代史学家对传统社会政府的权力中枢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力的不断集中与转移,是传统社会政府权力中枢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①西周分封制 ②唐朝三省六部制 ③明朝的内阁制 ④清乾隆帝建立军机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强调的是皇权和大臣权力之间的矛盾,因此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和军机处的设置,都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②③④正确;西周的分封制属于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①错误,因此ABD选项错误,C选项符合题意。 37. 下表是清朝出任军机大臣人员的构成表: 满人 汉人 汉军旗人 蒙古人 总数 军机大臣 72人 64人 3人 6人 145人 军机大臣下章京 16人 16人 — — 32人 材料说明 A.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B. 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 C. 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 D. 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 【答案】C 【解析】军机处帮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其选拔汉族大臣加入,反映了汉人能够进入中央政府核心,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抚慰汉族士大夫的势力,故C正确。题干指出汉人和满人军机大臣的人数在数字上很接近,但满汉大臣的权力分配却并未言明,故B错误。材料只是军机处人员民族成分对比无法体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更无法推断与皇帝关系的亲疏,故AD错误。 38. 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弘瞻是乾隆帝最小的弟弟,有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结果弘瞻被革去亲王,降为贝勒,解除一切官职,永远停用,32岁抑郁而终。这则故事反映的本质是 A. 宫廷内部的森严等级 B. 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 乾隆皇帝的冷酷无情 D. 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弘瞻因为跪坐在乾隆平日跪坐之地,这是对皇权的僭越,不可饶恕,因此被革去亲王爵位,反映了封建皇权至高无上,B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题干的现象,与设问实质不符,排除。乾隆皇帝的冷酷无情不是实质,实质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排除C。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宫廷斗争,与题干强调皇权至高无上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39. 清朝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 A. 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理 B. 把西南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 C. 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D. 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统治 【答案】D 【解析】“改土归流”是指用流官代替当地的土司管理,而流官是中央派出的,有任期的不世袭的,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40. 明末清初,经历三十多年战乱,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六十万人,成都全城只剩下七万人,一些州县原有人口只剩下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康熙年间,清政府开始实施移民政策,在近一百年的时间内,从湖南湖北两广江西等地移民四川达六百多万人,史称“湖广填四川”。据此可知 A. 清初移民多为经济谋生 B. 政府行为影响人口迁移 C. 鼓励移民旨在加强控制四川 D. 战乱是人口迁移最主要原因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康熙年间,清政府开始实施移民政策,在近一百年的时间内,从湖南湖北两广江西等地移民四川达六百多万人,史称‘湖广填四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政府的移民政策导致了材料中所述的现象,即材料意在强调是政府行为影响了人口迁移,选B正确。清初移民是政府行为并非为经济谋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政府行为才是人口迁移最主要原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 41. 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机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兼天下,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一曰中丞,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班固《汉书》 (1)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能。 材料二(唐代)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2)材料二反映了哪项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钱穆《国史大纲》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是如何实现“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的? 【答案】(1)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负责监察百官。 (2)三省六部制。影响:分工明确,避免决策失误;部门之间互相责难,降低效率。 (3)明: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皇帝亲自掌管六部,设立内阁;清:设立军机处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包括秦朝时期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能,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清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措施。 (1)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丞相,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有两丞,一曰中丞,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概括归纳得出。 (2)根据材料中的“(唐代)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可知是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中的“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可以看出这种制度的弊端是部门之间互相责难,降低效率;但联系所学可知,这种制度分工明确,避免决策失误。 (3)明、清时期为实现“统‘政府’于‘王室’之下”,采取的措施分别是废丞相设内阁和设立军机处。 42.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材料三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2)材料二中“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指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答案】(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指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分裂和混乱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统一。 (3)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封建子弟之制”指分封制。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等级森严该等方面说明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本题据材料二中“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诸侯割据、危害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指什么。 (3)本题据材料三“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宗法色彩、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等方面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4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宣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史·地理志》中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汉唐中央集权曾经一度遭到削弱的原因,并指出作者推崇何种国家结构体制。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指的是哪些?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雍正帝设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 【答案】(1)原因: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中期军事举措失当。作者推崇郡县制。 (2)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兵权;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①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造成了地方权力过小、财政困难、军事力量薄弱,导致“积贫积弱”的后患,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 (4)原因:镇压边疆叛乱;防止军机要事的泄露。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作用:使皇权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一中汉代“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等,可知汉唐中央集权曾经一度遭到削弱的分别是因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和唐中期军事举措失当。体制:根据材料一“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等可知作者推崇郡县制。 (2)措施:根据材料二“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列举北宋初年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看法:根据材料二“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可知作者对北宋初年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进行了辩证分析,既承认其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也指出了其因此产生的问题,以及北宋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的事实。 (3)不同: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不同,元朝的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原因:根据所学内容,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疆域辽阔。 (4)原因:材料四“用兵西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设军机处的直接是镇压边疆叛乱,防止军机要事的泄露。职能和作用:根据材料四“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分别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使皇权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