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辽宁省大连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6
大连市第十一中学16—17学年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 命题人:耿玉玲 审核人:倪生军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存天理,灭人欲”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制并举 C.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D.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3.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4.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C.荀子提出“人之性恶” D.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5.《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C.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 D.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 6.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万物皆有天理 C.“天人感应”思想 D.“灵明”是良知 8.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君主的权力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9.葛荣晋在《宋明理学与近代新学之间的桥梁——明清实学》中指出:“实学思潮是从宋明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股新的社会进步思潮,是儒学发展到明清之际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文中的“实学思潮”( ) ①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②深入批判了封建制度 ③提出了“经世致用”主张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梁启超曾自述道:“梨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像平平无奇,但在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有何相同之处( ) A.都主张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B.都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C.都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君主立宪 D.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下列话语与“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最不相符的是( ) A.“君子和而不同”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君子忧道不忧贫” 12.《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人名)有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其中“书”的材质应为( ) A.竹木简 B.植物纤维纸 C.龟甲兽骨 D.丝帛 13.《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 A.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B.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C.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D.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14.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 ) 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 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 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15.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的审美愉悦。下列文学作品,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子虚赋》 A.《离骚》 C.《论语》 D.《诗经》 16.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 A.书法艺术 B.国粹京剧 C.李白诗篇 D.绘画技艺 17.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联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 ) 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B.通过研究表象,进而探索事物背后的真相 C.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 D.以隐晦的神谕来解释各事物的原因 18.古希腊学者安提丰曾说过:“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这段话表明安提丰( ) A.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 B.捍卫自然规律与法则 C.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D.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19.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 ) A.探究人的问题 B.强调人的价值 C.注重人的道德 D.树立人的尊严 20.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因为亵渎耶稣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 A.提倡人在现世生活的享受 B.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 C.反对禁欲苦行 D.揭露教会腐败 21 .“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既伟大又阴暗的时期……许多有进取心的个人主义者对犯罪事件的频发、重现的社会问题等熟视无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靡一时。”这一评价( ) A.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注重了对历史史料的考据 C.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潮 D.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2.马丁·路德认为:“我们教会教导人,设立圣礼不单是要作为上帝恩赐我们旨意的标志和见证,为要激励并坚定领受圣礼之人的信心……因此,我们教会弃绝那些人说,圣礼的本身使人称义,而不说相信罪得赦免的信仍是为领受圣礼所必要。”材料中马丁·路德的主张( ) A.提倡信仰绝对自由 B.主要针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C.极大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D.得到了德国各阶层的支持 2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 A.君主立宪 B.民主共和 C.贵族共和 D.君主专制 24.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主要是指( ) A.推进城市化,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B.挑战权威,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C.提倡理性,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D.摧毁蒙昧和专制,提倡以人为本 25.“他看到了简单的规则,并从中揭示出循环往复的规律,所以启发我们继续探索,希望用数学法则来揭示经济的周期和人类的行为。我们相信,宇宙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材料中“他”( ) A.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B.解决了热辐射问题,把研究领域深入到微观世界 C.揭示时空的相对性,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D.发现自然世界规律,启发人们探寻社会运行规律 26.“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 ) A.生物进化理论 B.自由落体定律 C.经典力学体系 D.细胞研究成果 27.“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与普希金这首诗歌属于同一类文学风格的是( ) A.《战争与和平》 B.《红与黑》 C.《西风颂》 D.《苹果车》 28.“(他们)想纯粹依照视觉描写物体。例如画苹果不为它是圆的、呈红色等概念性的知识所囿限,而只是按照眼睛所看到的情景来描写。因而所描写的大自然,任何时候全是属于画家本人所感觉的。”材料中的画家们属于( ) A.浪漫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现代主义流派 D.印象主义流派 29.《摩登时代》是1936年由卓别林导演的喜剧电影,从中我们看出在经历大萧条后,美国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恐惧和迷茫。若要为《摩登时代》设计与剧本风格一致的广告剧照,最能让广告商心仪的画家是( ) A.塞尚 B.毕加索 C.莫奈 D.凡·高 30.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开始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31.“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李鸿章 B.宋教仁 C.胡适 D.王韬 32.“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体现这一观点的实践活动是( ) A.洋务运动 B.预备立宪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二、非选择题(33题18分,34题16分,35题18分,共52分) 33.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问题: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10分) 34.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16世纪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拉伯雷《巨人传》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曾说过,“要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三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千年的精神黑暗”和材料二中“现实的黑暗”分别指什么?什么是“理性的阳光?”(6分) (2)以材料三中提出的“原则”为基础,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其历史影响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的是何种政体?材料三和材料四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6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8分) 材料一 在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上,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维多利亚女王在当晚的日记中回忆道:“……阳光照射在宏伟的大厦上面,每个国家的旗帜都在阳光下飘扬。……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 材料二 1900年至1930年是中国在世博会上得奖的黄金期。其中,在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张裕白兰地、苏绣、上海“葛德和”陶器、上海美华利插屏钟、北京鼻烟壶、浙江湖笔、浙江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等就获得金银奖项多个。在1926年的费城世博会上,杭州都锦生织品、常州梳篦和重庆天橱味精等也都获得金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51年首次世界博览会能够举行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这一时期世博会上获奖产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些产品的获奖?(10分) 大连市第十一中学16—17学年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1. 5分,共48分) 1.A 2.D 3.B 4.A 5.B 6.B 7.D 8.A 9.C 10.B 11.D 12.A 13.D 14.C 15.B 16.D 17.B 18.A 19.C 20.D 21.A 22.C 23A 24.C 25.D 26.A 27.C 28.D 29.B 30.B 31.D 32.C 33.答案:(1)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4) 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4) (2)思想主张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描绘出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4) 经济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资产阶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6) 34.【答案】 (1)宗教神学体系。封建特权和宗教特权。启蒙思想或自由、平等、民主。(6) (2)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4) (3)民主共和制。(2) 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4) 35.【答案】 (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联系加强;倡导和平、推广工业文明的理念。(8) (2)产品特点:主要为传统手工业品和一些近代轻工业品。原因: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成果;近代民族工业,主要是轻工业有所发展。(6)看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文明成果(或传统文明成果和近代民族工业的进步);但也显示出与近代工业化国家的巨大差距。(4)查看更多