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龙驹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万州区龙驹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把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中国始终贯彻的一个外交原则是( )‎ A. 求同存异的原则 B. 独立自主的原则 ‎ C. 和平共处的原则 D. 对外开放的原则 ‎2、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 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3、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B.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C. 彻底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D. 根本上遏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下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状况。该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走向公开对峙 B.新中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 C.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5、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美建交; 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③中日建交;‎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会议。‎ A. ④⑤②③① B. ④⑤①②③ C. ④⑤②①③ D. ⑤④①②③‎ ‎6、2010年4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会见日本财务大臣菅直人时说希望两国政府加强协调,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要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两国应该( )‎ ‎①以史为鉴,走和平发展之路 ‎②忽略历史,求同存异 ‎③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④增进互信,拓展共同利益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下列一组图片与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这组图片表明()‎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中国政府始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D.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 ‎8、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是( )‎ 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 C. 努力构筑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 D.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9、“亚太经合组织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特有的“APEC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努力。”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成员之间差异明显,互补性强 B.合作方式灵活多样,自主自愿 C.经济论坛性组织,具有强制性 D.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互结合 ‎10、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联苏抗美;20世纪60年代既反苏又反美;20世纪70年代联美抗苏;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俄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外交理念;2011年中美确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 )‎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断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 ‎②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③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④合作取代对抗是中国与美苏(俄)关系发展的方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苏(俄)外交关系,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在于 A.缔结军事同盟 B.坚持独立自主 C.结伴而不结盟 D.加强友好磋商 ‎12、“它不仅是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的一项具体的政策声明,而且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政策宣言,是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宣战书。”材料中的“它”是指()‎ A.马歇尔计划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杜鲁门主义 D.古巴导弹危机 ‎13、根据下面图片,说明“我也是出于善意”的目的是( )‎ ‎①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②遏制苏联的力量③扶植和控制西欧④建立北约组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14、下幅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15、以下对历史概念解读正确的有()‎ ‎①冷战:指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两个方面的对抗形式 ‎②两大阵营: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③两极格局: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峙和对抗 ‎④多极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定型。‎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阅读下图,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 ‎ A.甲是中国、乙是英国、丙是法国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英国 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D.甲是法国、乙是日本、丙是美国 17、 下面三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 A.欧洲一体化进程 B.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 C.华约成员国调整 D.不结盟运动迅速发展 ‎18、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的诸因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B.美国的大力援助 C.积极发展计划经济 D.进行民主改革 ‎19、某组织规定,参加其会议必须具备五个条件:(1)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2)支持民族独立运动;(3)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4)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5)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该组织的成立( )‎ A.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C. 推动了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 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20、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多极化形成 B.苏联解体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欧洲联盟成立 ‎21、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有学者绘制成图5所示,其所代表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A.冷战结束,美国独霸局面形成 B.美国主导,多极格局形成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多极合作,联合遏制美国 ‎22、当代美国政治家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主要含义是 A.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化趋势下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C.美国已完全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23、2013~2014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政治危机:乌克兰国内的亲俄派与亲英美派对立并引发武装冲突。危机引起许多国家的直接干预:俄罗斯立即强势介入,法、德、英、美等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向俄罗斯施压;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等国也表示高度关注。2015年2月,俄、乌、法、德四国领导人举行会谈,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乌克兰危机各方同意停火,危机才告一段落。透过乌克兰危机,可以看出 A.多极化形成过程中,大国之间存在反复博弈 B.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C.经济区域化对全球化具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D.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主题 ‎24、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题是 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C.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形成 D.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25、“火耕”。温庭筠《烧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作品反映唐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 ‎ ①刀耕火种是当时主要耕作方式 ②向山要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 ③江南已成为经济重心 ④缓解了人地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6、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下列生产工具中,符合史书记载的是()‎ A.耒耜 B.翻车 C.筒车 D.都江堰 ‎27、中国历史上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种土地兼并的现象,其根源在于 A.土地私有制 B.中央集权制度 C.重农抑商政策 D.政治统治腐败 ‎28、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 ③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 ④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⑤农产品贸易发达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9、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30、 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破碎的陶盆,白瓷餐具,及色彩艳丽的粉彩和珐琅彩瓷器。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 材料一 ‎——根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整理 材料二 (1968年)差不多在尼克松提出其以“收缩”为主要特点的“尼克松主义”的同时,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 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 ‎ ——《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注:“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1)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2)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用缓和代替冷战,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巩固美国的战略地位。(3)利用中国制约苏联,在中、美、苏之间开展“三角外交”。(4)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材料三 1983年11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这样的一些国家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十分重要的。”1984年5月,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实行什么外交政策?依据所学分析实行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60年代末毛泽东调整外交战略方针的原因。根据这一战略方针,70年代初中国在外交上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分)‎ (3)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实行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方针。(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国以来中美关系的的演变趋势并分析每一阶段的原因?(8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 极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材料三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 材料四 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派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5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4分)‎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个例子说明。(4分)‎ ‎(4)据材料四,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美国推行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4分)‎ ‎(5)综合上述料,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3分)‎ 高一历史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D A D D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D A C A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A A B C A D C D 31、 ‎(20分)【答案】‎ ‎(1)外交政策:一边倒。(2分)‎ ‎ 背景: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中国支持。(2分,任意回答一点即给2分)‎ ‎(2)原因:美苏分别进行了战略调整;中苏关系不断恶化。(2分)‎ ‎ 重大举措:改善和美国的关系。(2分)‎ ‎(3)外交方针与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结盟;睦邻友好。(4分。回答一点得2分,满分4分。)‎ ‎(4)演变趋势:敌对——正常化(合作)——既有合作又有对立(2分)‎ 原因:社会制度的不同(意识形态的不同)、利益的冲突;中国国力的提高、美国实力的下降、国家形势(美苏争霸、中苏断交);利益、意识形态及利益的冲突。(6分,每个阶段原因2分。)‎ 32、 ‎(20分)【答案】‎ ‎ (1)观点:苏联扩张引发冷战。(2分)‎ ‎ 分析:冷战是美苏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冲突的结果。(3分)‎ ‎ (2)特征:外交和武力相威胁(或缓和与紧张相交替)。(2分)‎ ‎ 因素:美苏力量均势;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分,回答一点即得2分)‎ ‎(3)例子:朝鲜半岛分裂;新中国优先重工业,一边倒外交。(4分,回答一点得2分)‎ ‎ (4)目标:称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2分)‎ ‎ 条件: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2分)‎ ‎(5)认识:把握机遇,增强国力;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3分,回答一点仅得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