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和欧洲,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百家争鸣”和宗教改革 B.“罢黜百家”和文艺复兴 C.“罢黜百家”和启蒙运动 D.“百家争鸣”和智者运动 解析:选D。抓住时间断限“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思想界,中国有“百家争鸣”、西方有智者运动,故D项正确;中国的“罢黜百家”的时间为公元前2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的时间为14—17世纪,宗教改革的时间为16世纪,启蒙运动的时间为17—18世纪,故A、B、C项错误。‎ ‎2.古希腊学者安提丰曾说过:“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这段话表明安提丰(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 C.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D.捍卫自然规律与法则 解析:选B。结合材料信息“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可以看出其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公民的生存问题,故A项错误;从材料“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中,可以看出并不是反映平民和贵族斗争,故C项错误;材料是根据自然规则强调人的作用,并非捍卫自然规律,故D项错误。‎ ‎3.提出“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那么作为人只能好好研究人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该观点最可能出自(  )‎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可得知重视人的理性,而且强调做好人应该做的事情,苏格拉底认为自然界是神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们如果认识和研究自然就是对神的不敬,因此他从关注“自然”走向了关注“自我”,提出“认识你自己”,故C项正确;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世界本原是水,与材料观点不符,故A项错误;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与材料观点不符,故B项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万物不被神、机会和幻术所控制,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行,故D项错误。‎ ‎4.1348年黑死病肆虐欧洲,使欧洲人死亡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改变了欧洲历史。与此相关联的是(  )‎ A.宗教改革开始 B.《十日谈》面世 C.新航路开辟 D.《论法的精神》发表 解析:选B。从时间判断,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故A项错误;《十日谈》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与题干时间最接近,故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开始于15世纪,‎ 10‎ 故C项错误;《论法的精神》是启蒙运动时期的著作,故D项错误。‎ ‎5.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逐步背离上帝,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沉迷于世上的人、物或自我,以这些东西为人生的终极关怀,并鲜明地提出了“服从你的意欲而行”。材料中的现象(  )‎ A.反映了人类最初自我意识的觉醒 B.说明理性已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C.预示了近代人文精神开始兴起 D.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描绘了蓝图 解析:选C。由“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逐步背离上帝,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可知是与文艺复兴时期近代人文精神开始兴起有关,故C项正确;人类最初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指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人文主张,故A项错误;理性已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以及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描绘了蓝图与17—18世纪启蒙运动倡导理性主义,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王国”有关,故B、D项错误。‎ ‎6.帕尔默在评论西方近代某思想解放运动时说:“如果说人文主义者因此而发起一个崇古运动,那是由于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他所评价的思想解放运动(  )‎ A.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B.从根本上打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一统局面 C.为理性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构想 D.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解析:选A。结合材料“人文主义者因此而发起一个崇古运动”,可以判断该运动指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冲击了宗教神学,扫除了科学发展障碍,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故A项正确;欧洲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出现了新教派,打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一统局面,故B项错误;为理性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构想的是启蒙思想,故C项错误;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的是近代科学的发展,故D项错误。‎ ‎7.下图是16世纪漫画《灵魂的运输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依靠神职人员帮助,灵魂才能得救 B.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C.反映人们要求摆脱宗教束缚 D.主张通过苦行升入天堂 解析:选B。漫画中将神职人员比喻成恶魔,并且这个恶魔把正常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了由教皇与主教和修士构成的牛车上,表现了作者对教会的不满。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排除。材料中人的灵魂被束缚在教会的“牛车”上,表现不出要求摆脱宗教束缚,所以排除C项。D项为无关项。‎ ‎8.‎ 10‎ ‎《全球通史》中写到:“这些哲人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这里的“自然规则”是指(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D.“因信称义”‎ 解析:选C。“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主张,不符合“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的信息,故A项错误;“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中“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是指启蒙运动,“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是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张,故C项正确;“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不符合材料所指,故D项错误。‎ ‎9.恩格斯说: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这一评价是针对(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启蒙运动 解析:选D。文艺复兴的核心是注重人性的人文主义,题干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是反对天主教的绝对权威,主张建立适应资本主义需要的新的宗教权威,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是推翻波旁王朝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但革命中还残存了传统观念,导致大革命后的政权动荡,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张摆脱一切外在权威,独立思考,故D项正确。‎ ‎10.某学者在评价一本书时说:它不仅使世人对宇宙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转变,对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该书指的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九十五条论纲》‎ C.《物种起源》‎ D.《论法的精神》‎ 解析:选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于1687年撰写出版的,该书总结了牛顿的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后来的科学革命证明了其理论,该书对工业革命也有一定影响,故A项正确;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用大量史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的生物物种是不断进化的,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11.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一部著作:“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这是因为这部著作(  )‎ A.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 B.摇撼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C.建立起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D.在哲学上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解析:选A。