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共24题,共48分) 1.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 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 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 【答案】A 2. 西周宗法制规定,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即所谓“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其主要目的是 A. 实现宗族内部平等 B. 防止宗族溃散解体 C. 建立产品公有制度 D. 消除贫富悬殊现象 【答案】B 【解析】“ 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利于凝聚宗族、团结宗族、防止宗族溃散解体,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实现宗族内部平等”,排除A;C不符合西周私有制社会的史实,排除;D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名师点睛】 根据材料“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并结合所学宗法制的作用分析解答即可。 3.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B 【解析】“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掌管皇室宗族事务”的信息说明秦朝的官职中大多是掌管皇家的事务,说明家国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A不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属于现象;C中属于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D不是材料本质反映。 4.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 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C. 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有“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这体现了君主专制,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反映的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所以选C。题干反映的是秦朝的政治制度,A、B、D反映的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状况,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5. 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A. 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 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 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C 【解析】由“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可以看出行省制体现出中央机构的特点;由“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可以看出行省是地方权力机构;综合上述可以看出行省制具有双重性的权力结构,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错误,行省制体现的是中央集权;B项说法错误,与“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不符;D项说法本身错误。 6. 朱元璋下令废掉宰相职位,但不久后就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就在身边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内阁大学士起初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性质的职务,后来又演变为实际的宰相,称为“阁臣”“辅臣”“首辅”。这体现了 A. 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 B. 君臣之间的和谐 C. 宰相对皇帝专权的制约作用 D. 皇帝制度中君权的至高无上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所举的事例可知,明太祖废丞相后,所设内阁大学士逐渐演变为实际的宰相,这印证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A项正确。这一事例主要是针对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实际上的恢复进行论述的,B、D与此不相对应,排除;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内阁大学士起初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性质的职务,后来又演变为实际的宰相”结合所学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判断选择。 7.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这说明当时 A. 流民问题严重 B. 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 C. 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D. 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到外流浪的人想返乡,进行农耕的,地方郡县要根据实数赈济粮食,而不是流民问题严重,排除A。题干中没有提及关于土地兼并的问题,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排除B。根据题干可知,汉章帝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支持“流人”回乡从事农业生产,该做法有利于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C项正确。题干体现东汉皇帝诏令要求地方长官勤政以维护社会稳定,未体现地方政府的勤政,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8. 钱泳(1759—1844)在《履园丛话》提到“大凡种田者,必需亲自力作,方能有济,若雇工种田,不如不种,即主人明察,指使得宜,亦不可也。盖农之一事,算尽锱铢。每田一亩,丰收年岁不过收米一二石不等,试思佣人工食用度,而加之以钱漕差徭诸费,计每亩所值已去其半,余者无几。”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 A. 雇工种田成为普遍现象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农民雇工种田,自身转投商业 D. 农业经营仍以农民自耕为主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内容来看主要谈论的是农业是否需要雇佣的问题。从材料中“若雇工种田,不如不种,即主人明察,指使得宜,亦不可也。”可以看出材料的作者不赞同雇工种田,这也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模式是以自耕农为主要形式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与材料内容相悖;B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9. 唐朝时广东地区的农田种植以水稻为主,到明清时,则出现了“乡民以种稻收薄”,“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 A. 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B. 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 C. 是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 D. 是重农抑商松动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变化指的是龙眼、甘蔗、烟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这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选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变化是经济作物的种植而和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小农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选项C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未松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0. 考查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 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 B.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 C. 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D. 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 【答案】D 【解析】明清王朝的腐化与人口增长无关,故排除A;经济的转型主要是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工业兴起,故排除B;疆域的扩大与人口增长无直接关系,故排除C;人口的急剧增长激化了人地矛盾,造成社会危机,故D正确。 11. “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 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 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物勒工名”“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可知,“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在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将“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并非假冒官营产品,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争夺,排除B项;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而材料的时间是“宋代”,排除D项。 