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乐源自氏族社会风俗习惯,为维护分封、宗法所形成的等级体系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 A. 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B. 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 促使社会风俗习惯趋向同一 D.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实行礼乐制度能够实现社会关系中的“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说明礼乐制度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故A项正确;等级制度只是礼乐制度的一部分,材料突出强调的是礼乐制度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异则相敬”,反映出社会风俗的差异是存在的,并没有实现同一化,故C项错误。 分封制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故D项错误; 2.商周时期分封的行使主体是商王和周王,而战国时期封君(一种新的奖励军功和皇亲国戚的方式)的行使主体已经变成了诸侯国王(公)。这种分封主体的变化体现了战国 A. 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 B. 确立了贵族特权政治 C. 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 D. 建立了新的官僚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逐渐瓦解,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排除A;夏朝起实行世卿世禄制,确立了贵族特权政治,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冲击封建统治秩序的信息,排除C ;材料反映的是军功爵制的兴起,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反映战国时期逐渐建立了新的官僚制度,故选D。 3.西周的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强化了各地的风俗 B. 有利于不同民族的融合 C. 导致了西周的分裂 D. 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可知,分封制下的诸侯要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之中,这一规定显然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强化了各地的风俗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西周的分裂无关,C选项排除。诸侯与当地领袖建立亲戚关系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D选项表述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准确把握。 4.春秋初期发生过“周郑交质”郑庄公姬寤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这反映出 A. 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 B. 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 C. 同姓诸侯国格守分封义务 D. 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道德 【答案】A 【解析】 春秋时期,分封制度逐渐走向崩溃,“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凸显诸侯与天子地位的逐渐平等,说明周王对于诸侯控制力的不足,故A正确;宗法制并没遭到破坏,故B错误;分封制遭到破坏,故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 5.战国时期,“天下九州” 观念逐步取代西周、春秋的“华夷之辨”,居于中原的豫州、并州、冀州已与居于北方的幽州、南方的荆州、东南的扬州趋向平行、平等。这一变化表明 A. 天下一统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B. 华夏与蛮夷之间存在文化冲突 C. 内近外疏的正统观念已经动摇 D. 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初步具备 【答案】D 【解析】 【详解】战国时期的“天下九州”观念逐步取代“华夷之辨”,无论南北,九州趋向平行、平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各地趋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已经初步具备,故D项正确;秦朝时期,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才正式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是说华夏与蛮夷之间的趋同,而不是冲突,故B项错误;尽管如此,中国传统的内近外疏的正统观念仍然存在,材料体现不出动摇,故C项错误。 6.“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 A. 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监察体系 B.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 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D. 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所体现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材料“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说明秦朝的官制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故D项正确;监察体系并不隶属于丞相,排除A项;B项强调的是郡县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C项“完成”表述有误,排除C项。 7.下表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可知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 行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的自主性 B. 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C. 中央行政体制不断调整加强对地方控制 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呈现出日渐激化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地方行政区划中高层政区变动最明显,统县政区其次,而县级政区几乎未动,这说明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行政区层级调整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不是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故C项错误;表格未涉及中央体制,无法体现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D项错误。 【点睛】表格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首先是高度注意表格中的变化趋势,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8.唐代制度规定,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决议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后方可颁布施行。凡未加盖此印,未经政事堂决议副署,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不被下属机关承认。这反映了 A. 三省分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B. 