从材料关键信息“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成功”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部著作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故A项正确;“摇撼了理学的理论基础”的是王夫之的唯物论思想,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建立起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是伽利略的贡献,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在哲学意义上第一次发现了“自我”,‎ 10‎ 因此“在哲学上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有关,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12.“……(19世纪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内海迈向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材料评论的是哪一技术的应用(  )‎ A.采矿技术 B.蒸汽技术 C.电力技术 D.无线通讯技术 解析:选B。根据所学史实可知19世纪初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而海上交通工具汽船得益于蒸汽技术,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32分,共52分)‎ ‎13.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分)‎ 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包括绘画和雕塑)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本题考查了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时,可以将此题转化成“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风格?”两问,作答时,首先从图片中提取信息,再结合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作答即可。‎ 答案:示例一:‎ 信息:秦代塑像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世俗生活化;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说明:秦处于传统的重农抑商的农耕经济时代,体现了小农思想和小农特色下的文化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肯定人的欲望和人性,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特点。‎ 示例二:‎ 信息:秦代塑像排列整齐;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令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表现了对女性美的赞赏、对人体的赞美;突出青年巨人洋溢着的青春活力;突出对人的丰富精神生活的赞赏。‎ 说明:秦处于专制社会,体现了王权的极度威严,强调的是皇权至高无上;文艺复兴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14.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 10‎ 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12分)‎ ‎(2)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10分)‎ 解析:(1)第一小问直接根据材料来概括其主张;第二小问联系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法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归纳。(2)第一小问直接根据材料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材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等信息可概括出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或宪法来保证,要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3)历史作用可以联系启蒙运动在思想、政治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从思想解放,冲击专制统治,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等角度进行归纳。‎ 答案:(1)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 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上,法国深受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2)前提: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理解: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或宪法来保证;要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作用:促进思想解放;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发生;影响公民法治社会的构建。‎ 备用卷(教师用书独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相似的是(  )‎ A.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C.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解析:选C。关键信息: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希腊哲学思想把人置于世界的中心,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也是以人为本,故C项正确;此时中国是百家争鸣时期,A项不是共同点,故A项错误;B项是道家思想主张,与古希腊哲学并不相似,故B项错误;古代中国是专制社会,故D项错误。‎ ‎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 10‎ 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又强调:“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他这样说是因为(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解析:选D。民主政体下希腊人要受法律约束,故A项错误;古希腊人重视民主,也重视法律,故B项错误;智者学派重视法律,故C项错误;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德需要培养,社会需要好的法律维持秩序,这是针对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造成社会道德沦丧、社会秩序混乱而言的,故D项正确。‎ ‎3.有学者指出,当新的财产形式、新的阶级,以及新的社会关系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时候,一场反叛中世纪精神权威和旧价值观念,开创新时代思想文化传统的运动发生了。反叛在开始时需要有新权威的支持,而创造也须有一个起步之点。这里所说的“起步之点”是指(  )‎ A.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B.民族国家中央王权确立 C.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D.提出宗教“异端”主张 解析:选C。题干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A项是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之一,属于经济因素,故A项错误;B项是政治方面,故B项错误;D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4.读下面图文资料,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B.带有明显的宗教改革意图 C.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文化 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需求 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拉斐尔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绘画一方面具有宗教题材,另一方面宣扬人性而非神性,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故A项正确;拉斐尔并非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故B项错误;题干作品仍体现了中世纪宗教文化的影响,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的政治需求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故D项错误。‎ ‎5.如图是1964年为纪念英国某位历史人物诞辰40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该人物的作品(  )‎ 10‎ A.促成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设计了三权分立的社会制度 C.冲击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解析:选C。促成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的是罗马教皇的腐朽统治,故A项错误;设计了三权分立的社会制度的是孟德斯鸠,故B项错误;图片所示是莎士比亚,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文主义代表,其作品冲击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故C项正确;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故D项错误。‎ ‎6.约翰·胡斯(1369—1415年)是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教区长,因严词指责出售赎罪券是违反《圣经》的可憎行为,被处以火刑。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A.胡斯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创者 B.西欧各国宗教改革起因皆是教会出售赎罪券 C.胡斯主张“《圣经》至上”‎ D.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影响 解析:选D。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改革的起因也是反对教会出售赎罪券,从时间上看,胡斯的观点会对马丁·路德产生一定的影响,故选D项。