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服装作为一种独特的物质文化载体,不仅折射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而且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从图1到图2的服饰变化本质上是 ‎ 图1:20世纪70年代 图2:20世纪90年代 A. 社会政治观念的变化 B. 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C. 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 D. 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紧扣“本质上”等关键信息,材料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国人服饰及婚俗方面的变化,一个是绿军装,一个是西方式的西服婚纱,结合时代分析可知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变化 ‎2. 图像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图一上的动物纹饰,商人认为可以沟通神灵 ‎②图二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③图三记载的所有内容已被证明是确实可信的 ‎④上述三图所代表的史料互相印证,使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史记》部分内容是司马迁对口耳相传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并非都是确实可信的,③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带③的选项;商人崇敬鬼神,比较迷信,作为祭祀用的礼器,通过鼎上的动物纹饰,商人认为可以沟通神灵;龟甲和兽骨记载的文字大都与占卜有关;鼎和甲骨都是第一手史料;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可以相互印证,有助于研究商朝历史。因此①②④都是正确的。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的古代艺术·甲骨文 ‎3.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 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 D. 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 ‎【答案】A ‎【解析】‎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得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提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是根本原因,故选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才使得更多的私田能够开垦出来,封建土地私有制才得以发展,排除B。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是主观因素,排除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也是因为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然后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以满足自身利益,排除D。 ‎ 点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变化,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就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即铁犁牛耕的使用。故选A。‎ ‎4.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战国时期农业灌溉的杰出成就是 A. 开沟排水 B. 修建都江堰 C. 创制筒车 D. 创制风力水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所学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地区成为了天府之国,故B项正确;开沟排水不属于水利工程,筒车是唐朝出现的,风车水力是明清时期出现的,故ACD三项错误,排除。‎ ‎5.下列材料反应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不包括 A. 明太祖: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B. 明太祖: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通商 C. 雍正帝: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D. 雍正帝: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中国古代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也称为“重本弱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B项“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是指明朝推行的“海禁”政策,这是为抵御沿海倭寇,防止沿海居民同倭寇勾结而采取的,同“抑商”政策无关,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统治者劝导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表现,排除。‎ ‎6.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 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色彩浓厚 B. 魏晋官僚“士族化”,仅参照等级品位因素 C. 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 明清以“品位性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官僚等级制下,在职事官之外,存在着文散阶和武散阶序列,它们分别由文武散官构成,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魏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导致等级品位发展到新的高度,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明清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官职以品位为主,无对应的实权,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C。‎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D.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研究上,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指的是对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诸子百家提出的则是治国主张,C项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是主张“百花齐放”,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治国主张,B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研究上,D项错误。‎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所有的概念都需要放到特定的时空去理解,这一题的两个概念就需要结合所处的时代来理解。故本题须紧扣两个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内涵,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8.中唐诗人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细袖客纷纷。如今不是平时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这反映了当时的扬州 A. 手工业发达 B. 贸易的兴盛 C. 夜市的繁荣 D 市与坊分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代夜市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在夜市里有一千多盏灯在照耀,高高的大楼,歌舞满楼,客人络绎不绝,反映了夜市的繁荣,故C正确;AB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市坊分开指的是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开,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9.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特点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下列做法的结果与这种演变特点不一致的是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 ‎②宋朝设置枢密院 ‎③明初设殿阁大学士 ‎④元朝设置中书省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导致王国坐大,威胁到中央集权的加强,故①符合题意;宋朝设置枢密院分割的是宰相的军权,有利于君权的加强,但不合题意,故排除②;明初设殿阁大学士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也不合题意,故排除③;元朝的中书省享有大权,不利于君权的加强,故④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0.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 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 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 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昼出耕田夜绩麻”可知体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所以A项正确;由“村庄儿女各当家”可知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所以B项正确;由“夜绩麻”可知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材料,所以D项正确。