12. 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 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 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可以得出题干所述时间未清代,而棉纺织业开始兴起是在元代,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新的生产关系进行阐释,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表明纺织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故D项正确。 点晴:解题时需要理解纺织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联系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综合分析。 13. 陶朱公范蠡在经商过程中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提出“务完物,无息币”。材料主要是指 A. 主张商业投资多元化 B. 加速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周转 C. 强调商品的贱买贵卖 D. 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整经营 【答案】B 【解析】材料“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说明的是范蠡认为商品、 货币在市场经营中应该像流水似的畅顺, 快速周转,强调薄利多销,故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投资的多元化,故A项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信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的观点”的理解。 14.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开始于隋唐时期 B. 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发展 C.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分配 D. 它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钱穆的叙述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是均田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它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说法正确,这是均田制的作用和影响。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D选项说法错误,封建土地兼并现象是贯穿封建制度始终,无法消除。 15. 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A. “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B. 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 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D. 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荀子强调礼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胡适认为“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故A项正确;礼制主要是儒家思想,诸侯治国的依据主要是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隆礼重法”就是将道德教化与法律约束、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使礼与法共同化导人心、共建社会秩序,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 16. 汉元兴元年(前134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天人感应”与“罢黜百家”等主张。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罢黜百家”的思想,从根本上违背了孔孟儒学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是 A. 人性本善 B. 礼法并施 C. 对鬼神敬而远之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董仲舒‘罢黜百家’的思想,从根本上违背了孔孟儒学的核心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谐思想,“罢黜百家”显然违背了这一思想,故D项正确;“罢黜百家”并未违背“人性本善”的思想,故A项错误;“礼法并施”属于荀子思想,且董仲舒“罢黜百家”的思想也吸收了法家思想,故并未违背,故B项错误;“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孔孟儒学的核心理念与董仲舒“罢黜百家”的思想的关系,“和而不同”与“罢黜百家”的对比,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7.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他又说:“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B. “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 心即理也 D. 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说明朱熹认为私欲是超出“礼”的不正当的欲望,故答案为A项。朱熹认为“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说明天理和人欲(私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符合“礼”,不是同一概念,排除B项;C项是心学的观点,排除;朱熹认为“饥而食渴而饮”是正当的欲望,并不反对,排除D项。 18. 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 B. 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C. 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 D. 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大害”,结合本题中黄宗羲思想不同的境遇可以推导出在近代反对君主专制,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故正确答案为D项。黄宗羲的主张反映了明末清初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和宋明理学被人们抛弃的现实,A项错误。B项在题文中没有提及。结合梁启超是戊戌维新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可知C项错误。 19.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 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 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 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答案】B 【解析】A材料无法体现;“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表明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与社会民生相关的书籍生产和消费,故B正确;C、D与材料无关,排除。 20. 永乐九年颁布关于杂剧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 市民文化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 C.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 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禁令体现了统治者加强君主权力的治国理念,即这一禁令说明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市民生活受到影响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而非市民文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走向反动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1. 克里斯提尼制定“陶片放逐法”,被放逐的人不会因此而名誉扫地,也不会丧失公民权,个人财产也不会充公,过十年后还能够回来,也有再任公职的可能,目的是让这类人及其追随者头脑冷静下来。公元前417年,雅典人废除了“陶片放逐法”,这表明雅典人认识到 A. 只有实行司法独立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B. 直接民主保证了政策执行的连续性 C. 政治活动中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D. 参与政治活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雅典直接民主动员了大多数人的参政积极性,但是大多数人的认识有时会局限于当前或片面,同时政敌的煽动也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因此,在政治活动中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C项正确。题干强调雅典人认识到“陶片放逐法”的优缺点,而不是强调只有实行司法独立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排除A。B项说法与题干矛盾,题干强调雅典人认识到“陶片放逐法”的优缺点,排除。