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              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 C.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              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 ‎2.符合下列材料的主题是 ‎ A.分化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B.权力由皇帝身边远的人向皇帝身边的人转移 C.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 A.年龄长幼     B.贤良优次    C.出生贵贱      D.血缘亲疏 ‎4.“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宗法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此处“封建”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6.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7.《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为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称霸的需要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8.“它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引起了 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材料评价的是 A.郡国并行制     B.节度使制     C.行省制度      D.内阁制 ‎9.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 A.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             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0.下图是中国唐朝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实质问题的选项是 ‎ A.唐朝的制度更为先进           B.唐朝的决策权在尚书省和皇帝 C.美国的制度更符合美国国情        D.唐朝是专制制度,美国是民主制度 ‎11.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B.汉朝强化察举制监察诸侯王和地方百官 C.宋朝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D.元朝设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12.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         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 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 ‎13.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进步之处有 ‎ ‎①按每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②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 ‎③颁布《十二铜表法》取代习惯法 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从古希腊历史看,演说雄辩之风在公元前8—6世纪蔚然兴起,公元前5—4世纪成为政坛时尚。与演说雄辩之风的兴盛直接相关的是雅典 A.政权机构的建立  B.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贵族势力的削弱  D.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15.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作出这一评价主要依据是,罗马法 A.在法律上保护了财产私有权          B.保证了公民政治上的参政权 C.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16.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上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17.在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代表提出,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这一议案引发了尖锐的冲突,其中反对最激烈的代表应该来自 A.大州        B.小州       C.南方     D.北方 ‎18.法国1875年宪法对于政治制度作了规定,人们可以指出它的缺陷,谴责它的弊端,但无法否认它的进步意义。法国1875年宪法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A.确立共和主义道路  B.强调总统不得连任 C.铲除封建保守势力          D.赋予议会制约总统的权力 ‎19.容克贵族俾斯麦完成了资产阶级没有完成的伟业,从而确立了俾斯麦在德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这里的“伟业”主要是 A.制定民主宪法  B.赋予人民选举权  C.实现德国统一  D.镇压了工人运动 ‎20.《资政新篇》批判重农抑商,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牟利,鼓励私人资本。这说明《资政新篇》‎ A.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B.符合太平天国实际 C.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D.注重广大民众利益 ‎21.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海上的一次战役。有人曾作诗“城上神威炮万斤,枉资倭寇挫吾军。后来天道终归汝,致远深沉第一勋。”此诗是纪念 A.丁汝昌     B.刘步蟾     C.林永升      D.邓世昌 ‎22.“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为此,五四运动提出了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         D.“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 ‎23.2017年1月,教自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 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起自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4.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长沙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多人。英国《泰晤士报》称“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下列有关长沙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转折点 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D.推动了中国战场国共合作抗战 二、材料阅读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 材料一 郡县制追求权力集中和行政效率,其势在合,官僚取代贵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郡县制萌芽于春秋,成熟于战国,完善于秦汉。春秋时期,在外部威胁加剧的情况下,一些诸候国国君因为战事需要,遂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起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制度。 ‎ ‎——《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 材料二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全面实行郡县制,直至汉朝,郡县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分封制不同,郡县制确立利于中央通过监察和考课加强对地方政权控制,从而结束了地方分权的格局,逐步演化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 ——《中国郡县制》 ‎ ‎(1)材料一中的“官僚政治”的实质是什么?周代实行的什么地方行政政治制度体现了“贵族政治”?(3分) ‎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郡县制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后长期实行的根本原因。(8分)‎ ‎26.(13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三图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什么时代开创的?(3分) ‎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4分) ‎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6分)‎ ‎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日本自身有着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没有的一些特点:(1)它自古以来是一种弱势文明,因而它善于模仿和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但却又毫无感恩报答之心;(2)日本文化中没有“绝对正义感”,更多的是功利主义,一切都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3)日本文化中还有一种非理性的鄙外主义心态,……日本的鄙外主义其矛头往往首指中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 材料二 1936年8月7日,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召开“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这个文件提出:外交与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 材料三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 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苦撑待变。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日本侵华的重要事件及由此给中国领土主权带来的影响。(2分) ‎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制定《国策基准》的目的,并指出1937年日本由此发动的侵华军事行动。(2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共两党抗战如何体现了有异有同。(6分)‎ ‎2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 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 ‎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6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6分)‎ 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C D D A B D A C A D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项 C D A C B A C A D A A C ‎25.【答案】(1)实质:中央集权体制。(2分) 制度:分封制。(1分) ‎ ‎(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确立的重要标志。(6分,答出三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原因: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2分)‎ ‎26.【答案】(1)图示一是秦代,图示二是隋唐,图示三是元朝。(3分) ‎ ‎(2)“上”是指秦始皇。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4分) ‎ ‎(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6分)‎ ‎27.【答案】(1)事件: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分) 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分) ‎ ‎(2)目的:称霸亚洲和太平洋地区。(1分) 行动: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平津相继失守。(1分)‎ ‎(3) 体现:从战略上看,两党都坚决抗战,认为抗战是持久战;在作战方针上,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但中共执行较好,而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都有发动民众的意愿,中共真正依赖民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更多依靠政府军队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且有严重依赖英美(外援)的心理。(6分) ‎ ‎28.【答案】(1)变化:由君主专制到权力受限,再到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2分) ‎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英国传统议会制度的影响;人民的长期斗争。(4分) ‎ ‎(2)安排: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和联邦共和政体。(2分) ‎ 意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民主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国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政治保障。(4分) ‎ ‎(3)不同:总统的产生的方式不同: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美国总统由选民选出; ‎ 总统权力不同:法国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美国总统与议会相互制衡; ‎ 总统与内阁关系不同:法国总统权力受内阁制约,美国内阁由总统任命。(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