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无法反映,所以C项的信息不包括在诗句中,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的特点 ‎11.1571—1821年间美洲有4亿比索的白银输入马尼拉,其中大部分最终转到了中国。……明朝对外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丝绸、茶叶、瓷器等,这些商品不需要拿出大量资金扩大再生产,所以商人们喜欢把手中的银子囤积起来,形成了私人手中的巨大“白银储备”。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明朝时发生了对外贸易政策根本性的变化 B. 由于白银大量涌入,发生了价格革命 C. 重农抑商政策是导致富人囤积白银的重要原因 D. 这一现象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重农抑商使得商人赚取的财富无心投入手工业生产和贸易,主要投资于土地,消费需求不足,造成白银囤积,使商业发展缺乏资金,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在根本性变化,海禁政策没有根本变化;白银涌入没有引发中国的价格革命,排除B;白银大量囤积不利于市场活跃,排除D。‎ ‎12. 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A. 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 “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 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 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民国初年获得发展、抗战时期遭受打击,日益萎缩和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生,故选A。‎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3.如图是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当时中国服饰的典型特征是 A. 坚持传统 B. 崇洋媚外 C. 中西合璧 D. 洋为中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两幅图片中可以看出,女子有的穿上了旗袍和学生装,男子有的穿西装,也有的穿中山装。这表明这一时期服饰的特点是中西混杂和中西合璧,故C符合。A、B、D均不不能全面反映两幅图片所蕴含的信息,排除。‎ ‎14.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下列理念与太平天国的治国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A.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B. “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仪为干橹”‎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当今真道书者三……《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天命诏书》……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表明披着西方宗教外衣的太平天国运动未能摆脱传统皇权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特点,故C项正确;“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为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故A项错误;B项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封建顽固派的观点,故排除;太平天国的宗教治国思想完全排斥儒学思想,且“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属于对洋务派思想的批判,故D错误。‎ ‎15.“……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洋务运动破产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20世纪)几乎惨遭亡国之祸。”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没有使中国真正的觉醒和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虽然给中国以震荡,但其催生了洋务运动而不是带来洋务运动的破产,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以巨大的震荡,其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是维新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顽固派镇压了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仇洋排外,故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是前面一系列事件的结果,而不是引起一系列事件的原因,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 ‎16. 清末有人说:“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由此可知,作者 A. 主张全盘西化 B. 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C. 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文字“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即中学)而从西学”意思是一方面学“西学”,但不放弃“中学”,ABD三项表述都错误,均排除;由此可知作者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C项正确。故选C。‎ ‎17.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以下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巨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另一种看法,甲午战争使中国在20世纪几乎遭到亡国之祸,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步。下列不能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史实是 A. 唤醒了先进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掀起救亡图存运动新高潮 B.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使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D. 清政府开始自救运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一方面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但另一方面甲午战争也从反面刺激了中国近代救亡运动的开展,此后维新变法思潮和运动应势而起,所以A B C三项说法正确能够佐证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项说法错误,清政府开始自救运动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8.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 ‎①裁汰冗员 ‎②废除八股取士制度 ‎③设立农工商总局 ‎④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裁汰冗员能够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八股取士打击了传统守旧 读书人,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有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这些都是打击守旧势力的手段;设立农工商总局适应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不属于打击守旧势力的手段。综上所述,①②④表述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排除ABC项。‎ ‎19.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是因为孙中山 A. 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首先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C. 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 D. 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推翻腐朽落后的封建政权,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孙中山先生明确提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故D项正确;A项的表述无法体现题目中的信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排除;BC两项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即已发生,与题目中的信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不符,故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分析解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腐朽落后的封建政权,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 ‎20.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个观点表述的是 A. 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 B. 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 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 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胡汉民对民主共和观念影响程度认识与课本表述不同,这道题主要在于考查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根据“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可以看出,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故A项正确;创建民国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B项;CD不符合题意,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评价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学术思想大为发达,则在春秋战国之世。