政事堂会议决断军国大政 C. 专制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D. 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议决 【答案】C 【解析】 “凡未加盖此印,未经政事堂决议副署,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不被下属机关承认”说明皇权受到中书门下省的制约,并不是专制独断,C正确;分权是提高了行政效率,A错误;军国大事一般由皇帝决策,B错误;三省长官参与政事的决议,D错误。 9.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A.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 B. 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C. 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 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可知东汉重视官员吏治,故D项正确;秦朝打破了世官制,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选项;重视官员的才能并不能有效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故排除B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故排除C选项。 10.在中国古代,秦以后的许多王朝在立国之初,其官员主要来自于功臣,即所谓的“功臣政治”,其儿子也往往能占据高位,称作“功臣子政治”。这一现象 A. 说明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B. 导致贵族政治得以恢复 C. 影响国家治理模式转型 D. 保障功臣后代世袭特权 【答案】C 【解析】 秦以后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变化,隋朝开始才实行科举制,故A的说法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贵族政治是世卿世禄制,题干中的功臣政治和功臣子政治没法体现功臣的儿子一定是世袭了父亲的职位,故BD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由于功臣政治和功臣子政治只是对夺取皇位中功臣的一种奖励,而不一定有利于国家的统治,故这种现象会影响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型,故选C。 11.宋代时人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张载也说:“朝廷无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相”此现象表明,在宋代 A. 社会变革助推社会阶层流动 B. 贵族政治遭到毁灭性打击 C. 从政不问出身成为社会共识 D. 科举制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社会变革助推社会阶层流动,国家注重任用文官;故选A;贵族政治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说法错误,排除B;从政不问出身成为社会共识, 科举制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说法皆有误,排除C,D。 12.清初,南书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后因随奉“撰述谕旨”而“权势日崇”。这表明 A. 南书房已成为最高政务机关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 中央决策中心逐渐发生变化 D. 统治者重视选拔高水平人オ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看出“南书房由翰林院文人陪君王读书研习的内廷场所”发展成为“撰述谕旨”而“权势日崇”的机构可以得出決策中心发生变化,故选C。“南书房已经成为最高政务机关”不能从材料中体现“最高”,故排除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是军机处的设置,并不是南书房的设置,故排除B;“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只是体现了亲信,不能体现出选拔高水平人オ”,故排除D 【点睛】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康熙时设立南书房。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 年),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 13.明成祖时期,阁臣不得直接管理六部诸司事物,诸司奏事也不得通告阁臣,但阁臣“裨益不在尚书下”,“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陈”。据此可知,明代内阁 A. 逐步成为法定行政中枢 B. 逐渐控制国家决策大权 C. 阁臣的参政权不断扩大 D. 化解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明成祖时期,阁臣不得直接管理六部诸司事物”权力较小,到“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陈”取得处理国家大事权利,说明“阁臣的参政权不断扩大”,正确答案为C。“逐步成为法定行政中枢、逐渐控制国家决策大权”不符合历史史实,故而排除A、B。随着内阁宰辅权力变大,势必危及皇权,其间矛盾必然激化,D错误。 【点睛】内阁制及内阁首辅的产生,源于君主专制的加强及丞相的废除,也成为强化君主专制的手段。 例如,明世宗有意识地整顿内阁人员和完善内阁制,提高大学士的地位和权力,尤其是强化内阁中位居首席者的地位,其目的在于使内阁能在自己身体欠佳又难以信任宦官的情况下,有效发挥辅政作用,更好地为君权服务。另一方面,控制首辅,便控制了内阁,也就能将阁权限制在君权许可的范围之内。 14.明朝中期以后,许多内阁重臣极力讨好有权势的宦官,如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尽管权重位尊,但也向司礼太监冯保投“晚生”帖。此现象本质上反映出 A. 皇权专制强化 B. 内阁权力削弱 C. 国家决策混乱 D. 中枢权力失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宦官的权势是由皇帝赋予的,其代皇权行事,权势巨大,这实质上体现了皇权的强化,没有任何权力可以有效地制约皇权,因此A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内阁重臣讨好宦官实质上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大,不是内阁权力的削弱;C选项错误,这不能体现国家决策的混乱;D选项错误,明代中央最高权力仍由皇帝掌握,皇帝通过调控内阁和司礼监的关系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中枢权力并未失衡。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5.元代佃户见地主“不敢施揖,伺其过而复行”;到了明代“佃见田主,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该变化反映明代 A. 封建经济高度繁荣 B. 平等意识深入人心 C.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 等级观念已经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佃户见地主由“不敢施揖,伺其过而复行”到“如少事长之礼”或“则以亲属之礼行之”,这一变化反映出明代地主对佃户的控制已经放松,即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明代封建经济的情况,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没有平等意识,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等级观念依然浓厚,故D项错误。 【点睛】准确理解元代到明代地主和农民关系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6.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 A. 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 B. 