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西周分封示意图(部分)。钱穆先生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商后代微子的封国)。”其主要含义是 A.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B.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图1 2.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 A .由神权政治转向君权政治 B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由城邦国家转向镇土国家 D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4.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诸卿 5.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 .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B.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6.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一批人才补充官僚机构,这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7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7.图2和图3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2 图3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8.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9.钱穆先生认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10.“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11.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 12.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的最佳旅游目的地是 A.法国 B.英国 C.希腊 D.罗马 1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雅典民主政体定义为:“ - 7 - 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 A.是平等公正的民主 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C.是过于泛滥的民主 D.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14. 伯利克里为了鼓舞雅典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发放工资 B.发放生活津贴 C.发放观剧津贴 D.让妇女参政 15. 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死亡,其财产将转归其父。后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门服务时获取的财物。此外,对不是来源于父亲的财产,同样也允许儿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说明在罗马帝国时期 A.积极鼓励儿子离家外出当兵 B.父亲的利益是执法的唯一标准 C.父子关系是法律关注的核心 D.用法律来协调财产权的矛盾 16.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 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17.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18.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C.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外衣 19. 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 7 - 20. 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多次斗争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21. 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部充分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意志的资产阶级宪法 B.是一部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法律 C.是一部将德意志军队普鲁士化的军事立法 D.是一部带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2.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教训落后、腐朽的中国政府 B.占领和扩大在华商品市场 C.改造异教徒 D.割占中国更多领土 23. 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曾经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但毁于战火,它成了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火烧圆明园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次侵华事件中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 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后来他更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这体现出 A.拜上帝教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 B.太平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 C.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 D.太平天国权力争夺借助宗教迷信 25.《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2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28分,27题22分) 26. 民主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后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 “ - 7 -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总统任期7年。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8分)以上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哪两种类型?(4分) (2)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发挥了哪些相同的积极作用?(4分)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谈谈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4分)两种政治体制对其本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4分) 27.自古至今,东西方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 1840—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 - 7 -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昔日广州商馆时期,一般贸易品的走私是没有的。后来,许多特权由条约获得,世界上的注意力转向中国。与此同时发生的就是鸦片走私,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就导致了一般的走私。俟后太平天国的叛变产生了混乱,在这混乱之中,广州完全被“叛军”包围,上海也从帝国官员的手里被夺去。外国在广州和上海的周围维持着中立……上海实际上已经变成一个自由港,从1854年5月起,中国政府从它的对外贸易方面就没有收到关税。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普遍走私的那种“自由的”制度必须觅得另一种制度来代替;所宣布过的那种中立化的严格执行必须放弃。作为让步,阿礼国建议用外国人监督的方法去实现,人员由领事推荐,但是为中国服务,由中国付给薪金,并且在中国长官的节制下工作。……新的税务机构在1854年7月12日成立……新章程的实施受到了领事们的欢迎,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要终止那时存在的无政府状态;它也受到商人大众的欢迎,因为它结束了只对他们当中诚信较差的那些人有特殊利益的那种情况;再者,它使这个口岸的税务长官,能够获得除此之外并无别法取得的一项国税。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40—1856年英国对外贸易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中哪些条款体现了英国自由贸易的目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成为“自由港”的原因和产生的不良影响。(8分) - 7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税务司产生的影响。(6分) - 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