因为西周以前,学术为贵族所专有……东周以后,封建政体渐次破坏。居官任职的贵族,多有失其官守,降为平民的。于是在官之学,一变而为私家之学。亦因时势艰难,仁人君子都想有所建明,以救时之弊,而其时社会阶级,渐次动摇,人民能从事于学问的亦渐多,于是一个大师往往聚徒至于千百,而学术之兴遂如风起云涌了。‎ ‎——摘编自吕思勉著《每天学点中国史》‎ 材料二 西汉的董仲舒,他认为天的自然现象与地上的人事互相对应。是即皇帝依天命统治地上的民众,如果其统治有过失而殃及民生,就会招致天之阴阳二气的不调,并通过灾害受到谴责;反之,如果满足天意有利民生时,就会出现祥瑞之象。董氏亦将阳与德、阴与刑联系起来思考:如果舍弃德教,纯任刑罚,或者刑罚不当则阴阳不调,于是异变就发生了。董氏思想还将君、父、夫与阳、臣、子、妻与阴联系起来。譬如臣或夫人凌驾于君或夫之上则阴阳淆乱,灾异也就随之发生了。‎ 材料三 晚明,……随之而来的是精神文化、道德伦理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由于其弊端日显,而渐渐为士人们攻讦和唾弃。一种崭新的革新运动悄然兴起。从而在晚明泛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解放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术之兴风起云涌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学术之兴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哪些主张?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评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潮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 ‎【答案】(1)原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井田制逐步瓦解;私学兴起;仁人君子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士阶层崛起),社会阶级变动剧烈。‎ 影响:是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主张: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德刑结合;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评论:既加强了君主的统治,又防止君主的暴政。‎ ‎(3)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程朱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明确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方案,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考查学生提炼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思想文化的背景应从当时的经济及状况——井田制逐步瓦解,小农经济逐步兴起;政治状况——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文化教育状况——私学兴起;人才或阶级状况——士阶层崛起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从对当时——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今后——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的角度分析。‎ ‎(2)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和评价,考查学生提炼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天的自然现象与地上的人事互相对应.皇帝依天命统治地上的民众”,反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观点;“董氏亦将阳与德、阴与刑联系起来思考”,反映德刑结合;“董氏思想还将君、父、夫与阳、臣、子、妻与阴联系起来”,反映三纲五常。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神化君权,利于加强君主的统治;天人感应、德刑结合,又在约束君权,防止君主的暴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本题考查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掌握,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状况——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状况——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状况——程朱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进步思想本身的局限——未明确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方案,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等方面来分析。‎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北魏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材料二 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材料三 ‎ ‎(1)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2)从材料二中你获取了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答案】(1)措施: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重视兴修水利。‎ ‎(2)信息:北魏贵族来到中原后经商。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商业在当时比较活跃。‎ ‎(3)信息:鲜卑族汉化,汉族生活习惯也深受鲜卑族文化的影响。原因: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4)影响: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社会封建化、生活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孝文帝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其中能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有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重视兴修水利。‎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根据材料“北魏的许多高官显宦也都经商”,得出结论:北魏贵族来到中原后经商。第二问,北魏的高官在迁都后经商,说明经商现象普遍,商业活跃。‎ ‎(3)本题考查学生读取材料提炼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片来看,鲜卑人舞乐场景类似汉人,而汉人饮食又吸收少数民族特色。结合所学不难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4)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总之,使北魏社会封建化、生活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 ‎23.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自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李鸿章曾就《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应是“利多弊少”。‎ ‎——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二 “……使皆由中国自辟商埠,则此疆彼界虽欲尺寸侵越而不能。今通商之地日益多,占地之谋日益甚,非自辟华市以清其限制,则官司隔膜无可稽查……大兴商埠,则商贾通而民不为病,厘捐撤而国不患民贫。”‎ ‎——维新志士陈炽《大兴商埠说》‎ 材料三 1898年4月,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著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通商开埠”认识的变化轨迹。‎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主张“自开商埠”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三,概括维新志士与清廷主张“自开商埠”的相同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条约口岸”本质上有何不同?‎ ‎【答案】(1)变化轨迹:从认为开埠对中国危害很大到开埠“利弊各半”,甚至“利多弊少”。‎ ‎(2)原因:被迫开埠通商客观上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受欧日因通商而强国的启发;有识之士御敌自强的愿望。‎ ‎(3)意图:发展经济;抵御侵略(维护主权)。不同:主权不同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可知体现的是认为开埠对中国危害很大;根据材料“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应是‘利多弊少’”可知体现的是认为开埠“利弊各半”,甚至“利多弊少”,因此可归纳出国人对“通商开埠”认识的变化轨迹是从认为开埠对中国危害很大到开埠“利弊各半”,甚至“利多弊少”。‎ ‎(2)本题考查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和材料二“兴商埠,则商贾通而民不为病,厘捐撤而国不患民贫”可以从受欧日因通商而强国的启发、客观上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御敌自强等方面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相同意图”,材料二“使皆由中国自辟商埠,则此疆彼界虽欲尺寸侵越而不能”、材料三“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都体现了通过开辟口岸发展经济、抵御侵略。第二小问“不同”可以从主权方面考虑。‎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