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C. 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 D. 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针对“户口流亡过半”的情况,宋朝初年禁止“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是为了让人民稳定地生产生活,故正确答案为B项。因为有条件的管理,旧业没有排除工商业,A项错误,D项无法实现,C项所谓理学在宋太祖时还没有产生。 17.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这些规定 A. 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 B. 推动了精耕细作的深化 C. 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 D. 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是为了保证生产工具的顺利使用;对偷盗耕牛的判罪及规定牛的繁殖率,均是出于重视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这些规定推动了精耕细作的深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不能得出,排除。 点睛:本题的解答要注意材料中秦律的规定针对的具体事项:铁犁和牛耕,从铁犁牛耕与中国传统农业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18.明初沿袭元朝实行匠户制度,强制征调工匠服劳役,世代承裘,不得脱籍改业。1485年,明政府下令轮班匠可折收银两:南匠每名月出银九钱,北匠每名月出银六钱。纳银后,可免赴京当班。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B. 导致白银成为了主要货币 C. 促进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D. 体现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485年,明政府下令轮班匠可折收银两:南匠每名月出银九钱,北匠每名月出银六钱。纳银后,可免赴京当班”,结合所学知识,明代的轮班匠可折收银两,使匠户得到了相对的自由,服役时间大为缩短,这对私营手工业是有利的,故C正确。官营手工业的衰落,材料没有体现,A 错误。白银成为了主要货币是明朝经济发展的一个表现,与材料无关,B错误。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与材料内容没有关系,D错误。 19.元代匠籍制度规定,“匠不离局,每日绝早入局,抵暮方散”,在官吏、头目、堂长等监视下工作,“务要造作如法,工程不亏,违者随即究治”。这一制度 A. 保证了手工产品的质量 B. 束缚了生产者的创新力 C. 提高了工匠的社会地位 D. 有利于民营手工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元代工匠没工作时间长,在官吏、头目、堂长等监视下工作,还有可能受到严厉的惩罚,这些做法降低了工匠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束缚了生产者的创新力,故A项错误,B项正确。工匠的社会地位没有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官营手工业的匠籍制度,故D项错误。 20.明朝初期“非世家不架高堂,衣饰器皿不敢奢侈”。明中后期则一改“简质”的社会风尚,靡然向奢,甚至“以俭为鄙”。这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松弛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下层百姓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解析】 根据“明中后期则一改‘简质’的社会风尚,靡然向奢,甚至‘以俭为鄙’”,结合所学,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冲击了传统的消费观念,冲击了“非世家不架高堂,衣饰器皿不敢奢侈”的等级秩序,故B正确;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A不符合史实;材料反映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并非传统伦理,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下层百姓易染奢靡风气”,排除D。 21.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 A.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 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 D. 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得出唐朝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茶叶成为农民主要变化,排除C。南北经济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22.《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汉代乐府诗《羽林郎》中则有“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卖酒)”之句。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与秦相比汉代 A. 商业活动冲破了时空限制 B. 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放宽 C. 草市推动了农村经济进步 D. 特色商业街促进饮食业繁荣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秦朝禁止百姓买酒、卖酒,而汉朝允许私人酿酒、卖酒,说明与秦朝相比,汉朝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有所放宽。故答案为B项。北宋时期商业活动冲破了时空限制,排除A项;草市在唐朝时期出现,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和比较综合的选择题。对于这类题型的解答,首先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然后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就二者反映的某一类现象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不同点。 23.明清商帮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却无法引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是由于古代商帮 A. 发展商品经济致使衰落 B. 无法顺应新时代的转型 C. 经营商业的理念较落后 D. 专制体制局限未能突破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由于我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尽管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也没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而商帮的活动又不是建立在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基础之上,最主要原因是我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故D项正确;A表述错误,排除;古代商帮的活动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顺应了社会潮流,B错误;材料主要说明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4.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等差”。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造成儒墨两派的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两者( ) A. 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B. 