从题干材料中看不出胡斯是宗教改革的开创者,排除A项;B项错在“起因皆是”,说法太绝对;C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 ‎7.1555年,一位西方领袖下令:除非另有许可,僧侣必须立刻返回修道院,所有随意游荡的僧侣都将遭逮捕;修道院不得再向不在职的官员提供献金,教会所有部门必须减少开支;任命圣职时,如涉及买卖嫌疑,一律禁止。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罗马教廷的权威被打破,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权力 B.英国国王对罗马教会不满,限制教会活动 C.法国国王不愿受教会控制,禁止宗教发展 D.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要强化教会,清除异端 解析:选A。“修道院不得再向不在职的官员提供献金,教会所有部门必须减少开支”等信息说明罗马教会的权威被打破,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是英国国王,故B项错误;“除非另有许可”说明不是禁止宗教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俗权力的强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要强化教会与材料意思相反,故D项错误。‎ ‎8.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 B.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 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10‎ 解析:选B。A项中“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代智者学派的基本观点,与文艺复兴无关;C项是三个并列的历史事件;D项中几个事件虽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存在等级或层次关系;B项中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人非工具”是康德的主张,体现了理性主义的主张,因此属于层级关系。正确答案为B。‎ ‎9.追求的是人性的高贵,不深迷于一事一物的得失,本质上把人看成理性的存在者,它的人是有着宇宙性视界并展现着史诗般尺度的人,是大写的人。这反映了(  )‎ A.墨家学派的诉求 B.阳明心学的主旨 C.智者学派的主张 D.启蒙运动的追求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近代西方的启蒙运动。解答本题只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理性”即可,理性正是启蒙运动所强调的。故应选D。‎ ‎10.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一主张(  )‎ A.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B.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 C.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 D.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解析:选C。材料主张行政服从民意,没有将行政和民意合二为一的意思,故A项错误;“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表明政府和人民之间不是契约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人民有存废政府的绝对权力,故C项正确;民主权力如加以制约则不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故D项错误。‎ ‎11.1645年左右,英国一批科学家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研究等问题……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识,促进自然知识的发展。上述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历史条件有(  )‎ A.工业革命的展开 B.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生物进化论的确立 D.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解析:选B。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645年”,可以排除A、C、D。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推动了科学研究和科学讨论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和完善。‎ ‎12.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 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 解析:选D。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6世纪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不符合题目时间,故B项错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用来解释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没有正确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故C项错误;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种族优越、弱肉强食,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提供了说辞,故D项正确。‎ 10‎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1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6分)‎ 解析:(1)第一小问,材料一叙述这一时期文化时,是分地域进行,同时不同地域内容不同,故概括特点可从此角度出发,指出地域性、内容多样性。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奠定我国文化的基础,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等。(2)材料对文艺复兴的介绍主要从内容及影响范围两个角度展开;同时结合材料中的“文化运动”,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等提升到社会转型、文化发展的视角予以总结提炼概括。(3)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出发,指出思想解放源于社会变革,思想解放也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 答案:(1)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 地位: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开创了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先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论依据;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特点:既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化运动;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地位和价值;促进了社会转型。‎ ‎(3)认识:出现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反映时代要求);对历史发展具有导向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14.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与生活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 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 ‎——《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 材料二科技与扩张 ‎“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像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科技与全球化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号身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造整块整块大陆”这一论断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体现。(12分)‎ ‎(3)材料三中反映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认识。(6分)‎ 解析:本题围绕科技与社会进步的角度命题。第(1)问,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回答即可;第(2)问,首先搞清楚两种“帝国主义”的含义,然后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归纳,对中国的影响,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第(3)问,首先确定科技促进全球化,后说明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答案:(1)成果:蒸汽机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通讯技术发展。(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蒸汽机等亦可)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 ‎(2)区别:前者是直接殖民掠夺和贡物贸易,不改变原有的社会体制和结构;后者是殖民侵略和扩张,改变其社会体制和结构,将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体现:政治: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传播和建立;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变动,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文化生活:西方思想和科技传入,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等。‎ ‎(3)因素: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认识:科技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的工具,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