D项说法错误,只要是公民皆可参与政治,而不是参与政治活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22. 恩格斯指出,罗马对所有被征服国家的占领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和“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之一是“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这表明 A. 罗马帝国的对外征服活动极其野蛮 B. 罗马法曾是对外扩张的重要工具 C.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 D. 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来看,“罗马对所有被征服国家的占领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和‘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之一是“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这表明罗马法成为罗马在其征服地区确立统治的一种工具,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罗马法的作用;C选项材料没有提到万民法的问题;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23. 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 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B. 物质富足,精神自由 C. 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 清心寡欲,讲究道德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寡欲、无所求,和清心寡欲是吻合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物质富足等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苏格拉底是人文精神代表,不服从神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4.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塔哥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 A. 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 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 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D. 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是要从人的视角看待世界,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是重视理性思考的作用,故选D。材料没有提到宗教,所以排除A;结合所学,普罗泰戈拉追求功利,忽视道德,排除B;C只是揭示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的遭遇,没有上升到本质的高度,排除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的觉醒﹒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 【名师点睛】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具有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提出“知德合一”、“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等观点,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家极为相似。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解析(25题24分,26题28分,共52分) 25. 材料一茶的原产地在中国长江上游地区。早在公元前1世纪王褒《僮约》中便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广雅》记载了荆巴间采茶制茶的过程,并早就认识到茶醒酒、提神的功能。唐代时茶的栽培大大扩展,其中以蜀中的蒙顶茶最为有名,茶业也从中国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宋代时,福建茶的地位上升,蜀茶的地位相对下降。宋在江准地位设置六个榷场、十三个山场管理茶务。元代产茶区较大,但总体上以江浙行省茶品最好。明清以来南方地区的茶业更加发达,今天安微黄山毛峰、浙江狮峰龙井、江苏碧螺春等茶在当时都已享有盛名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近代以来,为打破中国垄断国际茶叶市场的局面,英国积极支持其殖民地印度试种茶叶,使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同时英国还通过对中国茶叶多征税等方式,造成了华茶在英国市场的不平等竞争。19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而中国依然是手工制造,产量小,品质难以统一。印度茶叶通过铁路、轮船廉价运至目的地,中国茶叶主要靠人力挑运,然后再通过河流辗转运至通商口岸。印度茶业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公司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紧跟市场需求,而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销售是脱节的,出口任由外国洋行长期把持。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两国茶叶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走向衰落的原因。 【答案】(1)种茶历史悠久;种植区域不断扩大;江南逐渐超过长江上游地区;不断外传、远销国外;受政府管理。影响: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为后来茶叶发展打下基础。 (2)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化;交通方式的现代化。原因:印度等国茶叶的竞争(中国茶叶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英国的打压;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交通运输落后;质量和效益低下;没有掌握市场的主导权. 【解析】(1)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一“早在公元前1世纪王褒《僮约》中便有“武阳买茶”的记载”可知种茶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唐代时茶的栽培大大扩展,其中以蜀中的蒙顶茶最为有名,茶业也从中国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可知种植区域不断扩大和不断外传、远销国外;根据材料一“宋代时,福建茶的地位上升,蜀茶的地位相对下降。宋在江准地位设置六个榷场、十三个山场管理茶务。元代产茶区较大,但总体上以江浙行省茶品最好。明清以来南方地区的茶业更加发达,今天安微黄山毛峰、浙江狮峰龙井、江苏碧螺春等茶在当时都已享有盛名。”可知江南逐渐超过长江上游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茶叶还受到政府管理。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展、中外经济交流及为后来茶叶发展打下基础等方面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近代以来,为打破中国垄断国际茶叶市场的局面,英国积极支持其殖民地印度试种茶叶,使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19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产印度茶叶通过铁路、轮船廉价运至目的地”、“印度茶业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公司制”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生产方式、交通方式等角度进行概括特点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英国还通过对中国茶叶多征税等方式,造成了华茶在英国市场的不平等竞争”、“而中国依然是手工制造,产量小,品质难以统一”、“中国茶叶主要靠人力挑运,然后再通过河流辗转运至通商口岸”、“而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销售是脱节的,出口任由外国洋行长期把持.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等信息可从印度等国的竞争、英国的打压、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交通运输落后、质量和效益低下、没有掌握市场的主导权等角度分析归纳衰落的原因即可。 26.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答案】(1)制度:郡县制。 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有效的控制;或以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 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2)由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同姓诸侯王。 措施:推恩令;酎金夺爵。 (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行政区划上的犬牙交错;地方权力大而不专等。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郡县制。郡县制相对于周代的分封制来说,其突出特点是打破了血缘关系,其意义就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2)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汉代“侯”“王”的由来主要是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根据材料二“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推行的措施为推恩令和酎金夺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