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 C. 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 D. 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 【答案】B 【解析】 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两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孔子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代表,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表,故选B。 25.春秋战国时代,诸子思想家们纷纷把目光从神转向了人,形成了关于人性的大讨论,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政治学说。这说明 A. 百家争鸣存在着共同的基础 B. 儒家人性说占据了主导地位 C. 传统文化分裂倾向日益加剧 D. 思想文化日益突出人文色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把目光从神转向了人,形成了关于人性的大讨论,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政治学说”,这表明诸子百家都把研究人作为自己思想的基点,表明百家争鸣存在着共同的基础,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是表明百家争鸣的共同之处,不是分裂倾向,排除C;材料只是百家争鸣,不能推出思想文化日益突出人文色彩,D项排除。故选A。 26.先秦时有学派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反映了此学派主张 A. 以德治国 B. 无为而治 C. 严刑酷法 D. 尊尚贤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使人民有甘甜美味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这是老子所描画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道家学派还主张无为而治,B正确;A是儒家的思想主张;C是法家的思想主张;D是墨家的思想主张。 27.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致虚”“守静”,韩非子主张“孔窍虚”,曾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倡“浩然之气”“反身而诚”。这说明诸子学派 A. 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 B. 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C. 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 D. 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 【答案】B 【解析】 题干中并未提到各家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A错误。从材料中诸子学派的主张,可以分析出都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B正确。题干只涉及各家自身的思想,不涉及对其他学派的评价和态度,C错误。材料未体现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D错误。 点睛:本题题干给出多个思想家的主张,问题的主体是诸子百家,所以答案必定是一个同时符合各家思想的答案,只要有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不符合选项,即可排除。 28."汉初不任儒者,(汉)武帝始以公孙弘为丞相,封候,天下学士靡然多风。……自后公卿之位,未有不从经术进者。"这一变化 A. 导致了非儒学思想的消亡 B. 推动了“独尊儒术”的提出 C. 表明了学术环境日益宽松 D. 加速了儒学的国家意识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代儒学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汉初不任儒者,但是到了汉武帝开始以公孙弘为丞相,封候,自此天下学士和官员都尊奉儒学,这种变化加速了儒学的国家意识化,D项正确;A项消亡表述错误;“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B项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无法体现,且汉武帝时期是“独尊儒术的”。故选D。 29.《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齐、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主要说明 A. 齐、鲁等地十分重视教育 B.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 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D. 西汉统治者广泛吸纳人才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由此可见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故选C;材料没有齐鲁重视教育的具体信息,排除A;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在秦朝已经实现转变,排除B。由材料“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 人次,人数占52.38%”说明西汉统治者吸纳人才具有地域性,排除D。 30.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 A. 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 B. 迎合君主谋职权位的需要 C. 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 D. 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表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为了限制君权防止暴政,故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表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为了限制君权,不是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故B项错误;“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表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材料没有提及遭到封建士大夫的批判,故C项错误;材料的内容表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为了限制君权,不是为了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故D项错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31.社会阶层的变动是社会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三代(夏、商、周)之时,民之秀者乃收之乡序,升之司徒,而谓之士。 ——顾炎武《日知录》 然战国者,攻伐最剧烈之时代也,不但不能废武事,其慷慨赴死之精神且有甚于春秋,故士之好武者正复不少。彼辈自成一集团,不与文士混。以两集团之对立而有新名词出焉:文者谓之“儒”,武者谓之“侠”,儒重名誉,侠重义气……古代文、武兼包之士至是分歧为二。 ——摘编自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 材料二 在政治史方面,唐宋转型却带来了与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根本不同的变化,这种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是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和文化变化为代表的。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其结果就是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以不断增长的独裁为标志。