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5个小题,共60分)‎ ‎1.在18世纪初的英国,人们只能依靠肌肉、风力和水力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动力;早期的磨坊用水力,而夏季的干旱或冬季的严寒就会威胁到这一动力源。上述问题在英国得到根本解决主要得益于 A.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C. 火车的发明 D. 工厂制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可知,18世纪初的英国人们只能依靠人力和自然力作为动力,而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与题干无关,排除A。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与题干无关,排除C。工厂制的确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干无关,排除D。‎ ‎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导致开始解体的最直接因素是 A.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 洋务运动的兴起 C. 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是导致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直接原因,故A项正确;BCD项是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产物,排除。‎ ‎3.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A. 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 重工业和轻工业 C.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D. 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 ‎【答案】D ‎【解析】‎ 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并分析理解的能力。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但是最终失败了,没有实现这个目的,故“花”应当是国家富强;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却诱导产生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等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这就是“柳”,故D项说法正确;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4.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抓革命,促生产”‎ ‎【答案】D ‎【解析】‎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于1960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故ABC都不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间要求,故排除ABC;“抓革命、促生产”是“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口号之一,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概括性表述,是阶级斗争扩大化不断发展起来后形成的一种基本治国理念,故选D。‎ ‎5.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 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C. 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答案】D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有汽船、火车,故D正确;汽车、电灯和电话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B、C错误。‎ ‎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一次 A. 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 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答案】C ‎【解析】‎ 材料“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可以知道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是从李鸿章的话中能够看出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故答案为C。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A错误。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者进行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组织的一场运动,而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故排除B、D。‎ ‎7.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写到: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让四方。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 重义轻利思想 B. 维新图强思想 C. 实业救国思想 D. 中庸自保思想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体现的是爱国思想;“莫教美利让四方”说明要用经济形式来救国,不让美国人赚我们的钱,结合20世纪初,可以得出是实业救国的思想,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重义轻利思想,排除A。没有体现维新图强内容,排除B。中庸自保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D。‎ ‎8.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 没收官僚资本 B.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实行土地改革 D. 掀起大跃进运动 ‎【答案】B ‎【解析】‎ 表格的数据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为此我国制定了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内容,与题意不符;C项是为了解決土地问题,与题意不符;D项是1958年实施的,与题意不符。‎ ‎9.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于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 A. 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 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 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 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租界的交通规则并不是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的,而是由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制定的,A错误;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20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排除B;从材料中的靠左行走可以看出,公共租界的交通规则主要是按照西方的规则,并没有体现出东西合璧,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出现了有秩序的交通说明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故选D。‎ ‎10.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能为此结论提供佐证的是 A. 确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 B. 确定了“三大改造”的方针政策 C.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 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时期是指1953-1957年,故A项排除;B项是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排除;D项是1960年提出的,排除。‎ ‎11.对于新中国的工业化,有人认为:毛泽东他们那一代人是打地基、搭框架的,提供了一套毛坯房:而邓小平他们则为这座房子进行了基础装修:现如今我们所做的,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精装修了。依据材料所述,下列有关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历程叙述正确的是 A. 1958年底,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 1978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1995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初步形成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故A排除;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B排除;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初步形成,故D排除。‎ ‎12.1925年,苏联“私人资本在其作用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有了绝对增长……农村富农经济随着农村分化的加剧而日益增长;城市新资产阶级也在日益增长”。这一系列增长的政策因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5年苏联“私人资本有了绝对增长”,这和新经济政策有密切关系,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私有制,且在1921年就已经停止,故A项错误;‎ ‎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私人资本有了绝对增长”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强调的是公有制,不是私有制,故D项错误。‎ ‎13.海地曾经被称为“安的列斯群岛珍珠”。岛上有48万名奴隶在甘蔗园里劳动,把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力和美洲土壤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世界上多数的糖,而财富却流入法国。到1804年海地独立时,找不到取代糖的产品,本国经济几乎停滞。反映出 A. 西方殖民过程中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B. 世界市场的拓展促进亚非拉国家区域经济发展 C. 三角贸易造成非洲和拉美地区长期贫困与落后 D. 亚非拉缺少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与引进 ‎【答案】C ‎【解析】‎ 根据“到1804年海地独立时,找不到取代糖的产品,本国经济几乎停滞”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由于三角贸易导致海地人口大量流失,造成了非洲和拉美地区长期贫困与落后,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殖民带来的积极影响,排除AB项。材料强调的是殖民扩带来的灾难,与技术是否引进无关,排除D项。‎ ‎14.20世纪30年代,美国漫画界开始塑造强大、不可战胜的英雄形象,如人猿泰山、大力水手、超人、蝙蝠侠等,他们匡扶正义,扫除世上的罪恶,为人间带来希望。这类英雄漫画广受欢迎。材料反映出当时 A. 社会大众存在逃避现实的倾向 B. 美国持续推行霸权主义 C. 经济繁荣刺激精神享受的需求 D. 科技发展引发科幻热潮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人民生活贫困,经济萧条,所以这一时期不可战胜、为人间带来希望的英雄漫画形象广受欢迎,人们追求幻想世界的满足,逃避灰暗萧条的现实,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匡扶正义、扫除世上的罪恶,为人间带来希望的英雄漫画与企图主宰世界的霸权主义无关;C选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人民生活贫困,经济萎缩,并不繁荣;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技发展对科幻热潮兴起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5.下边材料说明 A. 自由放任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 国家干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 货币政策促使经济不断发展 D. 经济发展促使经济理论创新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指导思想,自由主义是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后的产物,二战结束后开始大规模应用,说明经济发展促使经济理论创新,D选项符合题意。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A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国家干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结论,B选项排除。材料与货币政策无关,C选项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 ‎808‎ ‎669‎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经济特点产生的具体原因。‎ ‎【答案】(1)影响: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 ‎(2)变化:企业数量减少,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产量和投资额增长。根本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 ‎(3)原因: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资本输出、交通革命、国际贸易。‎ ‎【解析】(1)根据材料“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可从消极方面,如环境污染;从积极方面如生产力提高、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业化等角度作答。‎ ‎(2)变化: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是指工厂的数量在减少,然而企业总数、产量、投资额却在大幅度的增加,即是垄断组织的特征来回答。原因可以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角度如生产力的发展方面来回答。‎ ‎(3)根据材料“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回答主要特点,可以从工业革命使欧洲成为世界中心、世界市场的开形成等角度思考。原因:此时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联系所学可以从商品输出、交通工具的进步、资本输出等方面思考。‎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 材料一 ‎ ‎ 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 评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起步;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2)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创制与应用;新的通讯工具应用等。‎ 变化:第一次工亚革命后工场手工业被工厂制度代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或大企业)出现。‎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战争威胁,增强国防力量;基础薄弱,增强经济实力。‎ ‎(4)相同:都注重发展重工业。‎ 不同: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重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成就: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若回答具体事实,可酌情给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使中国工业化”可知,这场运动是指洋务运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使中国工业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近代化进程、对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与民族工业的产生以及其弊端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第一小问成就,依据材料中“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以及垄断组织出现”的信息归纳回答。‎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可以分析出答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战争日益逼近”并结合所学可以从战争威胁,增强国防力量;基础薄弱,增强经济实力等角度思考回答。‎ ‎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可知相同点,不同点从中国注重协调发展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一五计划影响可以从工业化基础、工业体系及布局等方面来回答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