高度的中央集权和文官化,使王朝免于内部的篡夺,但还是促进了独裁统治,因为靠出身而不是靠才学获得皇位的君主,开始成为不变的政治权威和群臣效忠的对象。在内藤看来,这种特殊形态的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而君主独裁下的社会阶层反而相对平等,也就是平民社会取代了贵族社会。 ——摘编自(美)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变化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转型在政治方面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北宋时期推动“平民社会”出现的历史原因。 【答案】(1)变化情况:士人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四民之首;士人分化为文士与武士,其社会性格相应发生变化,武士的社会作用相对突出。 原因:社会剧烈变动,分封制走向崩溃,礼乐制度遭受冲击,争霸兼并战争的进行;私学教育发展,“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新兴地主掌权倚重士人、礼贤下士,养士之风兴盛;推行军功制,奖励耕战;小农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任意回答3点即可) (2)特点:皇权失去制衡,专制独裁加强(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平民社会取代贵族社会。 历史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社会阶层流动加快;科技进步(如印刷术),教育(如书院)的发展,市民文化繁荣;士族门阀的衰落。 【解析】 【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一信息“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战国者,攻伐最剧烈之时代也,不但不能废武事,其慷慨赴死之精神且有甚于春秋,故士之好武者正复不少。彼辈自成一集团,不与文士混”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士人成为四民之首;士人分化为文士与武士且武士的社会作用相对突出。“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社会剧烈变动、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新兴地主的养士之风、各国改革变法重视军功、小农经济的发展等角度分析。 (2)“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而君主独裁下的社会阶层反而相对平等,也就是平民社会取代了贵族社会” 概括得出:皇权失去制衡、专制独裁加强,平民社会取代贵族社会。“历史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加快、科技进步、教育的发展、士族门阀的衰落等角度分析。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殷商时,土地归商王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所有,西周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春秋以来,周天子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能力,土地所有权下移,土地归诸侯、卿大夫支配使用。直到战国前期,在各国范围的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仍属于诸侯。诸侯用分封、赏赐、授田的方式,把土地分给封君、功臣。“从土地和权力的关系看,春秋一代与西周相比,土地占有关系并无本质的突破,只是在多级占有关系中主导地位与非主导地位升降……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是在战国中叶以后到秦汉时期,这个时期突破了一元性的多级占有形式,而逐渐出现了土地占有形式多样化的局面。 ——摘编自张云樵、曹东方《试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转化及其特点》 材料二古代社会的并田制为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但这种制度是以静态社会为前提,而与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动态性相矛盾。抛开其他原因不讲,在随后的发展中,中国地主土地私有制从秦汉时的不完全、不自由状态,到唐宋时的相对完全、相对自由,再到明清时的土地市场发达和土地买卖交易活跃,中小地主和土地私有制在宽松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显而易见,从开放包容的视角看,中国的土地制度的确朝着让百姓享有越来越充分的自由的方向发展……对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来说,由于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财富之母、财富之源,历史上的有为之君都善于处理土地利益分配关系,从中筹集财政收入。 ——摘编自郭雪剑(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中叶以后土地所有制变化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占有的几种形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封建统治者调整土地制度的认识。 【答案】(1)原因:铁农具、牛耕的使用与推广;私田大量开基,井田制瓦解;各诸侯国为增加赋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形式: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封建农民土地所有制。 (2)趋势:土地私有制逐步深化;对土地私有制由诸多限制变为认可和放任,国家干预渐趋减弱;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认识:封建统治者往往运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增加政府收入;但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不可避免,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封建统治者对土地制度的调整无法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解析】 (1)原因:战国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涉及到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政治上,各诸侯国为增加赋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经济上,铁农具、牛耕的使用与推广;私田大量开基,井田制瓦解。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占有主要有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 (2)趋势:由材料“中国地主土地私有制从秦汉时的不完全、不自由状态,到唐宋时的相对完全、相对自由,再到明清时的土地市场发达和土地买卖交易活跃,中小地主和土地私有制在宽松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可以得出土地私有制逐步深化,对土地私有制由诸多限制变为认可和放任,国家干预渐趋减弱的结论。由材料“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财富之母、财富之源,历史上的有为之君都善于处理土地利益分配关系,从中筹集财政收入”可以发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的趋势。认识:对土地制度发展的认识,要从正方两发面作答。积极方面,封建统治者往往运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消极方面,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不可避免,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封建统治者对土地制度的调整无法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